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于炮弹的珍贵,明故宫炮兵阵地现在直属于黄浩然的城防司令部,宋希濂和何大如的告急电报一前一后发了进来,黄浩然看完之后马上命令炮兵全力阻断日军的攻击路线,现在已经到了即将破城的时刻,所有能派上用场的部队都必须上阵,一旦进入了巷战阶段,炮兵的威力就会大大降低,还不如现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城墙断口附近的硝烟渐渐散去,倒塌的城墙砖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这些城墙砖上都刻有烧制的年代和工匠的名字,南京的城墙自从明代之后经过多次修缮,使用的城墙砖也不尽相同,这一次大爆炸将大量明代时期的城墙砖也炸了出来,而这些城墙砖所处的位置正是在明城墙的最深处!
日军炸药制造出来的这块断口有二十多米的宽度,倒塌的城墙砖堆在地上形成了一个小山坡。这座小山坡还有这好几米的高度,这是南京卫戍军最后的地利。
明故宫炮兵阵地的炮击很快便开始了,在两发试射弹之后,大量的75毫米山炮炮弹落了下来,,炮兵的目标主要是日军战车后面的步兵,战车是不能翻过城墙砖形成的小山的,鬼子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只能依靠他们的步兵。
日军18旅团旅团长井书宣时明白战斗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宋希濂的估计还是错了,井书宣时这一次一次性投入了三个步兵大队,在两公里左右宽度的战场上,日军投入了五十多们重炮和二十多辆战车,两千多名日军嗷嗷叫着开始全力扑城,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何大如和宋希濂感到光华门怕是要守不住了!
“告急!光华门危在旦夕!望司令早做准备!。。。。。。。”
黄浩然将这封电报换了几个字之后发给了沈老二和武汉,南京保卫战终于到了最后的阶段。
华中方面军司令部里面的松井石根也在稍后收到了来自井书宣时的最新战报,南京的城墙终于倒下了,松井石根在松了一口气之后又跳起来连续发出了几道命令,必须让第6师团和18师团加紧攻击,还有芜湖的101师团,是时候给伊东政喜几鞭子了!
不能让黄浩然从南京跑掉!这个危险的敌人必须消灭!松井石根拿起了电话,这一次他要的是第9师团的师团部,松井石根要和吉佳良辅中将谈一谈,井书宣时应该需要援军了。。。。。。
宋希濂还是没能靠到城墙断口旁边,日军显然料到了宋希濂会集中火力守卫这个明城墙上的大漏洞,十多门榴弹炮对城墙断口进行了覆盖射击,第一批冲到断口的部队全部藏身在了日军的炮火之中!
鬼子这是要拼命啊!宋希濂和何大如赶紧安排断口左右两侧城墙山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调转枪口从侧面猛打,鬼子的冲锋队伍里面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当日军接近到城墙缺口的时候,鬼子的榴弹炮不得不停止了射击,宋希濂赶紧让等待了多时的机枪手扛着机枪往端口处冲,日军的动作也很快,双方的重机枪几乎是同时开火,不过在射速上,南京卫戍军的马克沁占了一定的便宜,再加上居高临下,冲在最前面的几十名鬼子很快就变成了一堆尸体。
日军这回是势在必得!他们简直是引着城墙上倾泻而下的子弹往上爬,城墙砖叠在一起形成的小山很不好爬,只要城墙砖上的鬼子一脚踩空或者稍有迟疑,马上就会有子弹拿走他们的小命。
见缺口处的火力十分密集,日军的步兵炮和迫击炮开始向前推进,这些小口径的炮弹虽然拿坚固的明城墙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射起城墙上的机枪手来却是威力十足,几分钟的功夫,城墙上的重机枪还有机枪手的损失就上了两位数,七八挺马克沁的哑火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补得上的,面对这么宽的口子,捷克式和冲锋枪明显照顾不过来,而且36师和特务团配备的冲锋枪还是射程非常有限的MP…18,这就更加显得捉襟见肘。
何大如带着官兵们不断的往缺口处投掷大量的手榴弹和炸药包,日军兵力在缺口前比较密集的时候,一个炸药包甚至可以收割十几条日军的性命,可就是在这样的严密封锁之下,鬼子还是拼命的往前涌,为了让守军不能把火力集中在断口,日军在断口两边的城墙上架上了大量的云梯,逼得宋希濂不得不分散兵力去防守。
双方在断口附近的较量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难以为继的光华门守军终于被日军爬过了缺口,小日本的太阳旗第一次出现在了明城墙的后方。
紧急赶到断口后面的宪兵1团2营还有99军特务团一部用沙袋和一些杂物堆砌起了两道建议防线,从缺口处冲进来的鬼子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庆幸冲出了城墙上守军的火力网就被防线后面的守军打成了马蜂窝。
一开始的时候,从缺口处冒出来的鬼子的都是三两个一群,这些死里逃生的鬼子基本上已出现就被防线后面的守军抢着射杀,由于目标很少,防线后面的官兵还觉得打的不过瘾,可是渐渐的,冲过封锁线出现在守军面前的鬼子人数开始越来越多。。。。。。
当日军第二轮针对缺口两侧城墙的炮击过后,高高的明城墙砖堆上面开始出现了整建制的日军,九二式重机枪和歪把子被架了起来,双方的火力强度开始逐渐接近,有跑的快的鬼子甚至窜到了守军第一道防线的前面才被击毙。
这是城防即将瓦解的迹象之一。。。。。。
“军座!快撤吧!这城墙是守不住了!”补充旅长李钦若提着一只步枪从光华门城楼跑到了宋希濂的身边,守军的损失很大,如果继续打下去,36师就只能取消番号了。李钦若不希望36师这个“德械师”就这样消失在中央军的队列里面,他只能来劝他的军座,要知道宋希濂就是36师的主心骨,他要是不走,36师的官兵谁也不敢从城墙上下去!
