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求夏侯能够帮忙说上几句话!”犬上三田耜跪倒在了地上,头贴着手背深深的弯腰下去。

    “哎呀!犬上兄这是……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夏鸿升故意连忙起身过去扶起他来,说道:“本侯尽力帮忙便是,只是若是不成,也请犬上兄莫要怪本侯才是啊!”

    “谢夏侯!”犬上三田耜跪谢道:“倭国感激不尽!在下感激不尽啊!”

    夏鸿升拉起了他来,心中却兴奋的暗自笑道,哈哈哈,本公子钓鱼,愿者上钩啊!(未完待续。)

第725章 策将安出?

    犬上三田耜的出现就像是一个插曲。他想要往泾阳书院安插遣唐使,学习泾阳书院教授的东西。这些遣唐使无所不学,上到大唐的种种规制,下到耕种做饭的手艺,全都在他们疯狂学习的范围之内。

    夏鸿升借机从犬上三田耜那里又弄来了不少钱财来,又故意装作不小心透露出大唐贩卖军中兵器的事情来,引犬上三田耜上钩,让他想要买入大唐的百炼钢锻造出来的兵器。

    夏鸿升相信,犬上三田耜买大唐的兵器,目的是同薛延陀买入大唐的兵器不大一样的。

    薛延陀买入大唐的兵器,是为了装备自己的军队,而按照倭国在原本的历史里面的作为,他们买入兵器之后,一定会借口保养兵器之类的理由,请求大唐派一名懂的百炼钢技术的铁匠过去。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唐对于百炼钢技术,并未向倭国保密,任由倭国的遣唐使带走了不少工匠。百炼钢的技术由此传入了日本,并在日本被进一步改进。唐刀的的多种样式也都随之传入了日本,再经由日本进行了一些改造,成为了日本的标志之一的太刀。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明朝,大唐原本的百炼钢技术已经失传,但是在倭国却保留了下来。同时太刀等武器形式易于砍杀战斗。因为武器材质和形式领先于明朝军队的优势,所以偌大一个明朝,竟然被倭寇肆虐了那么多年,直到戚继光出现,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倭寇,才总算是又制住了日本。

    所以夏鸿升才会知道,犬上三田耜听到大唐售卖军中兵备的时候,一定会买,而且还会要懂得百炼钢技术的工匠,一起带去倭国。

    百炼钢技术,在民间尚未普及,百姓们平常也不知道。就算是铁匠,也不一定都会锻造百炼钢。

    可是,对于大唐的军队来说,百炼钢却已经是被淘汰掉的技术了。

    随着炼钢工艺的继续进步,百炼钢会在百姓的生活中渐渐普及,百炼钢技术也会成为随随便便找个铁匠都懂的的寻常技术。再往后,现如今军机坊的炼钢技术也会取代百炼钢而普及开来的。可那不是现在。

    更不会是对大唐以外的国家。

    最后,李世民和夏鸿升,会答应卖给倭国兵器,也会答应派去工匠。

    不过,百炼钢的兵器,实际上只会有五十炼,派去的各种工匠,也会是大唐的一个个间谍。

    这些间谍会打入倭国内部,到处挑拨离间,时机成熟的时候,夏鸿升会从鸿胪寺中挑选几个人派去倭国,让日本的战国时代提前降临。给大唐争取解决粮食问题的时间,等大唐攒够了粮食,一举荡灭高丽三国和倭国。

    “所以,陛下,这些就是微臣的打算了。”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还请陛下考虑考虑。”

    “你胃口不小啊。”李世民靠在椅子靠背上轻轻摇晃着,笑道:“也不怕撑着!且不说高句丽,百济和倭国,这三个国家对大唐不敬,可那新罗却素来对大唐毕恭毕敬,怎么得罪你了?可怜那新罗国主病入膏肓,却无子嗣继承其位,看如今之情形,其国民于其女金德曼呼声甚高,只怕过不了明年,这新罗就成了女子监国了。朕堂堂大唐皇帝,也不好去欺负一个女流之辈啊!”

    “陛下,您想想看,若是大唐灭了高句丽和百济,那就只剩新罗一家独大。大唐若是对辽东控制的不牢,只怕战胜了高句丽和百济的胜利果实,要被新罗吃掉。而若是大唐控制的极为牢固,那独有新罗一家,难免会因为担心大唐亦荡灭其国,而有如同如今之高句丽般的作为来。”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所以说,新罗留不得。要战,那就毕全功于一役,争取战争利益最大化,一劳永逸。”

    李世民眯着眼睛看着夏鸿升,似乎对于夏鸿升有这么大的胃口很高兴似的,却又摆了摆手,问道:“这些事情,随后再讨论。朕倒是对夏卿说的,给大唐争取解决粮食问题的时间。这个粮食问题,夏卿如何解决?就算是大唐得到了占城稻,可若真是在民间推广开来,只怕也得七八十来年的功夫。若真要等到那个时候,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引进和推广多季、多产、多收的粮食作物,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而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粮食,这里面却也有几个临时的法子……”夏鸿升说道:“对了……陛下,咱还没说倭国人的请求的事情呢,若是陛下觉得此法可行,微臣就开始去找铁匠培训成间谍了啊!若是此法不行,微臣就去回绝了那个犬上三田耜,退还了他的东西。”

    “这个嘛……既然他是送给夏卿支撑书院的,那这些钱财,夏卿就收着用到书院去吧!也算是朕对书院的一个支持。朕对那栋……叫什么来着,别墅?!,对别墅,很是满意。恩,对书院和书院学子更是满意。希望夏卿能多多为大唐培养出一些人才来。”李世民对夏鸿升说道:“只要你能保证不让倭国人学去有用的东西,随你怎么耍弄他们。”

    “谢陛下!”夏鸿升心里顿时高兴,不由笑的极为灿烂。

    “瞅瞅你那副贪财的嘴脸!”李世民很是鄙视的看着夏鸿升说道:“快,跟朕说叨说叨,如何短期内获得足够支撑起三线开战的粮食来?”

