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了这里面的联系,在场的中国记者无不激动得浑身战抖。随后很快外国记者也反应过来,只是他们的感觉就有些糟糕了~有聪明的,开始悄悄往人群后方退,完全没有了刚才趾高气扬的架势。
勋章展示很快结束,何部长宣布主角登场,身穿灰色中山装的最高当局和穿着全套陆军上将军服的黄浩然一同从侧门走入。瞧那有力的脚步,挺拔的身姿,黄浩然不仅活着,而且还生龙活虎!
屋子里的中国记者全都了,他们高呼着黄浩然的名字,为他们的英雄唱赞歌,这是对外国人的最好反击。
“请各位保持安静,下面授勋仪式开始~奏乐!”
由于黄浩然和最高当局的登场太过吸引人注意,屋子里的记者们没有注意到什么时候在他们的身后多了一支乐队。忽然响起的雄壮军乐引得人们纷纷朝后看,黄浩然乘机扶住赶上来的侍卫,迅速走到了台上站定。
脚底下还是有些发软,刚刚那孔武有力的姿态消耗了他好不容易聚齐的元气,为了振奋国民和前线将士的士气,黄浩然也是拼了。
军乐队从后门悄悄登场是戴笠的安排,为的就是替黄浩然打掩护,军统之王果然是玩阴谋的好手,随随便便一招,就让黄浩然省了不少力气。
音乐渐渐变得平缓,台上的最高当局开始为黄浩然授勋,照例先得说说原因:
“陆军二级上将黄浩然,率部于徐州会战中表现卓越,歼灭板垣师团大部;武汉会战中又立新功,全歼第六师团。特此授予国光勋章,以表彰其功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38年11月7日……”
最高当局话说完后,从一旁的军官手中取过国光勋章和绶带。勋章佩带在黄浩然左襟中部,大绶由右肩斜至左胁下,这一套搭配上将军装,显得黄浩然威武雄壮,潇洒极了。
“黄将军,反转过来拍张照吧!这期画报一刊登,你又要多很多女性支持者了……”
说话这位中国记者明显很具有浪漫主义情怀。能这么快开始给黄浩然制造花边新闻,没准以前是哪家小报出身,到现在还没能够改了八褂的习惯。
“黄将军,你有什么要对日本人说的吗?请您回击一下好吗?”
幸好,依旧记着正事的记者也有不少,他们的眼中都闪着兴奋的光芒,如果黄浩然在能给他们一些“金句”,那这期的报纸绝对不愁销量。
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这样的待遇黄浩然早就已经习惯。以前在第25集团军给部队训话时,面对着几万名官兵,他都对着话筒侃侃而谈。台下不过几十名记者,实在是小儿科得很。
最高当局后退了一步,给黄浩然让出话筒前的位置,他此刻完全不介意做黄浩然的绿叶,因为“善于用人”的好处已经握在了手中,不用想也知道今晚的报纸会对他最高当局的识人之能一片颂歌。
“咳…咳……”
咳嗽两声,清了清喉咙,这是为了让现场保持安静,听清楚自己的讲话。紧接着黄浩然又停顿了两三秒,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之后,才慢慢开口:
“打不过我,也不用咒我死吧……?”
安静,绝对的安静~在场的中国记者激动得快要哭了,这他娘的绝对是金句啊!回去得加印多少,这全得看印刷厂的能力了……
“我不太明白,您这是在嘲笑日本人吗?”
真棒,居然还有人递上了再次补刀的机会,黄浩然给了那名外国记者一个我欣赏你的眼神,然后一本正经严肃的回答:
“是的,我觉得手下败将,不需要太多的尊重……”
霸气呀,却又完全让人无法反驳,看看倒在黄浩然面前的那一连串名字吧,这位中国名将还真的有说这番话的底气,他已经先后多次战胜日本人的王牌,一次也没有被击败过……
“你认为日本人为什么要撒谎呢,难道这是一场宣传战吗?”
