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蕴含着不同的思想,连饱读诗书的大儒都未必理解,更何况不谙世事的十岁孩童?
苏林焦急的想着,却丝毫摸不到头绪。不能彻底通彻,不能推陈出新,怎么可能开智?他不断的翻着书,想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释。从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小孩子对天地的看法,圣人也无法解释,但实质上蕴含的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明一个人不可能全知,还是说明天地广阔,人应该更加深入的探索?
但以苏林的见识,孔子的这句话蕴含的表面意思他很容易理解,但这句话到底延伸出什么样的道理呢?不弄清楚这个,恐怕永远无法以这句话开智,除非换一句箴言。
他脑海里突然亮起一束光,闪出闪闪发光的一句话,语言直白,道理却清晰分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苏林就笑了起来,这句话不是告诉人们学无止境,天地广阔,而是要自己去判断,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得出结论。就像这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名篇的解释有很多,但从来没有关于自己判断的解释如同这句话一般笃定,更没有这样震撼。这一瞬间,一股强烈的思想从他胸口涌起,才气勃发到眉头,毫不费力的冲破了他的智窍。才气冲天而起后游遍全身,将他一切疲惫和伤痕都抚平。
苏林微微一笑,轻轻的盖好被子,开智之后,终于仔细感受起脑海里的状况来。
一本精致的书。
他用意识看向这本书,在书的封面上,写着大大的几个字:《儒道圣典》。他心里一笑,好大的口气,敢自称《儒道圣典》。
这个世界是读书人的世界,书生开智后拥有才气,然后以才气修行。在中原五国之外,有万里长城拦下了妖族。三千年前,妖族十大圣犯境,五国接连败退之时,圣人周文王横空出世,编撰了周礼击退妖族,并与妖族签订了千年协议,不得互犯。
两千年前,妖族诞生了一位惊天动地的大能,登上妖族帝位,与妖族十圣再度犯边,于是五国再次败退,而此时,圣人孔子提笔书春秋,才气化长城,定鼎了中原世界,将妖帝击成重伤,春秋笔下镇压了五位妖族大圣。
至此,圣人之道大成,孔圣定文位才气之法,广传至今。
千年前,妖族五大圣自长城之下脱困,再度十圣犯边。此时,便有亚圣孟子异军突起,以天下才气联接万里长城,再度将七位妖族大圣镇压在无尽才气之下,与妖族再次签订千年盟约。
周文王定周礼,孔圣尊儒术,亚圣更是筑万里长城。从此,中原五国便是文位才气之法,辅以孟圣“集中原文气,筑万里长城”之法,抵抗着妖族及其附庸蛮族的入侵。
敢自称儒道圣典,就算孔圣亲笔所书的《春秋》一书也担不起。
他心里冷笑着,翻开了这本精致至极的书,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有多了不起。但是翻开这本书,却没有一丝字迹,只剩下几十页的空白。
他冷笑一声,自己虽然没觉醒文位,但感应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这几天得道那个东西之后。虽然这本能进入自己智海的书可能有某些奇异,但如何比得上自己前些天捡到的那个东西?若不是那个东西,原本毫无出奇的自己怎么会像现在这样信心十足,待人有礼,诗书更是信手拈来?
在他的智海里,一枚大大的“行”字漂浮在智海中心,一丝丝文气从这个字上垂下,扩展着自己的智海。在智海中央,整整九块砖头大小的才气游走着,滋润着他单薄的身体和智海。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赌约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玉书便已经做好了早餐,卷了两个饼子当做干粮,准备留给苏林在考试当做吃食。
她心里想到,要是苏林再考不中,他就要剥夺士族身份了。到时候不说现在的安稳生活,恐怕两人连保命都有问题了。
她脸上一红,想起来昨天苏林说的话,心里向自己说道:“玉书,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句诗是她在一位大家闺秀家里听来的,于是便深深喜欢上了这句诗。
羞涩了一会儿之后,她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努力让自己的羞红恬淡了一点,这才端上脸盆敲开了苏林的屋子,叫他起床吃了早餐,而她自己则去给苏林收拾行李和笔墨纸砚。
现在天色刚亮,两人便已经坐在了牛车上,朝县城而去。
摇摇晃晃的坐在村里王伯的牛车上,玉书对安静异常的苏林说道:“小苏,县试也不是绝路,哪怕这次不中,以后中了也能重回士族行列。”
苏林认真却冷静的点了点头:“放心吧,玉书姐,这次我必能高中。”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毫不犹豫的自信。
杨玉书怔怔的看着他,仿佛一晚上不见,原本眉间虽然隐藏起来的愁容彻底消失,只剩下面前这位自信自强,挥斥方遒的男人。
他转过头来看向杨玉书:“等我高中后,便是你享福的时候了。”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阅卷
片刻之后,苏林信心十足的走出了贡院。
他一走出来,门口的围观群众就恰如其分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看,那不是苏家湾的苏家小子么?年近十五还未开智的那个。”
“什么,年近十五还未开智?那还能有发展吗?”
