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闲人-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艺目光一扫。心想,该是做结束语的时候了。拱手道:“陛下,宵禁制若用在贞观时期,微臣觉得没有任何不妥,毕竟贞观时期内忧外患,民心不稳。常常天灾人祸,宵禁制的确有存在的必要,在那种时候,必须要采取非常手段。但此时已经是永徽年间,我大唐早已经今非昔比,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邦来朝,此乃亘古开始从未有过的盛世。既然是亘古以来未有的盛世,那我泱泱大唐的子民当然也要活出亘古未有的生活,想象一下,他日长安城灯火通明,夜如白昼,光照万里,那是多么的气派,汉隋谁可比拟。这才能体现我们大唐的盛世。”

    说到后面,他是铿锵有力。激动澎湃。

    说得李治是开心的不得了,龙爪一扬,激动道:“好!好一个活出亘古未有的生活。”

    贞观年间,那是李世民的时期,永辉年间,才是属于他的。韩艺这话不就是暗示贞观岂能跟永徽比,那不就是说他比李世民强么。

    关键是还没有人反驳的了,永徽年间的大唐的确强于贞观年间,这是事实啊,只不过是因为有了贞观之治。才有了永徽盛世,李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大臣们看了,这结果如何,倒不重要,关键是你这个皇帝做的也太假了,韩艺说个什么你都说好,别人说的你就直接忽略,但也不好出声的,毕竟韩艺说的也在理,这事韩艺做了许久的准备,他们都想着武昭仪去了,兵法有云,不打无准备之战啊。

    哪怕是长孙无忌,都是用拖的。

    可这激动过后,李治突然瞥了眼长孙无忌,心里又嘀咕了起来,这事呀,还得通过三省批示,还得有人去执行,如果长孙无忌不答应,这事也麻烦,再说那边立后还得有求于长孙无忌,可不能一点也不照顾他的面子。轻咳一声,道:“但是太尉的担忧也不可不顾呀。”

    话是面向长孙无忌说的,但是目光去瞧着韩艺。

    韩艺就道:“陛下所言甚是,故此微臣只是建议放宽宵禁制,而非解除宵禁制,微臣建议每五日开一次夜市,开夜市时,延时到三更至五更宵禁,逢过年过节比开夜市,可通宵达旦,但是农活繁忙时,就直接关闭夜市,让百姓专心务农,等农务日过后,再开夜市。”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李治点点头,又微笑的向长孙无忌,道:“太尉以为如何?”

    所有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在长孙无忌身上。

    长孙无忌心想,你都说是一个好办法了,那还要我说什么。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要还是拒绝的话,那就是要跟皇帝正面对抗了,再加上他前面收了李治好几份大礼,结果事又没有帮李治办,那李治真是会疯了去,干脆皇帝给你当得了,为了一个宵禁制闹到这种地步,傻子才干得出这种事来。而且,如今李治也算是低着头询问他,这就是极力在补给他面子,长孙无忌当了三十年的宰相,没道理连见好就收的道理都不明白,微微一笑,道:“若是如此的话,臣认为倒是可以试一试。”

    李治又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长孙无忌都点头了,其他人哪里还能说什么,况且这也不会伤害他们的利益,纷纷点头赞成。

    “既然如此,那好。就从下月开始放宽宵禁制。”

    李治继续道:“不过自古以来,还从未放宽过宵禁制,朝廷当慎重对待。”顿了顿,他突然道:“朕就将此事交付给秘书监长孙冲,另外,左中卫郎将程处亮从旁辅助。”

    长孙无忌听得不禁眉头一皱,正欲开口,就听得李治一句,“退朝吧!”再一回头,李治直接往侧门走掉了。

    哇!溜得真快啊!不对,你溜了,那我怎么办啊!我只是一个八品小官呀。

    韩艺一眼望去满是紫袍、红袍,就他一个青袍,这尼玛不被群殴,会有伤天理的,趁着大家都未反应过来,赶紧往侧门也溜了。

    方才还听笑着的君臣二人,在这一刻都变得跟兔子似得,比起跑步来了。

    毕竟这见好就收的道理谁都明白。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m。

 第三百九十九章 韩鬼才

    李治这最后一句话,让众大臣们宛如雾里看花。

    安排程处亮协助,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放宽宵禁最大的隐患,就是治安问题,必须得让武将参与其中,可是安排秘监长孙冲去主管这事,这根本就说不通呀,秘监是干什么的,简单来说,那就是图管理员,专掌国家藏与编校工作的。

    这两者之间那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去,肯定不合适呀。

    前面大臣还以为李治肯定会让韩艺负责此事,毕竟这事是韩艺提出来的,理应由他来管。

    但是如果抛开秘监这个职位来解释的话,那么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长孙冲何许人也,那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呀。

    李治让长孙冲处理此事,无非就是想借助长孙无忌的威望。

    长孙无忌虽然点头赞成了,但是李治清楚,长孙无忌心里不太愿意,因为保留贞观政策,是长孙无忌一直以来推崇的,也是他们最擅长的,毕竟这一套规则,他们都玩了几十年了,谁人玩得过他们,长孙无忌是不希望改变当前状况,所以,李治如果指名让长孙无忌来管这事的话,长孙无忌肯定会推辞的,他也奈不何。

    如果叫韩艺来管的话,韩艺凭什么管,要什么没什么,他一个农夫出身,谁又会搭理他,说不定还会有人捣乱,借机整韩艺。

    毕竟放宽宵禁制,可不是小事,再怎么说,这个制度存在了几百年之久,没有人可以预计结果会怎么样的,而且这是李治拍板决定的,万一出了什么错,那李治将会面对巨大的压力,群臣肯定会说李治,你毛都没有长起。就在这里瞎来,得听国舅公他们的。

