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人说:康熙后来多次驾临五台山,就是为了拜见出家的父皇; 
  …… 
  正值英年的顺治皇帝走了。 
  对于大清国的江山社稷来说,是一件不利的事情,尽管说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绝对少有的英主,但此时他还只有八岁,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娃娃;但顺治帝驾崩的消息对一个人来说,却又是天大的喜讯,这个人,就是——平西王吴三桂。 
  正找不到借口入京的吴三桂喜出望外! 
  正月十二日,即顺治驾崩的消息就传到云南;十五日,吴三桂就点起大兵,起程了。 
  当月二十五日,吴三桂率军入京,为皇上奔丧的折子传到朝廷的时候,吴三桂的大军已经到达湖北了……吴三桂带了十二万人,随行的有马宝、夏国相等心腹将士,以马宝为前驱,经贵州、湖南,入湖北、河南,往北京而来。 
  吴三桂的大队人马还需三四月才能抵达京城,可他的前驱人马却已经到达河北了,吴三桂军兵沿途扰乱,塞拥道路,弄得北京城中一片人心惶惶…… 
  有人说,吴三桂要反清复明;也有人说,吴三桂带兵入京是要袭取大位的……沸沸扬扬,传言不一。 
  庄太后收到吴三桂奔丧的密折时,正在侍女苏麻喇姑的陪伴下,指导小皇帝读书,陪读的是比康熙小两岁的安亲王岳乐的小格格冰月。 
  苏麻喇姑心事重重地说:“有一道密折,平西王吴三桂奔丧。”庄太后听后一怔,如今全国举丧,吴三桂以奔丧名义来到京师,骨子里究竟是什么用意?若是奔丧,于吗带那么多的兵。对于这样的强藩雄镇,又正值朝廷遭逢大变故之际,不能不加意提防。 
  太后沉思有顷,说道:“呈那折子来!” 
  不多时,慈宁官总管捧着折匣进来了,先跪安道:“奴才给老佛爷请安。” 
  康熙即位,尊庄太后为太皇太后,所以太监宫女们也都改了称呼。 
  苏麻喇姑接过折匣,打开后将折子呈给庄太后,她立即埋头看了下去。 
  折子上禀告说:吴三桂奔丧颇不一般,他是提兵远道,络绎而行的,本人还在湖广,前驱已到了畿南,人马塞途,居民走匿,引起了各处的骚乱。请朝廷早准备,以防不测。 
  很明显,这次吴三桂前来京师察看情势,很怕朝廷借机把他留下,所以故弄了一番狡狯。 
  太后想到了一年前,朝廷计议裁撤云南军兵时,吴三桂闻信上奏,说是边疆末靖,兵力难减,请求带兵入缅甸灭绝南明。这本是强藩拥兵自固的老伎俩,无奈鞭长莫及,朝廷没有办法,只能加意笼络吴三桂,搁下了撤兵之议。后来朝中多事,三藩的事反倒顾不上了。 
  看来,吴三桂这次来,没安什么好心。那么,要不要将计就计,把他扣在京师呢?……不要,要是那样,当下就会激出变乱,况且还有闽、粤两藩呢?眼前只有隐忍了。 
  庄太后拿定主意,对苏麻喇姑和总管太监说:“平西王及其部下,远途劳累,人马众多,不必入城,以免引起误会,惊扰百姓。但该王忠诚可嘉,命其在京城外搭棚设祭,成礼后便可归去。” 
  “是!”两人连忙回答,看上去苏麻喇姑是松了一大口气。 
  那边两个娃娃非常注意地听着看着。大人们的表情和对话,那忧虑重重的气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像。 
  太后坐回到长榻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似乎略有所思的康熙,沉声问道: 
  “你登基已是二十多天了。你打算怎样当这皇帝呢?” 
