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3师师长何知重的话让林显扬如五雷轰顶!如此一来,象山炮台所处的位置就成为敌人的后方,炮台官兵的处境是很危险的,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决定放弃象山炮台,于是他给炮台官兵下达了撤退命令,命象台立刻拆下炮闩及弹药、器材等,转移到都台,协助都台继续抗敌。守备营第一连撤回荡田村高地,掩护象台渡江;第二连撤到合山西南高地,监视镇象公路情况,象台渡江后,工兵连立即渡江,佔领都天庙两侧阵地,掩护都台,并抗拒敌军渡江。敢死队掩护指挥所人员渡江后,转移到焦台,归该台台长指挥,掩护炮台,继续作战。指挥所撤到都天庙附近,继续指挥焦台与都台作战。

    12月4日晨,敌采取报复手段,派来十二架轰炸机,在焦台上空轮番轰炸,焦台设备全部被毁,官兵伤亡三分之一,无法继续战斗。

    林显扬命焦台台长和敢死队残余官兵,自筹运载工具,向江北转移。此时民船已无法控制,官兵们将门板、木材捆扎成筏,三五成群,分别向江北岸方向划去,到12月4日晚23时左右,才先后到达江北指挥所报到。

    12月5日晨,扬中江面的敌舰两艘开始活动,谨慎前进。都台观察所发现敌情后立即报告。中午12时左右,敌舰进入我有效射程内,都台向敌舰射击,敌舰只得后退。

    山关炮台与镇江焦山炮台、象山炮台、江北都天庙炮台同属镇江要塞司令部,它在镇江市东北约三十公里的地方。敌军进逼镇江后,该台少校台长卢佐周随要塞司令部撤往苏北,行前命令官兵自毁炮台,撤走大炮、把探照灯、发电机等设备拆下埋藏。任务完成后,一名姓俞的上尉带领士兵一百多人分别乘船过江。结果有十一名炮台士兵出于民族义愤,决定留下抵抗。俞上尉表示同意,并给了他们一个 “敢死队”的名义,指定骆熺标为队长,留下相机抗战。彭勇义当时系炮台炮手,骆熺标系少尉台员,此外还有刘福贵、谢翔贵等,都是炮兵。部队在撤走前,把山关炮台的九尊大炮中的八尊拆除带走或沉入江底,另有龟山头的一尊,尚存炮位。骆熺标和众人合计决定先把龟山头炮位上的一尊大炮修复,再把散落在江边的炮弹搜集搬远到山顶的炮座旁边,并轮流在江边了望,准备痛击来犯之敌舰。

    自江阴失守后,日舰一路无阻,溯江西上,梦想着一过山关,就可以经过镇江会攻南京。一向自诩为“所向无敌”的“大日本帝国”海军,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得意忘形的时候,龟山头山顶上的中国炮兵早已做好开炮的准备。骆熺标等人发现敌舰以后,个个义愤填膺,立即集中到龟山头山顶,由骆熺标瞄准指挥,彭勇义负责开炮,刘福贵、谢翔贵、肖某搬装炮弹,一切准备就绪。当日舰驶入有效射程内后,只听得骆熺标一声令下“放!”彭勇义立即发射,炮弹脱膛而出,直向日舰飞去,落在日军先锋舰的船头旁边,激起的水柱有两三丈高,日舰的船头满是淋漓的水沫。骆熺标见一炮未中,立即调整发射角,日舰惊瑰未定,第二发炮弹又飞驰而来,可惜稍有偏差,又未中目标。骆熺标再次认真瞄准,发出了第三炮,这一炮不偏不倚,正中日军先锋舰的后部,使得日舰舵机失灵,这艘日舰很快便在水面上失去控制。日本海军指挥官被吓得半死,以为在山关前遇到了劲敌,便下令调转船头,退到离龟山头三十里的北岸三江营江面暂泊。骆熺标等人在山上远远望见敌舰尾部冒起烟火,知已击中,斗志更加昂扬,立即装好第四炮,满以为这一炮轰出去以后,可以击沉日舰,没想到这些从西方军火商手里买来的炮弹不合质量要求,不但没有打出反而把炮身也炸坏了。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舰逃脱。