这分明是先黄浩然损日本人损的不够狠,还要落井下石啊,对于这样的爱国记者,黄浩然自然不会吝啬他的金句。
“打不过你,那就躲在背后骂两句呗,很多小孩子就是这么做的,觉得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可是黄将军,请你注意一个事实,上海刊登您死亡消息的那些报纸没有一家是日本人的。而且所有的消息都转载自贵国的《申报》。”
“死洋鬼子,你知道个屁,今天申报根本就没有出版,停刊了!”这回次不需要黄浩然给予回答,直接有中国记者跳了出来,将质疑黄浩然的外国记者骂的狗血淋头。
黄浩然注意到这名记者胸前挂着中央日报的牌子,这是武汉政府宣传部门的嫡系,相当于日后新华社的位置,看来戴笠今天布置的很不错,请来的外国报纸都是一些立场可疑的,否则按照宣传部以往对洋大人那种逆来顺受的路子,中央日报是断然不敢在最高当局面前,向外国人大放厥词的。
“诸位,诸位,请安静……对于此次日方的卑劣行径,我们武汉政府表示强烈的谴责!这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
何部长再次登场,开始为这场新闻发布会定调子。他手中拿的发言稿,是最高当局让文胆陈布雷专门写的,但在黄浩然听来,却觉得不够犀利。发布会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需要黄浩然和最高当局继续停留。看到何部长控制住了场面,已经完成了授勋仪式的黄浩然和最高当局一同离开。
走出屋子后,黄浩然立即被林蔚送往东湖疗养院继续治疗。
当天晚上,武汉和上海的报纸,因为黄浩然的这几句金句,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第293章 病院里的时光
接下来的几天里,中日双方在报纸上拼命的较劲,围绕着黄浩然吵得不可开交。
日本人拒不承认操纵了上海发行的报纸。而中国方面则得理不饶人,一定要抓住日本人的痛脚。
在戴笠的授意下,军统向各家报社寄送了一份目前国内实际上是由日资控制的报纸名单。并且附了十几页纸将这些报纸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都说得清清楚楚。于是这份名单一经刊出,顿时在国内引发了抵制日资背景报纸的浪潮。
《新闻报》、《文汇报》、《远东时报》、《同文汇报》的销量连日狂跌。其中最惨的《远东时报》现在平均每天只能卖出去不到两百份,顾客基本上都是些懂中文的日本人。照这样的趋势,恐怕很快便要关门大吉。
眼瞅着在中国经营多年的报社体系就要被连根拔起,恼羞成怒的日本外务省官员直接跑到近卫首相面前告状,要求陆军省严惩造成此种恶劣局面的冈村宁次。
事态按照这样发展,冈村宁次调往蒙古的命令,恐怕要比畑俊六预想的还要更早发出……
战场方面,在最高当局的严厉督战下,围攻第27师团的中国军队继续发力。李品仙在付出伤亡七千余人的代价后,终于再次将本间雅晴压缩到发动决死反击前的区域。这一进一退,将第27师团最后的机动兵力消耗殆尽,如果不能从龙感湖湖对岸得到援兵,本间雅晴师团剩下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周。
但在江防军防区外的其他两条战线上,小诸葛和薛岳却一直在走背运。冈村宁次去职后,畑俊六大将直接接过了十一军的指挥权。这个经验丰富的老鬼子第一次出手就将薛岳和小诸葛晃的不轻。
畑俊六大将完全不顾被中国军队围攻的本间雅晴第27师团,将刚刚从上海方面调过来的两个师团生力军直接投入小诸葛的五战区。兵力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小诸葛,被鬼子的这5万援军一逼,整条防线破绽百出。连失了好几座重要的城池和关口。薛岳为了不让自己的九战区部队在整个防御权上的位置过于突出,被迫下令主动后撤。
三块战场一胜两负,武汉会战的前景不容乐观……
由于黄浩然无法继续履职,武汉政府决定由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部长陈辞修接任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在黄浩然看来,这并不是个好的选择。
淞沪会战时,陈辞修就担任过第三战区的前敌指挥官,采取的战术过于保守,表现得并不出众。若是将黄浩然换到最高当局的位置,他会启用西安行营的蒋鼎文,或者是顾祝同、卫立煌。这些人虽不见得比陈辞修出色多少,但最起码他们的精神能够完全集中在作战上。
如今的陈辞修,早已不是那个黄埔军校的教员。相比战火硝烟的战场,陈辞修更加喜欢在官场搏杀。用穿着军装的政治家来形容他,最为合适。
最高当局这回可以说是选错了将……
撤到武汉后,陈辞修实在是太忙了。他这个政治部部长不但要给最高当局当参谋、出主意,身上还挂着湖北省主席、航空委员会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中央训练团教育长等长长的一大串职务。黄浩然因伤沉寂后,武汉政府内部已经有人称陈辞修为“最高当局的替身”、“第二号人物”。
这见风使舵的本领,也真是够快的……
随着这样的错误越犯越多,武汉战场的天平终究会向日本人一方倾斜,最刚当局又将迎来一场新的失利。
而黄浩然只能静静地瞧着这一切发生,毫无办法。因为他眼前的最大敌人,是东湖辽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
由于牵挂着前方的战事,黄浩然每天都让徐兴华用电报和田家镇要塞司令进行联系。虽然陈辞修已经宣布走马上任,然而实际上,指挥权的交接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眼下,田家镇要塞司令部,还掌控在汪焕之的手中。
按照黄浩然之前的吩咐,第25集团军的直属部队已经开始向后方撤退。还有一个个从前线作战部队里面扣下来的人员组成的补充团、新兵营,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往外冒。
范介和汪焕之的动作很迅速,短短几天,已经撤下来两三万人马。在发给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这些都是伤亡数字。
废寝忘食的工作,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优秀品质。但在美国医护人员眼中,这样疯狂的行为,对于一名康复中的病号来说,绝对是不合时宜的。
在史密斯院长的干预下,徐兴华向黄浩然汇报工作的时间被大幅压缩。为了防止治疗方案受到影响,保罗让麦瑞带着几名年轻的美国护士开始搞紧迫盯人。除了室外活动期间,完全禁止外人来探视黄浩然。徐兴华觉得美国人的这些规定,就是冲他一个人来的。看来,他已经被美国人当成了黄浩然恢复健康的最大威胁。
由于已经从王排长口中得知,麦瑞是救活司令官的恩人。所以徐兴华拿这个美国姑娘完全没有办法,只能是不停的陪笑脸。谁知这个美国妞精明的很,几乎是马上就想清楚了里面的关键。等她再见到徐兴华时,鼻子都快翘到天花板上去了,连一点面子都不给。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美国女人也是女子,都一样!
不能动手,又不能开骂,徐兴华只能在心中腹诽一下,口中还得继续求情……
“麦瑞护士,就让我见见将军吧~我真的是有要紧的事情……”
“no……!徐…你现在已经被列为不欢迎的人,病人是需要休息的,如果你再继续这样骚扰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