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6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成了好事?丢了太湖换回黄浩然的江防军来援,值了!”

    远在田家镇的黄浩然还不知道,最高当局、“小诸葛”和陈辞修这些人不约而同的都将他给惦记上了!

    “伊东君,你应该已经明白了你的作战任务吧?九江,只要你的101师团能够攻占九江,马垱的中国守军就会变成一支孤军、一股无源之水,他们自己就得撤走!围魏救赵,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战略,现在,要由我们日本军队来实现!”

    第11军被阻马垱让冈村宁次受到了来自东京的巨大压力,为了给前线的部队注入信心,冈村宁次特意将他的司令部前推到了芜湖。和冈村宁次同时上路的还有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第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等人,长江北岸的第6师团是冈村宁次在波田支队受挫后亮出的第一把刀,而101师团和106师团则是他的第二轮攻击波。

    “哈伊!我明白了!绕开马垱,直插九江!这就是我们101师团的作战任务!请司令官阁下放心,我一定会给黄浩然送上一份惊喜的!”

    站在冈村宁次对面的伊东政喜中将大声的回应着,时不时还向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投去挑衅的目光,虽然101师团和106师团都是日本陆军中的“特设师团”,正宗的三流部队,但在伊东政喜中将的心目中,比起由熊本兵组成的106师团,兵员全部来自东京的101师团在血统上可要高贵的多!

    “很好!伊东君!不过你还要记住,在攻占九江之后你的师团不要停下,马上!继续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松浦君!我希望你全力帮助伊东君的101师团,攻占九江后你们两个师团将分兵前进,你的106师团的任务是沿南浔路攻击德安!”

    “哈伊!我松浦淳六郎一定不会让司令官阁下失望!”

    比起啰啰嗦嗦的伊东政喜,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显然要更像帝国的将军,冈村宁次对松浦淳六郎的回答非常满意。

    其实冈村宁次也不太喜欢东京师团的那股傲慢劲,但是在眼下这个用人之际他还是选择了给予101师团鼓励,和第2军司令官东久祢官埝彦王手中的牌相比,冈村宁次手中拿的牌实在是差了很多,第11军作战序列中的4个陆军师团中目前只到位了3个,而且其中只有第6师团是甲种师团,另外两个则是像101和106师团这样战斗力低下的“特设师团”。在波田支队伤筋动骨之后,冈村宁次现在手中更是显得捉襟见肘。他现在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迂回九江”这一奇招能够奏效之上,如果第11军可以顺利的拿下九江,那么长江南线的战局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冈村宁次再向东京请求援兵的也会变的容易的多。

    你如果要问第11军拿不下九江的话冈村宁次准备怎么办?冈村宁次一定会无视这个问题!因为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那么第11军的司令官必定会换人,怎么打接下来的仗也就成了下一任第11军司令官需要考虑的事情。既然与己无关,冈村宁次又何必去考虑那些呢?

    丢开马垱迂回攻击九江,实际上冈村宁次已经是在孤注一掷!

    随着冈村宁次的第11军全线压上,通往九江的公路立即变得拥挤了起来,坑坑洼洼的路面被由卡车和步兵队列组成的行军队伍被彻底填满了。战车、拉着大炮的卡车、骡马和荷枪实弹的步兵相互争抢这道路,这倒不是因为“特设师团”的军纪太差,而是因为101师团的官兵们求战心切,都希望可以尽早到达九江战场。

    在这些日本军人的心目中,九江就像是一座完全不设防的城市,只要他们亮出刀枪,中国军队就只能弃械投降!

    真不知道这些鬼子的自信是从哪里得来的!

    佐枝义重少将被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任命为101师团的先锋,他的第102旅团排在了出发序列的最前面,但是由于中国军队守备区内的公路在此前早收了日本陆航疯狂的轰炸,槽糕透底的路面情况让102旅团的行军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行军队伍在公路上居然足足绵延了好几公里的长度。

    “快快的!快快的!加速前进!”

    面对这样的困境,佐枝义重旅团长除了命令他的军官们多多催促下面的部队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为了不引来天空中的中国侦察机,第102旅团不时还得离开公路实施隐蔽,这样一来更是严重的影响了行军的速度。

    “福井大佐!你的157联队就不能再快一些吗?我的联队前进道路都被你的士兵给堵死了!马垱方向的波田支队为了配合我们的行动可是已经向中国守军发起了佯攻!晚一秒钟攻占九江,帝国都会多损失很多士兵!”

    骑着马气冲冲跑过来发火的大佐军官是第103联队联队长松井贯一,他很不满意第157联队联队长福井浩太郎大佐在公路上耍的那些下三滥手段!为了抢在103联队前面到达九江前线,福井浩太郎大佐居然授意他的部下在157联队的队列前面“制造”了多起交通事故,这明显就是想独占功劳嘛!

    “帝国士兵?我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波田支队的那些台湾人也成了帝国士兵!松井君!路面就只有这么宽,行军总得慢慢来嘛!要不然你让工兵部队给你再开一条路好了!”

    福井浩太郎大佐给了长松井贯一大佐一个软钉子,有旅团长佐枝义重少将在旁边,福井浩太郎可不在乎他松井贯一!

    都是东京混出来的流氓,谁怕谁啊!?

