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怎么个死法?又是怎么个生法?佑臣你快教我!”张发奎也真的是急坏了,他居然又一次打断了黄浩然的话,对待愿意救自己困境的人,实在是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好在黄浩然体谅张发奎的处境,一笑置之。
“向华兄,上次一别之后,我也替你想过很多,终于让我找到了一个还算稳妥的办法!虽说不能保向华兄万全,但卸去大半责任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黄浩然一上来就先给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定了性,明明白白的告诉张发奎他的这个计划只能饶了死罪,责任却还是必须得负的。卖包治百病的丹药那是江湖术士做的事情,黄浩然可干不出来!。
当然,如果光是前面说的这些好处还远远不足以让张发奎对黄浩然言听计从,因为张发奎的手中其实还握着最后一张牌始终没出,如果他选择激流勇退辞去第2兵团司令的职务,那么自保还是完全能走得到的!所以黄浩然在后面又加了一句:
“最重要是。。。不会让小日本占了便宜!”
这点便是张发奎的最后一张牌也无法办到的了,临阵换将虽然能保住张发奎自己,但肯定会让日本人间接得利!若是军委会派个死脑筋的将领来接张发奎的班!第2兵团的骨血很可能在九江全部葬送!没有了这些部队,那所谓的第二道防线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了这一步,那张发奎会觉得比让他死还要难受!
“只要能挡住小鬼子,大不了我这乌纱帽不要了就是!”
张发奎听出了黄浩然的弦外之音!既然说了要他张发奎负责任,那么起码肯定命是保住了!对张发奎来说,官职这些身外之物并不算什么,拿头上的乌纱去换小鬼子性命,这买卖值!只是对第4军这只老部队,张发奎心中还有些不舍!“铁军”的名誉来之不易,若是落到了宵小之辈手中,岂不是毁了第4军?
“黄长官,实不相瞒,我张向华什么都能舍得,就是这第4军。。。实在是难以割舍!若是以后我丢了官,还希望黄长官能够收留我的老部队。您在委座面前是红人,委座也一直希望‘铁军’归化,应该不算难事。。。。。。”
张发奎的这番话其实就等于是在“托孤”了,对于自己的未来,张发奎没有提到半个字!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第4军的身上。张发奎此时已经对黄浩然表明了他的底线,只要能保住型命和第4军这支部队,做什么他都愿意!
“向华兄高义!我带四万万中华百姓先谢过了!”
这句话是黄浩然对张发奎发自内心的称赞!虽然张发奎是个旧军人,眼光和思维都跳不出时代的圈子!但是他的这份胸怀却要比大多数的黄埔将领都要开阔!如今这年月,正需要张发奎这样的人!
“事不宜迟,言归正传!向华兄!滩头和口岸的部队必须赶紧撤下来,你还得命令部队立即加强瑞昌、德安、永修一线的守备工事。至于九江和星子,完全不守是肯定不行的,你大可以学学孙连仲在台儿庄的打法,放日军进城,然后选有力之一部占据城区一角和鬼子打游击。第11军上岸是需要时间的,只要把握好时机,再辅以援军配合,拖上三五日还是完全可能的!到时候第二道防线已经完备,九江也就失去了桥头堡的意义,委座自然会作出调整!只是向华兄的兵团司令一职恐怕。。。。。。”
当黄浩然说到“选有力之一部占据城区一角和鬼子打游击”时,张发奎便已经醒悟了!他此前所做的一切计划,全都犯了“急切”的错误!最高当局不是不能接受城池的丢失,而是需要下台的台阶和颜面!
只要按照黄浩然的这套“磨洋工”打法去做,等到第二道防线建立完备,滩头口岸尽失,九江就变成了真正的孤城。到那时最高当局肯定会毫不犹豫的下命令撤退!九江困局立解!至于平息舆论这样的事情,免去张发奎兵团司令一职便足以了!
这样的“损招”,也只有黄浩然这个对最高当局性格十分了解的家伙才能想得出来!
喜出望外的张发奎对着电话听筒大声说道:“这主意实在是好极了!不但解了我的围,还成功的保存了第2兵团的主要力量和冈村宁次决战!就这么办!就这么办!兵团司令的头衔算什么?不要就是了!”
黄浩然受到张发奎的喜悦情绪感染,脸上也露出了笑意,不过他没忘了提醒张发奎,第2兵团实施这份作战计划一定要对外秘而不宣,必要的时候还得向陈辞修和军委会唱唱高调!表表决心,这样才能显的比较真实,不会引起武汉的警觉。
“是的是的!佑臣你说的极是!我一定会让各部且战且退,摆出一副力战不支的样子往瑞昌、德安、永修一线撤!只是中央军的那几个集团军,会不会不愿意配合我?”
张发奎说出啦他最后的担心,黄浩然却觉得这根本就不值一提。他提醒张发奎,中央军的那几个集团军又不是缺心眼,这样的烂仗谁也不会想去打的,所以他们绝不会出面揭穿张发奎玩的花招,因为在守不守九江的问题上,汤恩伯等人和张发奎是一个利益整体,即便是要拆桥,也得先过了桥再说。
至此,张发奎再没有了顾虑。在结束通话之前张发奎向黄浩然表示他会将殴震的第4军放在靠近江防系统的防区,以方便黄浩然要军委会伸手要人。
第122章:日军南北齐进!
9。122 日军南北齐进!
9月2日夜至3日凌晨,张发奎的第2兵团所属的几个集团军向登陆的第106师团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攻!九江附近的枪炮整整响了一夜!
