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强国-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战争爆之前,德国储存了大量的战争物资。但是,一旦战争爆之后,他们才知道消耗还是太快了。在海岸线已经遭到了英国海军封锁的情况下,目前只有悬挂外国国旗的船只能够进入德国了。而中国,则是为德国运来最多战争物资的国家。现在,中国不过是向协约国出售了一批军火而已,如果这样就使得德国和中国撕破脸的话,最终受到惨重损失的,还是德国。

    威廉二世点了点头,尽管心里觉得有些憋屈。但是他知道,小毛奇说的很有道理。和中华帝国闹僵的话,吃亏的依旧是德国。

    “陛下,中华帝国给我们运来的石油、铜以及其他的有色金属。已经占到了我们从国外进口的一半以上了。因此,我们和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最好是继续深化下去,而非走向恶化。”霍尔维格相也说道。

    “好吧,为了帝国的大局着想。我们就对此视而不见了。但是,必要的外交抗议还是要有的,要让中国人知道,我们并不是不知晓他们的卑劣行为的。”威廉二世说道。

    “是,陛下。”霍尔维格相和赫特林伯爵都点了点头。

    “另外,想办法让中国人多向我们提供一些战争物资。最近前线的消耗太大了,我们储备的战争物资,有些吃不消了。”威廉二世说道。

    德国本来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除了煤炭之外,几乎所有的资源都缺乏。当然。来自于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铁矿,缓解了德国的压力。但是,战争爆之后,对钢铁的需要越来越大,德国的铁矿石缺口也越来越大了。更别说其他的有色金属方面,本来就是德国的弱点。

    “是,陛下。我们会和中国方面沟通的。只不过,现金储备方面,我们现在面临很大的压力。”霍尔维格相有些为难的说道。战争开始之后,中华帝国就要去现金交易了。或者用等价的贵金属来交易也行。

    威廉二世皱了皱眉头。然后说道:“中国人不是对于帝国的先进技术感兴趣吗?用这些技术来换取中国人的那些战争物资吧。”

    “父皇,那些技术真的要给中国人吗?中国人又了这些技术之后,会更加的强大的。”威廉皇储有些不甘心。毕竟,很多先进技术对于德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被列为战略级的技术。

    “我们先要做的,是打赢眼下的这场战争,至于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下。只要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威廉二世沉声说道。

    “陛下明见。这些技术虽然先进。但我们的科学家很快就能够研出更为先进的技术。反观中华帝国,他们的科技基础十分薄弱,单单是吸收消化我们转让的技术,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了,更别说是以此为基础突破了。或许,等我们研制出了新的技术后,中国人都还没有能够消化这些技术呢!”霍尔维格相说道。

    高科技人才方面,的确是中华帝国的短板。尽管,吴浩轩十分重视教育,每年都会想欧美派遣大量的留学生。但是,想要依靠这些留学生来挑大梁,那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中华帝国也向外吸收了很多人才,但数量还是太少了。所以,想要成为科技强国,中华帝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这一次的战争,同样是中华帝国的一个机会。等到德国战败之后,中国将第一时间出手抢夺德国的那些高科技人才,从而将帝国最后的这块短板也给补齐。到时候,帝国就是一个真正的强国了。

    “参谋长阁下,马恩河会战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还是要尽快准备起下一场攻势,争取打垮英法联军,结束这场战争。时间拖的越久的话,对我们越不利。”威廉二世说道。

    “是,陛下。”小毛奇点了点头,他只感觉自己承受的压力似乎越来越大了。

    “提尔皮茨,海军要做好准备。我们的海岸线,不能老是被英国人封锁。一旦英国人彻底切断我们的对外贸易线,我们就只能够依靠海军来打败英国海军,突破英国人的封锁了。”威廉二世郑重的说道。他深知,如果打成消耗战的话,德国是没有胜算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海军能够打败英国海军,才能够逆转局势。

    “是,陛下,海军随时都在准备和英国皇家海军决战!”提尔皮茨元帅回答道。打败英国海军,把他们从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拖下来,这是德国一直以来的目标。

    黄帝纪元4612年(14)9月18日,德国驻华大使哈豪森紧急求见了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正式就帝国向协约国出售军火一事提出抗议。要求帝国从现在开始,停止向协约国出售军火。

    只是,唐绍仪以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贸易来搪塞了。唐绍仪声称,帝国向协约国出售军火,就好像是帝国向德国出售那些战争物资一样,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并不会因此就破坏帝国的中立。

    对于这样的回答,德国方面当然不会满意了。哈豪森大使提出,中华帝国可以加入同盟国作战,和德国一起夹击俄国。等灭亡俄国之后,俄国的亚洲部分都将划分给中国。这无疑是画了一个大饼给中国。

    只是,中华帝国依旧是拒绝了。唐绍仪表示,中华帝国将严守中立,不会卷入战争之中。至于德国人的好意,中国就只能够拒绝了。

    虽然,中华帝国下一阶段的扩张就是向西。但是,这绝对不是通过和德国人合作得到的。帝国皇帝吴浩轩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了。

    眼看着中华帝国对于加入同盟国没有兴趣,德国大使只能够一脸遗憾的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那就是中华帝国要向德国提供更多的战争物资。德国可以用技术来换取。

