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都爱情-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他的注意,这些纸画显然是几十年前的玩意,但细看房间中每一样东西,有哪一样是当前的呢?它们都是以前的。陶先生狠狠地吸着烟,他说,那人姓高,叫高怀。高先生就是在这只脚盆里洗澡的,他说。承天没想到陶先生从一只脚盆开始来讲述这个铭文中的高先生。孝梅提醒陶先生,说铭文中的这个人叫高怀谨,承天看一眼孝梅,意思是她不该打断陶先生,但陶先生还是跟孝梅解释说,为了方便我们叫他高怀,在我印象中是你妈先这么叫他的,以后我们就都这么叫了。我妈,孝梅很怀疑地问。陶先生说,是的。承天又递给他一支烟,陶先生接着说,那时他总在房间里洗澡,很少到澡堂去,我们那栋旧楼的背后以前有三排更旧的平房,比管理所的旧平房还要建得早,那儿曾经有浴室,有球场,但高先生硬是不去浴室,他就在这里洗澡,而且洗澡时要么是你母亲在,我么就是喊我来,当然我们两个人不会同时陪着他洗澡,他跟我们所讲的永远都是那个话题。什么话题?承天问。孝梅打断承天和陶先生,她问,我妈跟高先生什么关系呀,陶先生笑了笑说,那时他们是恋人,高先生是我们管理所分来的最有才气的人,但他性情怪僻,他是个考古爱好者,并且把这种爱好传给你母亲。孝梅说原来这个铭文中的人居然是我妈的朋友。陶先生很平静地告诉承天和孝梅,他跟高先生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不理解高先生为什么会命中注定在劫难逃。怎么回事?孝梅问。往事涌上心头,陶先生居然讲着讲着就乱了,刚才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情现在又膨涨起来,好像世界极不公平,他停顿了下来。 
  承天看着他,问他要不要改日再谈。陶先生摇了摇头,他说到外边去要点开水,孝梅很紧张,她担心他跑掉,承天说那我帮你去倒,陶先生坚持自己去要开水,他在外屋的平台上找茶叶,孝梅忽然也有些乱,她拉着承天的手,承天也跟在后边,平台上有许多小瓶子,装了无数的试剂和药粉,但陶先生很敏捷地抽出了那只装茶叶的小桶,捉了些茶叶,放进他的玻璃杯,然后他拉开门,向左手过去。承天也跟过去,孝梅留在后边,承天进了左侧倒数第三个房间,他没跟进去,站在门外,他听到里边那个人跟陶先生打招呼,还问他怎么今天没有准时来。陶先生小声地跟那个人讲了句什么,承天没有听到,然后那个人从凳子上站起来,肯定很吃惊,因为承天听到他明显地噢了一声。陶先生出来,那个人往外送他,看见了门外的人,那人很吃惊,好像承天是个怪人,那人赶紧缩了回去,关上门,在门里说道,要水就再来倒。陶先生说,不要紧,我不要紧。他们又回到陶先生的旧实验室。 
  回去之后,孝梅赶紧问,那个高先生在哪?陶先生喝了口水,眼睛立刻湿润了。他站起来,走到屏风外边,并放下蓝布拉帘。孝梅要出去,但承天拽住她。陶先生肯定是伤心了,他到外边之后,拼命地摔掉他的那些瓶瓶罐罐,尖碎的破裂声此起彼伏,走道里的人听见了,就在外边试着喊老陶,你没事吧,你不要紧吧,你还好吧。老陶还在摔。承天想让他摔,反正试验也没有意思了。过了好一会,他又进来,孝梅没有紧追不舍地问,她翻着旧杂志,忽然他看那一篇有她母亲姓名的小论文,很短,只有千把字,登在杂志的两个下半页上。她抖落着问陶先生,这是我母亲写的吗?陶先生向下勾了勾头,以便验证他是否看清了旧杂志的封面,这只是为了排除那不是他自己所写的某一篇,他点了点头说,它是,那是你母亲对火焰的观察论文。孝梅抿住嘴,她防止自己笑出声来。 
