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6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着老爹回答:“爸,我听你们的……只是如果我不能在规定时间回部队就会被当成逃兵。我担心红军会过河来抓我……”

    听到老二担心,王有根一脸不屑的说道:“就红军那点破枪还敢来山西。不是我吹牛,他们还没有打过黄河,就被国防军的铁船给消灭在黄河上了。你也不看看人家国防军拿的是什么枪,除非红军是吃了豹子胆,否则,根本不敢来咱们山西。”

    “你放心,吃完饭我就带你去找村长,给你分田,让国防军保护我们。”

    驻防黄河一线的红军,特别是刚刚补充部分山西新兵的红军部队,因为国防军招兵这件事发生后,相继开始出现战士离队不归的现象。不过,因为这个现象刚刚开始,并没有引起上级重视,只把它当做逃兵事件进行简单处理。

    然而,当红军高层慢慢意识到这是针对红军的一场阴谋后,已经悔之晚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此刻,在越来越繁荣的河津,为了确保陕西原油能源源不断输送到青岛,一条连通河津,临沂一直到太原的铁路正式破土动工。

    虽然国防军手中拥有数十万俘虏在各地修建铁路,但是,这些俘虏全部被分散在环境非常恶劣的远东和外蒙。在国防军眼里,这些俘虏的生命远远没有中国人值钱,将他们放到远东修铁路,即使饿死冻死也不会心痛。

    至于环境较好的关内和东北,所有铁路工全部由中国人组成,不仅可以减轻地方政府压力,还可以给当地百姓多一条挣钱方式。

    至于眼前提前开工的这条铁路,就是李国胜增加黄河一线百姓收入的另外一个办法。

    不仅如此,通过修建眼前这条铁路,还可以吸引很多来自陕西省境内的百姓,让他们知道,只有跟着国防军,他们才有好日子过,进一步动摇赤党红军根基。

    就眼前达到万人的筑路大军中,至少有两千人来自陕西。由黄河东岸的亲戚朋友介绍而来,想要在这里挣钱养家的陕西人。

    黑色长龙般的铁路一步一步向临沂所在方向延长时候,上万劳工每天的工资也源源不断的发到大家手中,没有一丝一毫克扣。

    黄诚忠,作为一名普通的陕西汉子,他只想自己家人能过上好日子。顿顿吃上饭。

    红军来到陕西后,黄诚忠家虽然分到来自地主家的几十亩地。但是。因为陕西省贫瘠的土地,再加上每年需要上缴红军的大量公粮。一年辛苦下来,几十亩地的收成最多维持全家温饱,保证全家上下不再像以前那样饿肚子。

    不过不管怎么样,自己总算是有了盼头,对给自己分田的红军也充满感激。

    然而,随着黄河对岸国防军开始对山西省进行土地改革,取消所有苛捐杂税,统一粮税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黄诚忠对红军的感激马上就被愤怒取代。

    黄河东岸国防军统辖范围内的百姓。除了每亩地每年上缴五十斤的粮税外,没有其他任何赋税。按照自己亲家一家五口四十亩地进行计算,即使一亩地的收成仅仅三百斤小麦,出去税收,全家也可以落得一万斤粮食。

    除去一家人的一年口粮,亲家辛苦一年后至少还有五千斤粮食剩余。换成大洋的话,就是整整一百五十块。

    而占领这里的红军呢,表面上号称自己是‘人民子弟兵’,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首。

    可是。自己辛辛苦苦一年下来,除了家人必要口粮,其余粮食几乎全部当做公粮充公,连一点剩余都没有。

    如此明显的差距和对比。怎能不让黄诚忠愤怒。

    但是,愤怒归愤怒,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毕竟红军手里有枪,自己只是一个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没有任何话语权。

    唯一让黄诚忠感到幸运的是,自己有一个好亲家。而好亲家所在地有一个好政府。

    在亲家介绍下,黄诚忠幸运的成了建设铁路的第一批工人。

    经过十天辛苦工作,看着手中工头刚刚下发,还带着一丝余温的两块大洋工钱。激动的黄诚忠直接狠狠掐了一下自己胳膊,一直到自己感觉到疼痛一口,才清楚自己看到的是真的,自己真的在十天时间挣到两块大洋工钱。

    要知道,在土地贫瘠的陕西,自己辛苦一年所得也未必能有两块大洋剩余。而眼前,自己仅仅工作十天时间,就轻松的挣到原来一年都挣不到的两块大洋。

    第一时间想要和家人一起分享这种喜悦的黄诚忠马上找到工头,向工头请了两天假回家一趟。

    面前眼前这个来自陕西的汉子,被上面交代过的工头特别热情,毫不犹豫的批了两天假。不仅如此,工头还向黄诚忠许诺:回家以后,帮工地招来一名陕西汉子,工地就给他半块大洋的介绍费。而且还在临走之前,大方的从工地食堂割下两斤猪肉让其带回家。

    贴身藏好两块大洋工钱,提着用油纸包好的两斤猪肉,黄诚忠一脸怀揣不安的踏上回家之路。

    “当家的,你不是在对岸做工吗,怎么回来了,是不是政府又不给咱们工钱…”黄诚忠刚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从门口伸出脑袋,一脸面黄几瘦,处处透露出无奈的妻子和孩子。

    摆了摆手,神秘的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人后。黄诚忠快步走进院子,在一双双不解目光注视下将大门紧闭。而后,将包裹着两斤猪肉的油纸打开,对着一双眼睛顿时放出精光的妻子说道:“你胡说什么,国防军对我们这些工人可好了…”

