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罗凡身体忽然前倾,还未见脚步有何动作,身体竟似是飘然而至,四目再次相对,罗凡的意思是:“出剑吧。”
小龙女似乎是读懂了一般,右手一道指剑向罗凡划去,罗凡左脚向后一移,身子飘然后退,这一剑堪堪划过胸前,君子剑向前一递,剑鞘射出,小龙女一个侧身,君子剑剑鞘贴身飞过。
罗凡的剑似是海底暗流涌动,无声无息地朝小龙女下盘划出数剑,黑袍抖动,长剑刺穿黑袍,却并未划中实物,黑袍忽然向外一突,数道腿影飞出,罗凡数道掌影与之相对,掌腿交击,却是并未发出任何声音,接着两边掌影腿影同时淡去,化作两道幻影。腿影之中,一道纤细手指从中点出,向罗凡额头点去,罗凡只是将头后仰寸许,头部便不再有所动作,与此同时,君子剑在掌中流转,再次攻出数剑。
只见那道指影似是要将罗凡额头点穿,六派众人顿时齐齐发出一声惊呼,小龙女这一指有多强,众人皆是有目共睹,若额头被这一指点中,绝对少不了一个头开脑绽的下场!
“青书(宋师兄)!”武当七侠与周芷若心中登时一紧,但很快,他们便见到这一指停在罗凡额前,渐渐淡去,却原来小龙女知这一指无法建功,早已化实为虚,而罗凡则是看破了这一指,因此不再躲避。
小龙女身形连闪,而双手则是在闪躲的同时点出两指中冲剑,罗凡一个斜身跃起,身子翻转间将两指避过,长剑随身斩下,划出一道清亮的剑光!
小龙女一指扫出,扫在剑身没有刃的这一面,却见罗凡的长剑忽然一抖,将小龙女这一指避开,而小龙女这一指之中,竟是又透出一指,“铛”地一声击在罗凡长剑之上,将其荡开。
这一切都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众人看到这一剑,再反应过来其中意味之时,两人已经拆到数招之后了!而众人再发出惊叹的时候,已经到十余招开外了!
罗凡不知道小龙女的幻身剑能幻出多少剑来,但见她一路化实为虚,甚少停顿,便知她这幻身剑的火候比自己强得太多了。
只见小龙女数剑刺来,罗凡的长剑一圈,却尽数圈在虚剑之上,而罗凡的长剑立即朝最适合对方攻击的破绽格去,这一剑瞬间化为虚影,罗凡当即根据独孤九剑剑理与自身战斗经验,以及敌方心理,预判出下一个攻击落点,身子一侧,长剑前斩,向其下一个攻击招式的破绽斩去,似一道霞光落下。这是反幻剑的剑法,小龙女的剑法大都是罗凡教的,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出剑攻敌破绽罗凡自然也知道,因此这一剑是存了一些考校的心思了。
只见罗凡的君子剑一斩之下,竟是穿身而过,而小龙女的纤指却竟是直接点向了罗凡的破绽,这是双重反幻剑!
原本罗凡计算到自己的破绽,料到对方来攻的最佳落点,因此,提前预判闪避,而同时攻向对方下一招的破绽之处。
而小龙女则是在罗凡的基础上,再行变招,攻向罗凡这一招的破绽。
打一个简单的比喻,这就像是两人猜拳:罗凡预料到小龙女下一次出布,因此罗凡出剪刀克之,而小龙女则算到了罗凡会出剪刀克自己,因此以此为基础,直接出石头。反幻身剑便是以此为基础而来的,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在刹那之间做出这许多判断,必须要以独孤九剑庞大的对战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且要能极恰当地把握住双方的对战心理与武学境界等各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如此预判,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但没想到才多久时间,小龙女不但连幻身剑使得如此炉火纯青,竟连双重反幻剑也使用得这么轻松了!
