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之纠察灵官-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六十四章 勇挑重担

    自玉帝和鲲鹏先后进入真空劫,众圣避世不出之后,如来是当之无愧的三界第一人。

    如来将三个金箍儿送给观音之时,未尝没有预见到今日的情况。

    金箍是一件控制法宝,能够锁住孙悟空的乱窜的野心,却也能起到保护孙悟空的作用。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筑在孙悟空头上,伤害被金箍抵消,孙悟空自然毫发无损。

    猪八戒不知其中端倪,以为孙悟空铜头铁臂能够硬抗九齿钉耙,顿失争胜之心,甘愿臣服于孙悟空。

    孙悟空揪着猪八戒的耳朵,驾云至高老庄,在高老太爷大堂前降下。高老太爷请来五六个年高德劭的老者正与唐僧纵论佛法,见孙悟空二人落地,各个骇然起身。

    唐僧见孙悟空扭着一人来至堂前,就知那人是他的二徒弟。

    他举目望去,见猪八戒满脸黑毛,长嘴大耳,活脱脱一个站立的野猪,心中先是一惊,强作镇定,向孙悟空道:“悟空,这就是那妖物?”

    猪八戒不待孙悟空说话,抢上两步,跪在唐僧身前,口唤师傅。

    唐僧虽心知肚明,面上却装作不解道:“你这妖怪,为何唤我师傅?”

    猪八戒说道:“师傅容禀,弟子原是天庭八万天河水军统率,因触怒玉帝,被贬下凡,误投猪胎,名唤猪刚鬣。前些年,得观音尊者点化,让弟子在此处等待师傅,护卫师傅去西天取经。

    自此之后,弟子戒了五荤三厌,改名猪八戒,日日在此遥望师傅。”

    孙悟空嘿嘿冷笑道:“是日日风流快活才对!”

    猪八戒老脸一红,高老太爷更是尴尬,唐僧面容一肃,训斥道:“悟空,出家人要常怀慈悲之心,骂人不揭短,你收敛一些。”

    “五荤三厌,五荤者,葱、姜、蒜、韭菜、蒜苔;三厌者,乌龟、大雁、家狗,此八者食之不祥。猪八戒这个名字自是极好,然则出家人,不但要戒五荤三厌,还要有更高的要求,为师再赐你一个名字可好?”唐僧训斥完孙悟空,转向猪八戒说道。

    唐僧不喜猪八戒的相貌,然则对于猪八戒的到来,心中却是颇为期待。

    他现在只有孙悟空一个徒弟,孙悟空自由主义严重,对唐僧的服侍虽肯尽力,却不肯尽心。

    猪八戒若能加入取经队伍,势必对孙悟空形成冲击,有竞争才能有进步。

    猪八戒叩头在地,状极虔诚道:“老猪洗耳恭听师傅教诲。”他长期在天庭任职,麾下曾统领八万天河水军,唐僧的性格他一眼就看透了,故而行事投唐僧所好。

    唐僧在屋内踱步片刻,道:“当年佛祖于菩提树下静坐七日,顿悟世间七苦,始有佛门一脉。我们出家人最重一个悟字。你大师兄名曰悟空,为师为你取名悟能,可好?”

    猪八戒大喜道:“弟子猪悟能谢师傅。”他面上欢喜,心中却对唐僧的起名水平颇为不屑,悟能岂不是无能?这是骂人呢!

    “扑哧!”孙悟空听到“猪无能”三个字,忍不出笑出声来。

    唐僧老脸一红,也意识到这三个字不妥,忙补充道:“高才干练谓之能!悟能,师傅希望你能在取经路上不避艰险,勇挑重担,成为一名能僧。”

    猪八戒强忍心中恶心,装作恭敬道:“是,老猪谨遵师傅法旨。”他对于“无能”二字根本不感冒。

    唐僧当场替猪八戒摩顶受戒,算是将猪八戒收入取经队伍。

    高老太爷见猪八戒摩顶出家,脸上露出愧疚之色,从内心来讲,他并不反感猪八戒,毕竟他那偌大的家业都是猪八戒为他赚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贤婿,只能委屈你了!”高老太爷虽未给猪八戒送行,却以感谢的名义送给唐僧许多盘缠。

    唐僧师徒几人辞别高老庄,一路向西行去。

    “师傅,我想去云栈洞收拾行礼!”猪八戒刚出高老庄,就向唐僧请假。

    孙悟空冷哼道:“出家人四大皆空,要什么行礼?”他纵身跃在空中,双眼直冒金光,看破千里之内景物,然后张口喷出一团火焰,将三百里外的云栈洞烧成灰烬。

    “师傅,大师兄欺负我?”猪八戒忙向唐僧告状。他自认在武力上斗不过孙悟空,就立马向唐僧靠拢。

    唐僧眉毛一皱道:“悟空,怎可如此鲁莽?”猪八戒向他状告孙悟空,他心中十分欢喜。

    孙悟空撇撇嘴,不与唐僧争吵。他限于徒弟的身份,若与唐僧争论,必定吃亏,故而讷言敏行。

    猪八戒见唐僧和孙悟空不睦,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暗道:“师傅和师兄不睦,我就能从中左右逢源,以后日子好混了。”

    孙悟空火眼金睛,早已看穿猪八戒的打算。他心性刚强,术法通天,根本不屑那些蝇营狗苟。

    “悟能,师傅希望你在取经路上勇挑重担,这取经的担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孙悟空将行李从白龙马身上取下,交给猪八戒。

