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大贵?
不曾想如今在自己半身埋入土下的时候,当上了扬武校。
没过一会儿,从军火处的厂房里面走出了十个军火处的人员,只见他们每人拿着一杆子火枪,然后对着那五十步远的靶子,一手拿着火舌就等着一声令下便开始点火发射。
刘夏众人在后面看着,那李三汉对着刘夏拜了一下,道:“请将军下命令。”
刘夏正色道:“射击!”
随着刘夏的一声令下,那十人迅速的将火绳点燃,只听数十声响声,那远处的靶子已经打倒在地。顿时一片掌声。虽然这射程不过五十米,而且还有几个未能够打中靶子,不过这已经比上明朝的火绳枪厉害多了。
如今火绳枪制作出来了,那接下来便是燧发枪,击发枪了。
刘夏问道:“你们是怎么给枪支填充火药的?”
李三汉接道:“回禀将军,给枪支填充火药,就是每个士兵携带一瓶火药,用的时候倒进枪筒里面,再插上引线。”
刘夏摇头道:“不行,这不行。这样弄不但很浪费时间,而且还不容易将火药倒进枪杆中去,而且倒进去多少还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在战场上面,敌人哪会给你时间去填充火药?”
李三汉满脸疑惑的看着刘夏道:“那……这……如何是好?”
刘夏笑道:“你们完全可以将每次使用的火药的计量都分别分装好,然后再添加上引线,做成一个弹筒。战场上的时候,士兵们只需要将做好的火药筒装进去,再直接点燃便可以发射了。这样不用担心火药计量不均,也不用担心火药洒了等各种事故了。”
“妙!”李三汉拍手道:“将军说的有理,老汉这就吩咐下去进行赶制这种弹筒。”
“枪支制作的不错,根据弹筒的制式再进行一次赶进,然后命令下去其他武器先暂停制作,连夜赶制火枪。十天时间,本侯要三千支火枪。”
李三汉和方林元两人同时答道:“是,属下(老汉)一定完成”。
告别了军火处,在方林元的带领下,刘夏又去看了一下冷兵器生产处还有军服生产处,刘夏和那些最低级的工匠们进行交谈和予以鼓励,受到了那些低级工匠们的拥戴。
“你们军火处的人员,在赶制火绳枪的基础上,赶快的制作燧发枪,本侯希望早早的看到燧发枪的出现。”
那李三汉疑惑道:“回禀侯爷,老汉实在是不知道燧发枪有如何的原理……”
刘夏听罢,于是沉思了起来,开始回忆起关于燧发枪的原理。燧发枪之后便是击发枪,不过目前击发枪基本上不太可能造出来,毕竟雷汞是最大的制约。刘夏也只能退而其次制作燧发枪了。
众人静静的看着刘夏。片刻,刘夏张口道:“这燧发枪,便是再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燧发枪比火绳枪发杂的多,不过刘夏有信心,这些聪明智慧的工匠们一定能够制作出来燧发枪。虽然燧发枪还不是太厉害,仍旧是前装枪,不过却简单实用,而且也不用再害怕雨天了。历史上燧发枪可是用了二百余年呢。
李三汉皱着眉头,道:“老汉记着了,一定在给将军早日制作出来。”
如今军火处的人员已经很多了,刘夏四处寻找会制作火枪之人,如今已经有数百人。
刘夏道:“要尽快,这次和清军大战,若是有了这些火枪,那胜算将会大大增加。对了火炮怎么样了?”
李三汉道:“回禀将军,虎蹲炮我们已经制作出来十余门了,都已经被王营长带走了。不过老汉等人在红衣大炮的基础上制作出来一个新的炮,这种大炮安装上两个大轮子,全身精钢制作。比铜制大炮更加的结实,火药可以用的更多,威力更大,同时更容易搬运。不过这精钢的产量还是很低,所以如今无法量产。而且火枪所用的枪杆也是需要精钢的,因此精钢更加的少,所以这种大炮无法量产。
精钢在明朝这个时候的确产量小的可怜,毕竟这个时候的工业还不是太发达,想要炼制精钢非常的困难。
刘夏决定成立一个类似科学院的机构,专门研究各种武器还有科技产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通敌卖国
三千杆枪支被连夜赶制,同时根据刘夏设计的桶装火药也在紧急的制作者。
刘夏想着要成立一个科学院性质的地方,然后招收各方面的科技人才,不过如今这大战可谓是即将开始,刘夏也没有时间去安排这些。
过不几天刘夏也将会前往虎牢关指挥战争,至于渑池一带指挥权刘夏就交给陈浏去了,刘夏调往渑池一带的军队有马彭的雄狮团,调过去的新兵二团,鹰扬营等,共计近五千人马。敌军两万人。
砸虎牢关方向很快就会聚集起来十万敌军,同时虎牢关有虎贲团、狼啸团、亲卫团、新兵一团。共计万人。虽然比起清军来人数相对比较低,不过如今刘夏有了火枪的相助,胜算大大增加。君不见,八国联军几千人就能够将北京城打下,要知道清军兵马可是非常多的。虽然也有清军战斗力下降的原因,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火器发挥着重大作用。
刘夏只能期盼着燧发枪早日制作出来,这样伤亡估计能够降低很多。
八百里急报,速度很快。那从洛阳出发骑着上等战马的平北军斥候,如今已经到了南京城外。
“八百里急报!八百里急报!速速让开,速速让开!”虽然这斥候大声的喊着八百里急报,但是南京城外拥挤的人群,并没有给他让开一条路,一些人甚至都不正视他。
自打在南京成立了南明之后,那天不是八百里急报不断的喊?南京成里的百姓们都听腻了。这几个月,因为刘夏的关系,清军为曾进攻南京,所以人们少有再听到八百里急报了。
“又是哪里被清军攻破了?唉,难道真的让清军统一天下?”
