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羿嫦娥拜别准提后,自去下界找个地方隐居。
准提见事情已办妥,当下无事,转过身,刚要迈步,却看到那株月桂树郁郁葱葱,分外惹眼,倒在一边,心中一动。这月桂树也是鸿蒙先天灵根,不可浪费。
准提以先天庚金之气化出璀璨金斧,奋力一斧砍落月桂树上最茁壮的一枝,又凝神采其树冠上最灵秀一枝。终于五行灵根甲木分枝叶到手了,现在这剩下镇元子的戊土灵根。准提见嫦娥没有称手的东西防身,当下从月桂树再取一树枝,放到天地玄黄造化鼎中锤炼之后仿七宝妙树之妙作一法宝,因是月桂灵秀所集,内含先天甲木精华,又得太阴玄水滋润,故取名为月华,又取从四海龙王处得来的四海瓶,以之盛放,嫦娥持月华四海瓶,衣袂飘飘,号称太阴星上月华仙子。
当下,准提七宝妙树一刷,把月桂灵根送入太阴星土壤之中。准提取出七宝妙树,宝树轻摇,三光神水点点雨露化为甘霖,飘洒月桂树,乙木之气冲天而起,被七宝妙树所挡,幻化青龙,恣意翱翔,欢快不已。见得那月桂树枝叶颤抖,摩挲云端,整棵树绽放翠绿光华,似翡翠铺地,莹莹宝光,遍撒太阴!
回到须弥山,准提将月桂之枝,植于八功德池。那月桂虽只是一枝,却是太阴之根,生机未断,一俟植入八功德池之内,更得混沌灵气滋润,立刻散发出新的生机,重新从树枝的底部生出了灵根细芽出来,令准提兴奋不已。若是再过一段时间,须弥山更有月桂飘香之象!
准提坐在八功德池上,想及将来自己五行灵根具足的种种妙处,心神皆醉,连时间都忘记了。
幽冥地府平心宫,平心娘娘朝西方一拱手,道:“准提道友一番心意,贫道领情了!”
平心娘娘脑后金轮高悬,浮现六道轮回场景,光怪陆离,万灵匍匐,感激娘娘再造之恩,越发衬托得娘娘如九天仙女,不染尘埃,清净无垢,圣洁芳香。
娲皇宫中,女娲娘娘瞥了一眼,眉头皱了一下,刚要开口,随即心中一叹,心道:“后羿一事,将来自有那十太子陆压找他了结,我还是不要多此一举了。”
忽然心中一动,当下身上毫光流转,一片朦胧光晕浮体而出,一老态龙钟的老妇女飘然而出,一片沧桑的感觉。
女娲娘娘为造人大功德才得以成圣,可是太一帝俊屠杀人族,以才会招致天罚临身,妖族气运被消磨得干干净净,女娲娘娘也受到牵连,女娲娘娘的善尸化身本为一宫装少女,可是受天人五衰惩罚,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女娲娘娘心中不甘,却知道此乃是天意,也无可奈何。
女娲娘娘对她道:“道友,本宫当年发下大宏愿,要助天下有情之人终成眷属,只是本宫平日不可轻出娲皇宫,却还要道友代劳了。”
那老妇女微微一笑,道:“你我本是一体,何须如此客气。”
女娲点了点头,道:“如今天命已定,该是道友司职姻缘,可名为月老,道友还是要立誓应天命才对。”
月老道:“自当如此!”向天三拜,口中恳求道:“弟子有感天命,司职姻缘,还请上天赐下司职宝器,由弟子行此功德之事,弟子定不言劳苦,一心合缘,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月老跪拜方止,顿时天上再次降下一道功德金光,射入月老头顶,同时飞来两物,落在月老手中,一者为一卷帛书,一者为一条红线,正是后世传说中月老执掌的两件宝物,鸳鸯谱与红线绳,司职姻缘之灵宝。
月老得到天道赐下的鸳鸯谱与红线绳之后,再次向天拜了三拜,然后,化身为一道喜气充盈祥瑞四溢的红光,投身太阴星去了。
而月老与女娲本为一体,化身得到功德,则本尊同时收益,女娲在这份功德的帮助下,圣人修为隐隐有了提高,女娲娘娘闭目参悟大道去了。
唯有娲皇宫一偏殿内一位矮道人,面目沧桑,但是晶莹如yù,身穿金乌大红袍,头顶云蒸霞蔚,庆云金黄,烈焰翻滚,托着一轮神日,里面一只硕大金乌盘旋,翅膀舞动间,洒落无比火雨。正是远古妖族天庭妖族十太子现在的陆压道君。
陆压心痛莫名,锥心跗骨,咬牙切齿,“后羿,你如今虽然脱困,哈哈,我绝不会放过你,绝不会,你等着,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不会放过你的,哈哈!”
桀桀尖利诅咒声中,蜗皇宫内一偏殿内阴风阵阵,恍若鬼窟,哪里像是圣人道场。
问道宫内,准提取出自己从常羊山得到的刑天骷髅头颅和两件‘干戚神斧’。骷髅头颅,眼无珠,脸无肉,准提见到这骷髅也不由叹息声。准提受后土之托,来常羊山挽救刑天,不过刑天早已化为一个骷髅,准提只得另想办法。当下收起刑天骷髅头颅,先放到八功德池去温养再说。
准提又察看起这刑天的兵器‘干戚神斧’,发现斧头表层隐隐有符篆流转,晦涩莫名,既不像太古篆文,也不像上古符文,似乎隐含一种玄功妙法,自成体系。
准提从后土的精血中了解到巫族秘术,知道这是巫族玄功。准提有意试一试斧头到底有多大威力,当下运用巫族秘法,把斧头一直变大,结果发现这斧头百丈之巨,斧头大如一把撑天巨伞,斧刃上刻有字迹,巨斧名为干戚!