    故此,这对于李治而言,是不容有失的。

    长孙冲的父亲是长孙无忌。程处亮的父亲是程咬金,那都是开国元勋,到时要是出了什么事,你们也别光针对我,长孙家和程家都有份。

    由此可见。长孙无忌现在的势力大到什么地步,不管你愿不愿意,你总得过他的手,不然就算你皇帝执意如此,这事还不见得办得成。

    “陛下真是越来越像太宗圣上了。”

    褚遂良来到长孙无忌身边,呵呵笑道。

    长孙无忌苦笑道:“登善,你这是在落井下石啊!”说着,他叹了口气,道:“真是头疼呀。走吧,走吧。”

    果然。经韩艺这么一闹,没有人去关注后宫了,都把心思放到宵禁制上面去了,原本他们都以为,宵禁制放宽与否,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经过韩艺的一番论调,这事跟他们好像还有莫大的关系,但是他们确实没有任何准备,这复杂的利益一时半会还理不清楚。相互询问着出了大殿。

    “哼!”

    忽见一人,气冲冲的就大步出得大殿。

    众人定眼一看,不是张铭是谁。

    “呵呵!这下御史台可要热闹了。”

    “是啊,老朽当了几十年的官。还是第一见到监察御史和御史中丞在这大殿上争吵。”。

    御史台。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他韩艺小儿欺人太甚,真是气死我也。”

    张铭憋着一股怨气,来到了御史台,刚入门。哪里还忍得住,恼羞成怒,破口大骂,这是他的地盘,他再也不需要强忍着了。

    “中丞,中丞,你怎么这么大脾气?”

    霍元德等人听得老大在院中咆哮,吓得不轻呀,赶紧走了出来。

    “还不就是那韩。”

    话说到一半,张铭突然看到门前站着一人,顿时停了下来,双目喷着火光,咬牙切齿道:“韩艺!”

    正是韩艺。

    韩艺走上前来,拱手道:“下官见过张中丞。”

    张铭冷哼一声道:“你少在这里假惺惺了,我今日算是看透了你,你这吃里扒外的小人。”

    霍元德等人不知缘由,因为这才刚刚散朝,不禁瞧了眼韩艺,又瞧了眼张铭,这是什么个情况。

    韩艺面对张铭的冷眼,兀自是面无表情,道:“张中丞,能否借一步说话。”

    张铭如今正在气头上,头一偏,怒哼一声,哪里愿意搭理韩艺。

    韩艺也不做声了,双手藏入袖中,仿佛已经入定了。

    过得片刻,张铭突然快瞧了眼韩艺,眉宇间透着一丝疑惑,又向霍元德等人使了个眼色。

    霍元德等人可是八卦爱好者,哪里愿意走,不然方才就识趣的离开了,可见张铭都使眼色了,也不好再逗留了,讪讪一笑,带着满眼的疑惑离开了。

    等到他们走后,韩艺才低声道:“张中丞,这事可不能怪下官,下官也是被张中丞逼的。”

    张铭恼羞成怒咆哮道:“我逼你的。”说着,他又压低声音,愠道:“我什么时候逼过你,你简直就是血口喷人。”

    “中丞请息怒。”

    韩艺道:“若非当初中丞去皇上那里说我装病告假,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张铭愣了下,道:“这两者又有什么关系?”

    韩艺解释道:“中丞也应该知道,当初陛下封我做官时,朝中大臣皆是反对,无一人赞同,是陛下不顾一切将我提拔上来的。”

    张铭没有做声,只是暗道,陛下真是糊涂。

    韩艺继续道:“那么如果我有什么过失,将会直接牵连到陛下,中丞前去陛下那里告状,在陛下看来,其实中丞就是在告陛下的状。”

    张铭双目一睁,道:“这是陛下说的?”

    韩艺道:“陛下没有明言。”

    那就是暗示了。

    张铭微微皱眉,难怪国舅公让我别去惹这小子,原怎么就没有忍住了。道:“就算如此,那与这事又有什么关系?”

    韩艺道:“陛下当日狠狠训斥了我一番,并且让我赶紧表现一下,不然陛下没有面子,故此上下官才急着去巡察。”

    张铭眨了眨眼,道:“难道上是陛下让你出外巡视的。”

    “陛下没有明言。”

    那就是有暗示了。

    张铭心中叫苦不迭呀,试探道:“那陛下没有问你。你怎么没有去巡察?”

    韩艺道:“问了。”

    “那你是怎么说的?”

    张铭赶紧问道。

    韩艺道:“我说连周边县城的官员名字都叫不出,贸贸然就去巡察,恐怕会弄巧成拙。”

    张铭狐疑的瞧了眼韩艺,道:“你当真是这么说的?”

    韩艺点点头道:“不然也不会有今日。”

    张铭又问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监察御史若想立功。无非就两招,第一就是巡察,但是巡察的话,我确实没有什么经验,一点规矩都不懂。那么就只剩下了上奏。如果我再不有所表现的话,那么陛下的面子往哪里搁呀,于是我才上了这一道奏章。”

    如此一理,这事就可以说通了。

    这一道奏章不是莫名其妙上的,还是有原因在里面的。

    张铭脸色缓和了几分,道:“就算如此,你也可以实现跟我说一声啊,我可是你上司,这么大的事,我竟然不知道。同僚们会怎么看我。”

    韩艺道:“我也有想过,但问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