    夏鸿升才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留下犬上三田耜送的那些礼,相当于凭白得到了数十万贯的财富,心情美极了。于是立刻伸出来了两根手指头,答道:“想要临时性的解决粮食问题,也就是争取在短时间内储备到大量的粮食,支撑起大唐的将士在前线同时对高句丽、百济和倭国开展,办法无非就是两个嘛!”

    “哦?”李世民也不靠着椅子靠背了,坐直了身体来,问道:“策将安出?!”(未完待续。)

第726章 又一轮军备竞赛

    其实,严格来说,大唐的粮食并不少。

    即便是经历了冰冻、旱灾、蝗灾种种自然灾害之后,大唐现有的粮食,从总量上来说,也仍旧是十分充足的。

    这是因为前隋的缘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前隋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全国的人口有四百多万户,而炀帝登基时,已达到了八百九十多万户之多。以一户有六口人来计,全国人口不下五千万。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开垦的田地也是极为惊人的。前隋开皇九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垦田地一千九百四十多万顷,而到了后来的大业中期,则已经开垦田地五千五百八十多万顷的田地了。

    这么多的田地,这么多耕种的人,给前隋带来了数量巨大的粮食储备。

    所以隋朝时,朝廷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

    而隋末的天下大乱,让全国的人口从不下五千万人,急剧下降到了几百万人。

    留下来的粮食,却比这个数目要大的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

    历史上,贞观十一年,那个时候还不是宰相,还是监察御史的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此时,隋朝已灭亡了二十年,隋文帝已经死了三十三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后世里,六十年代的时候,考古队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的遗址。遗址面积达四十五万多平方米,已确定出两百五十九个粮窖,推测还有七百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五十万斤。

    夏鸿升讲过历史课,将到隋朝的时候,去查过资料。甚至到过洛阳,去看过含嘉仓的遗址,吃惊了许久。

    所以,有赖于前朝的基础,大唐现下的粮食储备其实是充足的。

    但是这些粮食,是用作赈灾和战略储备。一般情况下,收入多少新粮,置换出多少旧粮,总数基本保持不变,以作备用。

    问题在于,经历了隋末的天下大乱,如今大唐人口凋敝,田地也远远不如前隋,每年所获的新的粮食,数目并不多。

    各地的义仓,还有洛阳、长安等关中的大粮仓,里面的粮食,寻常时候往往是能不动用就不动用的。所以每年的这些新粮,远远不够大唐同时三线开战。而各地粮仓中的储备,又动不得。

    万一因为战争而动用的储备的粮食,自然灾害的时候赈灾的粮食却不够了,那这个天下就要民怨沸腾,怪朝廷打仗用去粮草,就要生出民乱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大唐太缺粮食了!

    所以,李世民才会对这个问题如此关注。粮食是一切的基础。吃饱了,农民才能安生的种地过日子,商人才能安心的行商,将士才能有力气打仗……俗话说,吃饱不想家。这张嘴顾住了,才有心思去顾及其他。

    “两个办法。”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第一个办法,买!大量的买,跟谁都买。谁有粮食就跟谁买。哪个国家的粮食多,就跟哪个国家买,出的价钱让它无法抗拒。大唐的茶叶、丝绸、瓷器、玻璃、武器……都可以成为大唐手中的筹码,让它愿意用粮食来交换。通过交易,短时间内买来大量的粮食。第二个办法,抢!谁的粮食多就去抢谁的,找个借口****一架,打败他,搬空他家的粮仓!不仅搬空,还让他专门给咱产粮,不然还打他!”

    李世民听的有些无语,没好气的瞪着夏鸿升:“这算什么办法!”

    “这当然是办法了!”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短期内迅速拥有大量粮食的办法,就这么两个。相比之下,陛下觉得哪一个好一些?”

    “大唐身为四方宗主,朕又被尊为天可汗,怎么能平白无故的去抢他国的粮食!”李世民冲夏鸿升没好气的说道:“叫天下人如何看待大唐,叫天下人如何看朕?!”

    夏鸿升点了点头,笑道:“那咱们就细细来说说头一个法子了,买!”

    “陛下,从林邑开始,经过环王国、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至于婆罗门国,这一线如此多的国家,皆可种植占城稻,且能够达到一年四季之多。这些国家的百姓不通耕种,往往只是随随便便将种子扔到土里,就不再管,一切凭天。即便是如此,这些国家每年的粮食也都是收获颇多。”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且先说距离大唐最近的林邑国。他既然向大唐进贡,那就是大唐藩属。陛下可下诏令林邑国国主之进贡只进贡粮食,而不要其他。陛下亦可向林邑国购买粮食。如今大唐手中,最抢手的生意是什么?兵器!谁不想要大唐的百炼钢兵器!林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