  听了祖母的询问,小康熙变得庄重了。他望着祖母憔悴的、满是病容的脸,恭恭敬敬他说:“孙儿无他愿,惟愿天下平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 
  听他这么聪慧懂事,不是一般孩子所想的孩子话,庄太后一阵心酸,搂住了康熙,落泪道:“你父皇留给你的,可是一副重担子呀!要是你不能自强不息,不肯深思得众得国之道,那,这大清天下……” 
  说到此,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顺治帝,要是她能做得了康熙的主,就决不许他有宠妃,决不让他情有所钟!不能学他的父亲! 
  庄太后慢慢闭起了眼睛,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向高空飞升,升得很高很高,俯视大地,白茫茫的一片,东南西北几万里,处处设祭,处处飞幡,处处飘烟,处处哭声,宣誓的声浪在每个角落起伏……这个大的华夏帝国的土地啊!你埋藏着多少忧患和悲痛,又潜伏着多少可怕的动乱!……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京师,京师的目光又集中到紫禁城,而在冷冷清清的紫禁城里,此刻,一个穿黑袍丧服的老祖母,搂着她的穿着孝服的八岁小孙子,正在孤寂冷清地流着眼泪…… 
  此消彼长,在大清国处于最危难的时刻,吴三桂却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吴三桂从京师回到云南后,朝廷的诏敕紧随着就到了:平西王吴三桂诛灭伪明永历,功勋卓著,不畏远途,吊拜先帝,忠诚可嘉,由平西王晋封平西亲王,世袭藩封罔替! 
  吴三桂接到诏书,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几年前想得到的开府治事终于在今天得到了。 
  通过这次奔丧,吴三桂对朝廷的底数终于弄清楚了:既对自己有所猜疑,也对自己有所畏惧,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惟利的是朝廷短时期内还不会打自己的主意,不利的是既遭主忌,恐怕迟早要有大祸临头。 
  从京城回到云南后的这一天,吴三桂的身边只有夏国相,吴三桂开口说道: 
  “本王这次奔丧入京,朝廷竟然不准我进城朝见,看来是怀疑我呀!现在又下诏封我为亲王,开藩云贵,是又有畏惧我之心,故意对我使用笼络的手段,看来,为今之计,必须谋划保身之道,所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不知你有何高见?” 
  夏国相略为沉吟了一下,慢慢开口道:“王爷如果打算始终属守臣礼,做大清国的臣子,我认为应当自己竭力推辞世袭藩府的封赏,还要自请解除兵权,以宽解朝廷的疑心。如果王爷不想走这一步,就应当速为自己作打算,不能推延时间,早一日作打算,就增我一份成功的希望,时间一长,恐怕形势对王爷就不利了……” 
  吴三桂听罢夏国相之言,微微点头,接着略带后悔的说道: 
  “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本王就不该进兵缅甸,诛灭南明了。如今南明一灭,我倒没有了可凭借的手段了。” 
  略停了停,他接着说道:“想我吴三桂戎马战场,厮杀二十多年才有今日。既然受到朝廷的怀疑,要想明哲保身,惟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我这关宁铁骑了。曹孟德说得好,若一旦卸去兵权,必会被人算计。古人说得好,骑虎难下,不能只图虚名而受实祸啊!” 
  夏国相想了想,说道:“自从秦汉以来,分封采邑的制度已经废除很久了,如今王爷得此异数,故谓物极必反,我看朝廷此举,一定大有深意。王爷能够顺从就顺从,实在不行,还得靠兴兵打仗呀!究竟如何才能死里求生,自应早作打算。像汉代韩信,才能百年难遇,可以大败项羽于乌江却不能逃避未央宫诛杀之祸,而燕王朱棣才能远不及古之韩信,却可以从建文帝手中夺到皇位,原因就在于时机掌握的是否合适。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往往胜负就在一念之间了。这个道理自然明白,不用我再多说……” 
  吴三桂大笑着说道:“你真是我的知心人!” 
  夏国相又说:“王爷如果认为此计正确,就应该趁现在人心思明之际,早日做起事的打算,迟了恐怕会受制于人。” 
  吴三桂沉吟半晌,说道:“现在行事还略为嫌早,必须先看看部下文武们之意如何,等到时机成熟时,才可以乘势而出。” 
  夏国相赞同地点点头,说道:“王爷的话有理,用恩义来结交将士,再用军威进行号令,确实是上策。只是不能露出风声,早点行动!” 