不过论起天赋来,小龙女确实是比罗凡高多了,而她从来都是心静如水,对这种心算之法自然比罗凡做得好得多。而罗凡的优势只是在于他的思维比较开放,极少受这些愚见所化的框框所约束,因此悟性却是比较高了。
此时罗凡心中一惊,但却并未慌乱,君子剑在手中一转,化为反持,回剑向这一击挡去,但这一剑竟又再次化实为虚,而双手两剑竟是同时刺向罗凡胸口右脚两处破绽,罗凡右手长剑随即向下一拦,而左手则是一掌截向她点向胸口的那一指。
只听得“叮”地一声,君子剑挡下一记六脉神剑,而左手与小龙女右手则是在空中上下左右不停转换着方位交手,但每次交手全无声息,竟似皆是虚影一般!
六派与明教一众高手是越发地看不懂了,这黑袍人剑法施展起来,幻影重重,而罗凡的躲避、格挡似每次都只是“意思意思”而已,有时候长剑根本还未挡到便已经收回,若不是随后渐渐淡去的虚影证明这只是一式虚招,这些围观者都要认为两人是在台上杂耍了,而且还是特别烂的那种!
也只有修为到了封烈、张无忌这种程度,才能看得明白,此时封烈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坐井观天了,这黑袍人之前分明就是在隐藏实力,若是方才他将幻剑使到这般程度,自己的“归一剑”能挡住多少招真的很难说。
至于其余各派掌门乃至各高层,则只能勉强看懂一部分了,即使看懂的这一部分,他们也只是觉得玄奥无比,需苦苦思索一番,才能明白些许道理。
感谢风雨的夜晚童鞋打赏
89。幻剑天罗,小龙女的成长(下)
眨眼间,小龙女右手指剑已经毫无停顿地幻出六招,罗凡根本跟不上。但这一战,并不如当初在华山之巅时那样情况紧急,也不似在豺狼谷那次要分心回护他人,罗凡倒是放得开了,心无杂念之下,一时间剑招竟是丝毫不受拘束,挥洒自如,潇洒如意,最后几招更如神来之笔一般,竟是将这六招幻剑尽数接下!
但小龙女左手一式中冲剑又向罗凡左脚点出,罗凡刚一抬脚,小龙女的手指忽然向上稍抬,中冲剑向罗凡左脚抬起的位置射去。
只见罗凡嘴角轻轻一翘,心道:“龙儿,你的追身剑可是我教的,想击中我?没门!”心中念头闪过,却见那道中冲剑并未击到实物,方才罗凡抬脚,不过是故意诱敌而已。
但罗凡左脚刚落地,随即小龙女的右脚便如影随形地踩了上来,罗凡这一脚刚落下,正处于旧力刚尽,新力未生之时,小龙女这一脚当是必中。与此同时,却见罗凡右脚也同时向小龙女左脚踏去,两脚差不多同时落下,这一来,两人皆有一脚被制,却又是谁都没占得便宜。
脚下分不出胜负,两人双手却又是以极快的速度交手,只见一黑一白,掌影剑影上下翻飞,瞬间又交手数十招,最后两道影子一顿,却见罗凡的右手被小龙女拿住,而小龙女的右手却也被罗凡制住,依然还是势均力敌!
到了这时,两人也交手有一阵了,试探得差不多了,两人目光再次相对,罗凡眼神中露出一丝认真,他此时感到了一丝压力,照这种趋势来看,自己若是一个不小心,搞不好自己连大招都没放出来就直接完事了。
而小龙女看到罗凡的眼神,则是露出一丝狡黠。
“这眼神,有些感觉节奏不对啊?”罗凡有些狐疑地看着小龙女,却是有点猜不透了。
罗凡运起乾坤大挪移,将小龙女右手劲力一挪,带动着向胸口击去,而小龙女竟也作出了同样的动作,携着罗凡的右手击向其胸口。两人同时分开,退后数步。
武当招式中也有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之法,因此虽然两人都是用的乾坤大挪移,却是并不会引起他人的怀疑。
两人刚刚站稳脚跟,罗凡的长剑便接连划出,剑光如一张网一般向小龙女方向而去。
小龙女手指连动,一连点出数指,顿将这剑光破碎,接着又是数指如雨点般点出,而罗凡长剑狂舞,如那万顷波涛一般将这指力全部吞没,接着向小龙女汹涌而去。
面对这来势汹汹的剑影,小龙女淡定自若,运起乾坤大挪移心法中第七层功夫,一边抵挡剑势,一边将罗凡剑中力道渐渐积蓄,突然间低喝一声,反震出去,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爆发时储满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决,洪水急冲而出,将罗凡送来的剑势尽数倒回,这是将对方数十剑的力道归并成为一掌拍出,声势极为浩大,发出的声音如狂风怒号,大江奔腾一般,六派之人看得如此声势的一掌,尽皆冷汗涔涔,两股战战,若是这样一掌打在自己身上,当场只怕便要粉身碎骨!
