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一系的时候,一致对外还是要得的!
“陛下、诸君,我有一点个人见解!”米内光一朝着裕仁天皇深鞠一躬,从容的说道。
裕仁天皇正在为老弟,被海军的两个巨头驳得哑口无言,看着难受的档口,有人解围当然是喜出望外,急忙说道:“米内爱卿有什么见解,但说无妨!”
米内光一说道:“以臣下看来,绝不容东京再次遭到轰炸,而山崎君和永野君的判断,也不无道理,支那魔鬼唐秋离用兵,素来以诡计多端著称,载仁亲王重北轻南的防御策略,可做适当的调整!”
“所以,臣下认为,可调三分之一左右的陆军航空队,部署在以东京为中心的本土南部方向,另外,从本土北部调不少于三十万人的兵力,部署在本土南部方向,依然以东京为重点防卫区域,这是臣下的一点儿个人见解,仅供诸君参考!”
米内光一的的意思,是平衡了载仁和山崎两人的想法,属于和稀泥,当老好人,但却没有推翻载仁的本土防卫策略,依然以北方为重点,只不过加强南部方向而已,属于折中方案。
裕仁天皇想了想,也许这是唯一稳妥的解决之道,便对载仁说道:“载仁,对于米内爱卿的话,你意下如何?”
载仁知道,自己解决不了东京不再遭到轰炸的问题,什么话都站不住脚,米内光一的建议,虽然距离自己的本意相去甚远,但却是一下唯一的可行之策,否则,永野和山崎这两个混蛋,咬住东京遭到轰炸一事不放,自己绝对被动。
“臣弟没有异议,赞同米内君的建议!”载仁不甘心的说道,同时,朝着米内光一投去感激的眼神儿。
见老弟没啥意见,裕仁天皇的目光,又转向了海军的两巨头,说道:“永野爱卿、山崎爱卿,你们两个意下如何?”
永野修山和山崎彬一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至少载仁亲王的手里,分出来一部分兵权,两个人当然不会把事儿做绝,便同时鞠躬道:“臣下没有异议!”
裕仁天皇的心里非常清楚,这一阵子,自己让老弟独揽军权,陆海军两系几个重量级大佬的内心,肯定非常不舒服,到了平衡一下权力的时候了。
“好!既然诸位爱卿对米内爱卿的见解,都没有什么意义,那就执行吧!”裕仁天皇淡淡的说道:“朕仔细考虑过,本土防卫是目前帝国的重中之重,需要调动举国之力来完成,载仁一人担负如此重任,恐怕精力不济,无法周全!”
“因此,朕决定将帝国本土防卫总司令部一分为二,成立帝国本土南北两大防卫司令部,北部依然由载仁负责,南部防卫司令部以永爱卿为司令官,以山崎爱卿为副司令官,希望你们同心协力,确保帝国本土不至沦陷于支那人之手!”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千一百六十七章 重赏之下
关于日本本土防卫重点之争,算是暂时告一段落,载仁亲王没失去太多,帝国的重兵还是部署在北方,海军一系也没收获多少,仅仅拿回了部分兵权,算不上皆大欢喜,唯一失落的,是当和事佬儿的陆军大臣米内光一大将。
载仁的位置没动,永野和山崎这两个家伙获得了部分兵权,只有自己,出言献策,调节了陆海军两系针锋相对的矛盾,算是为天皇陛下解围了,可连根毛儿都没捞着,这叫什么事啊?
米内光一的心里,相当的不舒服,很是憋闷得慌。
裕仁天皇把米内光一的表情,看在眼里,当然,自己是不会让他失望和伤心的,扫了一眼表情各异的大臣们,缓缓的说道:“诸位爱卿,帝国目前的现状,你们心里都清楚,仅凭帝国一家之力,很难确保本土不遭到战火涂炭!”
“因此,朕还有个决定,任命米内爱卿为特使,专门负责与意大利人打交道,争取到更多的外援,朕授权你,可以代表朕和大日本帝国,行使最大的权限,说服意大利人投入更多的兵力!”
裕仁天皇也豁出去了,只要不被那个大兵压境的唐秋离灭了大日本帝国,怎么着都成,叫做倾帝国之力,结意大利人之欢心,也就是说,米内光一可以动用日本的所有资源,交好墨索里尼,把意大利人死死的拖下水,他的权力可是大了去了!
听到裕仁天皇这个任命,米内光一不但没有丝毫的欢欣,相反。还一阵阵的恐惧袭上心头,压力山大啊。意大利人可是些吃相绝对难看的家伙,吃肉不剩汤的主儿。墨索里尼没打过交道,单单一个费萨尔德,就让帝国拿出了夏威夷群岛。
这活儿绝对不好干,即便是墨索里尼肯继续蹚浑水,帝国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国民会怎么看自己,这本应该是外务省的活儿,啥时候轮到自己这个军人办理外交事务了,但米内光一却无法推迟。只能鞠躬回答道:“谢陛下厚爱,臣唯有勉力而为!”
外务省大臣仓木野间一边皱眉头,一边心里不痛快,他不知道天皇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把这么重要的外交事务,交给米内光一这个赳赳武夫,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若是军人也能搞好外交,还要外务省干什么?
