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生间设施又都是最先进的西方科技成果,如果只强调其中一种因素,就不会有竹房子给人带来的如此丰富的感受。
我们的世界也应该是丰富的,融合的。
第121节:读孔子
读孔子
尽管经历了〃砸烂孔家店〃、〃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但是孔子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在孔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尊重人、爱人的思想。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殉葬是很普遍的事情,稍有地位的人死的时候总要让几十甚至上百的活人为他殉葬。殉葬的人越多,越显示出他的社会地位。而孔子就坚决反对这种拿活人陪葬的做法,他甚至反对拿陶俑做陪葬,因为这种陶俑还是人的样子,是对人类的不尊重。所以有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种对拿陶俑做殉葬的人的诅咒。秦始皇当年秘密大建自己的坟墓,就用了许多陶俑来做陪葬,也就是我们今天在陕西发现的兵马俑。他死后发生的事情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让那些乐于拿人做陪葬的人断子绝孙。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坚决反对,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祖先被活埋在坟墓里。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论语》中子夏说的一句话,同时也被认为是孔子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与其他许多信仰和宗教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奴隶社会后期,孔子能提出这样伟大的思想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谐奠定了基础。
孔子的确是人类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的原则教育鲁国的学生,也教育当时其他国家的学生。他还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明德〃、〃亲民〃、〃至善〃。孔子认为人的美德和智慧如同宝藏一样,就在人的身上,所以只需要把它擦亮,把这些宝藏挖掘出来就能显现其光芒,发挥其作用,这就是〃明德〃的过程。孔子认为获得知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这三种学习的办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生而知之〃就是说,我们身上的美德和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只需要经过启发和打磨,就可以显现出来。而一些极端物质主义者不这样认为,他们只承认后面两种学习的途径和办法,认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器官……眼、耳、口、鼻、舌,把信号反映到大脑,经过大脑中一套复杂的物质构件的运作,就转换成了知识和智慧。他们不断做试验,又是解剖,又是心电图的,但这是一种牵强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妄想。就连这些极端物质主义者,也不会相信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完全是大脑这个机器经过复杂的运算得出来的。第二种学习的办法是〃学而知之〃。通过学习,主要取得的是技能,而要获得精神与美德,也只能够通过学习和所见所闻把人身上潜在的能量启发出来。这种启发的方式不一定是在课堂图书中,因此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看的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就容易启发智慧和悟性。〃困而知之〃就是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去学习,这也是人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它会更有针对性。因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能让人去反思,所以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应该按孔子说的既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也有〃困而知之〃,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只是〃学而知之〃。
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又提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是很多人做人处事的准则。
第122节:敬鬼神而远之(1)
敬鬼神而远之
从地球上有人类,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这漫长的岁月中,电就一直在大自然中存在,磁场也一定在大自然中存在,只是人们不了解它,所以才会把见到的各种自然现象都归入到鬼神之列,被〃敬〃起来了。从有人类开始一直到西医有了解剖学,人们才搞明白了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也因为是人类不了解,才用已有的经验和身边常见的金、木、水、火、土来区分和解释。今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全部的世界吗?没有,依然远远没有。我们已知的世界就像黑夜中手电筒照亮的空间一样有限,未知部分是除了手电筒照亮空间之外的整个世界。有人在某一领域内不断地发现规律,扩大了人类已知的部分,让我们人类的手电筒照得更亮、更远。这些人无论他们在什么领域和行业,都是值得大家去尊重的。更让人尊重的是那些除了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发现,还时时刻刻在留意其他那些没有被手电筒照亮的空间的人,这些空间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还是很大的部分。