准提还是有些纳闷,从后世记忆中准提得知‘干戚神斧’是盘古开天后盘古斧的斧灵所化,所以准提向后土提出把刑天解救出来,把刑天的兵器‘干戚神斧’送给西方佛门。
准提从后世知道这‘干戚神斧’来历不凡,准提想把‘干戚神斧’炼化为伪盘古斧,以便和盘古幡、诛仙剑这样的先天至宝相对抗。方三清拥有盘古幡、诛仙剑,以后佛门大兴,肯定要和东方三清对上,准提未雨绸缪,当有所准备。自己的证道法宝七宝妙树虽然威力奇大,但是碰到像盘古幡和混沌钟这样的先天至宝,就相形见绌了。准提一直在寻找一件能够媲美盘古幡、混沌钟威力巨大的兵器,所以才把眼光放到刑天的兵器‘干戚神斧’。
可他察看此斧后的结果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干戚神斧’不过是盘古开天之时一块混沌原石吸收了盘古演化万物时的一丝精气,经过了无数个元会方化为了这‘干戚神斧’,由于此斧是盘古开天之后方才演化而出沾染了一丝后天之气,所以干戚神斧为混沌原石所化,虽然也是珍贵,但是离准提所期望还远呢。
不过还好,由于‘干戚神斧’是由混沌原石所化斧身十分沉重,有亿万之重。连一般的准圣根本承受不起这巨斧的一击,这也是为什么玉皇大帝这样有着准圣修为的高手会被大巫刑天一斧所击伤的主要原因。
准提费了如此大的心思方才从刑天大巫手中得到了此斧,却没有想到结果会是这样,这如何不让他感到惊讶与郁闷。
准提的这次算计可说是完败,这也引起了准提的警惕,从踏入洪荒中他一直就顺风顺水,觉得生存在洪荒之中也没有什么大的危险,这次的失误让他彻底明白洪荒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安全,一切的事情并不是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原本准提是想以盘古斧的斧灵为基础,再配合收集的先天的材料,能炼制出一柄可以与盘古幡这先天至宝相比拟的伪盘古斧来,盘古斧可开天地,以盘古斧斧灵为基础所炼出的伪盘古斧也不应该小于盘古斧开天所化的盘古幡或混沌钟吧。有了这样一件灵宝,准提就可以在和盘古幡或诛仙剑这样的先天至宝对抗不至于落在下方。可事情出乎他的意料,彻底粉碎了他的这一梦想。
‘干戚神斧’由于不是盘古斧的斧灵所化,虽然也是一件了不起的灵宝,这‘干戚神斧’为基础,用配合从准提收集来的珍贵材料,也有可能炼制出一件攻击力不错的灵宝,但这件灵宝却无法与由盘古斧所化的那三件先天至宝,其攻击力更是与之相差甚远,只能靠自身的重量来压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这两件东西都有着无比的重量,虽然一般的大罗金仙或者是准圣难以抗拒,也就是一力降十会,但这点对于圣人来说却是微不足道。
看着手中的‘干戚神斧’准提心中是犹豫万分,圣人可借天地之力,重量再大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威胁。
盘算了半天,准提觉得‘干戚神斧’重量是有了,自己不如炼制两根降魔杵吧。尽管和盘古幡、混沌钟、诛仙剑这些先天至宝比不上,但是这降魔杵在自己或师兄手上,就是老子、元始圣人也要忌惮几分。
由于这两件灵宝都是混沌原石,能与之融合的材料就少之又少,选来选去,准提终于决定以疙瘩庚金之精和‘干戚神斧’相融合,来炼制佛门降魔杵。
准提心情放松后,祭出天地玄黄造化鼎,将‘干戚神斧’、疙瘩庚金及西方精金依次放入鼎中,最后准提想了想,还把自己成圣教化西方众生的大功德再放一份下去,然后开始安心地炼制灵宝。
第48章 。玄鸟
夏朝建立后,人族君主制度实施,全力开始集中起来,只是那洪荒太大了,人族也太多了些,诸侯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存在,夏朝分封几百个诸侯帮助启统领人族。
启有五子,启死之后,五子争权,将一个强大的王国弄得内乱四起,民不聊生。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被九夷族的有穷氏的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有穷首领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彻底肃清了寒浞的残余势力,又大力征伐东夷各部,一直打到东海。后来,又还都伊洛之间。在季杼统治时期,形成为夏代中期的极盛时期。少康以后,到孔甲以前,在这期间经历了五代六帝,夏王朝的统治一直是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着向上发展的趋势。夏王朝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大都臣服在它的统治之下。
少康死后,传位与予,予传槐,槐传芒,芒传泄,泄传不降,不降传扃,扃传胤甲,胤甲传孔甲。
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传说他是一种叫做“东音”的乐调的创始人,又笃信鬼神。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渐渐衰落。
到了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伊尹求见夏桀。伊尹有幸曾拜得一名截教门下记名弟子为师,惊才绝艳,有安邦定国之能。他以唐尧、虞舜的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