    6日一大早,便有三架日本侦察机飞临山上空,低飞俯瞰,进行空中侦察,但山和五峰山被森林覆盖,寂然无声。日军侦察机去后,又派来轰炸机,向森林、山谷中狂轰滥炸,半山西林寺的庙屋被炸塌一角,嶙峋的怪石,被炸得火星直冒。

    同日中午,敌轰炸机数十架飞临都台上空轮番轰炸,将都台建筑工事和营房彻底炸平,幸好都台有坚固掩蔽部,官兵仅伤亡十馀人。从此镇江要塞失去江防作用。

    也是同一天,镇江城内的103师再也无法坚持下去,日军的攻击力度越来越大,103师师长何知重在向黄浩然请示之后在夜里突围而出,和镇江要塞的守军合兵一处,依托要塞防守江岸,等待南京的救援。

    12月7日和8日,镇江要塞附近的枪炮声不绝于耳,日军已经展开了三面围攻,103师和要塞官兵的处境岌岌可危!

    12月9日夜间,汪焕之安排的船队终于抵达了镇江附近的江面。

    由于日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所以这只借人造大雾离开南京的船队只是利用天亮以前的时间赶路,9日整个白天船队都在分散躲藏,一直到了天黑之后,船队才再次集结出发,海军的鱼雷快艇文天祥中队处于船队的最前面。

    鱼雷快艇文天祥中队,中队长刘功棣,拥有英制快艇四艘,番号分别为文171号、文42号、文93号、文88号,每艇配有直径45公分鱼雷两枚,深水炸弹两枚,高射机枪四挺,现在鱼雷已完成压气调试,完全处于发射状态。

    当船队快要抵达镇江要塞附近江面的时候,文天祥中队的鱼雷快艇突然开始加速,他们已经收到了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的电报,得知日军舰队停泊在离龟山头三十里的北岸三江营江面,指挥官刘功棣命令各艇展开队形向日本舰队接近。

    站在驾驶室里面的刘功棣心潮起伏,电雷学校的鱼雷快艇是一支新组建的防御式海军部队。1935年初南京政府从英国、德国进口快艇,于江阴黄山港开河、打山洞,建码头、工厂、营房等基地。截至抗战开始,已拥有快艇十三艘,其中英国制造十艘、德国製造三艘,编组为一个快艇大队,下分四个中队,分别命名为文天祥中队、史可法中队、岳飞中队,另有顔杲卿中队尚未加入战列。

    1937年春,江阴区江防司令欧阳格组织各快艇艇长从江阴连成洲一直测量到南通狼山,对每一处水深作了详细测绘,并将日本第三舰队各舰舰形,绘成图像,发交各快艇艇长人手一册,俾资熟记识别,海军官兵各个摩拳擦掌,就盼着和鬼子决一死战!刘功棣自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可是刘功棣没想到的是中日开战以后海军居然被南京总参谋部当作了封江的材料来使用,在南京大员的心目中海军是不堪一击的的,与其和日舰交战被击沉震动国民士气还不如座沉封江!

    海天四舰在江阴自沉,接着江阴一战,中国海军的精锐战舰全速被日本空军击沉,刘功棣的心简直就在滴血!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海军不是没有尽力!有谁能懂得海军人的痛?

    现在,刘功棣终于得到了一份主动出击的命令,他要改变中国海军海军悲壮的命运!

    黄浩然给鱼雷快艇文天祥中队的命令原文如下:

    “江阴失守,闻敌舰已突破封锁线,溯江上驶,逼近首都,兹派你部今晚出发游弋至镇江江面,如遇敌舰,立即攻击。

    南京城防副司令司令黄浩然

    1937年12月8日”

    鱼雷艇的发动机在轰鸣着,那是中国海军不平的怒吼!

