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乎意料,汉军攻下了第三道防线之后,连续五天没有对第四道防线发起任何形势的进攻。除了每天派人在城外观察之外,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攻举动。第四道防线的守将一开始以为汉军打算故技重施,继续挖地道,可是一直在地下用耳朵听前方信息的部队却回报说地下安静得紧没有任何对方在挖地道的声音。
这就奇了怪了,汉军不会放弃对他们的攻击,所以汉军没有行动比有行动更可怕。消息传到裴珊城,裴珊城的匈奴人也是想不通这个问题。左贤王则是摇了摇头“这下子真的被汉人彻底牵着鼻子走了”。面对这个情况右贤王则是疑惑道“我们能不能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攻击汉人?”这个计划一出口就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因为他们此刻的消极防守,实际,他们已经不知道汉军究竟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驻扎在何处。即便是赌徒心理极重的克摩尔,可放弃了对这个计划的支持,因为他已经怕了,他现在巴不得全力守住这三条防线,汉军最好全部消失。
面对匈奴人的消极防守,汉军则是在另辟蹊径,高正深知,用了奇计破了两道防线,再破下去只会拖慢进程。必须要用一个强有力的威慑手段直接敲掉这些防线,方才是正道。于是高正想出了一个非常之天马行空的计策,就是直接绕过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之间反过来设置卡道,截断三线的互相联系。让它们陷于孤立无援的恐惧之中。作为一支没有信仰的扈从军,一旦知道自己没有赢的希望,自然就会乖乖投降。
此计一出,在汉军内部也是一片哇然,因为大部分将军都认为眼下他们正道攻取速度已经够快。没必要行如此冒险之事,不过高宠作为主将,不少将军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高正已经带领高价军在漠北驰骋,而高正的坚持也得到了皇帝的肯定。毕竟远征还是消耗国力的,眼下高正提出了一个不错的计策,于情于理,皇都是支持的。
所以几乎所有汉军都在准备木板,这些木板就是他们打算一夜之内修筑起一个临时方阵所需要的木材。一连几天,白天汉军都在处理这些木板,晚则是开始分发各个部队,让他们开始绕行到防线外围。
就这样,一直到了第十天的夜里,所有的汉军已经各就各位,汉军分成三部,每部两万余人带着无数的木板从黑夜中冲出,在防线之间搭建属于自己的临时营寨。一块块木板树立,一个个营寨拔地而起。日出东方之,红金字绣的大旗迎风飘扬,汉字在阳光中发出耀眼光辉。汉军照例一般擂鼓出操,其实就是演戏给匈奴人看,好吓一下匈奴人。
果然,匈奴人一大早起来,发现汉军居然修营寨修道他们眼皮子底下了,而且可怕的是忽然一夜之间,一座完整的营寨拔地而起。守将马差人去裴珊城送信,可是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信使到达裴珊,干道已经是汉军的营垒。
于是汉军便开始对他们招降,首先要招降的,并不是第四道防线,而是第五道防线。汉军的招降很简单“我知道你们都不是匈奴人,不过是匈奴人抓了你们过来,要你们为他们卖命,你们有千百人,匈奴督战队方才数十人,如今我大汉天兵到来,你们还要为虎作伥嘛?假以时日,我们大汉为你们收复故土,你们还有什么颜面面对你们故乡的亲人。只要你们打开城门,汉军保证既往不咎,若是不降,破城之日,屠城之时!”
一声声的劝降,十面埋伏的景象,紧凑的战鼓声,全部都是那些胆小的扈从军没有遇到过的。汉军说的大道理他们不懂,也不想懂,唯一一个说道心坎就是他们有这么多人,眼下汉军又在外面,只要逃出去,就不用死了,留在里面一定是死啊!
大部分人都是议论纷纷,究竟是不是投降,匈奴人也是知道现在有危险,必须用自己的钢刀树立威信,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砍了一个人,高速他们“你门别想什么鬼主意!”
这一举动的确是威吓到一些人,所幸汉人没有立刻攻城,他们怂了一下就即刻认了,没有马有什么过激行动。而汉军在劝降之后也没有抓紧攻城,而是退了回去。汉军士兵本以为是乘势攻城,不曾想到高正居然撤退。高正实际打算就是先围十天半月,天天劝降,那么压力就会全部转移到那些匈奴人身,一方面要面对浮动的军心,他们只能通过杀人来稳定军心,但如此情况,杀人只会导致最后的积重难返,按照高正的预想,最好是城内发生哗变,汉军如此才能夺得城池不费吹灰之力。经此解释,高正此计不可为不毒。于是汉军们每天都卖力鼓动城内的士兵反叛,而匈奴军的首领则是每日都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一来要防汉军攻城,二来要防士兵哇变,越来越敏感的守将开始越来越易怒,暴怒带来的不信任,让守将开始肆意杀人,今日一个,明日五个。
如此不分由来的杀人,一句“通敌”,一声“密议”就会人头落地,士兵们开始变得害怕,他们害怕今日是隔壁的,明天会不会就轮到自己死了?恐惧的压迫最终会产生变质,即便没有哗变的想法,也在压迫过程中产生这种想法。因为他们终于有一种反抗心理,“与其不知道怎么会被匈奴人杀死,不如真的打开城门喊汉军进来,我们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今日,匈奴守将又杀了几个人,而偏偏那几个人是无辜的,可是刀剑无眼,却管不那么多。他们没有选择,越来越的士兵开始用暗语交流,越多来多的士兵选择了加入那个不知由谁发起的组织,等待叛逃出城的时机。
第三百二十三章 军内哗变
围城第七天的夜里,防线外的草丛里趴着汉军的探子,汉军探子打了一个呵欠,和身旁的同袍说道“这都第七天,城中的匈奴不知道怎样了,会不会真的发生了哗变?”
