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话说杨家将-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良骑着宝马,绕过幽州直奔三关。天黎明时到达琉璃河桥头,拿出腰牌对守军道:“奉太后旨意,旷野训马!”守军验过腰牌,恭恭敬敬放行过桥。原来,孟良深知马性,在黑豆中放了发燥药,为马上离开红羊洞找理由。马吃了会暴燥不安,好像得了急病,其实只要急奔一阵,一出汗就没事了。
琉璃河在当时是北辽与大宋之间的边防界河。守卫桥头的将领是韩昌的侄儿韩山奇,这小子虽然是名武将,做事却特细心,善于察言观色,是个天生的探事人员材料,韩昌得知杨延昭驻防三关以后,为防查宋国奸细越境,特派他带几千人在桥头驻防。这一段时间宋辽停战,边境无事,这小子就带一个‘百人队’去南部山区打猎玩,孟良过桥时他还没有回来,值勤小番没有细问,就见牌放行了。也是孟良时运不济,过桥后他如果继续顺着大路去三关,也就没事了,偏偏孟良怕守桥番兵起疑,过了桥就拨转马头,顺河岸走向南面山区;,想绕道回三关。南行不到二里,看到前面突然出现大队官兵拦住了去路。原来是韩山奇打猎回营,韩山奇远看有人黎明过境,心中有疑,令随行小番堵住去路,他要盘查此人。孟良因树林挡住了视线,发现有人拦路时已来不及躲闪,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韩山奇验过腰牌无误,对孟良道:“太后允许贵使各地随意训马,是指大辽国境内,琉璃河以东已出国境,为了贵使的安全,请回到河西训马吧!”孟良道:“本使如不回去呢?”韩山奇道:“强出国境,视同叛国!本将军会用武力拘拿你回国!”孟良已知今日绝难善罢甘休,就马上换了一副笑脸道:“回去就回去!等本使喝口酒就走!”顺手从马包内拿出铁葫芦拧开口喝了一口,然后把葫芦嘴对着韩山奇道:“这个葫芦内装的可是太后陛下赐给本使的御酒!哈哈!相逢就是缘,将军也喝口尝尝鲜吧!”猛将底部暗钮连拍数下,只见一溜火球飞向番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智取金宝刀”


 

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宝刀
孟良初用火葫芦,不知此物的厉害。竟向韩山奇连发四弹,三弹击中人体,一弹射中马身。受惊得战马驼着满身是火、双手捂脸惨叫的韩山奇、在辽兵队伍中横冲直撞,踏伤了不少步兵。当百夫长班都儿在乱军中拼命拦住战马、救下被烧得全身焦黑、面目全非、气息奄奄的韩山奇时,孟良早已趁乱跑的不知去向了。
却说孟良趁乱打马急奔几个时辰,兴冲冲回到三关,恰值杨元帅升帐点卯已毕,诸将见孟良私自外出二十余天才回来,皆为他捏着一把汗,以为他必要受到军法严惩。杨延昭见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孟良突然闯进军帐,既不惊,也不恼,道:“孟将军这几日所谋何事?能为本帅解说一二吗?”孟良道:“末将今日回来正是要给大帅汇报!”于是,将盗骨的经过详细讲了一遍。末了双手高举装着杨令公骨殖的匣子,道:“请六哥接过伯父大人的灵骨!”杨延昭离开帅位;将匣子接过交与杨金豆捧着,转身面对孟良跪下道:“兄弟舍生犯险盗骨,泽及泉下老父,实乃杨家不世恩公!请受杨景一拜!”惊得孟良赶忙跪下还礼,不知如何是好。岳胜、杨兴将杨延昭掺起道:“令公杨老爷子是吾等盟父。孟兄弟取回老人家骨殖也是义不容辞之举,六哥行如此大礼,岂不令弟辈自羞!”延诏道:“大恩不言谢!愚兄即拜本进京,替孟兄弟请功!”
