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一万年-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奖了柳叔叔。”

  “……”

  柳泽惠匆忙离开了。

  翌日,一纸公文下达整个崂山县。

  整改大风台!

  崂山县官府出资,建立大风台旅游基地,官府出钱修建从崂山县到大风台的路面。整改跳伞山,彻底将跳伞山发展成为旅游基地。

  规划上,跳伞山要修上山的路。山上要修建客栈,酒肆,娱乐设施。

  海边也利用起来,建立风景区。目标是彻底将大风台发展成为滑翔伞胜地。

  甚至,在大风台相邻的小风台,开发出另一个跳伞基地。小风台有一座更高的山,约莫两千多米高,山顶相对平坦。这个地方被崂山县官府看上了,征收之后,立即包括进入规划图纸里。小风台的那座更高的山,目标是发展成为最大的滑翔伞基地。

  九州科学院主动配合,将滑翔伞的图纸交给了官府。

  柳泽惠将举一反三的思维发挥的极其彻底。他拿到了滑翔伞的图纸之后,将制作滑翔伞的手工活,又交给了崂山县的商人。

  第一批,就是要生产至少两千个滑翔伞。由官府收购,全部归官府所有。

  而商人拿着订单,却最终还是回到了大风台,在大风台建立工坊,就在大风台、小风台两地聘请会针线活的村民进入工坊。

  就地让大风台、小风台的村民成为工坊员工,专门制作滑翔伞。

  而发展到这一步,柳泽惠更是灵机一动。

  不,大风台未来不仅仅是滑翔伞基地。它甚至要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滑翔伞制造基地。

  柳泽惠两眼甚至都闪出了绿光,谁都知道,滑翔伞要是经过贩卖,那将是多大的一笔创收。

  九州虽然普遍不富有,但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有钱人是真的不少。

  要是将滑翔伞销往整个九州,那么崂山县会有多富有……这个问题不敢想。

  “李院长,这次你们帮了崂山县大忙了。”

  柳泽惠将未来两年的发展蓝图呈现在李真面前,这蓝图是柳泽惠和师爷等人,连夜勾画出来的。

  李真笑着说:“本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科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唉,说来也是感慨万分。李院长你们在崂山县发明出了蒸汽机,但蒸汽机最终便宜了刘建业。最后……结果竟然是你们弄出来的滑翔伞,会成就整个崂山县。”

  “哈哈哈哈。”

  李真大笑几声。

  他也感慨,蒸汽机弄出来之后,崂山县竟然没有近水楼台。也是诡异的不行。

  也是说,那个时候,除了刘建业那种经验丰富的商人,谁看得见蒸汽机的前景?谁又舍得去投资蒸汽机这个不成熟的东西?

  ————

  很快,九州科学院的众人就把滑翔伞玩腻了。那东西,对他们而言,其实就是玩的。

  对于九州物理院而言,没有太多的科学地位。它更多的,是一种证明地位。

  只是证明人类是可以飞上天空的,仅此而已。

  回归了日常,但是九州物理院的人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滑翔伞的成功,让他们感受到了空气动力学的神秘莫测。

  不满足了。

  前所未有的,他们无比迫切的创造出真正能够飞上蓝天的东西。而不是从高处跳下来的滑翔……

  九州物理院中,分出了一大批人,成为了狂热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分子。

  这批人中,柳惊鸿带头,林秀峰为主。由他们两个牵头,在物理院中成立了小部落——航空研究院。

  九州物理院出现了新的分支,下辖——九州航空研究院。

  这是好现象。

  终于有人开始术业专攻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真一眼,集大杂烩与一身。

  术业有专攻,这是一个好现象。

  这次的航空研究院并不是一个小打小闹,报名参与,正式登记加入的学子有一百多人。柳惊鸿和林秀峰为航空研究院的队长、副队长。因为航空研究院并不得到官方承认,所以他们不能成为分院长。

  李真的讲课也开始出现了变化,他每天还是照常去九州物理院讲课,但是讲课的内容不再多么涉及到空气动力学了。

  九州物理院下了课,李真会再去航空研究院重新讲一堂课,却着重讲空气动力学,只讲这一门。

  分门别类,进步是巨大的。

  在科学的教育模式之下,航空研究院的人彻底钻了进去。

  柳惊鸿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那就是航空学。

  而林秀峰其实更为狂热,第一次飘荡在蓝天之上,他觉得,自己的宿命也许就是蓝天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他彻底摒弃了曾经担任帝国理工高级讲师的身份,在航空研究院成为了小学生。

  立誓,此生有余年,必定推进九州航空学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李真乐意见到这样的现象。眼看着九州航空研究院成立,火热。

  喃喃一声:“电磁学院是时候推上日程了。”

  “还有动力学院。”

  “……”

  一周后,九州科学院发生极其巨大的转变,改革。

  九州物理院取消,更名为九州科学院,物理系。

  再也没有纯粹的而又广义的物理院了。

  从这日起,九州科学院物理系,共有三院组成——航空研究院、机械动力研究院、电磁研究院。

  三院合并,统称——九州科学院,物理系。

  分门别类的极其彻底。。。。


第129章:九州科技奖(祝我生日快乐)