 第117章:有名无实

    8。117 有名无实

    九江,第9战区第2兵团司令部,心神不宁的张发奎搓着一双大手在作战室里头来回的踱着步子。波田支队对马垱的攻势虽然暂时停了下来,九江附近的气氛却正在升温。尤其是最近这两天,水面上的日军日舰动作频频,九江附近的汉奸和日本情报人员也变得活跃了起来,还有天空中的日本侦察机,一直在对着第2军团的各处防御阵地实施反反复复的侦察,这些动作实际上已经将鬼子的意图表示的很明显了,日本人马上就要对九江展开大规模进攻了。

    可能是因为陈辞修也感觉到了笼罩在九江山空的战云,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最近往每天九江打电话发电报的次数基本上一直在增加。

    司令长官陈辞修在电话中尽管说的天花乱坠,但核心的含义却翻来覆去就是两句话:“第2兵团务必死守九江滩头,绝不准你张发奎后退一步”!整天被这样的嚷嚷烦扰着,张发奎觉得好不心烦!

    在张发奎看来,陈辞修的军事才能比起黄浩然实在是相差的太远了!就连底下的许多师旅长都看出了面对着现代化的日军,九江就是以处兵家绝地!张发奎真不明白为什么陈辞修就是看不出来!

    可惜啊!黄浩然不是第9战区的司令长官,长江边上的江防军才是武汉卫戍司令部的地盘,所以张发奎不可能拿着黄浩然的命令去调动自己的部队、对抗顶头上司陈辞修的命令。以下犯上,在官场上是很忌讳的事情!

    张发奎的第2兵团下面一共有5个集团军级的单位,其中汤恩伯、关麟征、李延年指挥的三个集团军都是中央军嫡系,他们对张发奎这个和最高当局斗过发的上级并不十分买账,是绝不可能跟着张发奎和陈辞修这个最高当局的心腹对着干的。

    实际上眼下张发奎手中真正能够指挥的动的部队就只有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和川军王陵基的第30集团军。

    和汤恩伯、关麟征、李延年这些黄埔将领比起来,孙桐萱和王陵基的身份就显得比较尴尬了。孙桐萱是西北军出身,早年跟着冯玉祥打最高当局,后来又跟着韩复渠在山东搞独立小王国,韩复渠伏法之后,孙桐萱虽然被武汉任命为第3集团军代理总司令,但手下的部队却被武汉军委会寻找各种理由调的调、换的换。

    先是孙福林的55军被军委会一纸调令划入了黄浩然的麾下,接着56军吴化文的新四师又在台儿庄会战中被李长官调去袭击济南,策应徐州方向国军主力,从此一去不返。可怜孙桐萱白白扛了个集团军司令官的招牌,干的却是军长的差事,手底下的部队就只有第12军的3个师而已。

    至于第30集团军的司令王陵基,那更是是四川老牌军阀代表人物之一,和最高当局的南京政府大半辈子都是敌我关系!民国初年的时候王陵基就曾经支持过北洋军阀打北伐军。如今出川抗日,王陵基也并非是心甘情愿的。

    刘湘带领川军出川的时候,任命王陵基为四川保安司令留守四川,趁着蜀中无人,王陵基迅速坐大,拉起了一帮自己的人马。

    刘湘死后,王陵基认为他在川军系统里的经历和地位足以与潘文华、唐式遵、王缵绪并驾齐驱,论部队又要比他们几个多出十几个保安团来,因此四川省主席非他王陵基莫属。于是在最高当局透露出打算让张群主川的意思之后,王陵基是川军将领中闹得最凶的一个!后来最高当局让何部长派朱绍良来探王陵基的口风,王陵基居然公开扬言:“四川必须由四川人来管!哪一个外人要是敢来成都,我王陵基就用机枪,手榴弹、大炮欢迎他!”

    这样一来,王陵基就算是将最高当局给得罪死了!后来在最高当局的操纵之下,川军内部出现了内讧,王陵基被他从没有放在眼里的王缵绪被拱下了台。王缵绪怕王陵基留在四川和自己捣乱,便向最高当局提出最好将王陵基在四川的部队编成一个集团军出川抗战,最高当局欣然应允。就这样,王缵绪的16个保安团被改编成两个军4个师,组成了第30集团军。

    在挑选师、旅长的时候,由于王陵基为人刚愎自用出了名,所以几乎没有四川军官愿意跟随他,搞的第30集团军甚至连指挥机构都组建不起来!最后王陵基在四川整整折腾了3个月的时间,这才勉强把部队集中到岳阳地区,像这样的部队又能有什么战斗力呢?

    指挥着这样一支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的部队,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命令难以贯彻!马垱要塞遭到波田支队的攻击时候,张发奎先后给第31集团军发了数封电报命令汤恩伯派出有力部队接管湖口地区,增援马垱要塞的江防军,但均被汤恩伯用“需要请示研究”这样的理由给挡了回来!

    要不是第32集团军司令关麟征曾经在黄浩然的麾下打过仗,对黄浩然十分敬佩,主动派出李仙洲的第92军增援湖口,张发奎恐怕就只能将第2兵团的总预备队,他的家底第4军给调上去了!

    张发奎心里很清楚,关麟征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看在黄浩然的面子上,若是换了他张发奎在马垱,第32集团军肯不肯出兵那可就不一定了!

    俗话都说“县官不如现管”,怎么到了自个这里就翻了过来?每每想到这里,张发奎就忍不住摇头苦笑。

    正是基于以上的这些原因,所以张发奎虽然通过蒋百里从黄浩然那里得到了解九江之困的“妙招”,但是他肩上的压力却并没有减轻多少。

    再好的计划也总得有部队去实施才行吧?张发奎可没有把握让他手下的这些将领对他言听计从!更何况最高当局对他的这些嫡系部队心头肉总是超乎寻常的关心,据张发奎所知,汤恩伯、关麟征、李延年的集团军司令部里面都有可以和最高当局直接联络的专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