    说完,指着放在桌上的猪肉炫耀道:“看到这两斤猪肉了吧,这可是我回来之前工头亲自给我割下来的…。孩子他妈,还愣着干什么,马上把这些猪肉分出一半给炖了,让孩子们也开开荤,补充补充营养。等吃饭的时候,我还有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在这个辛苦一年只有一两块大洋结余的贫困家庭,猪肉绝对只有在过年时候才能吃到,而且吃到嘴里的全部都是炼过猪油的油渣。

    所以,黄诚忠回家的这顿饭所吃到的猪肉,绝对是全家上下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的。

    看着身边满嘴流油的孩子,黄诚忠发现,自己似乎有了新的奋斗目标,跟着国防军好好挣钱,让家人每天都能吃到猪肉。

    饱餐过后,将孩子全部赶出去后,黄诚忠神秘的掏出两块已经被体温温热的大洋递给妻子。在妻子不解和诧异目光注视下说道:“这是我十天的工钱,你守好。等咱们攒够了钱,就给老二娶一房媳妇。将茅草屋换成砖瓦房…。”

    “这么多……”妻子一脸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当然,你不知道,亲家那边的政府可厚道了,不管帮政府做什么事情,政府都不会让咱白干,都会给工钱。可不向我们这里的红军,出工出力后不仅没有工钱,还要我们交公粮。我在河对岸的铁路上修铁路,不仅每天都可以吃到肉。还有两毛钱的工钱,政府一分钱都不会克扣,每十天发一次…”

    看到妻子不相信的表情,黄诚忠继续说道:“不去不知道,去了你才知道差距。你知道咱们亲家一共分了多少田,每年只需要上缴多上粮税吗…”

    “告诉你,这些事情亲家都告诉我了…咱们亲家现在可牛了,全家五口人一共分了四十亩地,每年只需要向政府上缴两千斤粮食作为粮税。剩下的收成全部归亲家自己支配。”

    “我大概给亲家算了一下,一年下来,亲家至少能收上来一万斤粮食…。”

    “除此以外,河对岸的国防军不仅给亲家分了田。减了粮税,而且还给亲家免费提供粮种和耕牛。我还听亲家说:政府会在接下来几天给大家免费发一种叫做化肥的东西,将化肥撒到田里后。每亩地的产量至少能增产五成。到时候,亲家一年的收入就会达到一万五。”

    听到这里。妻子面黄肌瘦的脸上除了震撼,就是对亲家的羡慕。

    一番犹豫后。对着黄诚忠试探性问道:“当家的,要不要咱们也搬到河对岸去…。”

    黄诚忠摇了摇自己脑袋叹道:“搬过去就不用想了…。亲家说了,他们那边的土地都被分光了,即使搬过去,也没有土地分给咱们…”

    “再说了,现在到河对岸去做工,每个月也可以挣到六块大洋,足够了。另外,我回来之前,我们工头还给了我一个挣钱的法子,现在工地非常缺少工人,工头让我在这边拉人,拉过去一个陕西汉子,工头就给我半块大洋的介绍费…。”

    “你给我合计合计,咱们可以到哪里去给工地拉人…”

    六块大洋对于眼前的妻子来说,同样是以前从未想过的收入。

    所以,仅仅一愣神之间,妻子就接收这个事实。

    想了想后,对着黄诚忠说道:“当家的,现在不是农忙世界,咱们村就有的是汉子。不过,村里凡是有人参加红军的,咱们都不能叫,毕竟这是给河对岸的国防军做事,咱们必须要好好防备防备……”

    “还是你想得周到…”黄诚忠认同的回答。

    随后,对着妻子说道:“孩子他娘,我记得我们家的亲戚中好像都没有参加红军的。这么好的事情,要便宜就先便宜咱们自己的亲戚。这样,我马上去孩子他二叔家看看,另外再去他大伯家看看。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去做工挣钱……”

    经过长时间饥不果腹的日子后,面对大洋的诱惑,没有几个人可以忍得住。

    黄诚忠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有十五个人坚决要求和黄诚忠一起过河去做工。不仅如此,在这十五个人中间,还有三个红军军属。

    按照黄诚忠远东想法,本来是不打算带他们过河的。不过,在得到他们的再三保证,一定会保密后,看在邻里邻居的份上,才同意带着他们去修铁路。

    自家男人去修铁路挣钱,留在家里面的女人也没有闲着…。

    在互相闲聊中,被黄诚忠带回来,比赤党红军更加游刃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也如同瘟疫一样,迅速在当地蔓延开来,并且有席卷整个陕西的态势。

    而这里的黄诚忠仅仅是国防军布局陕西的一个小小棋子,在黄河两岸,至少还有数千这样的妻子,在大洋以及更好生活的诱惑下,一步一步成了国防军免费宣传员。

    临沂国防军021师师部,师长何世炎正一脸兴奋的向李国胜报告自己布局赤党的一系列进展。

    “总座,总计一万吨化肥已经在将士们的协助下全部分发到户,并且用到了田里。不出意外,最迟四个月时间,当地百姓就可以看到收获……”

    “铁路建设的进展也非常迅速,在每个月六块大洋工资的吸引下,黄河对岸的陕西民众就好像闻到血腥味的狼群,纷纷加入铁路建设大军。”

    “根据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建设这条铁路的宫人总数已经达到两万人,其中一万五千人都是来自河对岸的陕西汉子…。”

    “我们分散在陕西省境内的情报人员也发回来了第一个好消息:在数千铁路工人的免费宣传下,我们比赤党红军更好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已经完全在陕西底层民众中传开。不仅如此,在我们低粮税的影响下,很多当地百姓已经开始拒绝向赤党红军上缴公粮…。”

    “军队方面,受我军优厚军饷以及福利待遇的影响,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