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斛春-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远就见昆明湖畔旌旗招展,沿湖两岸都搭满了彩棚,湖的正北方向上是一座二层小楼烟雨楼,这是仿照江南形制而建的,本是宫中皇帝和后妃们避暑赏景的去处。
  门殿三楹,中为通道。门殿北有围廊,方形,与主楼四面围廊相通。主楼五楹,上下两层,进深两间,稍间为楼梯,四周围廊。北、东廊外湖中起台、置汉白玉望柱。
  昆明湖湖面宽阔,湖水净练澄空,湖中又有数处小岛有沙堤曲径相连,湖的西北一带遍植荷、苇、蒲、菱,此时荷花尚未开放,可蒲苇犹如青纱帐一般,其中多有野鸭水鸟出没。
  烟雨楼两的彩棚里,大家以烟雨楼为中心各自按官位的高低有不同的坐处,原则便是谁的地位高,谁受皇帝重用谁家便坐的离皇帝近。
  靖国公府分到的位置还算不错,与楼只隔着三五家公主亲王郡王的府邸,而定南王府的包厢位于烟雨楼的左侧,与其相连的便是宁王府。
  到得楼前,周宝珍便想告别表姐和明珠郡主往自己的棚子里去,没想到却被明华郡主拉住了,只听她对了周宝珍到:“好没良心的丫头,自从回了家也不见你想我,父王和母妃此刻都在楼上坐着呢,棚里只有咱们自己,吃吃喝喝岂不自在。”
  周宝珍无法,只得让丫头回去禀报祖母和母亲自己同表姐在一起,让她们不必担心自己。
  告别了明珠郡主姐妹两人正想往定南王府的彩棚里去,就听得身后一声娇呼。
  “珍姐儿——”
  周宝珍抚额,自己什么时候在京里如此交游广阔了?无奈转头一看,这回倒是笑了起来。
  只见李家五姑娘李宝珠正鼓着脸瞪着眼气呼呼的看着她。
  “宝珠——”
  李宝珠一跺脚,冷哼声转过头去不看她,显然是生气了:“哼,好你个珍姐儿进了宫就将人甩在一边了,亏得我还到处找你,要不是刚才碰见了你的丫头,还不知道去那里寻你呢。”
  原来早在几天前李宝珠便让人带信来说端午那日进宫两人一处玩耍,只是今天周宝珍自进宫以来不是这个找便是那个拦,一直耽误到现在也没机会去着她。
  “哎呀,我的好宝珠,原是我的不是,你来等会子我再和你细说。”说着拉了李宝珠的手将她带着明华郡主面前,将两人作了介绍。
  原这李宝珠也就不知真的生气,如今见周宝珍在自家表姐面前也待自己亲切,便也就将刚才的不快丢开了。
  在跟明华郡主见礼后便拉了周宝珍的手急切的问到:“我在太妃那里听说今天三公主在宫里拦了你,可是吃亏了。”说着便往周宝珍身上四处看了,说起来三公主的这点爱好倒和明华郡主很像,都是一言不合便能挥鞭子抽人的主。
  李家上一辈有位姑奶奶进宫为妃,因膝下只得一位山阳公主,因此倒也平平安安的活到了现在。如今宫中没有太后皇帝对这位太妃还是很尊敬的,在宫里的日子过得颇为自在。如今山阳公主早已出嫁,且随夫婿在江南任上,太妃膝下寂寞便常招李宝珠这位侄孙女进宫,对她颇为喜爱。
  周宝珍心想这宫里真是没有秘密的地方,这三公主只不过同自己随便说了几句话,便闹的和宫上下都知道了。
  “公主不过找我说几句话,能有什么事。”此处人多口杂周宝珍不愿多言,便也就一句话带了过去,又转移话题说:“你就同我一起在这里坐着吧咱们也好一处说话。”
  正好,李宝珠也不耐烦回去坐着便高高兴兴的同周宝珍姐妹一块进去了。
  彩棚里萧家姐妹几个都在,只是二姑娘正襟危坐,三姑娘托腮靠在窗边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只有四姑娘一个百无聊赖的在棚中坐着,见到周宝珍一行人,高兴的简直要跳起来。
  “大姐,珍姐儿你们总算来了。。。。。。”四姑娘高兴的迎上来,拉了周宝珍的手待见到跟在她身侧的李宝珠时有些好奇的问到:“这位是。。。”
  “四表姐,这位是襄阳侯府的五姑娘宝珠,宝珠这位是定南王府四姑娘萧瑜。”宝珍替两人作了介绍,然后又介绍了二姑娘和四姑娘给她。
