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堂课以后的很长时间,我都不能吃豆腐。宿舍里那几位看行刑回来后都黄着脸,我好心好意地问她们要不要去食堂打饭,老三马上冲出宿舍,在水房里狂呕。
08
大学并不是象牙塔,它有它跟社会非常类似的、势利的规则。
班上有个女生,父亲是北方某县的县委书记,老师们讲起她的时候,总有这么一条附加解释:她爸爸是县委书记。那时我还有些好笑,不明白大学教授何以会对县委书记那么景仰。后来才发现,即使是乡党委书记,也同样会得到教授们的重视。
除了像老三那样的另类人物,想在学校里得到一官半职,其运作流程跟在机关里升职也差不多,总是“跑、要、送”之类的。男生们经常请辅导员和系里老师吃饭,女生们也不忘了向他们献上家乡的土特产品。好处有什么呢?无非是可以入党,当学生会干部,考试的时候免去不及格,或者事先得到考试重点。大学里,也就这些好处罢了。
法律系女生的秘密回忆 第一部分(6)
老师们对学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们首先是喜欢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其次喜欢家里有钱、有背景的学生,即使县委书记也算是背景,再其次呢,他们喜欢把他们当成领导、救星、不厌其烦地拍马屁的学生。其他学生就公事公办了,权当给大学的民主平等气氛做一些点缀。
也许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强而学术性差的学科,系里的学习气氛并不浓厚,倒是拉帮结派的社会气氛非常浓厚。入学不久我们就开始观摩老生们演练的“模拟法庭”,原告被告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一应俱全。“模拟法庭”是系里组织的,这时候你看吧,担任审判长、公诉人这类极端正面角色的,都是系里的红人,然后依次排下去,担任不怎么体面的被告的通常是系里的小丑人物,这类小丑人物除了溜须拍马、作践自己以求他人一笑而外,别无特长。这就像是一个电视剧的剧组,谁上什么角色,都由导演或投资方说了算,受不受观众欢迎、有没有演技,天晓得。
很快我就开始逃课。先是逛图书城、外贸服装店,后来找到一个特别适合逃课的地方,在这里一盘踞就是四年。
那里那时候还不叫“国家图书馆”而叫“北京图书馆”,颇为壮观的建筑,里面大的,哇,真是难以想象。阅览室、借书处、自习室转过了,发现了北图一个好处。那时候VCD还并不十分普及,虽然学校也放,但好片子不多。北图有一处放映室十分先进,像教室一样排着小桌,每桌上一个电脑。可以自己挑片子,挑完后给放映员,一个片子十块钱,都是好莱坞的经典作品,《环球银幕画刊》上介绍的新片子,这里常常也有。也有小型放映厅,有大屏幕,我也去看过。中午一楼有吃快餐的地方,吃完了找一处沙发打个盹,下午继续看,有时一天在这里看三四个片子,筋疲力尽地回学校倒头就睡,第二天又来。我差不多把那里的片子都看了一遍,喜欢的要看上几遍。
逃课总是要被老师发现的,于是就想办法。一般小班课不逃,只逃全系的大课,人多,老师认不全。一开始老师们是在上课时点名,这样最好,点完名了就溜。后来老师们改成下课时点名,也好,先溜,看要下课了再溜回来。再后来老师们就不定时地点名,借着大课混乱之机,点我的名,老五就细细地答一声。点到她,她再粗粗地答一声。别的同学当然会笑,老师就让老五站起来,老五于是站起来了,一脸无辜。老师问:你是某某某吗?老五说:是呀。老师说:那同学们笑什么?答曰:不知道呀。老师让老五交上学生证来验明正身,发现的确是此人,也知道有问题,以后干脆点名的时候光答到不行,还要举手或起立,这样,我的逃课生涯就变得十分艰辛。
初上大学体验最深的就是空虚和孤独,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各种社团,有组织撑腰,日子过得丰满了一些。我加入的是系乐队,做键盘手,键盘并不是我的特长,好在电子合成器不是钢琴,不需要太过硬的手指功夫。我们给系里的周末舞会伴奏,都是些特无聊的破曲子,简单得要命。快四的《青春舞曲》、慢四的《一帘幽梦》、快三《蓝色的多瑙河》、慢三《月朦胧鸟朦胧》。站在舞台看下面那些搂搂抱抱眉来眼去的男男女女,很能让人看破红尘。不伴奏的时候我们喜欢摇滚。那时候黑豹唐朝什么的还很红,我也经常吼两声《无地自容》。要想听国外最新流行音乐,海淀图书城里有很多打口带,一概买回来。GUNS&ROSE有一首《DON’T CRY》是我们的保留曲目,每次聚会最后一曲都是它。不过唱得最多的还是校园民谣,“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
心中隐隐有些浪漫而忧伤的情怀涌动着。爱情就这样浪漫忧伤而又疯狂地来了。
10
大一很快就过去了,暑假里快开学的时候,老五邀请我去她同学那里玩。她同学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热衷于串门,周末和寒暑假,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在同学、老乡的学校之间来回流窜,住在同学宿舍的空床上或者两人挤一张床。
那时候的火车还不是空调车,坐过那种绿皮火车的人一定会有深刻记忆。车厢里到处都是人,座位下面,行李架上面,厕所里,人挤人。空气污浊,车窗一直要开着通风,随风吹进来的是车头喷出的黑色的浓烟颗粒。那车窗十分沉重,要两个人合力才抬得起来。北京到呼和浩特大概要走二十个小时左右,我戴着耳机,咬牙忍着。
法律系女生的秘密回忆 第一部分(7)