即使以罗凡此时的功力,若是被击实,也逃不过一个筋断骨折的下场,但罗凡见到小龙女接剑之时便已经看出了她的后续招数,因此在她掌力未出之时便也已经开始蓄力,在这掌力洪流到来之时,长剑以乾坤大挪移使足力道,一牵一引,顿将这掌力洪流带得向左上方偏转而去,浩浩荡荡的掌力从左方围观者头顶略过,便如一股台风刮过一般,竟是骇得不少人跌坐在地!
这掌力的余波还未消散,便见一道剑光极为突兀地从这掌力余波中钻出,正是天外黄河剑第七式“地龙吐珠”。只是罗凡这一剑还未完全刺出,便发现两道中冲剑,数道一阳指已经将自己周身破绽全部笼罩!
罗凡当即抽身急退,长剑顿了一顿,接着猛地一圈,似要将所有攻击尽数圈入其中,但正在此时,一道中冲剑竟似是如算准了一般“嗖”地一声朝罗凡持剑之手射来!
罗凡心中一紧,这一指简直如神来之笔一般,若是自己想将所有攻击圈入,则这一指必中,若自己要躲开这一指,则这剑圈定是废了!
这一瞬间,台下众人皆是呼吸急促,一颗心如同悬在了空中,这一指虽然简简单单,但便似画龙点睛一般,这一指点出之后,似乎整个布局都活了起来!
不知道这一指是分出胜负,还是会继续被挡住?数千双眼睛紧紧盯着台上,生怕漏过一丝细节。
小龙女的中冲剑剑气渐渐逼近,当众人认为大局已定,罗凡的长剑即将被击落之时,忽然,只见罗凡竟是将手撒开,手腕一抖,君子剑的剑柄顿时从罗凡的手心绕到了手背,将这一击挡住之后却又转了回来,长剑绕着手掌转了一圈,恰好将这剑圈完成!
“好!”六派之中顿时叫好声、喝彩声雷动,连绵不绝!如此应对方法,如此急智,简直是不可思议!在场众人别说这一瞬间想出如此妙招了,便是给他们一天一夜,也断然想不出如此破解之法。台下顿时有人叫道:“宋少侠今日当名扬天下!”“宋少侠剑术如神,实乃我正道武林之栋梁!”“宋少侠剑法出神入化,荡平魔教手到擒来!”
但此时罗凡额头上已经渗出丝丝冷汗,其中压力只有他自己清楚,方才那一招,完全只是灵光一现而已,他也没想到小龙女竟算的那样准,而此时小龙女再次欺身而上,双剑同时扫向罗凡胸腹。罗凡仓促接招,一剑一掌分别向小龙女双手封去,但小龙女早便算准了罗凡的应对方式,这两剑只是虚招而已,只见数道剑光从虚影中射出,小龙女双剑连使,攻势连绵不绝,竟是每一步都算得极准!双手一阳指、中冲剑变幻不定,幻身剑竟是已经幻至九剑之多!
方才虽然罗凡挡下了那一击,但一方是费尽心机抵挡,一方是从容进攻,本就是罗凡处于劣势了,而此时小龙女一剑接着一剑,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