“不知道,看这样子,恐怕是自己放弃了吧。”
“应该是吧,现在刚刚午时,别的书生都最多答到第二卷解圣言,第三卷更是考验灵性的诗词,就算是秀才参考,这时候也未必能做完。”
“哎哎哎,他过来了……”
那人正说的起劲儿,旁边的同伴就拉了拉他的衣袖,于是两人赶紧闭嘴。
开玩笑,哪怕苏林真的是脑残,但也架不住万一中了呢?士族和平民之间的区别让他们选择了闭嘴。
而等在贡院外边的杨玉书也猛然站起身来。苏家乃士族,对考试的流程杨玉书也大概知道一些。苏林刚刚进去时,杨玉书也没患得患失。但一个上午过去了,该想的也想完了,于是便找了个屋檐下等待起来。
但没想到刚刚午时,苏林就出来了。
她微微愣住,不清楚具体情况,本能的迎了上去。
杨玉书问东问西,苏林也有一茬没一茬的回答着,两人便在一群酱油党的围观中回了苏家湾。
——————
而这时的贡院里,县令李文鹰和两位进士文位的老者已经恢复了过来。不管怎么说,教化出一位童生试里便诗成鸣州的学生,李文鹰都少不了获得褒奖。但这个功劳太大了,恐怕主要功劳要归池诺府里了。最关键的是,那位知府可是李文鹰派系的死对头。
所以李文鹰才差点气的吐血。
刚刚恢复了一点,三人便携手来到了贡院外。李文鹰乃是县令,天然上的考生座师,刚走过来,就见到一位虽然瘦弱但器宇轩昂的年轻考生走出了贡院。
胥吏赶紧向三位老大人行礼,李文鹰心里有事,毫不在意的挥挥手说道:“刚刚出去的是谁?”
两位胥吏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位上前说道:“刚刚出去的是苏家湾的,是苏牧先生的独子,不清楚具体名字。”
在李文鹰旁边,其中一位老者站了出来:“苏牧?莫非是四年前去世的那位秀才?”
胥吏点了点头:“就是苏先生。”
那老者这才点头,摸着胡子说道:“既然如此,你便看好这里吧。”他转身向另外两人说道,“怎么样,有没有可能是这位?”
另一位老者点了点头:“很有可能,那苏牧当初虽然未曾中举,但才学不弱于举人分毫,连王翰林都说他有进士之才。可惜刚正不阿,在州试中针砭时弊,最终落榜。如果是他的后人,说不定真能写出名篇来。”
李文鹰才任县令三年,对苏牧毫无了解,听见老者的话,他这才说道:“原来也是性情中人,现如今朝种奸臣当道,向那位苏先生一样在州试中针砭时弊,肯定是不讨那些人欢喜。”
说完他狠狠的说道:“可惜陛下年幼,洪圣又镇守圣殿,否则哪里会让奸臣当道?”
老者窃喜,李文鹰乃是大儒杨清树的弟子,自然跟当权的左相不是一派。这下自己算是说到了心口上,这样渐渐拉上关系,说不定能成为杨清树的人。
杨清树桃李遍天下,又是陈国三位大儒之一,对自己等人来说可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他谄媚的说道:“正是如此,所以刚刚诗成鸣州的,很可能就是刚刚这苏家小子了。”见李文鹰表情轻松起来,他摇了摇头说道:“可惜科举自有规则,哪怕是县令大人亦不得先开卷,只能等圣殿来人检测之后,汇合府衙来人和学政司来人才能开卷。”
李文鹰点点头:“既然是忠良之后,才学肯定没的说,也罢,就等酉时开卷吧。”
说完三人再度看了看,就起身回到了县衙。
申时一到,整个贡院便响起了座师要求停笔的声音。而这时,做完了的学子自然松了口气,没做完的也只能悻悻交卷,只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读书人,抱着试卷死活不肯放手。
那座师年年都会见到这样的人,一位主考两位副考走过去,义正言辞的说道:“时辰已到,若再不交卷,就休怪我等请圣盘。若你等再坚持,落到智海破碎的下场,就不要怪我等狠心。”
那老者这才停笔,颤颤巍巍的伸手将试卷递出,涕泪横流的将试卷递上。
主考叹了口气,今年总算没请圣盘。等这份试卷收好,他便与两位副考和几位胥吏一起,将试卷带到了县衙大殿内。
此时的县衙大殿内,一位身形高瘦的青衫中年人已经坐在了大殿上方,李文鹰和学政司来人分坐两侧,前边还有三把椅子,正是留给主考和两位副考的。
几人简单的见礼问候了一番,时间便已经接近酉时,那青衫中年这才说道:“诸位同僚,酉时已近,准备开卷了。”
几人点点头,那中年人这才拿出一张圆盘,正是所谓的圣盘。而此时,那两位副考颇有自知之明的将第一册试卷平铺开来,这部分试卷便是默写的那部分试卷。
圣盘陡然大亮,金色的光芒高达三丈。那青衫中年大喜:“好,好,好,如此才气,贵县真是不同寻常,各位教化有方,当受天下学子敬仰。”
当金光消失后,他才率先将这些考卷翻开,每翻开一本都要仔细看一遍,然后写好评语,才交到另外几位手上。剩下几人也是一样,分别对好答案,然后写好评语。
这一次县试有五百多人参考,哪怕几人身体受才气滋养,半个时辰过去也才看了一半。而这时,那青衫中年人却微微一愣。
听见他的讶异之声,另外几人也抬起头来,李文鹰首先说道:“学士有何发现?”
中原五国,若有文位,皆是以文位相称。李文鹰和这位青衫中年人文位都是学士,所以便互称学士。
那青衫中年将试卷递过来,笑着说道:“你看看吧。”
李文鹰诧异的接过来,细细的看起来,越看越是满意:“不错,竟然对了九成五,想不到我们这样的中县也有天才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