“咱们把这么多兄弟丢在了光华门!要是就这么走了!你我以后还怎么带兵!李旅长!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跳到缺口的日军里面和他们同归于尽!老子就死在这明城墙上了!也算对得起委座!对的起他黄浩然!”
宋希濂此刻有些心灰意冷,南京保卫战打了这么多天,终究还是到了要失败的这一天,虽然宋希濂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是接连经历淞沪和南京的两场败仗,让宋希濂有种看不到光明的感觉!
他现在已经有了把自己埋在南京的念头!
李钦若急了!他担心的就是这个!部队打没了还没可以再练!宋希濂和36师在最高当局心目中是有份量的,可要是宋希濂真的死在了南京城,那新建立的36师可就和现在的这支“德械师”没有任何的关系了!李钦若不想让36师断了香火!
“宋军长!司令部急电!司令让我们交替掩护经白下区撤往北极阁!立刻执行!”
就在李钦若苦苦哀求宋希濂的时候,何大如拿着黄浩然发来的最新电报跑了过来,李钦若知道有了黄浩然的命令,宋希濂就算是保住了,36师也就保住了,当宋希濂接受了命令开始安排部队撤退的时候,李钦若抓着何大如的手激动的说道“
“我们36师欠黄司令的!我们78军欠黄司令的!何团长!请转告黄司令!36师必当报答他的恩惠!”
何大如沉声对李钦若说:“司令说过,只要是真心抗日的人,都是他的兄弟!连我何大如这样的人司令都能容纳,宋军长和司令那是在淞沪战场上就结下来的交情!还有什么说的!”
宋希濂听见了何大如的话,但他却装作没有听见,他看了一眼城东城防司令部所在的地方,目光深邃。。。。。。
李钦若一个劲的唏嘘着,何大如看着宋希濂微微颤动的身体,笑了。。。。。。
黄浩然给何大如的电报其实有两份,何大如只是给宋希濂看齐其中的一封,另外一份电报,是让何大如找机会在宋希濂面前说出刚才的这番话来。
司令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不过这只是何大如高兴的原因之一。。。。。。
在接到这封电报之前,何大如还是有些担心南京一战过后,黄浩然会把他踢出99军的队伍,毕竟他何大如是个有劣迹的人,现在用他也许只是黄浩然的权宜之计。
不过这封电报却完全打消了何大如的担心!黄浩然既然能把如此隐秘的任务交给自己,也就是已经把何大如当成了自己人,黄浩然将给宋希濂的话其实也是说给何大如听的,“只要是真心抗日的人,都是黄浩然的兄弟!”宋希濂在淞沪和黄浩然并肩作战过,便成了黄浩然的朋友,他何大如也在南京为黄浩然卖了命!只要坚定的跟着99军走下去,难道还比不上宋希濂这个外人吗?
黄浩然的几句话不但收买了宋希濂的人心,而且让何大如吃下了定心丸,要是让范介见到了黄浩然的如此手段,一定又会大呼小叫吧?
12月25日凌晨,日军又炸开了另外一段明城墙,从两处断口处涌进南京城的鬼子逐渐达到了上千人的规模,南京光华门一带的城墙上的战斗烈度开始了下降,宋希濂的36师和何大如的特务团留下了少量断后部队开始向北极阁地区转进。
沈老二的99师又一次站到了前台。。。。。。
第一百一十一章:这只是开始。。。。。。
6。111 这只是开始。。。。。。
第36联队联队长胁坂次郎大佐喘着粗气爬上了缺口边的一段明城墙,要踩着一堆堆的城墙砖爬到这么高的地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跟在胁坂次郎大佐身后寸步不离的日本军官是藤间中佐,藤间中佐的大队成为了第一支冲进南京城的大日本皇军。这份荣誉绝对能够让藤间中佐肩膀上上的军衔发生一些很有趣的变化。。。。。。
藤间中佐现在的情绪非常好,完全可以用亢奋两个字来形容,虽然缺口处附近的明城墙上还有零星的战斗,但是这并没有妨碍36联队的日军来庆祝他们的伟大胜利。
“板载!板载!霓虹板载!!”(万岁!万岁!大日本万岁!)
日军官兵的呼喊甚至有一些癫狂!胁坂次郎大佐能够理解他的部下此刻的表现,大日本皇军在南京打得太苦了!今天已经是12月25日,华中方面军已经在南京作战二十多天,皇军付出了死伤近五万人的代价终于攻破南京的城防,眼看胜利在即,中国的首都即将落入日本的手中,36联队的日军需要宣泄他们被压抑了太久的情绪!
“藤间君!你的名字将载入大日本的历史!我现在可以祝贺你了!”
胁坂次郎大佐没有再称呼藤间为藤间中佐或者藤间大队长,这是因为他觉得藤间中佐获得晋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很有必要和藤间中佐这位可以预见到的日本军队明日之星多亲近一些,别看现在藤间中佐还是胁坂次郎大佐的部下,明天,或许他们就会平起平坐。即使藤间中佐成为了一名将军,也不是什么太让人意外的事情。
中国人在南京有了黄浩然这位英雄,日本也需要一位,可以是藤间中佐,也可以是他胁坂次郎大佐,还可以是井书宣时旅团长,总之18旅团上上下下都会因为今夜的破城而获得光明的军旅前途,南京,对东京和天皇来说,有着太不一样的意义!
太阳旗终于插在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心脏!
“大佐阁下!这都是您和井书宣时旅团长阁下的功劳!我藤间不过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