    猪八戒脸色发苦,可怜兮兮望向唐僧。

    唐僧老脸一红,他被孙悟空抓住言语漏洞,又做不来出尔反尔之事,只能装作看不到。

    挑担子,是取经路上最苦,最累的活计,孙悟空将挑担子交给猪八戒,就是要惩治猪八戒。

    唐僧三人有两担行礼,只有一百余斤重,对于金仙境界的猪八戒来说,并不算什么。

    可是,取经行礼中有一件贵重物品,谓之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需要在取经所经过的国家,加盖大印。一国之印玺,寄托一国之国运,有山河之重。

    随着取经路线延展,经过的国家越来越多,通关文牒上国印也会越来越多,取经担子也会越来越重。

    可以料想,当取经队伍接近灵山之时,至少要路过上百个国家。那时取经担子怕是有千万斤之重,即便猪八戒有金仙境界,要挑在肩上赶路,也是不易。

    “是!”猪八戒未寻来唐僧庇护,只能老老实实将担子挑在肩上。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多心经

    孙悟空将猪八戒教训一顿,然后将铁棒扛在肩上,在前引路;白龙马驮着唐僧,走在中间;猪八戒挑着担子,行在最后。

    三人一马径直向西,行走一月有余,过乌斯藏国,迎入眼前的是一座高山。

    在西游世界中,各个国家分界线常以三川地理为界。国与国之间常有天堑,这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天然长城。

    “悟空,悟能,可识得前面高山?”唐僧勒住马问道。这一路行来,每遇高山密林,唐僧都要事先询问,心细如发。

    猪八戒抢先道:“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他得罪孙悟空,只能抱紧唐僧这颗大树不松手。

    唐僧问道:“这位乌巢禅师是什么底细?“

    猪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却不知他的底细。“师徒们说着话,不多时,到了山上。

    此山美景处处,山顶有祥光环绕,令人见之忘忧。

    “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好一处仙家福地!”唐僧驻马赞道。

    孙悟空眼观六路,指着前方香桧树上的一个草棚道:“那不是乌巢禅师?”

    唐僧举目望去,但见一株大树之巅,修着一个窝棚,窝棚中端坐一个相貌英俊的僧人,僧人身上散发万道祥光,这些祥光显化于外,或为麋鹿衔花,或为山猴献果,或为青龙蜿蜒,或为彩凤翔舞,一看就非凡俗居所。

    唐僧忙滚下马来,向禅师拜道:“小僧东土大唐唐玄奘,见过高士。”

    乌巢禅师双手虚拖,不让唐僧下跪,口中谦逊道:“圣僧请起,失迎了!”

    “你是猪刚鬣?”乌巢禅师搀起唐僧,向猪八戒说道。

    猪八戒道:“老禅师,我给你作揖了!”

    乌巢禅师说道:“你能进入取经队伍,跟在圣僧身边修行,也是你的造化。”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直盯着乌巢禅师,却未看穿禅师本相,只知他是得道高僧,却看不清底细,不由冷哼一声。

    “这位是。。。。。。”乌巢禅师望向孙悟空,疑惑道。

    孙悟空冷笑:“何必装模作样,你会不认得俺老孙?”孙悟空曾大闹天宫,闻名三界,以乌巢禅师的修为,不可能不认识孙悟空。

    唐僧见状打圆场道:“这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

    乌巢禅师略一稽首,笑道:“久仰久仰!”口气中却并无任何久仰之意。

    唐僧怕二人闹僵,请教道:“敢问禅师,此处距离西天大雷音寺还有多远?”

    乌巢禅师道:“百里路尚未行出一里。而且过此山之后,虎豹横行,前途多艰矣!”

    唐僧立即明白乌巢禅师与取经幕后人物有联系,他来此志在警告自己,取经任务正式开始,需要与妖族交手了。

    “请禅师指点路途!”唐僧一语双关道。

    乌巢禅师笑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唐僧闻言大喜,他一直羡慕孙悟空的上天入地,降龙伏虎的本事,此时能得高人传经,自是喜不自胜。

    乌巢禅师也不避讳孙悟空和猪八戒,直接口吐佛音道: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孙悟空闻听多心经,脸上露出肃然之色,他已从经文中窥出乌巢禅师的本相,或者说乌巢禅师故意暗示出自己的本相,警告孙悟空。

    多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说的正是观音菩萨。这篇多心经,也是观音的不传之秘。

    孙悟空已是金仙境界,佛法修为尚在唐僧之上,此多心经他只听一遍,就明了大意。

    多心经是一篇无上秘法,直指大罗金仙境界。若金仙境高手常诵此经,就能分化心神,渐臻大罗金仙之境。

    观音尊者又称作千手千眼观世音,就是因为她分心千用,故能千手千眼,因为她分神亿万,故能慧眼观世界。

    这部多心经是观音的修行体悟,金仙境持之,足以平稳过渡至大罗金仙。

    “此经高明异常,可惜不符合俺老孙的路子。”孙悟空暗自叹息。

    猪八戒神游天外,他对到家双修之术研究很深,对佛家经典却知之不多,这部经书他根本无法领悟玄妙。

    唐僧性情聪慧,只一遍就将全部经文记住,别看他双眼放光,实际上并未领悟精髓。

    “唐三藏,你可领悟此经?”乌巢禅师看向孙悟空,问道。

    唐僧低头道:“弟子已将经文记忆心田,日后定当细细揣摩,朝夕诵读。”

    孙悟空见乌巢禅师紧盯自己,知道观音等待他作出承诺。观音肯将多心经当众说出来,自是希望孙悟空能沿途教授唐僧。

    “师傅,不必同他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