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佩银铃-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秦含柳那天晚上,因为缺乏江湖经验,被毒爪阴魔和独眼凶蛟设计诱进水牢,等到发现上当,洞外一连几声巨响,三道千斤铁闸已经掉下,水牢里面,登时变得密不透风,秦含柳急忙运掌猛劈,可是独眼凶蛟这座水牢,最初设计就是用来对付高手的,那几道铁闸,完全是用纯钢铸就,足有一尺来厚,即或来人携有宝刀宝剑,也不容易将它剁穿,秦含柳虽然怀有旷世的绝学,也只有望闸兴叹,徒叹奈何而已。 
  铁闸无法劈动,真气倒消耗了不少,只急得秦含柳在里面暴跳如雷,同时,复听得水声潺潺,脚底感到为水所侵,不到一刻的时间,水已齐腰,身形开始浮动,更无法用劲来对付铁闸,白猿小雪也攀到他的肩头,朝着他吱吱地乱叫,秦含柳知道出洞已经无望,心情反而镇定下来,马上运功提气,抱起小雪,双腿交盘,用浮萍功端坐水面,避免为水所侵,然后开始放眼观察四周的环境。 
  秦含柳因为曾经遇到过不少的旷世奇缘,吃过不少神奇的灵药,一双眼睛,在黑夜视物,仍同白昼一样,因此,他一定下心来,马上就把这座水牢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发现它原来是由一座天然崖洞改装而成,四周完全是一整片的岩石,石面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有些地方还长着青苔,看起来没有一点缝隙,用手叩了叩崖壁,知道石质非常坚硬,而且也不知道它究竟会有多厚,要想凭功力破壁飞去,多半没有可能。不禁叹了一口气说:“想不到我秦含柳会困死在这里面!” 
  说完,不禁想起自己从懂事以后,所经过的一切遭遇,差不多每一次都是惊险万分,而最后总是死里逃生,又得到很多奇缘,难道这回就真的完了吗!再想起自己好不容易了解一点身世,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可能就是川湘大侠柳玉龙夫妇,然而根据自己幼时被义父收养的情形推断,父母多半已经为人所害,果然如此,那一股血海深仇,尚须等待自己去报复,难道老天就真的这样不长眼睛,从此就让那些恶人,逍遥世外了吗?想着想着,总感到心有未甘,求生的欲望又在脑子里升了起来。因此思想又慢慢地集中任寻取出路的上面。 
  此时,下面的水已经涨得快要接近崖洞的顶端,最初上涨的速度很快,此时却变得慢多了,就好像在甚么地方漏掉了一部份似的。同时,自己困在里面这么久,并没有感到一点气闷,一丝灵感,蓦然从脑海里面,产生出来。秦含柳马上意识到可能找到另外的出路,立即用耳朵贴紧崖壁,用伏地听音功夫侦察一番,果然听到右面的岩壁里,隐隐约约传出来一点流水的声昔,再仔细检查一遍,发现洞里的积水,似乎向崖壁一处较凹的地方流动,凹处充满了青苔与地衣一类的东西,用手一抓,毫不费事地就把那些青苔拨开,原来那是一个被浮土盖住的小洞,只有几寸大小,当他把洞口的障碍物清除以后,水流大畅,分明可以通到外面,心里不禁大喜。可是石洞太小,因此进水快而出水慢,整个石洞,已经为水流满,自己虽然可以运用潜踪缩骨玄功和胎息的方式,不用开口呼吸地穿越过去,可是小雪怎么办呢?这是自己的唯一伴侣,仁慈的小侠,当然舍不得把它丢开不管。 
  秦含柳想了好久,决定单独冒险一探,再转来设法将小雪带出,因此遂吩咐小雪暂时留下,小雪似乎懂得他的意思,马上离开他的怀抱,在洞顶旁边,找到一块突出的犬牙,紧紧地盘伏在那上面,小侠看到它暂时绝不会遭水淹到,方才放心地把身子尽量缩小,从那个小洞里面,顺着那股水流,像箭似地急射而出,经过十几丈远,蓦然下落百丈,掉进一个水潭里面,空气阴寒刺骨,如果不是小侠练得九转玄功,让这等阴寒之气一迫,非变得手足麻痹不可。 
