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禧前传-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怎么办呢?”好些人异口同声地说。 
  “只有一个办法… 。” 
  这个办法就是求援于李莲英。于是商量停当,派人守候在皇帝寝宫附近。一天发现李莲英经过,立刻通知大家集中,拦住了李莲英,一齐跪下,由二愣子陈诉:“李大叔,我们都活不了啦!非李大叔不能救命!” 
  李莲英大为惊诧,“什么事,什么事?”他问:”起来说话。” 
  “孙小胖子身上带着把刀。” 
  “啊!”李莲英也变色了,“别胡说八道!” 
  “这是什么事能胡说?”二愣子说:“李大叔要不信,可以搜他。” 
  见此光景,料知这话不假,李莲英自然不能听从二愣子的主意,沉吟了好一会说:“你们别声张,我自有主意。” 
  李莲英主意是釜底抽薪,向崔玉贵说话。他当然不能说是孙小胖子的同事告密,托词宫外传言,孙小胖身上带着刀,同时表示,这话荒唐,决不可信。但既有此言,不能不查,不然,说不定会传到慈禧太后耳中,“等老佛爷问到再查,玉贵,” 
  他说:“咱们的差使就当砸了!” 
  崔玉贵亦暗暗心惊,料不道孙小胖子真会这样不识轻重,当即点头说道:“查!查!我一定查!” 
  这一下,孙小胖子一时不敢动手了,但隐患仍在。最后是瑾妃宫中的首领太监赵守和出了一个主意。他知道亲贵中最忠于皇帝的是肃王善耆,主张跟善耆去商议。 
  对此一议,无不赞同,而且顺理成章地,就公推赵守和去进行,在他亦自觉义不容辞,慨然应允。可是怎么进行呢?总不能径自去谒见肃王,直陈其事,中间总有个人引见。而这个引见的人,又必得是在自己这方面交情够得上,在肃王那方面能够共机密的才合格。 
  请假出宫,一直回寓,刚进胡同,看到一家人家,心头狂喜,自己在脑袋上拍了一掌,心中自语:“真糊涂!现成有条路子在,怎么就想不起。” 
  这家的主人,就是红遍九城,内廷供奉的名伶田际云。赵守和跟他是很熟的“街坊”。田际云本名瑞麟,唱的是旦角,天生一条掷地仿佛能碎作几段的好嗓子,因而得了个外号,叫作“响九霄”,后来自己改成“想九霄”,这一字之更,别有深意。 
  原来田际云身在梨园,深以出条子侑酒,为人视如玩物为耻,所以洁身自好,力争上游。为人慷慨好义,能急人所急。其时是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由于慈禧太后喜欢唱戏,亲贵中好此道而喜与梨园中人往还的很多,田际云是光绪十八年就被“挑进”宫去的,与近友亲贵,无不熟悉,跟肃王善耆兄弟的交情,更加不同。 
  善耆有个胞弟叫善豫,行二,是京师有名侠少,人称“善二爷”,最喜结交名伶,爱之敬之,有求必应,是梨园中有名的大护法。赵守和便是借田际云的关系,与“善二爷”打个交道。 
  主意是打定了,却不敢造次相访,先派个跟班去说:“不知道田老板得闲不得闲,我家大爷想过来拜望。” 
  田际云心想,赵守和是极熟的人,每逢他从宫里回来,随随便便地就来串门子,那一次亦不须先容,如今有此不同平常的一问,必是有事相商,当即答见“我看赵大爷去!” 
  于是随着来人到了赵家,赵守和将他延入内室,把亲属家人都撵了出去,亲自关上中门,方始开口。 
  “田老板,你可救一救皇上!” 
  田际云大吃一惊,“赵大爷,赵大爷,”他说“你怎么说这话?” 
  “是件你再也想不到的事… 。”赵守和将孙小胖子暗藏凶器,居心叵测的情形,细细说了一遍。 
  “这么浑!”田际云挢舌不下,“莫非他那条心还没有死?” 