9月3日上午,武汉军委会和第9战区长官部接到了张发奎的电报,张发奎在电报中声称他已经不惜血本将除总预备队第4军外所有能调的部队都调上了前线,但第2兵团官兵的血肉之躯还是没能顶住日军的飞机、大炮,投入做战的4个主力师损失惨重,反击宣告失败。
这个“不幸”的消息很快便通过侍从室传到了最高当局的耳中,得知反击失败,最高当局急得在屋里团团转。他为九江、为张发奎感到担心。
虽然最高当局在日本并没有学习到任何关于登陆作战的知识。但是他却拥有一个很好的参谋团队,松浦师团登陆成功之后,苏联顾问、蒋百里、黄浩然不止一次 的告诉最高当局,反登陆作战的黄金时间是最初的48小时,一旦超过这个期限还不能夺回日军控制的登陆场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反登陆作战已经失败!
从9月1日傍晚到现在,黄金48小时已经只剩下了一点尾巴;张发奎的第2军团投入全部机动兵力攻了一夜也没能取得进展的反击战也已经打不下去了。最高当局感觉到九江城正变得越来越危险!第9战区的这座桥头堡很快就会成了冈村宁次的盘中餐。
“娘希匹!平日都趾高气昂,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可到了上阵的时候,全都是废材!”
对于让张发奎去守九江,最高当局一直是心存顾虑的,首先,张发奎不是最高当局的亲信,第2兵团的几个集团军又多是中央军嫡系,这样的部队张发奎是很难指挥的动的。
其次,九江开战之前,张发奎曾向军委会报过一个方案,声称为免早期被日军突破登陆成功,影响以后作战,第2兵团拟控制第4军、第60师、第70军的强大预备队分置于马口岭、瑞昌、妙智铺一带,以便支援第一线作战,并预定以黄老门东西之线为第二线预备阵地,以便状况不利时实施逐次抵抗。
对于张发奎提出的这个方案,最高当局是从心里透着反感!在他看来,张发奎这是未战已有轻弃九江之念!和军委会一向主张的全线防御计划是相违背的!最高当局当即否决了张发奎的方案,并电告张发奎,九江必须死守,决不能让日军登陆!
可实际的情况却是怎样呢?日军轻易的上了岸,张发奎却未必愿意死守九江!
最高当局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张发奎自作主张,放弃第一线阵地。为了杜绝张发奎的这个念头,昨夜最高当局给9战区司令长官陈辞修去了电报,要陈辞修督促张发奎,第2兵团必须固守九江一线,不准后退一步! 这才有了第2兵团的这场反击战!可惜最后结果还是不如意!
得再给张发奎施加一些压力!最高当局想了想然后走到书桌边按下了电钮,过了一会,林蔚推门走了进来。
“委座,您有事吩咐?”
“林室长!你给辞修还有张发奎再发两封电报,就说我在武汉看着他们,第2兵团务必死守九江!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后退一步!九江是武汉的重要屏障!对于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张发奎可以发挥北伐时的精神,带领第4军打出‘铁军’的风采!”
最高当局口述的时候林蔚一直在拿笔记录,等到最高当局说完最后一个字,林蔚的字也刚好写完。这位替代了钱大钧的侍从室主任,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是!委座,我这就去办!”
林蔚合上记录本,然后给钢笔带上笔帽,冲着最高当局微微欠身,说完话后便要转身离去。结果刚将屋门拉开就被最高当局叫住了:
“你等一等!这样。。。叫何敬之拨一笔钱出来,两万法币好了,告诉张发奎,只要他能将日本人赶到水里面去,这笔钱就是他的!”
“是!委座您还有吩咐吗?”钱大钧这次没有拿笔记录,他的记忆力极好,最高当局的这通命令又很简单,就是想忘记都难。
最高当局冲着林蔚挥了挥手,示意没有话要说了。林蔚再次微微欠身,然后倒退着走出去带上了房门。
林蔚离开之后,最高当局走到了窗边,看着天空的阴云喃喃的说道:
“如果给些好处就能保住九江,那这钱花的也不冤枉!希望张发奎可以对得起我这个委员长!和九江共存亡。。。。。。”
冈村宁次在南线对九江痛下杀手的时候,北面的东久迩宫稔彦亲王也没有闲着。面对着第2军施加的巨大压力,从“小诸葛”那里接到任务的第3兵团司令孙连仲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在关乎第5战区存亡的这个最关键时刻,孙连仲又一次被他的长官推入了角斗场。
台儿庄会战之后,孙连仲功成名就,一度他甚至成了仅次于黄浩然、李长官的“第三名将”。在国人和同僚们的眼中,“台儿庄”也成了一个神圣的名字,听说还有国外的记者特意去台儿庄朝圣,想要看看孙连仲的部队到底是怎么在那座运河边的小庄子里面坚持下去的。
可以说是台儿庄之战成就了孙连仲和他的部下们,但是孙连仲他下载乃却甚至不愿再听到“台儿庄”三个字,更不愿人们把他与“台儿庄”这三个字放在一起。
虽然台儿庄会战已经结束了好几个月,但每当夜深人静,每当孙连仲合上双眼,那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面孔,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便会浮现在他的眼前。
台儿庄一仗之后,孙连仲的心境就再没平静过。部队里面的西北军老人已所剩无几,就连身边的几个跟随他多年的参谋、副官、平日跟他随便的像家人一样的几个弟兄,也都融入了台儿庄的焦土之中。,孙连仲也算是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军人了,死亡的场面早已经见惯。但台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