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猫相片”却渐渐褪去。 
  闪电为什么会“摄影”呢? 
  这一问题在19世纪就有过争论,可至今却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有的学者认为,死者避雨处的棚子可能相当于摄影棚,闪电起了“透视”作用。如果果真如此的话,具体的“摄影”的机理是怎么回事?此外,为什么这闪电“摄影”对摄影对象有选择性?为什么能穿透衣服而印在人体上? 
  这依然还是一个谜。




50000年前的冰人 
  夏季的阿尔卑斯山,风光旖旎,景色迷离。 
  1991年8月,朗特和约瑟结伴作登山之旅。他们喘着粗气在一块还有积雪的岩石上坐下休息。日光到处,在半溶化的冰雾中,隐约瞥见一个人的肩部,细看之下,果然有一个裹尸包。。不久,警察、法医来了不少,人们挥臂挖掘冰雪,力图尽快破案,为被害者昭雪。 
  据现场分析,这个冰人临死时穿着鹿皮外套,外加一件防寒防雨的草编大衣,头戴一顶圆形小帽,此外,还带着一张弓、十几支箭和一把铜斧。现在它的皮肤、内脏,甚至眼睛都保持完好。这是迄今发现并保存得最完整、最古老的古尸,要比中国马王堆的古尸还要古老3000多年。 
  冰人被发掘后,即由直升机运往德国的英斯伯拉克法医研究所。经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这冰人系5300年前的古尸。当时在场的一位专家回忆说,它像旦塔王,那是一具3344年前的埃及古尸,从那个坟墓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充其量只是古埃及的文化,而如今从这个冰人中,我们则能了解到史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这真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 
  据考古学家分析,大概在50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一位30岁左右的男人徘徊在一座高高的山上,他在树林中不知做什么,最后当他走到一条长约20英尺、深约6英尺的山沟中便倒在那里。在冰川寒风的吹袭下,尸体木乃伊化了,随即连绵不断的雪一层压盖着一层,最后完全变成了冰层,这个新石器时代的尸体就这样一直冰封在那里。离这不远的地方,溶化的阿尔卑斯冰川曾已暴露的6具尸体,它们都是20世纪登山的牺牲者。尸体充满了潮气,已腊化,并且某些部分由于冰川的运动和摩擦而呈粉粒状,但此冰人却安然无损。 
  在英斯伯拉克研究所里,30多名人员为冰人作修复工作。遗憾的是,冰尸身上的衣服由于年久发脆,在运输途中已全部粉碎,只剩下一双鞋子。在修复过程中,又不免引起了对尸体的破损,左屁股被撕去一块,阴茎也不见了,不过对尸体的总体研究影响不大。 
  科学家推算,冰人活着的时候,身长5。3英尺,相当于中国人的中等个子,重110磅。 
  为保持冰人尽可能地完好,研究者用消毒过的小冰块,层层包住冰人,最后再用塑料布覆盖,以保证其皮肤处于96%~98%的湿度。在这个冰包内始终模拟冰川的温度,即处在…6℃,并用一监视系统控制温度、湿度。 
  考虑到对冰人的身体检查、研究势必引起损伤,人们设计了专用的电脑设备,可供专家在不接触冰人的情况下作研究。采用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CAT),研究者能在电脑屏上看到冰人的骨骼和内脏,并获得清晰的三维图像。把CAT技术与电脑辅助的绘图程序结合起来,研究者创造出一个十分精确的冰人原始脑壳连面容的复制品。 
  从CAT图像中可看到,他的左臂已折断,很可能就发生在他临死之前。 
  在他的左耳垂上有一条深沟纹,说明他曾戴耳环。此外,还找到一种白石的饰物;他的左脚上纹有3英寸长的条纹,左膝盖上纹着一个十字,其腰部也纹着14条纹线。这些纹身情况跟现代的不同,但对他本人可能有某种特殊意义。 
  从其蛀蚀的牙齿可看出,他吃的食物含有砂粒。在他的外套的皮毛中,发现了2颗原始小麦粒,这说明他可能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下的农业区域。 
  专家们对冰人的遗物一一作了研究。他的皮件皆被细致地清洁、擦油和脱水处理;革制品作干冻处理,以驱潮气;木制品则在热蜡液中浸泡,以驱潮防腐。 
  最重要的发现是那把铜斧。4英寸的斧子,看来是从模子里翻砂而成,铜斧镶着L形的硬杉木柄,并配有一个皮套。铜斧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到了公元前3300年,石头已让位于金属,成为制作工具的材料,这一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推进了一大步。 
  冰人有一个小工具袋,内藏骨钻子、2片火石和一块打火石,在一片火石上附着多种草类的花粉,说明他用这些草来编制绳子、刀套和帽子。 
  1992年夏天,研究者重返冰人现场,那里已覆盖了20英尺厚的白雪,志愿者铲去了600吨雪,才见到岩石和泥土。他们在那里又找到了一顶皮帽和许多小皮块及木头,还发现了不少丸状的动物粪便,可能是羊粪,故这位冰人在临死前可能还在放牧。也许是在追寻失落的山羊时进入山区,遇到了大雪暴,他无法返回,躲避在沟中,不幸葬身于此。




尼斯湖水怪之谜 
  在英国有名的苏格兰大峡谷中,有一个不大的细长而深的湖,人们称它尼斯湖。这个湖长仅39公里,最大宽度也只有2。8公里,湖平均深210米,最深处也不过293米。这里风光迷人,环境幽雅,假期人们常在湖中游泳、泛舟,是一个消闲渡假的好地方。但是,由于自古以来这里就流传着湖中生有怪兽的传说,于是尼斯湖的名字曾几度轰动全球,尼斯湖怪物已成为一个神秘莫测的谜。 