    对此,中华帝国当然是一百个同意了。现金财富是帝国需要的,但那些先进技术,同样是中华帝国急需的。德国人愿意拿这些技术来换,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送走了德国驻华大使之后,唐绍仪前往皇宫,觐见帝国皇帝吴浩轩,向他禀告德国人的反应。

    “德国人的抗议,完全没有必要理会。他们也是知道,拿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才不痛不痒的表示一下抗议而已。”吴浩轩满不在乎的说道。

    “陛下,德国人提出用先进技术来换取战争物资。希望我们向他们提供更多的物资。”唐绍仪说道。

    “嗯,答应他们。德国人的技术,是我们一直都垂涎三尺的。既然德国人自己送上门来了,那我们当然不用客气了。和总参谋部以及科学院那边联系一下,缺乏什么技术就找德国人。这个时候,不管我们要什么,德国人都会答应我们的。”吴浩轩笑着说道。

    虽然,战争的开始阶段,德国人打的十分漂亮,给了协约国重创。但同样的,德国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除了人员的伤亡之外,更多的则是战争物资方面的消耗。这才使得德国人不得不向帝国要求更多的资源。

    “是,陛下。”唐绍仪点了点头。

    既向协约国出售军火,同时又向德国提供战争物资,中华帝国可谓是两边赚钱。同时,这样也能够让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战争更加的激烈,让他们在战场上死伤更加的惨重,把所有的鲜血都流干。这样的话,即便是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也无法对帝国构成威胁了。(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到,马上就要重新冲进前十了,书友们再奴一把力啊!感谢书友猛禽降临、173178、袁yh14567、羊七月巨蟹、寞子2o1314、秦漢唐明、神兽o、韦驮、丶浮屠、解放军之鹰、狴犴yy、北宅小麦的打赏!感谢书友东莞光头王、asdghjk1y、startke、不太喜欢看书、teng1861、mahao、~墨者~、狴犴yy、qianoo、万剑心、深沉男孩、酷米尔稣的月票!sfo916

 第五百九十一章 布局俄国

    时间进入到了十一月,整个中国北方都是一片秋高气爽的气候。↑,。欧洲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在疯狂鏖战,死伤无数。而世界的东方,则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高展契机。

    来自于欧洲的各种订单,使得帝国的工业获得了快的展。不仅仅是军事工业,还有和军事相关的那些工业。比如轻工业中的服装和食品。帝国生产的军服,以耐用著称,现在已经成为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军队的选。帝国生产的野战口粮以及各类罐头,也都大量的出口欧洲,为帝国换来大量的财富和先进技术。可以说,正是在这种情况的刺激之下,帝国的民间资本也疯狂的涌入到工业领域,各类工厂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帝国的工业,获得了井喷式的展。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福音。先,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力,消失的无影无踪。在西方列强之间分出胜负之前,他们是不会来找中国的麻烦的,也不敢来找中国的麻烦。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主要强国之一了。就算是他们想要卷土重来的话,恐怕也不得不掂量一下,有没有这个实力。其次,中国的工业将获得一个飞跃性的展。战争爆之前,中国只不过是初步完成了工业化而已。在战争之中,中国的工业将获得快的展。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工业强国了。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盯上了这块巨大的蛋糕。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样也对这块蛋糕垂涎三尺。只不过,面对突然爆的战争,美国人有些措手不及,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这就使得协约国的军购大单从他们的手中溜走,落到了中国的手中。今后美国想要将这块订单夺走,已经不太可能了。即便美国现在开始调整,其强大的工业实力转向军工方面。恐怕也很难和中国竞争了。毕竟,中国的工业实力虽然在整体上不如美国。但是,在军工领域,却一点都不比美国差。甚至隐隐处于领先地位。

    至于另外一个国家日本,原本也可以在这场战争当中大横财的。但是,两次和中国的战争,日本输的一败涂地。尤其是上一次的战争,日本沿海的工业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现在的日本工业。已经非常脆弱了,根本就无法和中国竞争。所以,日本人也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中国大战争横财,自己却没有一点办法。这样的话,中日双方的实力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一列火车正在铁道上奔驰,这是帝国皇帝吴浩轩的专列。列车从燕京出,一路北上。现在,帝国已经修通了从燕京到蒙古省的库伦之间的铁路了。交通部已经开始将铁路从库伦向北延伸,准备一直修到帝国控制的乌兰乌德。和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起来。这样的话,将来帝国如果和俄国再一次爆战争,就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运输部队和战争物资了。

    列车上,除了帝国皇帝吴浩轩之外,还有内阁相杨度,外交大臣唐绍仪,交通大臣詹天佑,总参谋长石天翰元帅,6军大臣赵锡福元帅,副总参谋长兼对日作战司令官石得山元帅。海军大臣萨镇冰元帅,海军司令官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程璧光元帅。

    这一次,吴浩轩率领帝国的军政高官们前往北方,是去观看一次演习的。实际上。列车上除了这些高官之外,还有6军各集团军的司令官。

    “陛下,铁路已经从燕京修到了库伦了,预计明年,就能够修到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后年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