  “怎么不见几位表哥?”众人在棚子里坐定,有宫女上了茶水点心,周宝珍往湖上望去,但见一二十艘龙舟正泊在水面上,威风凛凛好不神气,可以想见一会儿龙舟齐发该是何等热闹的场面。
  “几位哥哥那里是坐的住的人,早和那些公子哥们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萧瑜嘟了嘴抱怨到,都跑了留下她在这里无趣的紧。
  大家正说话呢,就见三公主换了身杏黄色宫装风风火火的从外头杀了进来,只见她眼睛在棚子里转了一圈,待看见周宝珍后便上来一把拉了她的手说到:“跟我走。。。。。。”
  周宝珍一时不备,差点被她拉了个踉跄,幸好一旁的名华郡主眼疾手快将她扶住了。
  “三公主殿下这又是做什么,还真当我们家珍姐儿好欺负不成?”明华郡主怒瞪了三公主很是不悦。
  三公主见自己差点闯了祸心中也有些不好意思,便松了手有些讪讪的说到:“我不就是想和珍姐儿说说话嘛。。。。。。”说着又冲明华郡主嚷道:“你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
  “有什么话在这儿不能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宫里是什么地方,你倒是不怕,一会要是碰上什么事让我们珍姐儿怎么办?”明华郡主当了三公主的面,一向是不肯让她的,当即反驳到,“再说你和我们家珍姐儿很熟吗那里有这许多话要说?”
  “你。。。。。。”三公主气结偏又拿她没办法,只能跺了脚喊到:“我和她一见如故不行?”
  “噗嗤”李宝珠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能看一贯跋扈三公主吃瘪实在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谁在笑?”三公主恼羞成怒。
  想这李宝珠平日里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此刻便做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看着三公主不说话了。
  周宝珍见气氛僵住了,只得上前对了三公主柔柔一笑:“请公主见谅,若公主不嫌弃的话,还请再此处坐一坐,咱们也好说话,好不好?”说着还拿眼巴巴的看了三公主。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周宝珍本就长得漂亮,如此眼带祈求的看了对方是个人也招架不住,因此三公主咳嗽一声,硬声硬气的说到:“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本公主就在这儿坐上一坐。”说着拉了周宝珍向远离众人的一侧走去。
  “切” 明华郡主闻言嘀咕了一句:“谁稀罕。”不过到底也知道见好就收,如今在宫里真闹开了也不好看,因此便带了姐妹几个还有李宝珠往另一侧坐了。
  “我就说公主是最宽和不过的,最是心善能体谅人。”周宝珍见状忙又说了两句甜言蜜语哄的三公主眉开眼笑。
  “你可有定南王世子的消息?”待坐定了,三公主便拉了周宝珍在她耳边低声问到,表情少见的羞涩。
  “几天前倒是收到过表哥的来信。”周宝珍据实以告。
  “是吗?”三公主来了精神,不知为何母亲像是并不乐意自己和定南王自己的事,而父皇那里也打听不出什么消息。“世子在信中都说些什么?“
  “表哥信上并没有说什么,左右不过是让我要听话不许淘气,还有别忘了功课罢了。”
  “啊,世子还管你这些事?”三公主有些惊讶,没想到一贯风流不羁的定南王世子还有心情管这些事情。
  “可不是,表哥最是无趣,就爱管着人这也不让那也不许的。。。。。。”周宝珍嘟了嘴,不遗余力的诋毁自家表哥毫无心里压力。