  英国的“尼斯湖”现象调查协会根据调查了解到的事实、目击者的证言和照片,推断出这类动物的外貌,做出了一个较详细的描述:该动物身体全长约18米,其中头颈之长约为3米。体躯背部有1~2个肉峰,尾巴短,圆形,还有4只脚。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尼斯湖怪物就和生活在中生代的一种蛇颈龙颇为相似了。蛇颈龙是巨大的肉食爬虫类动物,全身长达15米,是远古时期栖居在海洋中的动物。现在已经知道的蛇颈龙有20种以上。它的头很像蜥蜴,口中生有像鳄鱼那样的尖锐的牙,颈部像大蛇,身体和尾巴又像普通的兽类,长着像海豹那样的鳍脚,偶而也能到陆地上来呼吸空气。 
  如果这种古代的蛇颈龙能够生活在20世纪,那可真是一大奇闻了。再说,海洋动物蛇颈龙怎么会生活在淡水的尼斯湖中呢?科学家们认为仅根据少量的照片和目击者的证言,就对尼斯湖水怪进行系统分类,是不妥当的。 
  于是,一些学术考察队又陆续前往尼斯湖,从各个角度来调查研究尼斯湖水怪之谜。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在调查尼斯湖里有没有存在足以养活这种巨大动物的食物的可能性时认为,食物对于尼它是绰绰有余的,以湖的深度和大小来看,足够10个这样的怪物生存。他们为了弄清楚尼斯湖的起源,还调查了湖周围的地层,测量了湖的容积。根据调查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在远古时期,这里是一个海,由于地震或者北欧冰河的消失,陆地渐渐隆起,于是与海隔离而变成湖,在这里生活的海生动物也就被封锁起来了。虽然海水逐渐淡水化,但是这里气候温和,鱼和浮游生物较多,又没有外来的敌害,所以它们能够继续生存下来。 
  这类怪物的祖先是在什么时候、经过什么途径到淡水湖中定居的呢? 
  向这个生物界之谜挑战的瓦夫尔晓夫教授则认为,在中生代不仅有海生的而且也有淡水生的蛇颈龙。如果是这样,那么现在生存的蛇颈龙,是从中生代就陆续生存于淡水湖中的。瓦夫尔晓夫还认为,在海生蛇颈龙灭绝后的7000万年之间,其淡水生的伙伴,必定经过几个世代的变化。因此在这些湖里,不仅有蛇颈龙一类,必定还有那个科的其他种类在生存着。 
  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蛇颈龙的尸体不浮到湖面上来呢?大家知道,鳄鱼和一部分爬虫类往往吞食石块作为压石,因此其尸体沉于水底,最后成了栖居于水底动物的食物。 
  但是,这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推断,仍然没有揭开尼斯湖水怪之谜。 
  1972年,美国波士顿应用科学院以赖恩斯为首的科学家,利用水底频闪摄象机和声纳仪,从水下拍到了一张像是鳍的某种生物照片,为怪物的存在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之一。同时,通过声纳的测试和其他照片,可以说明这条鳍是在运动着的。鳍大约有2米长,呈扁平菱形。 
  1975年该院又派出了考察队。6月20日,赖恩斯等科学家经过极大的努力,终于通过水下照相机在水深11~25米处,拍到一张显示怪物的头部、颈部以及部分身体的照片。他们描绘了尼斯湖怪物的大致模样:身长15~20米,颈长3~4米,两个鳍脚从躯体上端伸出,有一个较小的头,头上有个角状隆起。他们为这种动物正式命名为“尼斯菱鳍龙”。 
  这一发现虽然轰动一时,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该资料不可靠,其中最清晰的照片也太模糊,难以作证。 
  1993年12月,英国科学家发表见解,认为给苏格兰旅游业带来巨大收益的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既不是恐龙(蛇颈龙),也不是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很有可能它是一条失恋的波罗的海的鲟鱼。 
  鲟鱼是一种个头很大的鱼,它体长3米,重约200千克,能进入淡水繁殖和产卵。这种鱼有些类似于爬行动物,具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很可能给人一种水怪的脖子的印象。 
  鲟鱼能生活在像波罗的海这样冷的北部水域里,但很少进入英国河流。 
  英国科学家认为,这种鱼冒然进入尼斯湖是为了追求雄性。他们认为,这种结论与目前的科学考察结果相符。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400多年前,哥伦布第四次去美洲。他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百慕大群岛和波多黎各岛之间的百慕大三角地区,经历了一段令人恐怖时光。哥伦布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曾这样写道:“一连八九天都两眼看不见太阳和星辰。我见过各种各样的风暴,但从来还没有遇到时间那么长、那么猛烈的风暴。” 
  实际上,对百慕大三角深感恐怖的决非哥伦布一人。因为几百年来,已有100多艘船只和30多架飞机在这个地区离奇地失踪了。因此,百慕大地区被人称作是“魔鬼海域”和“死亡三角区”。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百慕大海区不光发生过离奇的失踪事件,而且还发生了一些用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 
  1972年9月,一艘轮船正在穿越这一片神秘的海区。太阳已经落到海平面下,船员们点起了灯。正在这时候,忽听得有人惊呼:“起雾了!”原先透亮的空中,突然弥散着淡绿色雾气,灯光暗了下来。驾驶舱里的罗盘稀里糊涂地旋转了90°。也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出现了一块很大的黑云,它把星星遮得严严实实。又过了一会儿,一道炫目的白光穿过了黑云。少顷,一切都恢复了原状。 
  1977年的2月,5位富有冒险精神的探险家同乘一架水上飞机闯入百慕大地区。飞机到达百慕大海区的上空,原先还是晴朗一片的天空,猛然间不知从哪儿飘来一阵绿雾。这绿雾越来越浓,笼罩了飞机的四周。这5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