  从此以后,吴三桂对手下的将士多加抚慰,而对于有胆有识,才能突出的将领,更是极力拉拢。关宁军的老部下自不必说,对于招降的大西军的南明的将领,只要被吴三桂看中的,他都给于优厚的待遇,金银珠宝自不必说,美女官爵也都毫不吝啬。吴三桂手下最宠爱的大将马宝,原来就是孙可望的部下,孙可望兵败云南以后,马宝投到吴三桂帐下,吴三桂非常赏识他,收为心腹,马宝得遇明主,也是死命效忠。吴三桂曾经对人言,马宝是己之许褚。再如王辅臣,吴三桂也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对他比对自己子侄辈还好,后来王辅臣出镇陕西,吴三桂每年还都要送去二万银两。 
  吴三桂为了网罗人才,往往不惜血本,当时甚至有人立下文契,卖身于吴三桂的,一时传为奇谈! 
  由于吴三桂掌管着云贵的军政所有大权,所以尽管云贵两省的官吏仍有从朝廷派任的,可吴三桂惧怕朝廷派来的官员窥视他的举动,便会用上自己的心腹之人。所以朝廷所任命的官员,往往还没有到任,就已经被吴三桂撤了。而吴三桂又有任命官员的权力。由于官出平西王府,时称“西选”。加上吴三桂任命的官员不受朝廷兵部和吏部的管辖,往往在朝廷不得势之人来投靠到吴三桂的府下,只要吴三桂欣赏,一纸手谕,就可以到任就职了。当时“西选”的官员遍天下,不止局限于云贵两省,几乎占了朝廷命官的三分之一还强。 
  与此同时,吴三桂私下里开始整兵黩武,这时吴三桂的军兵之中,原来的老关宁子弟已经所剩不多了,而且大都已是老弱衰残之辈了。吴三桂就选择将士子弟和四方之士,凡资质颖悟、身体强健的,都招到军士中去,让他们演兵练阵。而大多数士卒们都是孙可望和李定国的旧部,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兵。 
  自从入主云南以来,吴三桂感到陈圆圆与自己越来越疏远了。 
  这时的陈圆圆已经快四十岁了。但姿容犹存,仍然显得年轻妩媚。两道弯弯的眉毛又黑又亮,细长的眼睛仿佛总含着暖意,端正的小鼻子下面,是一张轮廓鲜明的嘴。人到中年,她渐渐地有些发胖,反而使她显得神态安祥,举止端庄,在她面前,任何人都会感到自惭和敬重——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崇高尊贵的地位。 
  在吴三桂的眼里,陈圆圆永远都是他心中最美丽的女人。自从吴三桂做了王爷,他的嫔妃已经上千了,年轻漂亮,妩媚娇人的、甚至美貌胜过圆圆年轻时的都有,可是,吴三桂心里并不爱她们,在他心中只有一个所爱的女人,那就是陈圆圆,哪怕她人老色衰,不再是以前那个娇美如花,风华绝代的圆圆了。 
  吴三桂能感觉到,自己同圆圆的疏远,决不是年龄的关系,那是一种心灵深处的远离,陈圆圆喜欢清静,从辽东刚把她接到云南时,陈圆圆就说繁华的王府过于喧嚣,让吴三桂给修一净修之室。 
  吴三桂决定为陈圆圆修筑一个梳妆台。 
  地址选在昆明城北一处地方,这一带地方空旷,枕山临水,甚是清雅。吴三桂就下令在那里建筑楼房苑囿。起名为野园,虽名为野园,而实际上却如同离官一样华丽。 
  在野园的旁边,是一座风景宜人的山丘,叫做商山,山上树木茂盛,景色秀丽,吴三桂又下令在商山之下修筑一座园林,同山林相连在山上又建了许多亭子用来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