“小声点,这话可不能说,若是让人听见了,可是要坐牢的。记住了别说了。”
“咱们不是有平北侯吗?怕什么,平北侯英勇不凡,定然能够收复大明江山。”
“洛阳急报,快让开,快让开。”
“洛阳急报?”路边上的人们纷纷惊讶了起来,洛阳难道被清军占领了?洛阳不是有平北侯在守着吗?难道平北侯……想到这人们纷纷的惊恐了起来,大明朝若是没有平北侯在北方挡着清军,那清军很快便会南下攻破南京,就这南京城百姓们心里都明白,根本守不了多长时间。
南京城门口几个守城的士兵趾高气昂的看着此时骑着疲惫的战马的平北军斥候道:“你这个穿黑衣服的,哪里的人。瞎嚷嚷什么。”
那斥候激动的说道:“快,快让开,让我过去。洛阳急报,洛阳急报。”
“洛阳?”那几个士兵装作愣了一下子,随即都大声笑了出来,道:“洛阳不是有那个大名鼎鼎的平北侯大人守着吗,怎么会有急报。你休得胡言,来人快点给我把这个胡乱说话的人给绑了。”那守将说完,身后的几个士兵便要上去捉拿那斥候。
不过这斥候也不是吃素的,见几个士兵上来,虽然身子有些疲惫,不过还是立即拿出自己的武器去拼打。没过一会儿斥候便和那南京的守城的几个人打了起来。虽然斥候只有一个人,但是面对五六个守将却丝毫的不落下风。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都住手!”
这时一个身高体胖,腿粗腰圆的大汉走了过来,那大汉一怒,那些守将们一个个的低着脑袋不敢出半点声音。
“这位将军,小的乃是平北侯帐下斥候,如今被平北侯派来向朝廷传送消息,却遭到了这几个人的恶意阻拦,分担不让小的过去,还要将小的抓起来,小的没有办法只能誓死反抗。”
那几个守将中的一个连忙说道:“大人不要听他胡说,明明是他冒出平北侯使者,还想要夺城,小的们才抓他的。”
“你……”那斥候恼怒的说道。
那大汉一听,眉毛顿时一挑,冷哼道:“可有文书?”
那斥候听罢连忙将怀里的一张纸递给了那大汉,那大汉扫了一眼,道:“哼,竟然敢冒充平北侯的手下,来人将这厮捉住关进大牢,给他用刑,让他说出到底是何人指使。”
那几个守将听罢,连忙嘿嘿笑着,几个人便要上去捉住那斥候。那斥候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想要说些什么,只见那大汉将手中的文书撕成了碎片。
“你们……”
“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那大汉心里想着:哼,竟然不给老子孝敬一二,死活要了你的小命。不懂规矩的狗东西,管你是什么侯的人,落到老子手里,就别想活。
………………………
“将军,前往南京的斥候已经派出去了。”陈浏恭声说道。
刘夏点了点头道:“恩,虽然知道没有丝毫的结果,南京朝廷定然不会派兵前来,不过还是需要走个过场的。”
“将军说的是。”
“函谷关,渑池一带本侯就交给你了,定然要将王文奎打败,若是能够趁机拿下潼关那更好,若是拿下了潼关,便掌握了进入陕西的门户,以后拿下陕西便非常容易。”
“哒哒哒哒哒。”一阵脚步声想起,这个时候孟宇走了过去,对刘夏拜了一下,道:“将军我们龙组人员无意中截获了一封密信。”说罢孟宇将手中的一封已经拆开的信递给了刘夏。
刘夏将里面的信纸拿了出来,然后看过后,满脸愤怒。道:“看不好本侯不要紧,但是投敌便是不行。这信纸上面并没有署名,你们可知道是何人所写?”
这是一封投敌信,按照内容来看,写信的人并不是高官。显然只是一般的小官或者是商户。信也不是向清军所写,而是向山西的八大晋商所写。
八大晋商在这个时代算是汉奸。倘若没有山西商人对于入关后的满洲人在物质上的支持,满洲人想一统天下至少不会那么迅速。发战争财历来都是很便捷,也是最快能积累起资本的好时机;山西人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夹杂在满洲人席卷天下的队伍中有非常之多的山西人,他们形成满洲铁骑的后勤部队?,在这只后勤部队中形成了后来名闻天下的山西八大皇商(满清的八大蝗商),他们控制了绝大部分与满洲军队的贸易,也控制了绝大部分察哈尔也就是张家口的对蒙贸易。
不过若是说道晋商于满清的接触,这得说道明朝还未灭亡,清军还未入关的时候。清军在东北那地方,基本上没有工商业发展能力,粮食更是没有多少。按照常理来说满人早就应该冻死,饿死了。但是这些满人非但没有元气大伤,反而物资齐备,粮食吃不完,原因便是晋商为他们提供了粮食和各种材质,以及铁盐等。
可以说晋商也是帮助满人强盛的很大助力,因此也可以定义为汉奸。
听过刘夏的话,孟宇恭声道:“回禀将军,我们……我们还没有查出来是何人所写,不过将军若是给些时日,定然会查出来。”
刘夏点头道:“传令下去,龙组和调查处人员在战争期间严密的监视着河南府的各县,若是出现投敌之人,立即逮捕抓入牢中。等到本侯回来之后再进行审理。”
“是!”孟宇和守虎两位指挥使大声答道。
这个时候定然会有不少的人想着投降,因为他们看不好刘夏,认为刘夏抵不过那十万大军,因此想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便想着投敌卖国。商人,虽然不能说都是奸商,历史上不乏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