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兵不死-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你龟儿子,街娃二流子,牌方臭臭婊子,阴阳烂沟子。”

    “这就是打鬼战啊!娘买妈屁。”

    骂声一片。

    等待他们的,是死亡。

    生命即将终结,死在这打得稀里糊涂的战争中。

    没得枪,没得炮,没得后勤保障。

    他们还有老爹老娘,兄弟姊妹,妻子儿女。

    再也见不到了。

    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不甘心啊!

    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

    泪随声迸,凄厉难闻。

    王亮曾亲眼见到,有的重伤员怕落到日本鬼子的手里遭受折磨,在部队离开后就想办法自尽的。

    王亮不是没有施出过援助之手,但那能救回来的人数,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更多的人,魂断疆场。

    没有人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在想些什么。

    每每看到网上那些质疑污蔑川军的贴子的时候,王亮真的是想把他们抓起来,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川人那种痛苦的滋味。

    那些失去儿子的老父亲老母亲。

    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

    那些和爸爸素未谋面的孩子们。

    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川人们亏欠的实在是太多了。

正文 0382 有人浴血沙场,有人苟且偷安

    0382 有人浴血沙场,有人苟且偷安

    有一幅画面,王亮永远都忘不了。

    看着那一个个身负重伤被抛弃下的弟兄,当时在行进队伍中的川军士兵们,睹景生情,边走边哭。

    想想前几天,他们是一起出川的。

    有痛哭失声者,也有义愤填膺者,不由得破口大骂道:“狗日的,把兄弟都扔得,这一下好吃空缺了!”

    是啊。

    扔掉了这么多人,能节省下不少的粮食了。

    其实川军也没有啥粮食。

    出川的时候携带的那点粮食没有几天就彻底消耗光了。

    在投入战场后,常凯申压根就没有给这支非嫡系的部队配属兵站,提供后勤保障。

    川军打从一进入战场,除了执行上峰下达的作战命令,衣食住行方面的事情就需要自己去解决了。

    兵荒马乱的,怎么搞粮食,从哪搞粮食。

    只能依靠当地的老百姓支持,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数庞大的部队,凑合吃个一顿两顿还算勉强。

    老百姓们的家里也没有余量啊。

    再后来,日本鬼子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但凡是城破,见人就杀,杀得干干净净。

    川军唯一的粮食来源就被切断了。

    长途行军,连餐不得食,弄得官兵们饥疲不堪。

    甚至连挖战壕修筑阵地的力气都没有了,拿什么去同日本鬼子拼命。

    再加上一些更为客观的条件,川人来到北方,一部分水土不服,发烧感冒是常事。

    放在现在,这都不是事。

    但在战场上,你得上了这些病,基本上就被宣判了死刑。

    王亮道:“阎锡山在历次总结战役的会议中屡屡指责川军作战不力,军纪太坏,却闭口不谈川军所面临的实际困境,这到底是何居心?”

    王亮还是当年一次冲突的见证者。

    一九三七年川军出川,都是自筹路费。

    粗布衣服、斗笠草鞋,外加一支川造或汉阳造步枪,就是川军士兵的标配装备。

    所谓的步枪,大多都是放两枪就需要拆卸重新检修的老古董。

    每个师也就仅仅配备了数门迫击炮,山炮和野炮一门都没有。

    军饷?

    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王亮记得川军的一位将军是这样同部下说的:“我们是抗日队伍,领饷的事就暂时别提了。”

    好,领不领钱的也就不说了。

    一到地方,上峰的命令就来了。

    去阻击日军。

    但连一份精确的地图,日军的兵力以及火力配备的情报都不给提供。

    这仗怎么去打?

    第一次作战,川军就遭遇到了飞机、坦克和重炮的连续疯狂打击。

    甚至连日本鬼子的影子都还没有见到呢,损失就过半。

    接连打了几仗,粮草告急。

    到了最后只能吃喂马的胡豆来充饥。

    拿着常凯申的手令,去找特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鼎文想领装备、换棉衣,蒋鼎文自然不认账,把皮球踢给了阎锡山。

    王亮冷笑道:“我告诉大家在川军浴血奋战的时候,中央军的蒋鼎文在忙些什么呢。”

    滥用职权大发国难财。

    他的胆子为什么那么大?

    因为他深谙常凯申对下属‘只准腐化,不准恶化’的政策。

    徇私枉法,贪污成性,狂嫖滥赌,成了有名的腐化将军。

    通过贪污受贿、投机经商聚敛的私产,数额触目惊心。

    “我们的这位国民革命军军人,有一妻两妾,还强占了京剧名角粉牡丹。”

    “长期的yin乱,让他染上了严重的性病,由花柳病专家杨槐堂作为贴身医生,专给他治姓病。杨槐堂也因此受宠,一直追随蒋鼎文做到军医处长,成为军中的一大笑柄。”

    说着,王亮从手机里找出了一张照片,展示道:“这是当年日本鬼子在黄河北岸的济源县一带所张贴的蒋鼎文一手抱美人,一手提钞票的宣传画,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传神。”