第二日,杨兴、孟良拿着杨延诏的奏章、家书,背着老令公的骨殖,骑马进京。
宋真宗看过杨延诏的奏章,对八王道:“三关杨爱卿新收勇将孟良从辽邦盗回杨令公的骨殖,及驼龙宝驹来献,此功该如何褒赏?”八王道:“给孟良记大功一次,另从御马监选良马一匹赐孟良骑用,以显皇恩浩荡。令公骨殖由礼部用皇封包裹送杨府国葬。”真宗准奏。
孟良与杨兴给朝廷递过奏章,即赴杨府送家书。佘太君读六郎家书,心里又悲又喜。悲的是:老爷为国尽忠,遗尸辽邦,如今总算找回遗骨,其它几个孩子则是尸骨未存,仅建个衣冠坟而已!喜的是:六儿在三关新收拜弟若干,个个英雄赤胆,将来必能助诏儿守关建勋。随传令敲响云牌,令全家人齐集客庭。亲领诸夫人及孙子杨宗保一齐拜谢孟良,孟坚辞不受众人之礼,后在杨洪、杨安的强捺下,受了小宗保三个头。太君一面令人搭建灵堂,一面设家宴招待孟良、杨兴。酒宴上,太君对众人道:“老爷为国捐躯苏武庙,遗体竟被韩昌运往辽邦腹地红羊洞,多亏孟贤侄历尽千辛万苦盗回,此恩此德,吾杨家老少具应没齿牢记!可惜的是,老爷的祖传兵刃,金宝刀不知被韩昌藏于何处,恐怕是再难回吾杨府矣!”孟良道:“好叫盟娘得知,前时在苏武庙愚侄曾听王道长言及:此刀现在幽州兵器库存放,当时,愚侄并不知此刀是前古神兵利器,盟娘既如是说,待愚侄再去幽州一趟,没法取回也就是了。”佘太君忙道:“兵刃再好,也是身外之物,且杨门第三代子女并无惯用之人,老身刚才不过是触景伤情、感叹而已!并非意在必得,贤侄决不可将有用之身,为物冒险!此事再休提起!”
第二日,真宗旨令新科状元、御妹夫兼礼部尚书柴玉恭送杨令公遗骨回天波府举行国葬。葬过父后,八姐杨延祺私对九妹杨延瑛道:“我们八个兄长,现只有六哥一人健在,以至老父的遗骨竟由朋友帮忙盗回。前时母亲口说宝刀乃身外之物,其实心中十分想念,只不过不愿别人为吾家的事涉险而已!你我虽是女儿身,武艺也不弱于他人,难道就不能替六哥分忧?是故,姐欲易装去幽州,设法取回金刀以随老娘心愿。妹妹宜替吾守秘,代吾堂前行孝,不使老娘忧心才是!。”九妹赞同。
夜来,杨延琪换上男装,带上兵刃,百宝袋,又将母亲的迷香偷拿些许,偷开后角门骑马奔河东而去。她不走三关者怕乃兄阻拦也,况从代州雁门关入辽更易潜入。路行十余日,已进入辽国境内天马山区。为防关卡盘查不敢走官道大路,欲入山寻小路潜行,哪知入山游转半天竞迷了路。看看红日西沉,不由焦急起来。想那杨八姐从小随父兄练武,勇则勇矣,然必竟是女儿之身,一人在莽莽野林荒山独行,耳听怪鸟惨鸣,兽吼狼嚎,眼看天光渐暗,又找不到出路,要说心中不怕,那是瞎吹牛!她正欲在马鞍上站起,攀树远望,忽听山风中隐隐传来风铃声,心中一喜,牵马寻声走去。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百步之外,竟见一羊肠小道隐在荒草之中,惊喜之下,顺崎岖小径上行里许,远望山顶树林中露出一段红墙。急步近前看时,原来是一座小小庙宇,门匾上,“静心庵”三字依稀可辩。查看四周鸟语花香,林木整齐有致,小径干净无尘,料想庵中必有尼姑修行。随上前轻叩山门数响,依呀门开处,一位年约八九岁的带发修行小尼姑当门而立。她机警地瞟了八姐一眼,起手为礼道:“南无观音菩萨!敢问施主何事敲响庵门?”八姐回礼道:“小生乃游山之人,贪玩天马仙境,误了路程,昏夜独行人不便深山露宿,欲借宝庵一栖,香资照纳,”小尼惊讶地道:“施主乃读书之人,应知尼庵不留男施主的清规戒律,望施主体凉。阿弥陀佛!南无观音大士!”道罢就要关门。八姐心中一急,忙推住庵门不让关,不想失手用力过大,那小尼不曾防备,被震的后退一步。立时小脸紧绷,杏眼圆睁,下身扎下弓箭步,双手一错立下门户,气哼哼地道:“吆!想撒野吗?啧啧!你也不称上二斤棉花纺(访)一纺(访),看天马山周围百里之内的山民、猎户、官兵人役,谁敢来此庵耍蛮!师祖说小白脸没好人,诚不我欺!识相的就马上走开,否则叫你变成大花脸!”八姐正欲解释,院内传出问话声道:“英儿,何事耍小性子?”随着话声出来一位看不出年龄的老师太,微笑着对八姐道:“南无观音菩萨!小徒性暴,施主不必在意!山门前不是待客之处,请入内拜茶。”小尼急道:“师祖!他是个男……”“丫头走眼了,她和你一样,关好山门烧茶去吧!”老师太笑着道。
