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风暴之迷-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波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两国瓜分而告终。17世纪中叶爆发的乌克兰
哥萨克起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和波兰都不
允许乌克兰获得真正的独立。俄波13年的战争,导致乌克兰一分为二,从此乌克兰
人民遭受的民族压迫更为残酷。这次战争进一步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波兰最终
衰败下去,逐渐在欧洲大国政治中消失。俄国力量迅速膨胀,在政治、经济、军事
上日益增长了实力:等级君主制正在向君主专制制度过渡,沙皇专制制度日趋形成
;商品货币经济打破地区界限,正在形成全俄市场;强大的军队和源源不断的财政
收人都成为俄国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的重要基础。这样,俄国经过18世纪初的
北方战争(170 年一1721年),终于脐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到18世纪末,沙皇叶卡
特琳娜二世通过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实现吞并乌克兰的目标。

           三、北方大战:彼得大帝的战争

    近代地理大发现认为,有没有出海口和领海,几乎成了判断一个国家能否进入
近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方面,俄国有着先天的缺陷。因为濒临俄国北部和东
部的海洋尽管海岸线很长,实际上却不能用于经济上的需要。

    铁路时代出现以前、一个国家没有出海口,就等于与世隔绝,它的经济和文化
的发展将停滞不前,对外贸易也将依赖于别人,因此,寻找出海口的愿望,也是助
长俄国向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到彼得一世时期,向海洋扩张的愿望就更为迫切
了。马克思曾经说过:“‘俄国需要有水域’这句话,成了彼得一生的座右铭。”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争夺出海口一直是俄罗斯统治者的梦想,这也是其谋
求欧洲霸权的首要步骤。当然,这个目的之实现只有依靠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对外战
争。

    瑞典长期称霸波罗的海,到17世纪末,与周边国家丹麦、波兰、俄国等国的领
土争端激化。1699年,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王和波兰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缔结关
于对瑞作战的条约(“北方同盟”)。俄国允诺在与土耳其缔约后开始军事行动。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针对反瑞各国同床异梦、互不协调的弊端,采取各个击破的战
略方针。

    战争初期,彼得一世的战略方针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预定攻击的第一个目
标是瑞典要塞纳尔瓦。1700年9 月2 日,彼得一世率部从莫斯科向纳尔瓦开进,俄
军在纳尔瓦外围集结,并构筑平行壕。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二世进军立窝尼亚,包
围里加。正当俄军开始围攻纳尔瓦时,奥古斯特二世却解除了里加之围,从而使查
理十二世得以率军 8000 人驰援纳尔瓦。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突然出现在纳尔瓦
地区,完全出乎俄军意料。双方兵力火力对比,俄军都占优势,然而,俄军不敢贸
然应战,迟迟按兵不动。14时许,瑞军率先攻击,双方交战,俄军军官率先投降,
俄军惨败,退守诺夫哥罗德。纳尔瓦失利,彼得一世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加紧建立
正规陆、海军,发展军事工业,准备再战。查理十二世认为俄军已无力再战,遂于
1701年率军进入波兰。

    1701年,彼得一世在瑞军转战波兰之际,再次对波罗的海沿岸发动进攻。1702
年,俄军相继夺占诺特堡、吕思尚茨、杨堡和科波雷等地。在涅瓦河上大兴土木,
建立新都圣彼得堡。1704年,俄军又攻占多尔帕特、纳尔瓦和伊凡哥里德。

    1705年,俄军一部进入波兰。1706年,瑞典军占领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战败
求和,被迫放弃波兰王位。之后,俄瑞议和不成,双方准备再战。

    1707年1 月,彼得一世作战计划的基本精神是:俄军从波兰向俄本土实施战略
退却,诱敌深人,以小战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敌人,视情况在俄境内进行决战。
查理十二世的作战计划是集中主力沿斯摩棱斯克一莫斯科方向进攻,力争在俄边界
地区与俄军决战,一举歼灭之。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从萨克森出发东征俄国,波境内俄军迅即撤回本土。1708
年初,瑞军占领格罗德诺,6 月强渡别列津纳河,7 月在戈洛夫钦附近歼灭俄军一
部。俄边境城市莫吉廖夫守军投降。彼得一世在瑞军进军路上实行坚壁清野,给瑞
军造成极大困难,使其放弃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转向乌克兰,以等待援军,并期
望反俄哥萨克统领马泽帕的配合。1708年10月9 日,彼得一世在列斯纳亚村歼灭瑞
典援军,而后袭击马泽帕的基地巴图林。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奇寒,瑞军大量减员,
被迫于次年春南移。瑞军进入乌克兰以后,分散在罗姆内、卡佳奇、普里卢基和洛
赫维察等地过冬。俄军驻扎在切尔尼哥夫、基辅、佩列亚斯拉夫和波尔塔瓦等地从
北、西、南三面对瑞军形成包围态势,继续以小战袭扰敌人。

    1709年春,查理十二世决定经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进攻莫斯科,为此,4 月
底进抵战略要地波尔塔瓦。5 月11日,瑞军开始围攻波尔塔瓦,历时两月有余,始
终未克。7 月6 日,彼得一世率俄军主力进至距波尔塔瓦5 公里的雅可夫策村以北,
并占领阵地,决定同瑞军决一雌雄。