一旁的同伴则是目无表情地说道“不好说,其实我们现在强攻也差不多可以攻下来了啦,不明白将军为何一定要我们等?”
“等他们开门,总比我们自己敲过去要容易点的,先前两番破城,匈奴人早就吓破了胆了,估计这后面的防线加固完,我们硬过也不太好受”一旁的士兵则是耸了耸肩说道。
“可我们在这里瞎等,天知道里面的人都在想什么?”甲兵反驳道。
“这你就错了,我这么给你演示吧”说罢乙兵拿出一根小草,在甲兵眉前不断靠近。
原本甲兵还是满不在乎,可是当稻草已经靠近眼睛的时候,甲兵开始紧张起来,便说道“喂,你想做什么?”
乙兵哈哈一笑“对嘛,就是这种感觉,现在匈奴人就是觉得他们眼前就是一根小草,而且我们汉军根本就不是小草,而是一把利刃,他们一旦放松,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插过来,匈奴人此刻,就像你刚刚那种感觉,可能更夸张,吃不下饭,睡不安稳”
甲兵一脸疑惑,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就在二人讨论期间,忽然城门稍稍打开,从城门缝隙处钻出一个身影,只见他鬼鬼祟祟,躲在阴影之中,往汉军探子的方向而来。
就在逃出来的人和探子们相距不过十步的时候,甲兵一支弓箭射出去,插在地上,随之而来的就是怒喝一声“站着!来者何人?”
只见那人老实地站了下来,用着蹩脚的汉语说道“别杀我,我,是城里的守军,我是一个蓝楼人,我们城里的,弟兄,都想活命,汉军,救救我们”
甲兵和乙兵对视一眼“你且站着,趴下,我去叫我们司马过来”
城中出了内应的消息,马上就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了分帐之内,司马一听,紧皱的眉头一展,对着自己的同袍说道“哈哈哈,此城可破,此城可破!诸位随我一同去看看这个内应是什么来路”
马上,那个内应就被带到另外一个营帐之内好生伺候,而那个内应虽是有点胆怯,而且汉语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好在司马也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还是耐着性子和他聊了下去。而漫长的聊天,司马也大概了解了这土城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司马好言劝慰了那个蓝楼人,双方约定明日子时,举火为号,汉军从南门杀入,匈奴人的扈从军则是打开城门迎接汉军。
临行之前,司马打算赏赐些金银给这个蓝楼兵,但这个蓝楼兵只是笑了笑,拒绝了金银,反而是向汉军求了一顿好酒好菜,席间,他说道,这些天,他们扈从军过得生不如死,匈奴人变得多疑残暴,轻者打骂,重则杀人。伙食也是直线下降,与其拿一些没法入土的金银,他还不如吃一顿好的,因为也许明天,他就会因为一些不知道什么的原因而死掉。
那个蓝楼兵在汉军的视野之下,又重新钻进了土城之内。司马则是回到营中,发出了一道紧急军情,分别是向往北面的军营和主账。很多人不明白,去主账可以理解,为何要北面的通知?
司马说道“虽然那蓝楼人说得是合情合理,但防人之人不可无,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再配合一招声东击西比较好。若是他真投降,那么我们主动帮他们干扰匈奴人的视线,岂非更容易得手?”
一众拱手“司马计划得好,我等自当依计行事”
而蓝楼士兵回到城中,假装站了一会岗之后,其他和他一样的士兵便开始凑上来用暗语问道情况如何,他则是在地上用蓝楼字标出时间,大家看见之后,也就心安了,各自等待明天的到来,明天他们都约定了要低调,不能在紧要关头丢了性命。
而北军的军营的行军司马收到加急军情之后,也是大喜过望,终于等到了这个攻破防线的机会。
当晚子时,北军依计行事,在北面的防线开始了大范围的佯攻,规模之大,甚是罕见。而土城中的匈奴军则是在睡梦中被惊醒,扈从士兵还好一点,匈奴军的督战队则是像炸锅了一般。事到如今,他已经不确定自己的部下还有多少战意。结果,就像想象中的,督战队因为一个士兵跑得慢了,便直接一刀杀死了那个士兵。士兵们看在眼里,满满都是恐惧,他们实在不知道,究竟是上城头和汉军交战死得快,还是突然被身后的督战队一刀砍中死得较快。
而准备起事的士兵也是一脸奇怪,不是说好的是南门吗?为何是在北门,而且为何早了一刻钟有多?忽而他们灵光一闪,会不会是汉军的声东击西之计?
他们对视了一眼,决定冒险一试。于是那些士兵悄悄点着了城中的粮草,引起了督战队的注意。然后士兵们便在注意力被北门和粮草着火的机会,悄悄溜到南门之上,举火为号,并且打开城门。
他们焦急地等待着汉军的到来,因为过不了多久,匈奴人就会发现他们的离开。千盼万盼,等待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慢,不足一刻钟,南门的士兵恍如隔世,踏正子时,只见旷野之上,一队士兵举起火把,正全速往城里冲!是汉军!
连简单的寒暄都没有,匈奴的扈从军让出了道路,汉军鱼贯入城,汉军的雷鸣战鼓瞬间在城中响起!匈奴人一惊,回头看城南,已经被汉军入侵,汉军面对扈从军,简直就是虎入羊群一般。扈从军的举事者右手绑着白带,协助汉军劝降这些苦命的扈从军,果然,扈从军基本都双手缴械,马上汉军就包围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