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艰难的征兵局面,已经好久没有遇到了!
自从全面抗战爆发以来,黄浩然的部队名气是越打越大!早就成了投军青壮的首选!
从淞沪战场退到常熟的时候开始,黄浩然就再没为征新兵的事情发过愁!黄浩然的部队每到一处驻防都会有大量的青壮赶来投军,好几回黄浩然的作训处处长都差点让没能通过筛选的青壮给撕了!
怎么到了安庆之后,就一下子换了个人间?
如果说南京卫戍军的所属部队现在都还留在安庆,现在这种情况还算是情有可原!那时候刚撤到安庆的南京卫戍军各支部队都严重缺人,打着各种旗号的征兵点在整个安庆城里面星罗棋布,从街头排到了街尾,每一个路过的青壮年都成了各支部队争抢的目标。
现在的安庆地区,黄浩然的25集团军一家独大,照例说应该比“抢人大战”的时期更容易征兵。可实际的情况确是,来黄浩然部队投军的青壮年数量每天都在急剧的减少!!
难道是安庆地区的青壮年都被开拔走的军队搜刮一空了?黄浩然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怀疑!不过他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安徽可一直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安庆地区这些年来又没有经历什么战火,应该是人丁兴旺。
如果说南京卫戍军的几个军在安庆呆上几天就能将当地的青壮搜刮一空,那这1938年的安徽,人口也太少了一点吧?
黄浩然决定到安庆城里面的征兵店去看个究竟,当然,事先得换身行头。
“徐营长!你带几个人和我出去走一趟,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咱们来个微服私访!”
徐子龙应了一声之后下去准备,随着99军特务营升格为25集团军直属特务团,徐子龙这个连长也变成了中校营长。
25集团军里面和徐子龙一同升官的人还有不少。。。。。。
新部队正式成立之后,黄浩然在征兵和训练以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他的部下们向军政部要官衔。25集团军上报给军政部的要求晋升军官名单足足有十几页纸!看的何部长好不头痛!
后来军政部给了黄浩然一份授权,使黄浩然有权力任免25集团军内部中校军衔以下的军官,只需要事后向军政部报备一下即可。
徐子龙衣领上的中校军衔,就是黄浩然自己签发的委任状,至于范介、王山奎和沈老二的军衔,依旧需要上报军政部批准。
徐子龙回来的时候手里捧着几套冬衣和鞋帽,在他的身后,汪焕之和范介已经换好了他们行头。
“司令!这可不是我有意出卖的您!按照汪副司令和徐处长定下的规矩,您要微服私访,必须通知范参谋长或者汪副司令。。。。。。”
徐子龙怕黄浩然把火撒到他的头上,赶紧先搬出汪焕之和徐兴华来撇清他的责任。
黄浩然还真不知道汪焕之和徐兴华什么时候捣鼓了这么一套规矩出来,根据时间推算,应该是徐兴华在去武汉之前整出来的。
“汪副军长和徐处长的工作,我才懒得管呢!咱们赶紧出发!省的一会沈老二也要一起去就麻烦了!”
黄浩然没好气的说道,他明白汪焕之和徐兴华这样做是为了他的安全,可是这被剥夺了自由的感觉,真的不太好受。
“这他娘的是哪个小白脸穿过的旧袍子?一股子脂粉味!这厮定然是个整天逛窑子的色胚!”
黄浩然的话刚说完,沈元龙就骂骂咧咧的走了进来,他套在身上的衣裳明显有些小,沈老二这么一穿,还真穿出了点紧身衣的效果!
范介和汪焕之同时咧开了嘴,黄浩然瞪了一眼沈老二,然后快步从他身边走了过去。沈元龙没有听到黄浩然之前说的话,还以为是自己哪里有得罪了黄浩然,于是也顾不上整理衣服,就三步并作两步追了出去。范介和汪焕紧随其后,徐子龙则将手中的衣服丢给了黄浩然的几名卫士,然后飞快的跑到了黄浩然的身边低声说道。
“司令!司令!您的衣服!忘了换了!”
经徐子龙这么一提醒,黄浩然猛地想起他自己居然忘了换打扮,要是就这样走在大街上倒也能算上是个奇景。不妨想象一下,军装笔挺的黄浩然身边站着个穿着紧身衣的沈老二,再加上个穿得像个算命先生的范介,那效果,绝对是喜剧。
黄浩然脱下将军制服,随便拿了一套合适身材的衣服穿在了身上,然后带着众人从司令部后门绕到了安庆城的大街上,看着街面上不时走过的青壮,黄浩然低声问汪焕之:
“这满街不都是合适的人选吗?怎么作训处处长整天老是说找不到人?你这个大总管是怎么当的?难道咱们25集团军还得出分派任务让地方官员帮忙拉壮丁这样的下策不成?”
汪焕之也一直认为25集团军征兵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他这几天都忙着在黑市上为25集团军淘换装备和出售部队缴获的日本军用物资。
中国军队和日军几场大仗打下来,军政部的仓库里面已经能饿得死老鼠。在苏联的军援没有全部到位之间,何部长只能和缺枪少弹的将领们大玩空手道,整天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坚持坚持!”“即到即拨!”
用汪焕之的话来说,就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汪焕之一直担心25集团军没有足够的武器来武装新兵,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回情况居然倒了过来,新兵居然比武器还要难办!
