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宏图-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您知道的,咱们没有其它的旗可以用啊!不升旗的话,怎么表明这里是咱们的地盘?”

    “还是先用和我那艘船上一样的五行旗吧!这面旗并不怎么合适,几年前欧洲各地的暴乱,都是这样的旗帜,这容易引起西洋国家的误会……”

    郭嵩焘口中的五行旗,是他抵达欧洲后,发现红旗特殊的含意以及欧洲,尤其是中欧地区的排斥后,作出的一种妥协。

    对于郭嵩焘的建议,王益文并没有拒绝,毕竟这红旗并不是国旗,随后他便询问道。

    “那郭大人,您是等着移民来了再走,还是?”

    “补足水煤后就走!”

    尽管对于即将抵达的移民充满好奇,但是对于归心似箭的郭嵩焘来说,他更想回国!

    归心似箭!

    也许用这来形容出国已经三年有余的郭嵩焘来说,更为合适,在过去的三年之中,他不仅游了欧洲,同样也去了美国,他刚刚结束在美国的游。

    现在,他渴望着回国!

    回到阔别已久的中国!

    现在中国相比于他当初离开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归心似箭的并不仅仅只有身为官员的郭嵩焘等人,实际上随船回国的还有三十多名结束留学生涯的学生,四年前,离开中国的时候,他们还只是一群少年,而现在他们已经成了大人,而他们的身份也有着显着的变化,他们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做为这些留学生中唯一的女孩,穿着一身西式衣裙的刘玉欣,无论是走在什么地方,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人们之所以会注意到她,更多的是因为她的美貌,但是现在,船上的人,尤其是那些水手却对她极为尊重,原因非常简单,就在几天前,在大海上,她为一名水手做了手术,成功的救下了那个水手的性命。

    有时候,女人的才学同样也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注意到的永远都是容貌,只有少数的时候,人们才会注意到她的才学,对此,刘玉欣当然非常清楚,但是她并不觉得有懊恼,因为她相信,人们最终会认可她的能力,无论是在医学院,还是医院,她总是一次次的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得到他人的认可。

    “过了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再进入马六甲,再接着就快到家了……”

    置身于船头的刘玉欣在心底反复念叨着这一路的航程,实际上,在两个月前,正在医院实习的她接到准备回国的通知之后,她就一直在计算着这条路线,计算着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到中国。

    只不过,现在回国道路似乎比过去的更为漫长一些船上除了乘客之外,还有数百吨购自美国、英国的农业机器,那些机器并不是准备运回国内的机器,而是运往殖民地沿途有多处殖民地都需要那些机器用于垦殖,当然,那些殖民地并不是“殖民地”,只是航运公司的泊地,但不过只是名称罢了。因为距离本土较远,所以殖民地所需要物资大都是从欧洲进口。

    “玉欣姐,几年前,咱们来英国的时候,那时船都是泊靠外国人的港口补充煤水,而现在,咱们却是在自己的港口上,真没有想到,不过只是短短几年时间,汉公于海外的发展就如此迅速,没准,咱们回到中国的时候,那时候,汉公都已经统一全中国了!”

    尽管脸上依稀还带着些许青年的稚气,但与几年前的那个少年相比,现在的林梁柱却是毕业于英国的朴茨茅斯船政学校,那是英国最好船政学校,而他则在那里学习造船学,并在利物浦参与了“大东方号”的建造,如果不是因为需要回国,他更愿意等到“大东方号”完工之后再回国,可惜这并不能由他做主,唯一让他庆幸的是,现在“大东方号”那艘巨轮已经基本上快要完工了。

    “统一中国……”

    刘玉欣又一次想到了五年前于那个土地庙中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那时的他可曾想过今天的这一切?他现在会是什么模样?

    他还记得他救下的那个小女孩吗?

    “嗯,谁知道呢?也许真的有这个可能!”

    点点头,刘玉欣看着大海转移了话题。

    “柱子,你应该很喜欢这里吧!”

    像是怕柱子不明白自己的想法似的,刘玉欣说道。

    “从你上船起,你成天不就说着要造一艘比“大东方号”还要大的船吗?既然我们在非洲有殖民地,那么自然也就需要大船,我想,也许等到你回国之后,你的这个愿意就会成真。”

    “现在,肯定不行!”

    摇摇头,林梁柱肯定的说道。

    “且不说,现在国内的船厂有没有能力建造“大东方号”,就是几万吨铁,也不是国内可以满足的,等到回国之后,能够有机会建造两三千吨的铁壳船,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

    毕竟国内的工业水平太落后了,而这也是当初他们来英国留学的原因,正是为了学习英国先进的科技,并将其带入中国!

    “毕竟,现在一切只是刚刚开始,玉欣姐,我相信有一天,我一定会建造出比“大东方号”还要庞大的巨轮,你信吗?”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未完待续。。)

第443章 归途(第一更)

    我信!