  “唉,那你也怪可怜的,也就是你好脾气才能忍的了这些。。。。。。”三公主有些同情的看着周宝珍,见她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一看就是个好欺负的,怪不得定南王世子管着她。
  “那世子可有说军中的事?也不知战事如何了,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三公主继续问到。
  周宝珍有些歉意的看了三公主说到:“让公主失望了,表哥一向不说打战的事的,因此我也不知道表哥什么时候回来。”
  三公主闻言也有些泄气,不过想着今天居然让她知道了些平日里从没听说过的事,心想自己和珍姐儿做朋友这个决定果然是英明无比的。
  “捷报——捷报——”
  突然,棚外传来声嘶力竭的呼喊,棚内的人都是一惊,齐齐站起来向外望去,就见一背着令箭风尘仆仆的士兵正被内侍引着往烟雨楼里去了。

  ☆、第31章 姐妹

  不多时,便有消息传来,“南疆大捷”——定南王世子率军大胜吐蕃,杀敌数万,并且还俘虏了吐蕃小王子。圣上龙心大悦,令大军六月十五进京献俘。
  此言一处,昆明湖畔一片欢腾,乾宁帝站在楼上,见底下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心里也不由激起一阵豪迈之气,觉得自己虽比不得三皇五帝但也算盛世明君了。
  锣鼓一响龙舟齐发,湖岸两侧加油叫好声不绝于耳,就连那些平日里最注重仪态的贵妇们也放下了矜持,就更别提周宝珍明华郡主等人,那就更是拍红了手,叫哑了嗓子,李宝珠甚至还因为激动差点掉进了湖里。
  晚上的宫宴一直持续到很晚,宫里还特意燃起了烟花,城里百姓竞相走上街头围观,现在几乎整个上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朝廷打了大胜仗,人人欢欣鼓舞,乾宁帝更是好心情的携皇后一同登城楼,与万民同庆。
  马车里,周宝珍早已卧在母亲的膝上枕着车外的烟花升空的声响沉沉睡去了。偶尔有烟花的光亮透过车帘照进来,映照得车内一片斑斓。
  周云兰脊背挺直安静的坐在车子一角,今日的一切给了她巨大的冲击,这样的权势繁华又不是知府衙门的后院可比的了。望着在这一片繁华里安然沉睡的七堂妹,从小活在权势顶端的珍姐儿大抵是不会又这样的感慨的吧。
  乾宁十九年的上京城一片盛世繁荣景象,却不知这繁荣背后的隐忧却已渐渐逼近了。
  皇帝正当盛年而中宫无子储位虚悬,各位皇子年岁渐长,国无储君则人心不稳。
  就在端午节之后的几日各方请立太子的奏折便如雪片一般飞到了乾宁帝的案头。虽然这些上折子的人大多是些官位不高,用意也不过是投石问路。然乾宁帝看过奏折后一律留中不发,态度比前两年要暧昧许多,这便让朝中一大批人心思活络起来,渐渐地也有位高者参与其中,到最后出了几家一贯跟随皇帝的勋贵和内阁几位之外几乎人人都卷进了场请立太子的大潮里。
  因为没有嫡子,朝中现在大抵分为两派,要么立长要么立贤。立长倒好说,必是大皇子无疑。至于立贤,对于贤愚这种事世上那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既然无法衡量,那么诸位皇子间拼的也不过是圣宠二字而已,圣宠在谁身上那么谁便是贤了。
  一时间,京城里暗流涌动,二四两位皇子虽说不在京里,可秦家同李家却早已开始上窜下跳使尽浑身解数了。
  皇长子虽说因生母省份低微一直不甚得宠,可相比起几个弟弟,也不是没有优势的。他早已开衙建府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且有军功在身,更重要的是皇长子的嫡长子今年也有八岁了。
  皇家尤为看重子嗣,因此作为乾宁帝目前唯一孙被辈而且还是嫡出,皇长孙的地位自然非同小可,听说皇长孙自幼聪明伶俐颇得乾宁帝的喜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