  过了好半天,陶先生还是接着先前的话说,高先生后来就消失了,传说他死于红卫兵之手,他们把他捆起来,在身后点着火把,把他拉到郊外,他无意地指了个方向,好给他确信姓高的就是被拉到那个方向的。后来呢?承天问。后来?陶先生说,我不是说了,传说他死了,到少是消失了,在那个动乱时代,消失,是最合理不过的事了。孝梅在沙发上挪了挪屁股,他看见陶先生右手那张大床上蚊帐的两只挂钩,挂钩上雕着龙和凤。承天看看大脚盆,仿佛能看见一个男人,光着屁股,在搓灰,虽然那时高先生也年轻,但现在想来一定是个衰老的男人了。陶先生又喝了口水,孝梅来到大床前,她用手摸了摸蚊帐以及两只挂钩中的一只,蚊帐质地很好,纱料虽然陈旧,但网眼仍十分均匀。现在没有蚊子,我们地下室蚊子很少,我这儿一只都没有,陶先生跟孝梅说。孝梅走到陶先生身边,她很想摸摸这位陶先生的肩膀,以确定他是个人,他是个在讲真话的人。陶先生让了让身体,孝梅便抽过身,站到旧纸画前,画上画的是熟悉的唐朝故事,是秦琼和他的朋友们。陶先生问承天要不要喝点水,因为承天抽着烟,有时在咳嗽。承天说他不喝茶。 
  67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据陶先生所讲,那个铭文中高怀谨因为在文革清洗中无意间得到了一张考古图而身陷绝境。这张考古图也就是后来陶先生交给孝梅母亲的那一副,高怀谨当时虽然毕业后分配到水库管理所工作,但他时常到西大去,那张图纸就是在西大被清洗出来的,高怀谨和孝梅母亲的恋爱也恰恰开始于那段动乱岁月,据陶先生讲,那时他本人只是高怀谨的朋友,她母亲跟他并不熟。至于高怀谨跟这张考古图的关系是一个谜,关于这一点,孝梅母亲也始终被排除在外,至少高先生没有跟她讲,那时她的考古热情十分有限,考古知识一窃不通。但陶先生本人一直猜想高怀谨没有跟孝梅母亲说实话,哪怕临到最要紧的要处决他的时候,他也没有说他跟那座古墓的关系,这也正是孝梅母亲一直痛苦地面对的空虚,她同样不明白像高怀谨这样的人他到底是承受了什么样的咒语? 
  陶先生用手巾擦脸,动情地跟孝梅和承天说,你们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你们永远弄不明白的。孝梅有些不耐烦,是什么时代又有什么关系呢?陶先生执着地说,我一直猜那个高先生,也就是现在你们打开的这张铭文图上的高先生,他是看见过那个墓的,他已经到过,因为照当时给他定罪的事实,就是他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反革命宣言,他口出狂言,说他找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是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是什么?承天问。陶先生接着说,高先生的宣言谁也没亲眼看过,只是听别人说,那座古墓里有一具古尸,古尸的嘴里有一个特殊的东西,那东西教会你看那些铭文,孝梅问,铭文我们现在不是都看过了吗?不,陶先生呵斥了孝梅,他说,只有古墓里的古尸嘴里才藏有唯一的阅读铭文的方法,只有按那样的方式去读,才能读到那唯一的东西。 
  人们逮捕了高怀谨,被定为反革命罪,那时你母亲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她坚持住了,人们始终没找到高怀谨最根本的证据,就是说他和你母亲保住了藏宝图。尽管在那时或许没人相信这藏宝图里的铭文确实是高先生自己的悼洞,是上千年之前有人留给他的咒语,但咒语的亲切的,陶先生落下了泪,这篇如此可读的铭文讲的不就是高怀谨的故事么? 