  秦含柳落下以后,马上纵向潭边,才发现这地仍然是一座不见天日的崖洞,洞径相当宽大,并且有一条地下水道,当中流过,刚才下降的水潭,就是这条水道弯曲延缓的部份。朝前望去,黑黝黝地,不知有多深远,究竟能否找到出口,还有问题。小侠冷静地考虑了一番之后,虽然出困的希望,仍是相当渺茫,但总比在那水牢里面坐以待毙的情况,要好得多。同时,脑筋一动,也想出了把小雪带出水牢的办法来了。因此,又将身材缩小,从地上捧了一大团黏泥,凌虚直上,找到原来的那个小洞,倒钻进去,逆水而上,又回到水牢里面,小雪看到主人已经回来,高兴得猛扑过来,抱着小侠的脖子,亲热不已。 
  秦含柳马上将那边的洞里情形和自己的打算同它说个明白,小雪自经昆昙上人点化以后,除了不会说人话以外,其他灵性,都已与人相差,当然知道小侠的意义,因此,当小侠把身上的冰蚕脱下,以太虚元气贯注其中,圈住洞口,把水挡住以后,马上从那石洞里面钻了出去。秦含柳算计小雪大概已经出困,方才收起衣服,从洞底摸上几块,为独眼凶蛟包在自己包袱里面的砖石,和着带过来的黏泥,从外向里把这个洞口堵住,以免为他们发现,再想阴谋来陷害自己,然后才转身钻了出去。跳进另外那个洞里。抱起小雪,顺着地底洞径,寻找出路。水牢里面,因为出口被泥石堵住,洞顶剩下的空气,也就无从泄漏,因此反而把水势阻住,不再上升,经过快一个月的时问,那些堵住洞口的泥石,为水阔湿,青苔地底,繁殖得极快,位置又在洞顶附近,所以,当太白神丐等人打开铁闸的时候,根本无法发现这座水牢还有那么一个出口,自然对于小侠的失踪,认为神秘不可理解了。 
  且说秦含柳离开水牢以后,抱起小雪顺着水道方向,找寻出路,弯弯曲曲,不知走了多少时间,按照心里的估计,至少也有半个多月仍然是黑黝黝的一片,不见一点天光,同时,肚子里面已经感到虚火上升,饿得有点发慌了。两条小腿,不由自主地感到有点发抖,软绵绵地好似用不上劲来,混身更是直冒冷汗,如果不是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勉强将身体撑住,可能就晕倒下去。秦含柳自出娘胎以来,尚是第一次尝到这种滋味,由于过甚的饥饿,使得真气都不太容易凝冻起来,对于地底的阴寒,除被冰蚕丝裹住的地方,不受侵蚀以外,露在外面的手足,也慢慢地感到有点抵受不住了,真是饥寒交迫,空负一身绝学,仍然束手无策。 
  肚子越来越饿,四肢也越来越显得软弱,每走一步,秦含柳就感到两眼金星乱旨,夜明眼也渐渐地不济事了,那洞径仍然好似漫无止境一般,下面的路面,也好像没有从前那么平坦似的,最后,在一块石头的绊动下,颓然倒地,心里一阵模糊,就晕了过去。 
  蒙蒙胧胧之中,他好像看到慈爱的霓裳仙子,手里拿着一床羊毛毯子,远远地站着,好像走过来要替他盖上的样子,因为他正躺在一张大床上面,没有盖被,以致十分寒冷。 
  霓裳仙子的后面,好像还跟着一个美丽淘气的小姑娘,好像就是兰儿,又好像不是,手里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稀饭,正在那里向他扮着鬼脸,可是霓裳仙子和她却老是走不过来,仿佛中间有一层甚么东西挡住了它们似的。 
  他看得出来,霓裳仙子和那个小姑娘,都非常焦急地努力要走过来,霓裳仙子似乎在用力想推开些甚么,后面的小姑娘,脸容也从淘气变成了发急,那双捧着莲子稀饭的雪白丰腴的小手,也在颤抖起来,生像快要把那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粥,撒泼出来似的。 
  他是多么渴望霓裳仙子把那床毛毯,盖到他的身上,又是多么渴望那位小姑娘,将莲子粥端了过来,就在她的手中,暍下那碗清甜而暖热的莲子稀饭。 
  这个欲望是如此的渴切,以致他能够嗅到一阵阵的莲子清香,从那只碗里飘散出来,但霓裳仙子和那个小姑娘仍然远远地站在那儿,一步也没有向自己移动,从她们面上表现出来的颓丧神色,使他感到这已是无望的事了,他心里十分害怕,霓裳仙子和那个小姑娘,会离他而去,于是拼命的嘶叫道:“姑姑!姑姑!快过来呀!兰妹妹!” 