不过。仓木野间也没有出头,争这个差事儿,天皇陛下貌似另有用意,这时候出头似乎不大妥当。再者,自己是与墨索里尼打过交道的,知道意大利人的德行。就让米内光一碰碰钉子也好,到时候才知道外交的难处。天皇陛下自然会想起自己来。
米内光一和仓木野间两个人,都没有摸透裕仁天皇的心思。他现在绝对是豁出去,带着赌一把国运的狠厉,即便是押上大日本帝国也在所不惜,他看得很准,若是国亡了,一切都是浮云。
为此,即使是大日本帝国沦落为意大利的殖民地,也好过被那个支那魔鬼唐秋离灭国,毕竟,意大利人跟自己和大日本帝国没有化不开的世仇,只要自己在、日本皇室在,忍辱负重几十年,以大和民族的隐忍和狠劲儿,照样能成为与德国比肩的列强之一。
届时,意大利人就得乖乖滚蛋,吃进去多少,就要吐出来多少,先皇的明治维新,就是最好的例子,让米内光一这个军人出身的家伙去办外交,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突破和收获?
各方有各方的心思,裕仁天皇又自己的打算,对于米内光一的任命,出奇的名义反对之声,顺利通过,当然,眼下的重臣们,恶意是不想触天皇陛下的霉头,于是乎,米内光一这位手里握着大日本帝国全部资源的军人外交官,正式上任了。
散会之后,心事重重且压力山大的米内光一,找到了外交大臣仓木野间,以及其谦恭和诚恳的态度,向这位帝国外交界第一人求教,并恳请他派出外务省得力的干员,跟随自己去意大利。
这是米内光一的聪明之处,他知道,自己对于外交事务两眼一抹黑,当初去北美找费萨尔德,那是带着筹码、有准备而去的,现在,要去意大利他心里没底儿,何况,相关的外交文件签署,那是细致的活儿,自己干不来,得有专业人员随行。
见这位大日本帝**界头号大佬主动低头,虚心求教,仓木野间心里也是一阵暗爽,便忍不住指点一番,随后,又满口答应,从外务省调派得力的干员,跟米内光一去意大利进行谈判。
两天之后,以米内光一为首,包括陆军部和外务省十几名随员组成的日本代表团,启程飞往意大利,去拉墨索里尼深蹚浑水了。
别看米内光一是军人出身,此前没干过外交,可军人和政客混合体的特性,让他找到了一条出奇制胜的路子,也知道,现在的大日本帝国最需要的是什么?
见到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之后,米内光一直言不讳,要意大利为日本提供一千五百架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为一千架,轰炸机为五百架,计算下来,绝对是一笔惊人的数额,还有,请首相阁下再增派十万士兵,进驻日本,所有的费用,日本均一力承担。
当然,现在的日本国库都见底儿了,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米内光一也没打算付现金,他给墨索里尼开出的条件是,除了以前的美国西部和夏威夷群岛之外,还将琉球群岛割让给意大利,日本列岛的九州岛,作为意大利军队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日本政府只负责行政管理。
此外,日本将国内未来五年税收的四分之一,海关关税收入的二分之一抵押给意大利,除了这些看得见、拿得着的好处之外,米内光一还抓住墨索里尼觊觎亚洲地区的心理,代表日本政府承诺,一旦击退中国人的进攻,确保日本本土之后,日本将会倾尽举国之力,协助意大利军队,取得朝鲜半岛、澳洲大陆以及西印度地区的统治权。
对此,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怦然心动,如果说,日本五年税收和海关关税,琉球群岛、九州岛是看得见的收益,马上就能到手的利益,那么,朝鲜半岛、澳洲大陆和西印度地区的统治权,就是远景收益,如此一来,意大利王国将会把亚洲的几个重要区域,变成海外殖民地。
如果说朝鲜半岛和澳洲大陆有一定的困难,毕竟,那是在打得日本人屁滚尿流的中国人唐秋离手里,日本人是在画饼充饥,意大利军队与中国人直接发生冲突,胜负还在未知之间!
而西印度大陆则是在英国流亡政府的手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以唐秋离与英国人的恩怨,届时绝不会插手,即便是没有日本人的协助,意大利军队也有能力痛打落水狗,把西印度大陆从英国人的手里夺过来,已经奄奄一息的英国人,只需要推一把,就会轰然倒地,跟唾手可得差不多!
墨索里尼虽然贪婪且狂妄自大,但也是个数得上的政客,召集意大利党政军大佬们,对日本人开出的一系列条件仔细分析之后,认为绝对可行,尤其是西印度地区,对于意大利人的吸引力相当巨大。
几次会议下来,意大利人确定了大力援助日本的国策,接受日本人的条件,可以为日本人提供一千五百架作战飞机,但再增派意大利陆军十万人进驻日本一事,要延后进行,看看亚洲战局发展趋势再说,也有待价而沽的用意,而且,意大利仅仅提供作战飞机,但却不派出飞行员。
日本和意大利双方,都各取所需,签署一系列文件也就没有什么障碍了,米内光一非常高兴,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此次意大利之行会这么顺利,帝国急需的作战飞机,马上就要到手。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意大利陆军增派兵力的事情,暂时搁浅,还有就是飞行员的问题,经过多次与支那独立师航空兵的血战,帝国飞行员损失惨重,储备严重不足,一千五百架作战飞机,除了本土现有的飞行员之外,最少还需要**百名有经验的飞行员,光有飞机没有飞行员,也是不成!
为此,米内光一多次求见墨索里尼,恳请这位大腹便便的意大利首相,连飞机带飞行员一起打包销售,可却被墨索里尼很干脆的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意大利王国政府和军队,绝不会强迫飞行员们,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这是民主的体现,自己虽然身为首相,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多次在墨索里尼那儿碰壁之后,米内光一心急如焚,与随员们聚在一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