  又一周后。X

  一直默默无闻的化学院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李真采取了与物理院同样的处理模式,分门别类,术业有专攻。

  取缔九州化学院,更名为九州科学院化学系。

  化学系下开辟两院,分别为:生化研究院、材料工程研究院。

  两院合并为化学系。

  生化研究院,主攻生物与化学。李真在九州没有的基础上,生生的开辟出了生物学这么一个旁支,却也是和化学所结合的生物学。统称生化研究。

  而材料工程学院,却有极其巨大的必要存在。李真渐渐意识到,物理未来发展的基础其实要建立在材料学上。材料力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工程。所以,材料工程研究院成立了。主攻:重工材料、轻工材料、化工材料、材料力学、构造力学,研究发现新型材料的组合。甚至包括新型合金。

  其实这个学科已经和物理学挂钩了,但最终却还是分到了化学系。这是因为数理化相同,而研究材料性能的化学生,更容易去看透特性研究物理构造。

  可谓是包罗万象。而当化学院这样一进行分支,化学院的地位立即变得重要了起来。

  大家逐渐意识到了生物化学,以及材料工程的重要性。曾经化学院,如今化学系的人不再那么低调了……

  数学院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整改。

  数学院的整改,是李真设置了专业考试,大浪淘沙之后才发生的。

  一份试卷下去,水深水浅全都试了出来。谁在高数有天赋,谁在归纳总结有天赋,谁在哪一方面有天赋,一张试卷看的清清楚楚。

  九州科学院,数学系,下辖开辟三院。

  分别为:金融数学研究院、统计学研究院、高等数学研究院。

  其中,高等数学研究院最难进入,经过大浪淘沙之后,竟然只是筛选出了十几个人能够有资格进入高等数学研究院。这个比例让人心惊肉跳。

  意料之中,侯蔷成功的进入了高等数学研究院。

  但是没有考上的人也并未灰心,因为李真通过讲课也告诉过他们,金融数学,与统计学,也是极其重要的学科。

  整改过后,九州科学院更加正规,更加科学。

  更加规范了!

  几乎是整改的一瞬间,一夜做大。

  当九州科学院彻底规范化,专业化之后,各个院系之间的斗争也就开始了。

  不过李真却是鼓励这样的一种斗争,这种正能量,欣欣向荣的比拼会是一种趋势。

  李真知道如何鼓励别人,所以他心血来潮之下设置了一个科技奖项,不同院系之间比拼较量。主要是较量科研成果。而取得最大胜利的那个院系,会获得一批极其丰厚的奖学金。

  这种奖金模式,是为九州首例。

  在此之前,九州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科研成果会获奖这样的现象。曾经科研成果只能获得商业途径的钱财,但是现在李真设置出了这奖项,不仅仅能够获得钱财,还能获得极其巨大的名气。

  初期设置李真认为每个月一次,因为如今的各院系进展是神速的。当然,后来会逐渐的变成每年一届……甚至,几年一届。

  这已经有了一点远古时代诺贝尔奖的模样,不知道这是不同时间中出现的巧合,还是说科学兴兴向荣之时,总会发展出这样的事情……

  这个奖项,目前定名为“九州科学奖”。奖金是10万币。没有第二名和第三名,只有第一名。

  当李真定下这九州科学奖之后,九州科学院中所有的院系全部疯狂了,这是争光的事情啊。每个人都醉心于研究新的东西,这鞭策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不再原地踏步。

  没有人意识到,李真偶然心血来潮定义出来的一个奖项,会在未来,成为这个世界的科技导向。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奖项在未来会成为全世界所有科学家,为之毕生奋斗的荣耀。

  第一次,九州科技奖即将在九州科学院之内开展。

  而李真为了让第一次拥有一个重要的纪念意义,代表九州科学院发出了邀请函,受邀之人有一部分担任评委。他们会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哪一项事物将会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前进。

  泉城郡,东洲州督冯乃恩接到了邀请函,笑着扔到桌子上:“这李真还是真是会搞幺蛾子。弄出个什么九州科学奖,一个学院里的奖学金项目,还让我去当评委。”

  有下官说:“州督不去?”

  “懒得跑,到时候派个人去就行了。”

  “我建议州督还是亲自去一趟。”

  “为什么?”

  “不好说,只是我莫名有这样的感觉,这应该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吧。”

  冯乃恩犹豫片刻,想起了前段时间传遍东洲的滑翔伞,心里终于提起了一点兴趣。嗯,去一趟。

  冯乃恩不知道的是,这是他第一次去参加这个盛会,也是最后一次。他差点因为自己的懒得跑,而耽误了自己被写进史书的荣耀。

  第一届九州科技奖,会在九州科学院展开。

  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不知是有人在传播这件事,还是这件事情是九州首例因而产生了发酵现象。

  一瞬间,九州科学院搞出的九州科技奖,如风似火一般传遍了整个九州大地之上。

  那些在崂山县经商之人,是传播事件的主力军,他们津津乐道。给全国各地之人说起了崂山县大变样,给崂山县命名定义为了科技之乡。

  这个科技之乡的名头,立即火遍整个九州。而事实上只要是九州人都听说过九州科学院的名头,这个短时间内成长起来的庞然大物,让所有人都感到迷之向往。

  但是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