    听着不远处的话声,一个穿西装的青年人默默的说道。

    他相信,也许很快,中国就能建造出一艘巨轮,对此,他绝不会有丝毫怀疑,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内的留学生带来的信息,让他对此不会有任何怀疑。

    现在汉公已经向欧美派出了上千名留学生,在英国、法国以及普鲁士、荷兰等地的大学中,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在那里学习着西洋的科技、文化,在学成归国后就会将其引入中国。他们中的许多人会成为行业的骨干、精英。而且国内的工厂也需要他们。

    对此王运从未曾怀疑过,因为相比于那些学生,他更关注时事在过去五年中,督府从英、美、法等国购买了价值超过三千万两的机器!这是他从报纸上看到的上个月,1857年的岁末,英国的《泰吾士报》宣称武昌政府是英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仅仅去年,就从英国购买了价值四百万两的机器,加之其它商品超过一千五百万两,其已经成为英国最重要的贸易对象。

    “毫无疑问,在远东,唯独有支持武昌政府才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相比于清帝国,他们更愿意用西方的方式与英国交往,并愿意购买英国的机器、棉布……英国必须要为自己的将来做出选择,是武昌亦或是京师!”

    实际上英国已经做出了选择!

    就在他们离开英国的时候,王运看到报纸上英国议院做出的决议全面禁止向清国出售军火。其实,这更多的只是一个态度,毕竟,满清最亲密的伙伴是美国,“广州湾海战”使得美国对武昌充满敌意,这也是其支持满清的一个重要原因。

    “哎,这世界啊……”

    感叹着王运不禁想到几年前未曾来到西洋之前,自己的那种自大,甚至就连来西洋,最初的目的,不过只是“投其所好”,只是作为“晋身之道”,只是为了得汉公的赏识,但在来到西洋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

    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近三年之中,他才会如饥似渴的学习着西洋的文化,他甚至放弃了随考察团团长游厉各国的机会,选择在牛津大学学习西洋文化,在目睹了西洋的富强之后,他并没有和其它人一样,专注于西洋的强,在他看来,科技、工业等等诸如此类,并不是西洋强大的根本。

    什么才是西洋强大的根本?

    在过去的几年间,王运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而现在,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只是那个答案,会被人们认可吗?

    “壬秋,快回家了!”

    站在王运的身边,郭嵩焘突然有些感慨。

    “当初离开中国时,以为只需数月,就可返回国内,告知主公此行的收获,但是现在,于欧美游近三年,现在想来,似乎还有些遗憾,还是有些走马观花之感!”

    “是啊,太短了,如果……先生,其实,我认为,留学生至少应该在欧美留学六年以上,除了在大学中就读之外,如果有可能,还需要让他们在欧美工作几年,现在那些英国的工厂主恨不得我们的人天天呆在那里,毕竟,只要咱们的学生在那里实习,他们多少就能够获得定单。”

    王运的话让郭嵩焘深以为然的说道。

    “的确如此,在欧美学校中留学固然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但是欧美最先进的技术、科学都在那些工厂之中,他们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如果是在三年前,郭嵩焘或许并不觉得这个建议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但是现在,他却很清楚,这个建议有多么的务实。

    “确实如此,尤其是那些学理工的学生,不仅应该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要去工厂、矿山等地方工作实习,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这样,等到他们回国的时候,就可以在国内独挡一面了,现在,让他们提前回国,真的非常可惜……”

    看着船上那些青年,想到他们中的很多人,长者不过只有实习一年、短则实习仅有几个月,郭嵩焘甚至觉得自己当初真的应该再争取一下,争取让他们在欧洲再实习一两年。

    “先生,您尽力了!”

    王运直截了当的说道。

    “当初你正在美国,等到回到英国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回国的准备了,而且现在国内恐怕确实也需要他们,再则,先生现在回国,也是应主公之召,如果学生所料不差的话,主公召先生回国,应该是有大事相商!”

    在欧洲想要得到国内的信息非常困难,即便是作为外交主事的郭嵩焘也是睁眼黑,毕竟距离国内实在太过遥远,即便是最快船,将国内的消息带到欧洲,也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对于国内的变化,他自然是一无所知。

    现在主公匆忙召自己回国,又是为了何事?郭嵩焘的心思不由一沉,对未知的未来反倒是有些担心,国内难道发生了什么事?

    “先生,学生有一件事不太明白!”

    注意到郭嵩焘神色的变化,王运连忙转移话题问道。

    “为什么这些船上,会有这些人?”

    他指着甲板上的那此六七岁的、十一二岁的少年,这些人中既有男孩,也有女孩,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欧洲人,准确的来说,是欧洲的孤儿,他们之中,既有英国人,也有法国人,他们的身份相同,都是街头的流浪儿,而现在,这些街头的流浪儿却在这艘船上,用好奇的眼睛看着大海,还有船上的人们,或许连忙他们自己也感到迷惑吧。

    他们为什么会在这?

    王运同样显得有些好奇,不过也仅仅只是好奇,尤其是对那个面貌阴森的青年的身份,同样也感到好奇。

    “这个事情,咱们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郭嵩焘摇了摇头,如果说,在督府之中,他学会了什么,就是学会了什么是职责分明,有些事情他不需要问,也不能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