    王亮说这些,是想告诉一部分人。

    国*军打了鬼子,在正面战场上独当一面这一点都不假。

    但并非所有的国*军都是英雄好汉。

    害群之马不在少数。

    1944年4月,日军调集十二万大军,渡过黄河,发起了豫湘桂战役。、

    当时国民党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人,是日军的三倍有余。

    且因为是嫡系部队,所配属的武器装备也不差,完全有打赢的可能性。

    但此时的总司令蒋鼎文早已不是当年的有五虎将之威的蒋鼎文了。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蒋鼎文失地千里。

    他指挥下的部队只要稍微跟日军接触了几下就全线溃退。

    三十八座城池被日军攻陷,二十多万名将士殒命。

    将鼎文也由此引咎辞职,脱离军界。

    不过已经敛了大笔钱财的他已经不在乎这些了,投身商界,先后开办了砖瓦厂、轮船公司,还在香江开办了振华公司,在美国还有橡胶园,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所以,在褒扬国*军为抗日做出的贡献的时候,请把这些狗剔除出来。

    他们,不配。

    在将鼎文那里吃了闭门羹的川军只能去找阎锡山。

    阎锡山倒也“大方”,给了点自己的晋绥军更换下来的破旧装备打发掉了他们。

    没得装备、粮草补给,还要随时准备与日军对战。

    迫不得已,川军的将领这才走投无路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手下人劫了阎锡山的军火库。

    这便有了阎锡山在历次总结战役的会议中为什么总是会指责川军作战不力,军纪太坏了。

    到底是谁坏?

    谁的心黑了。

    抗日,真的是纯粹的抗日吗?

    王亮想说的还有很多,一肚子话憋着呢。

    但无奈的是时间太短。

    安仁古镇,到了。

    走进安仁古镇,目睹古色古香的街道。

    两岸街房青砖青瓦,砖木结构,木板铺面,呈现了昔日庄园老街建筑中式特点。

    其间巍巍刘氏公馆,华屋数百间,高大宽敞。

    园林化建筑群中,房屋呈对称,楼台亭阁,假山水榭俱全,曲径回廊,藤萝花放,馨香扑鼻,环境幽静。

    王亮用心去感受着这一切,心旷神怡,“我又来了。”

正文 0383 琳琅满目的藏品

    0383 琳琅满目的藏品

    在樊建国和马小刚的陪同之下,王亮先到仁和正街场口,参观了抗日将领刘湘的故居。

    刘湘,这位抗日英雄的老家就在这里。

    目睹巍峨府邸,高楼大屋,青砖粉墙长廊,黑漆大门,在客厅内窗明几净,花砖铺地。

    墙壁柏木装修富丽堂皇,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天井中一座大花园,小桥流水,花木扶疏,桂影斑驳,姗姗可爱。

    屋后有竹园遮天蔽日。

    这座建筑修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一九三七年刘湘率川军二十万人马出川抗日,指挥南京保卫战,可是不幸于刘湘在第二年就病逝了。

    徘徊在刘湘将军的故居前,王亮的耳畔不时回响着刘将军在死前留下的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这是何等的壮志豪情。

    参观完刘湘将军的故居,樊建国请示道:“叔,咱们去展馆看看?”

    “好。”王亮点了点头。

    樊建国也就迅速进入到了导游的角色:“咱们抗战系列已经开放五个展馆和三个广场,五个展馆分别是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和川军抗战馆。三个广场呢则分别是红色广场、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和中国老兵手印广场。”

    “恩。听说你小子最近又忙着筹建几个展馆呐?”王亮问道。

    樊建国回道:“众志成城馆和汉奸丑态馆正在筹建当中,年底就可以完成了。”

    “众志成城、汉奸丑态,好!”王亮念叨了一遍这两个名字,大赞。

    这两个展馆,能够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众志成城馆,顾名思义,反映中华名族在国难当头之时,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各行各业,一起奋斗,守土抗战的情况。

    而汉奸丑态馆的意思就更加浅显了。

    一支上百万由中国人组成的军队,却同室操戈,为日本人当走狗,去攻击自己的同胞,这就是伪军。

    他们曾经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后来却成了民族的败类,国家的耻辱。

    他们的名字为国人所不齿,他们的历史是灰色的,他们的人生也是灰色的。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汉奸。

    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梁鸿志、傅筱庵、殷汝耕、李士群之流。

    是应该把这些败类的所做所为记录下来,警醒后人。

    樊建国再次请示道:“叔,咱们先去参观哪个馆?”

    按照樊建国雷厉风行的脾气,能够让他敬重到这种程度的人,不多。

    也就这几位还在世的抗战老兵了。

    “就中流砥柱馆吧。上次过来还是十年前的事情呢,一定有很大的变化吧。”王亮道。

    樊建国点了点头介绍道:“对,经过升级改造,她更加系统化,完整程度也更高了。”

    “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帐场景复原或实景景观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和‘根据地建设’,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日情况。”

    “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恩。”

    王亮知道,说到这里,一定会有很多人不以为然。

    网络上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抗日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