杨延琪牵马入院,与老师太见过礼后,道:“学生实在是事出无奈,还望师太慈悲方便!”师太道:“施主女扮男装,独骑入山,好像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吧?方才看你推门的动作已有不错的功夫在身,且艺出恒山无色庵亲传,不知老尼猜的对否?”八姐一惊,已知此尼大有来历,就诚实地道:“实不相瞒,小女乃是汴京天波杨府佘太君之第八女,名延琪是也。幼时曾拜恒山静性师太为师学艺。独身来辽邦为的是寻找先父兵刃‘金宝刀’,敢问师太仙号?”老尼道:“贫尼法号‘静心’,乃见性峰无色庵主的大弟子。”八姐在山学艺时,就知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师伯出游在外地,没想到在此相遇,忙跪下道:“徒侄杨延琪拜见师伯,师伯一向可好?”静心道:“不必多礼!起来说话可矣!”转身对小尼道:“英儿过来拜见师叔!”那小尼偷偷一笑向八姐施礼道:“徒侄穆桂英参见师叔!刚才不知是师叔驾到,失礼之处望师叔恕罪!”八姐道:“乖徒儿,快起来,莫要跪坏了身子!”转身对静心道:“此囡秀外惠中,聪明伶俐,不知师伯从何处寻得?”静心道:“吾向来居无定所,整日云游天下,那年在山东曹州道,偶见此女用小竹弓射鸟,身手甚是敏捷,骨格更是秀奇,随征得其父同意,携来此地。因无色庵第四代弟子多已成人出师,老尼不想再给她们收个小师叔,是故叫她称吾为师祖,辈份上算是第四代弟子。此庵原名叫‘素衣庵’,是幽州城珠宝商贾‘齐雅轩’所建,她的女儿齐素衣未嫁丧夫,立志为夫守节,齐雅轩修建‘素衣庵’供女苦修。齐素衣一生未授徒,园寂后庵即荒废。向年吾在幽州‘水月庵’挂单时,肖太后的三女儿玉镜公主,缠着要跟吾学艺。肖太后就令人将此庵翻修一新,改名‘静心庵’,供我驻足授徒。你来辽邦盗刀,心中有方略否?”八姐道:“见机行事而已,心中并无成竹。”静心道:“你父所用宝刀乃前古神兵,贵重无比,现放在肖太后的兵器库内,等闲人难得一见,岂可造次盗得!你先在此庵住下,跟我学几天辽国的语言、了解一下契丹人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过几天呢,吾借口看徒弟,带你进辽宫,让耶律玉镜带你在皇宫内游玩一遍,熟悉一下地形,而后再定行止。从现在开始,你就化名叫‘贾元’,是吾老家的一个远房侄儿,来此投吾学艺。”八姐即在庵中住下。
一日,杨延琪陪穆桂英外出打柴,偶见一只幼鹿啃青,一时兴起欲活捉之,追赶之下,小鹿竟撞入辽兵没置的猎网内。杨八姐见是辽兵狩猎,本不欲之争。小桂英不依,定要索取,随与辽兵发生冲突。辽兵的领头人知道穆桂英的背景,不敢蛮横强夺。就提出按狩猎规矩定小鹿的归属,穆桂英欣然同意。契丹人狩猎的习俗是,若为猎物发生争执,双方较武艺高下定归属。较艺开始,杨八姐见对方出场的是一名身手不错的千夫长,就拦住穆桂英自己出手。交手十余回合,八姐用小巧擒拿术连跌对方三次,他们方认败下山。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