见到老五十分高兴,她同学的宿舍里空了三张床,我也就大模大样地住下了。呼和浩特跟北京相比,没有什么特色,也挺落后,转了一天就没什么好转了。于是计划去草原。那时候内蒙的旅游还没有大规模开发,极少有度假中心,即使有,我们也没有钱,只能挑近处的草原一大早出发,当晚回来。老五的同学告诉我们,牧民非常好客,如果晚上拦不到车回来,找个牧民的蒙古包去借住就行。
跟呼市近些的草原不过一百公里左右,我们坐一辆破烂得叮当乱响的大巴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一个旗镇上,又换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把我们送到了一处草原。怎么描写草原呢?初一看上去,非常普通,不过是无边无际的草而已。可是再一看,天苍苍、野茫茫,自有一种雄浑气魄。在草原上走上几分钟,只令人感叹生命的渺小、造化的神奇,不由自主想对苍天顶礼膜拜。
那天的天气很让人琢磨不透,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就变得灰暗,天边堆起滚滚乌云,风骤然变得很冷,下起大雨。我们下车的地方有一家小饭店,我和老五跑到里面躲雨,同时吃午饭。老板是蒙古族,穿蒙古袍和蒙古靴,热情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回呼和浩特的话,就得早早去路边等车,不是每一辆车都会停的。我们有些沮丧,外面在下雨,我们不可能冒雨去拦车。老板让我们不要急,说这雨很快就会停,雨停了,草原非常美。
正说着,雨就停了,天边忽然出现一条巨大无比的彩虹,大得几乎触手可及,那七种颜色每一种都闪闪发光。我和老五被震住了,只会跑在外面喊“天呀,天呀”。草原放出了青翠的光芒,每一片叶子都滚动着晶莹的水珠。不知道用什么词语能形容当时的震撼,只能说从那一刻里,草原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
我和老五正大呼小叫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在草原上可充分体会到地球是圆的,抬头望去,先是看见一个戴着黑色翘毡帽的小伙子的头,然后是一件蓝缎子蒙古袍,胸前挂着一串绿松石项链。接下来是金黄色腰带,银色腰刀。然后是一匹黑色的骏马,长长的马鬃四散飞扬。他以这样一种电影一样的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和老五都看呆了,不喊也不叫了。
他纵马疾驰到我们面前,一下子勒住了马,含住手指打了个清脆的呼哨,仰头唱了一句:
钢——嘎——哈——拉——嘿——
这句古歌辽阔悠扬,像惊雷一样击中了我。
“爱屋及乌”本来就是一个中性词,不好说这是优点还是缺点。但是我却一直有这个毛病,把能写点文章的人当作是文学,把能唱几句歌的人当作是音乐,把此刻草原上骑马飞奔而来的蒙古族小伙子呢,当作了成吉思汗。
10
见我和老五傻呆呆地,他翻身下马,以手抚胸向我们弯腰行礼,笑问我们:来旅游的吧?他的汉语讲得非常标准。我们说是。他说:你们从呼和浩特来?我也在那里上学。我们告诉他,我们从北京来。他非常吃惊,又行了一个礼,说:欢迎你们,远方的客人!
他摘了帽子,头发有些自来卷,齐肩的长度。皮肤黑,因而显得牙齿白得耀眼。个子很高,宽肩厚背,穿着短靴。他背对阳光站着,光芒四射。我和老五都变得拘束起来。我从来没有问过老五那一刻的感受,他后来一直是我和老五之间的一个禁忌。我相信老五和我一样,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坠入人生的第一张情网。
他有一个很多蒙古男孩都有的名字,“巴特尔”。巴特尔告诉我们,他的家就在这个草原上,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他在呼和浩特读大学,大二了,念的是物理系,放暑假回家来,正觉得闷得很,看到我们非常高兴。我和老五问他骑马要去哪里,他说哪也不去,看天晴了,出来遛遛马。我们好奇而又胆怯地看着那匹马。巴特尔热情地让我们骑一下,我和老五摇摇头,不敢骑。他急了,一个劲儿地说“它很听话,没关系的,没关系的”。我看他那么急切的样子,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抓住了马缰说:好,我骑一下。
马很高,我一只脚踩住马蹬,怎么使劲也爬不上去。他和老五在一旁哈哈大笑,笑得我又羞又气,更是拼命爬。正爬着,忽然觉得身子一轻,糊里糊涂地就上了马背。原来巴特尔直接跃上了马,拎着我的胳膊把我拎了上去。他大喝一声,马一下子就冲了出去,吓得我失声尖叫。他坐在我身后,抓着马缰,等于是双手把我环抱住,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近地跟一个男性接触。在他的温度和气息的围绕下,我竟然没有了恐惧,而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草原迅速地向后掠过,抬眼是无边无际的蓝天……永生难忘的初恋。
法律系女生的秘密回忆 第一部分(8)
11
骑马总共也不过几分钟,在我感觉却似乎是一生一世。如果那个时候我的人生就结束了,也许会最为完美。下马时我觉得腿都软了,连累带吓,气喘吁吁。巴特尔也下了马,看到我的狼狈样子,哈哈一笑,很自然地帮我把被汗水粘到脸上的头发撩开。我们对视几秒,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和我一样的羞涩与欣喜。
老五明显不大高兴,催我快走,去公路边上等车回呼和浩特。我这才意识到,我跟他不过是萍水相逢,转眼就将分开,可是我们连通信地址、电话都还没有交换过。当着老五,我又不好意思主动问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