  “谁知道呢?这就象床底下盘着一条蛇,保不定什么时候出现。” 
  田际云点点头问:“那么,赵大爷,你说我怎么能替皇上效力?” 
  “我们大家公议,这件事只有肃王能有办法料理干净。田老板,你不是与善二爷的交情很厚吗?” 
  “不错,不过… ,”田际云沉吟着说:“这件事找善二爷没有用,肃王爷从不准他问宫里的事。我看,得找王先生。” 
  “那位王先生?” 
  “不就是王照,王小航吗?” 
  “喔,是他。”赵守和问:“你跟他也熟?” 
  “认识,不熟。不过都是为皇上,不熟也不要紧。反正,这件事只有他跟肃王爷去说,最合适。” 
  “是!那么什么时候去找王先生呢?” 
  “这是多急的事!自然说办就办。走吧!” 
  于是,相偕乘车,夜访王照。他已不住肃王府,由肃王替他在南池子安了家。听说田际云带着个陌生人来相访,大为诧异,但已久闻田际云侠义之名,料知决无恶意,因而坦然出见。 
  “王先生,”田际云指着赵守和问:“可认得这位?” 
  “恕我眼拙,似乎没有见过。” 
  “他在瑾妃宫中管事,姓赵。” 
  “王先生,”赵守和请个安说:“我叫赵守和。” 
  “不敢当,不敢当!”王照踌躇了一会儿:“两位入夜见访,必有什么话吩咐,我这里… 。” 
  田际云是在路上就盘算好了的,象这样的头等机密大事,不宜随便在什么地方就说,既恐泄密,亦费工夫,所以此时答说:“王先生,是一件大事,一时也说不尽,只请王先生劳驾,上一趟肃王府,见了王爷再细谈。你老看,行不行?” 
  “田老板,”王照问道:“你不也是肃王府的常客吗?” 
  “是的。我带赵总管去见肃王,自然也可以,不过,要谈的这件事,只怕肃王爷非请王先生做参赞不可。” 
  “喔!”王照立即答应,“这么说,我就不能不奉陪了。等我换件衣服。” 
  套上一件马褂,王照陪着田、赵两人到了肃王府。赵守和虽未来过,田际云与王照却是常客,护卫领着他们,直到上房。 
  “这么晚了,你们还来!怎么碰到一起了?难得啊!” 
  “回王爷的话,”田际云说:“还有个人在外面,要见王爷,是瑾妃宫里的首领太监赵守和。” 
  “这个人来找我干什么?” 
  “王爷!”王照接口说道:“我想不必在这里谈吧!” 
  “喔!”善耆会意了:“际云,你陪着王先生,把那个姓赵的带到洋楼上去,我马上就来。” 
  肃王府在东交民巷,北面与翰林院望衡对宇,南面便是各国使馆。辛酉年之乱,董福祥领甘军围东交民巷,各国派来警卫使馆的军队,编成具体而微的“八国联军”,负嵎顽抗,所凭借的就是肃王府的既高且厚的围墙,所以此地曾是激战之区。后来甘军火烧翰林院,肃王府自受池鱼之殃,这座历时两百余年的大王府,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乱后重修,善耆在东花园盖了一座三层的小洋楼,非为游观,只是洋楼坚固严紧,加上实心的厚砖墙,更不虞隔墙有耳。善耆跟王照要谈“怎么保护皇上”,必是在这座小洋楼的第三层。 
  听差将他们三人领到这里,另有专值禁地的书僮接了去,带到三楼,张罗了茶水,默无一言地管自己下楼去了。 
  由于气氛神秘,赵守和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只默默地侧耳静听,不久听得扶梯声响,越来越近,首先起身肃立,王照也站了起来,田际云则抢上前去打门帘,等善耆进了门,随即引见。 
  “他在瑾妃宫里,不过不是瑾妃派来的。” 
  “奴才赵守和,给王爷请安。”赵守和蹲腿矮步,请了个双安。 
  “你们坐!”善耆在一张安乐椅上坐下来说。 
  王照是坐下了,赵守和自然不敢,因而田际云也只好陪他站着。 
  “不要紧,你们也坐好了。” 
  “这样吧!”田际云在书橱旁边取来两张垫脚的小凳子,跟赵守和并排坐下。 
  “小航,你说吧!” 