在孔子的著作中很少提及来世和鬼神。当他的弟子问及来世时,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对鬼神的态度也是〃敬鬼神而远之〃。这很能反映出儒家对未知领域的处理态度……在没有了解清楚规律的情况下,不要自以为是,否则会受到伤害。2003年年初,SARS来了,病原是什么?在新浪网上看到一些自以为是的专家,肯定地说病原是衣原体,于是全国人民都按衣原体来治病。等到WHO发现病原不是衣原体,而是冠状病毒时,时机已经错过,得病的人、死的人已经很多了。当时,每天都在公布又有多少人病了,又死了多少人,谁也不知道明天又会死多少人。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这可能就是医院常说的误诊吧。这位专家的眼神在我的大脑里怎么也抹不去。最近几个月,我又见了许多的人,凡是具有这种眼神的人,我都把他们有意无意地归到自以为是的那一类里去。
第123节:敬鬼神而远之(2)
有些人,包括我自己,总喜欢用创造、创新这类的词,感到用这些词过瘾,觉得自己能做出一些创造和创新的事来。其实这也是自以为是的一种表现。用〃发现〃这个词可能要比创新、创造更符合事实,也更能表现出对未知领域和大自然的敬畏。
人们要发现,要创造和创新,首先需要一种状态和态度。为了方便和顺口,我还是把它叫成〃创新状态〃。不承认没有被手电筒照亮的空间的存在,对黑暗的空间、未知的领域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不可能进入这种〃创新状态〃的。那位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SARS的病原是衣原体的专家,肯定没有进入这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几千年来,人们在寻找的,可能是那种〃出世入世〃的状态,也可能是〃禅〃的状态。有人有这种状态,有人没有。有人改变自己的态度可以进入这种状态,但有人永远也无法进入。有人有时有,有时没有。比如有位作家曾进入这种状态,写了一部很好的小说,后来再也没有进入过这种状态,以后所写的所有的小说很可能都是为了挣稿费,都是滥竽充数的垃圾。再比如,有人要进入这种状态一定是在餐桌上,最好是晚餐,喝一点酒,最好是好的红酒或香槟,在10杯之内,他一定会进入妙语连珠的状态。这种〃创新状态〃是最好最高的境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控制人自由出入这种状态。
其次,就是不要让已经存在的标准成为你创新和发现的〃紧箍咒〃。当我们在一些旅游景点时,导游总要把大自然中的一些风景套上《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故事来提起游客的兴趣,想要创新和发现的人,万万不能进入导游的思维状态。手电筒照亮空间的标准和手电筒没有照亮空间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头脑中应该保有对〃创新〃和〃发现〃的好奇,而不要成为一些〃像什么〃、〃我早就知道了〃的〃知道分子〃。我有些天在伦敦,借宿在朋友家。朋友说,最近在伦敦桥旁,有位男人在半空中的一个箱子里不吃不喝地待了40多天,伦敦大小的报纸都在报道。朋友雇了辆出租车,让我去看,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这人是神经病,脑袋出毛病了,没有什么好看的,看看别的吧。做这样奇怪举动的人,99%可能是神经病,但也有1%的人是在试图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既定的标准。
第124节:敬鬼神而远之(3)
再次,就是不要被工具和形式所左右。电脑、语言、文字、公式都是工具,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我们只能借助这些工具去发现,但绝不要陶醉于这些工具本身。爱因斯坦在晚年(1946年)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E=MC2》。在表示质量和能量的互等性时,他在文章中特别加了一句话:互等性的说法不确切。我想天才的爱因斯坦也想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想不到爱因斯坦研究的高深理论,若干年后却被人频频引用:我从伦敦去机场的路上看到一座大楼名字叫E=MC2;北京新建的传媒大道有一座过街天桥的名字也叫E=MC2;我家有户邻居,总喜欢买最便宜的东西,坏了以后全家动手修理,所有的工具她家都齐全,有一天,我发现她家买了一批便宜的折叠椅,椅子上面居然全印着E=MC2。这让我想到另一种现象。10年前,我跟着易小迪背佛经,可能是我的悟性太差,没有什么长进。后来我看了禅的一些公案后,觉得对我这样的常人的智慧很有启发。但我很快发现,〃禅〃开始泛滥,建筑师用〃禅〃来标榜自己的建筑;画画的用〃禅〃来标榜自己的画;做饭的用〃禅〃来标榜自己的餐厅;一些人觉得中文的〃禅〃不过瘾,就用英文ZEN。这时形式已经与它的本质完全地分离了,仅仅作为一个符号,成为街上的一阵过眼烟云的流行。
第125节:镜子的遐思
镜子的遐思
镜子是宗教讲授中使用最多的一件教学用具。许多大师在讲解和传播宗教信仰的道理时总是离不开镜子,也正是通过这件教学用具,我们可以发现各种不同宗教信仰中一些共同的东西。
在禅宗中,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就把心……自己的灵魂比喻成镜子,写下了那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禅诗,表达了自己对灵魂、躯体和品德之间关系的看法。几百年之后,阿博都·巴哈在《已答之问题》这本书中,用现代人的语言讲述了与神秀所领悟的一样的道理。他说:〃灵永远不会进入躯体,同样不会离开躯体,它不需要一个栖息之所。灵是与躯体联系在一起,正如光与镜子一般。当镜子洁净完整,灯的光就清晰可见了;反之,镜子盖满灰尘,或有了破损,那光便不见了。〃阿博都·巴哈在这里讲的〃灵〃就是我们所讲的灵魂。灵属于精神世界,而躯体属于物质世界。太阳的光照在镜子上,不能说太阳掉到镜子里了。否则,我们就要犯猴子在水中捞月亮的错误了。
挑战神秀的六祖慧能也写过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借用了神秀镜子的比喻,讲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另外一个世界,与物质世界无关的精神世界,一个禅宗里彻底〃无我〃的境界。无论是神秀、慧能,还是阿博都·巴哈,他们都非常智慧地说出了灵魂最本质的特征,这些都是他们沉思之后的比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写了一个剧本《六月雪》,用现代的方式重现了五祖弘忍与六祖慧能之间的禅门公案。他把禅比作是六月雪,在寒冷的高空是雪花,但六月的雪花落到了地面,雪就不见了,变成了水。水在不同的温度下,它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有时是液体,流动、低下;有时是固体,晶莹剔透;有时是气体……但本质上是同一东西,只是外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样,禅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