“也许是这些青壮不愿意投军吧?前边不远的地方就有咱们25集团军的征兵点,应该能看出点什么来。。。。。。”
黄浩然点了点头,暗暗加快了脚步,朝着汪焕之说的征兵点走了过去。
老远的,黄浩然就看到了征兵点搭起来的大台子,这条街道是安庆城里面最繁华的大街,街面上过路的人倒是有不少,可就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征兵点,偶尔有几个青壮凑过去,也是简单说上两句转身就走,这样低落的人气,急的这个征兵点的军官是满头大汗!
黄浩然带着众人走到了征兵点斜对面的一个吃食摊上坐了下来,他要好好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位先生,你要吃点什么?”
摊主是一位精神很好的老汉,在旁边桌上忙着收拾碗筷的老妇人应该是他的老伴。
黄浩然这一落座,一直跟在他身边便装护卫的特务团、警卫团还有卫士组的官兵呼啦一下就靠了过来,老夫妇的几张小桌子顿时被挤了个满满当当。
见到有大笔的生意上门,老汉自然是喜笑颜开,不过这做小买卖的人也有做小买卖的规矩,老汉从这好几桌的人里面一眼就找到了最先走到他摊子上的黄浩然,在老汉看来,是因为黄浩然的到来给他带来了这么好的人气,所以,他得先招呼黄浩然这位贵人。
“这么冷的天气,有口热乎的就好!掌柜的,那小木桶里面煮的是什么?闻着怪香的!”
黄浩然的眼睛一直盯着斜对面的25集团军征兵点,还是范介主动接的话。
老汉憨厚的笑了笑,然后转过脸对着范介说道:
“二位是一前一后坐下来的,还真没瞧出你们一起的,多有得罪!小本生意,当不起掌柜这两个字,锅里面煮的是柴火小混沌,一碗八个大子,二位来两碗?”
听到八个大子的价钱,黄浩然将他的视线转了回来。
他好久没有到街面上来溜达了,这柴火小混沌他以前没少吃过,他记得价钱应该是两个大子。
抗战打了五个多月,市面上所有的东西都贵了,这还是在没有遭遇战火的安庆,若是在交战中的徐州或者是日占区,这八个大子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一碗混沌汤。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战争中最苦的人,还是老百姓。。。。。。
“这一桌的都有,一人一碗,这是钱,老人家您拿好!”
感慨之余,黄浩然想帮帮这对老夫妇,他边说边伸手到怀里去掏钱,结果只抓到了一把空气。这时候黄浩然才想起他身上穿的衣服不是自己的,徐子龙的反应极快,他迅速掏出钱从桌子底下塞到了黄浩然的手里,黄浩然接过之后数都没数,全部给了老摊主。
老汉接过钱低头一看,足足有二三十元之多!他连忙将钱往黄浩然的手里面塞,口中连声说道:
“太多了!太多了!你一个教书先生,也不太容易!这日子再艰难,也还得活着啊,早晚会熬出来的!”
黄浩然听了老摊主的话感到非常纳闷,怎么自己会看起来像个教书先生?他低头仔细看了看套在身上的衣裳,青色长衫、黑色围巾,口袋上还插着一支钢笔,可不就是个教书匠的造型吗?
一个教书匠突然掏出一笔巨款要请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吃饭,再加上刚才黄浩然直勾勾的看着对面的大兵,难怪老摊主会以为黄浩然是看开了一切要自寻短见!
这误会可大了!
要是被人传了出去,可能会影响仕途哦!
“先生!你可不能听这算命先生胡说啊!老汉活了六十多年了,就没有见过不骗人的算命先生!”
老摊主在劝完黄浩然之后将矛头指向了范介,谁让范介刚才承认了和黄浩然是同伴,老摊主看着一脸神棍模样的范介,直接就抄起了条凳!
见到范介的造型还不如自己,黄浩然的心里面顿时舒坦了许多。。。。。。
武汉。
1月16日,日本内阁首相近卫文磨突然发表了一份声明,全文如下:
“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武汉政府以最后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现在。然而,武汉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内则不察人民涂炭之苦,外则不顾整个东亚和平。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武汉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帝国政府尊重中国领土与主权以及各国在中国的权益的方针,当然毫无变更。现在,帝国对东亚和平的责任日益加重。政府期望国民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而更加发奋。”
日本人虽然急于结束中国战事,但他们自认对付最高当局的武汉政府游刃有余。所以在最高当局拒绝了日本提出的和谈条件之后,近卫文磨在仓促之间抛出了这份日后被日本外交界、军界公认为愚蠢到了家的声明。
近卫文磨发表这份声明,偏偏忽略了一点最重要的关键,那就是最高当局本人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倔头!在看完近卫文磨的这份声明之后,最高当局一阵冷笑!
第十四章:小诸葛的请求
第一更送到!凌晨还有一更!争取今天更1万字!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我会加油的!
7。14 小诸葛的请求
由于涉及到了对外事务,时任中国外长的王宠惠很快就接到了侍从室室长钱大钧的电话。
不用问,最高当局一定是看到了拜近卫文磨的那份声明。王宠惠在得知“近卫声明”的内容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想应对的办法,他知道最高当局一定会问他的意见。
自从全面抗战以来,王宠惠见最高当局的次数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受到的责骂也是与日俱增。开战之前最高当局一直对国际势力干预中日战争抱有希望,可是之后实际情况的发展却偏偏和最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