    7 月8 日凌晨2 时,3 ,2 万瑞军与4 .2 万俄军展开激战。瑞军摆开战斗队
形,开始出击,俄军首先以骑兵迎击。3 时,双方在前沿阵地展开激战,俄军依托
工事,牵制杀伤敌人,为俄军主力出击争取了时间。4 时,俄军主力做好出击准备。
瑞军进攻受阻,一部向波尔塔瓦森林逃窜,被俄缅希科夫部追歼;另一部撤至俄军
阵地右前方森林地带。9 时,双方经重新部署后的短促交战,发展为白刃格斗。瑞
军右翼曾一度突破俄军中部,俄军实施有力的反突击,堵住缺口。俄军骑兵包抄瑞
军两翼,对其后方造成威胁;瑞军动摇,从退却变为溃逃。11时,瑞军伤亡近万,
数千被俘。7 月11日启军残部约1。1 万人在佩列沃洛奇纳不战而降,查理十二世带
马泽帕和少数随从逃入土耳其。

    波尔塔瓦会战是北方战争的转折点。此后,丹麦、萨克森恢复同沙俄的结盟,
奥古斯特二世重登波兰王位,普鲁士和汉诺威也加入北方同盟。1710年,俄军乘胜
在波罗的海沿岸先后攻占里加。雷瓦尔、维堡、克斯戈尔姆和尼塞尔岛等要地。波
尔塔瓦会战后,俄土关系又趋紧张。逃亡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鼓动土耳其政府对俄
宣战。鉴于南线吃紧,彼得一世决定在波罗的海方向停止进攻,主力转到南线,计
划从巴尔干对土耳其实施突击。17if年夏,彼得一世亲率俄军主力4 万余人,向多
消河下游孤军冒进。土耳其出动10万大军,在克里木军的配合下,包围俄军于普鲁
特河畔。7 月四日,双方激战,俄军弹尽粮绝,彼得一世被追求和。最终彼得一世
以归还亚速及其附近地区为代价与土耳其达成停战协定。俄军在对土战争结束后,
恢复对瑞典的进攻。

    1713年,俄陆军在舰队配合下,在芬兰湾沿岸维堡与赫尔辛基之间登陆,连克
芬兰许多城市。1714年夏,俄海军在芬兰湾口汉科角附近与瑞典舰队展开海战。8 
月7 日,俄海军经2 小时激战大败瑞典舰队。汉科角海战后,俄舰队占领芬兰与瑞
典之间的海上跳板阿兰群岛,并以此为依托,在瑞典本土登陆。此时,各盟国由于
顾虑俄国在波罗的海势力的扩大,因而打乱了俄在瑞典南部登陆的计划。加之英国
开始施加压力,俄国所有盟国先后同瑞典议和。1718年,俄、瑞也开始议和,但查
理十二世在挪威前线中弹身亡,瑞典新女王在英国影响下拒绝和谈。谈判中断,战
事又起。1720年,俄海军在格雷厄姆岛附近大胜瑞典舰队,多次在瑞典沿海登陆,
直逼首都斯德哥尔摩。1721年夏,俄海军再败瑞典舰队。9 月,瑞典已无力再战。
俄、瑞双方在芬兰尼什塔德签订和约,结束战争。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
英格曼兰、爱斯特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同时,俄军退出芬兰其余地区,并将阿
兰群岛归还瑞典。从此,俄国人得以自由地进入波罗的海。战后,俄国枢密院奉彼
得一世以“大帝”尊号,沙皇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一跃而成欧洲列强之一。

    北方战争虽然是多国战争,但沙皇彼得一世既是战争的主角之一,又是最大的
胜利者。马克思称这场战争为“彼得大帝的战争”。彼得一世把战争作为侵略扩张
的主要手段。他认为,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进一步西进和南下,必须动用军事手
段。同时,他又十分重视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的密切配合。无论是战前,还是战时,
他都竭力拼凑军事联盟,力争最大限度孤立敌人;以军事为后盾,迫敌接受俄停战
条件。在面临南北两个大敌(土耳其与瑞典)夹击下,力避两线作战。他善于观察
形势的变化,根据新的条件,实行战略转变。在战争指导上,彼得一世崇尚进攻性
战略,强调主动打到敌人国土上去。在强敌入侵时,他能大踏步后撤,发挥战略防
御的作用,最终还是为了打出去。他重视会战的决定性作用,但不轻易使用,确有
把握才动手,习惯于以小打取胜。彼得一世在陆海军建设上,注意学习西方先进国
家的经验,同时重视结合俄国具体条件,讲究实效。彼得一世在作战和建军上的思
想和实践,对俄国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莫斯科保卫战:一个冬天的神话

    俄罗斯民族是英勇善战的民族,当外敌入侵之时,俄罗斯人数次奋起,保家卫
国。“卫国战争”对于俄国历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词汇。

    1941年9 月30日至1942年4 月20日,苏军所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既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
特别是在法西斯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苏联红军所举行的“红场阅兵”,更是被世
人称之为“一个冬天的神话”。

    1941年9 月30日,希特勒亲自签署了进攻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计划,此计划的代
号为“台风”。

    莫斯科是苏联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位于东欧
平原的中部,莫斯科河两岸,同伏尔加河有河道相连接,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法西斯暴徒逼近莫斯科,这座伟大的城市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9 月30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由古德里安统帅的坦克集群宛如一张弯弓,
扣上了强劲的利箭,钢铁的箭头直指布良斯克和维亚兹马。

    从乌克兰到莫斯科,古德里安的部队进展神速。10月里的一天,他和他的部队
竟然挺进了80公里。不到三天,他们就占领了布良斯克战线以东200 公里的奥勒尔。
进展之神速,以至于当德军坦克隆隆开人奥勒尔城时,电车上的乘客纷纷向他们招
手致意,还误以为是苏军的装甲部队呢。占领奥勒尔后的德军,迅速切断了布良斯
克一奥勒尔公路,并一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