    加油!中国海军!

 第五十四章:血性

    6。54 血性

    四艘轻盈灵巧的鱼雷艇,成单纵队在江面上飞快的前进着,刘功棣的文171号艇一马当先,很快文天祥中队就来到了距离日舰10海里的地方,四条鱼雷艇上的官兵都把目光转向了远处的江面。

    此时已经是12月9日晚上11点25分,夜幕茫茫,天空中还下着细雨,高速前进的鱼雷快艇的艇首激起的浪花像石子一样打在刘功棣的脸上,小艇在浪花上颠簸着,刘功棣忍不住有了一种不真实感。

    江面上比起海面要平静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浪,刘功棣还是渴望着苦涩的海水,毕竟,他是一名海军军官。

    虽然海军部一直不承认他们这些电雷系统的人。。。。。。

    中国海军的战略计划到1937年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调整,长江流域变成了海军布防的重心;按照海军部的预案,一旦日舰从海上袭来;中国海军的舰队将集中于长江;抵抗进入长江的日本舰队;然后伺机向近海推进。这一战略思维是1932年第一次淞沪抗战剌激出来的产物;从理论上来看很符合海军的实力;然而这个战略构想并没有进行实战演练;所以只能说海军对在长江流域作战有一个战略构想而已。

    当淞沪烽火又起;长江再次面临日舰威胁的时候;自知没有和日本海军一战之力的中国海军为了完成阻止日舰进入长江的任务;采用了昂贵而且笨拙的方法…………沉船封江!

    开战之时海军部对于如何封锁长江江面只有沉船封江与水雷封江这两种消极构想。所以只好在矮子里面选将军,在这两种作法之中;水雷封锁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成本低廉;防御的范围更广且容易布署。沉船封江则只能形成一道范围狭小且不具攻击性的水中障碍;成本高昂;执行不易。

    电雷学校的官兵曾经向海军部反映过他们的意见,拿半海里宽;三海里纵深的封锁面积来举例;如果使用水雷封锁;只需要600具左右的水雷便可构成一道坚固的封锁线。费用合计约法币20万元。可要是换成用轮船沉江封锁则需要二三千吨位级别的商轮20余艘;花费的总额约在1500万元至2000万元上下;是使用水雷封江成本的80倍到100倍。再考虑到我国轮船业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这些宝贵的船只应该留着作为后方运输之用;如果将大批的商船沉江;那么必然会削弱我国本来就不强的运输力量,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而且使用沉船封江的步骤也是极为繁琐的,除了沉船之外还需要有很多的后续措施,就拿江阴来说,在沉船之后还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来完成沉石等各项辅助工作,由此可见沉船封江和水雷封江比较起来在时间和财力上浪费的多,所以电雷学校极力建议使用水雷封江。

    但海军部最后还是坚持进行沉船封江,面对电雷学校官兵们的质疑,海军部给出了如下的回答:

    “水雷含有威力作用;能够给予敌人以打击;工作时间也比较沉船来的迅速;具有可以视战事的情况随时实施;不致多大影响到后方运输和国际间的航运的优点。所以海军当局很早注意到这点。对于水雷的准备;如设厂;购备等;都有详细的规划;贡献给政府。但政府由于财力问题对海军所拟的方案没有付诸实施。后军政部又将此项任务交给另外一个军事机关来负责办理。由于这个机关没有努力他的使命;放弃了他的责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海军部的这份解释函里面提到的那个贻误整体江防战略的军事机关其实就是在说长期与陈绍宽闽系海军作对的电雷学校!这个皮球踢的可真漂亮!

    电雷学校的爱国官兵们无奈的发现他们绕了一圈以后居然问题是出在他们自己身上!对于海军部这样无视抗战大局只知道窝里斗的做法电雷学校的官兵们只能摇头苦笑!

    民国时期海军系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