  刹那间霓裳仙子和蔼的笑容,以及兰儿那个淘气的影子,都消失了,他绝望地哭号了一声,睁开眼睛,只见一团漆黑,那地底的阴寒,已经把露在冰蚕衣外面的手足冻得麻木了,胸腹虽然仗着这件寒暑不侵的宝物,挡住了阴寒的侵蚀,但那一股凉气,却似乎从手指方面循着经脉,在向身体里面钻了进来。于是,他连忙重新盖上眼睛,希望找回那虽然凄惨但值得留恋的梦境时,却已无从觅起。 
  不过,那一股莲子般的清香,却依然飘荡在四周的空气里,他用力的吸了一口,发觉那股香味,似乎就在他颈子旁边散发出来,于是他缓缓地将脸转了过来,喳的一声微响,好像有一片叶子,擦过他的睑顿,弹了上来,似乎他晕倒地面的时候,正好将头压在上面,现在将头移开,所以那片叶子,就弹了上来。 
  那片叶子弹上来以后,叶尖正好凑在他的鼻端,一种清洌无比的香味,直送入鼻孔,登时感到头脑清爽起来,不由自主地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香味从鼻孔钻进肺叶,使得全身说不出来的舒畅,一股阳和之气,从心口上向四肢散了开去,从手足顺着经脉侵进来的阴寒,逐渐被反迫回去,饥寒的感觉,立刻因之减少了许多。 
  他以为那又是另一个梦境,因此,仍然将眼睛闭紧,不断地用力吸那香气,最后,似吸得过猛,那片叶子,被那股钻进鼻孔的气流,带得向前移动,嘴唇上蓦然感到接触到一颗浑圆的菓子,微微张口一咬,立刻香甜满口,菓浆顺着喉管,直袭丹田,霎时间浑身暖热,阳和之气大盛,饥寒蓦失,不自禁将眼睛重新睁开,立刻发现那并不是甚么梦境,马上翻身坐了起来,眼睛比起从前,还要明亮得多,低头一看,自己的身侧,不正是长着一丛紫红的小草吗?足足有十几颗,已经结实的,也有四五株之多。他跟义父秦逸庵精研过医典,又从龙潭水窟获得几本上古奇书,因此,一见就认出那是琼瑶仙种,偶然飘落人间的紫莲玉枣,修道人吃了,足足抵得上一甲子的功力,尤其难得的是,愈是长在阴寒地方,性质愈属纯阳,吃了以后,再以功力化开,则以后到任何奇寒苦冷的地方,都不会受到寒毒的侵害,只不明白在这种地底的崖洞,怎么会发现这种奇物,而且还不止一颗。 
  不过此时,秦含柳却懒得去想它,马上闭目垂帘,运用秘笈真传,将身上阳刚之气,提人丹田,经檀中,过天突,从断交,神庭而入百汇,然后循风府下降,顺着脊髓以致尾闾,再分布四肢,运转一个周天之后,又归入丹田小腹,全身功力又蓦然增进了一层,不但不再感到洞中阴寒迫人,相反且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这时,秦含柳马上想到自己的小雪,眼光环扫一周,马上发现这头小猴子,躺在自己身侧不大远的地面,一动也不动地彷佛死了过去。原来当秦含柳饿得晕倒的时候,小猴子早已饿得奄奄一息,小侠晕倒地上,两手自然松开,遂把它甩到一边,小猴子不像秦含柳,有冰蚕衣护体,离了秦含柳的怀抱,那还不立即为阴寒所袭,冻得僵死过去。幸亏它是灵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