  68昭通镇 
  铭文上所提到的古墓地址从字面上看应该在今天的山西运城一带,由于年代久远,隶制上有许多变迁,所以要想确认古墓的当今准确位置还要去查阅许多资料,陶先生至少是从孝梅的视线中淡出了,现在承天和孝梅要做的是找到古墓的地址,从铭文中所简单涉及的对高怀谨生平的叙述线索来看,当时上千年前立墓时应该有一条大道,直接从西南北上,一直通到塞外,当然在当时的中土一带,街市繁华,驿站甚多,因为对铭文的阅读方式只能有限于我们现在所习惯的那种正常方式,所以只能大致勾出文中所涉及的古墓地址,但从叙述线索,生平以及当时立墓前的构思来看,应该涉及到当时的两个县以及在地貌上处于明显地位的四南山。四南山虽已经改名,但在现在的平阳县志上确实找到了以前的四兰山,现在更名为四栏山,但仍是那座山,地貌变化不大,是一座黄土高原凹陷地带的巨大的长山。从建墓之前对悼词的斟酌性的陈述来看,四栏山极富象征性,而且与它毗邻的卫河与高怀谨的儿时生活有关,卫河不是那条著名的渭河,它是另一条大河的支流,有了山与河还有两个古镇的勾角,大致能确认到现在的平阳县与威信县的交界处,孝梅和承天搬来若干地方志,还有新版的网上地图,最后他们确认了一个叫昭通的乡镇,那儿的位置应该跟铭文上提到的古墓遗址吻合。 
  承天和孝梅是在九月份往山西走的,平阳县没通铁路,火车的终点应该是县城,他们到车站买票,人家说现在发往山西的车子很少,大部分往陕西,经西安北上至京城,往山西太原方向多为慢车,而且叉道很多,好像要换车,承天想买机票先飞太原,再从太原坐汽车去,孝梅认为这节约一些,于是两人买了联程票,先从成都往黄土高原走,然后再到山西境内,可以转道至运城,从运城再坐汽车往平阳县,他们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赶到了运城,运城很有气魄,透着高原上的苍劲,山西人很忠实,旅店小,很便宜,他们在运城住一晚,要了两间房,承天可以亲吻孝梅,但孝梅不让他睡她,她一再说等她再长大一些,承天能摸她到体内的激动,但她不愿走到那一步,刚好自己也可以省点力气,对于女人,他已会十分的倦了。从远城到平阳坐了八个小时的车,赶到平阳县城,发现平阳与黄土高坡的其它地方明显不一样,天气很好,水草也多,有一点小江南的味道,平阳县外就是那条希铭文中提到的卫河,他们在县城待了两个小时,向人们打听了一个叫昭通的乡镇,别人说你们也到昭通去啊。他们很奇怪,好像到昭通去是件不平常的事,向别人一打听,才知道昭通是一个咽喉地带,是关中平原向高原递近的一道要塞,那儿是过去人们避免谈及的地方,据说常年恶人出入,民不安心,但现在好了,只是历史在人们身上留下一些阴影。 
  承天和孝梅雇了辆县城里的出租车,五点钟,太阳还没下山,就直接奔向昭通镇。在出租车上,他们跟那个马司机聊天,问他昭通镇到底有多大,那人说昭通镇不大,因为是个重要地带,所以镇子狭长,在它背后就是高起来的土脊,叫它土脊,是因为它一直高上去,从裂开的渐渐堆起的黄土中,高原平整地向北延伸,而土脊的正西和背面潜伏着许多怪异的东西,地形怪异、危险,凶人出没,有时也有水流溢出,甚至有清澈的汩泉,听司机这么讲,大概也符合铭文中所提到的古墓所在地的地貌,到了昭通镇之后,他们一开始没找到住的地方,天已快黑了,镇子上的拖拉机还在奔忙,看街灯下那些朴实的山西人好像没有什么恶人的样子,只因为心态上有些紧张,所以才偶尔能看到一些鬼魅的人在台球厅或饭馆外出没,很狡诈地看着他们。因为他们来此地,至少跟考古有那么一些关系,所以他们不愿找当地政府,不愿随便透露自己的意思。 
  他们在镇子的西头,一处要向后退就明显高起来的街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