  “我都还不知道什么事呢!”王照转脸答说:“要得问他们俩。” 
  “奴才口拙,”赵守和说“请田老板讲一讲事由儿。” 
  “好!”田际云说:“皇上宫里有个太监叫孙敬福,是崔玉贵的徒弟,身上带着刀… 。” 
  一语未毕,只见善耆双眼睁得好大,喉头出声:“啊!”随即拉开嗓子唱了句反二黄摇板:“听一言来吓掉魂!” 
  田际云与王照司空见惯,毫无表情,赵守和却愕然不知所措,心里在想:谁说肃王是戏迷?简直是痰迷。 
  肃王善耆却无视于他的脸色,直待余音袅袅地将“魂”字这个腔使足了,方始若无其事地说“际云,你再往下讲吧!” 
  于是田际云将发现孙敬福带刀,谈到夜访王照,其间少不得还有赵守和的补充。整整谈了半小时才谈完。 
  这段故事不但善耆听得大皱其眉,王照亦觉忧心忡忡,神色凛惧的说“王爷,这真到了清君侧的时候了!” 
  “稍安毋躁!”善耆向王照摇摇手,问赵守和说:“你说的那个孙敬福,外号叫什么?” 
  “叫孙小胖子。” 
  一听这话,善耆顿时眉眼舒展了,“是他呀!”他舒坦地仰靠在椅背上说。 
  见此光景,三个人都松了一口气,田际云笑道:“王爷必是又有了锦囊妙计了!” 
  “计是有一计,却不知妙不妙,走着瞧吧!” 
  “那么,什么时候听信儿呢?” 
  “反正孙小胖子有皮硝李压在那儿,三五天总还不碍”善耆答说“我还不知道我这一计是不是难行?你要着急等信,不妨多来几趟。” 
  “是了!”田际云说“我天天来。” 
  “好吧!就这么说。” 
  这时赵守和已站了起来,听他说完,请安道谢,田际云亦即告辞,而王照只点点头示意,还要留在那里,当然是跟善耆犹有话说。 
  “王爷,”等田际云带着赵守和下了楼,他说“有个诸葛武侯的故事。孔明跟着刘先生在荆州依人篱下,刘表的长子刘琦,为后母所忌,几次向孔明问计。孔明不愿管人的家务,总是避着。有一次刘琦把孔明诓到楼上,叫人把扶梯抽掉,说是这里只有咱们俩,言出你口,入于我耳,决没有第二个知道,你总该说了吧!” 
  “你怎么想起这么个故事?”善耆笑道:“想来是咱们小楼密议这一场戏,跟那时候的情形有点象。” 
  “是的!我是由此触机而想到的… 。” 
  “慢着,”善耆打断他的话说“等我想想,《资治通鉴》上有这么一段。” 
  “是!《资治通鉴》上也有。” 
  善耆很用心地想了一下,想起来了,“孔明是由《战国策》上得来的主意,他跟刘琦说‘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他问:“对不对?” 
  “一点不错!王爷的记性真好。” 
  “记性虽好,悟性不好。小航,我不明白你说这话的意思,莫非要让皇上做晋文公?” 
  王照立即接口:“有何不可?” 
  善耆摇摇头,“我不见其可!”他问:“怎么能让皇上插翅高飞?” 
  “我听说,替皇上请脉的西医屈庭桂,说皇上要易地疗养,病才会好。如果王爷赞成,我凭三寸不烂之舌,去说动屈庭桂,让他把话堂而皇之说出来,再请言路上合力建言。这样子,如果有王爷在内主持,或者可望成功。即或不成,也可以让心怀叵测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