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娴募喽胶驮际L乇鹗恰鞍诵∈币酝狻保荒鼙匙诺澈腿嗣褡龀鲆恍┥颂旌淼氖虑槔矗岢肿龅蕉郎破渖恚荒芊抛葑约旱乃魉荒芤姓套约旱娜ㄊ疲闾厥饣ⅰ熬髦啤薄�
其三,为官当勤。“勤”乃手勤、腿勤之要求。一要手勤。有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学习,不善于动手,什么都习惯于秘书代笔、主任代劳,长此以往,他们的手将变得懒惰了,不用说平时能够写写画画了,就是见到了老百姓,也不习惯于将自己“高贵”的手伸出来与群众握上一回了,这样的领导无论在哪里都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更不用说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了。所以,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勤动手,勤与百姓握手,否则高高在上难为官也。二要腿勤。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但是,腿勤不是要经常性地跑官要官,而是要经常性走进群众之中,心甘情愿、自始自终地做人民的“小学生”,多向百姓请教;走到百姓的心坎上,真心诚意、实心实意地做人民的“贴心人”,多为百姓解难。
当然,任何一项修炼都贵在坚持。作为一位履新的官员要谨记此“三字诀”,打好预防针;而对于长期执政的官者,更要长思、常炼,不能将之作为挂在嘴上的一句美丽谎言。一切离开践行的话语都是“天方夜谭”,一切远离土壤的花香都不会恒久。
24。5 当今社会非廉文化种种
实践证明,不良文化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腐败易发、高发的原因之一。我国现阶段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所以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竭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廉政文化的缺位和弱化。传统非廉文化的消极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弭,中外文化在碰撞中不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东西。
收礼不是贪——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现象'不少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从收受小额礼品开始,发展到欲壑难填的地步的。“吃了别人的口软,拿了别人的手软”,许多“礼尚往来”不过是他们利用职务便利替人办事、为己谋利的借口而已。
'文化根源'中国是一个极重“人情”的国度,求人办事就欠下了“人情”,就要对办事人有所表示。而掌权者也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别人是否送礼、甚至送礼多少作为是否替人办事的参考标准。
行贿无风险——官不打送礼人。
'现象'毋庸讳言,许多人对于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都是深恶痛绝的,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会改变看法,以金钱开路,多能将事情办成,屡试不爽,便认为这是“无坚不摧”的法宝。
'文化根源'自古就有“官不打送礼人”的说法,行贿被拒而遭到尴尬的毕竟是少数;因为行贿而被法办的更是凤毛麟角,行贿违法而不惩罚,这种观念一旦形成风气,就会使人失去畏惧感,使得送礼、行贿成为一种自发而为的普遍现象,行贿受贿之风盛行。
羡慕腐败成时尚——以权谋私被称为能人
'现象' 以权谋私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没有了罪恶感,而是成了攀比、炫耀的一种资本,成了衡量一个人社会活动能力特别是政治钻营能力的标志。
'文化根源'“自古恶人皆智者”、“见利不取是为愚”,政治上善于钻营被称为“能人”,不会吹吹拍拍、请客送礼的人被说成是思想僵化。摹腐心理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态。不少人认为,别人能够腐败、善于腐败才那样威风,生活得那样的好,而那些不敢或者年愿意腐败者终身受穷,是没有本事的人。
落网心不甘——只怪运气不好
'现象'怀着腐败是普遍现象,且多数人都能平安过关的心态,社会上出现了贪官一方面大肆贪污受贿,一方面求神拜佛的现象。一旦马失前蹄,就怪自己运气不好。
'文化根源'中国封建文化中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许多人认为,腐败者众,落网者寡,能否逃脱,全系于命。因此,大多数腐败者发案前怀着侥幸的心理大捞特捞,案发后牢骚满腹,认为自己不过是腐败之“沧海一粟”,落网实属天意,命运不济。这种观念不只是贪官有,不少群众也有这样的认识,更有甚者,看到有的贪官被抓竟然同情他“后台不硬,运气不好”。
营造腐败圈——法不责众、风险平摊
'现象'近年来,中国的腐败案件中窝案串案增多,其参与人数众多,且常常是在一定组织的权力参与下完成的,因而危害更大,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更大。此外,由于集体腐败牵涉面积大,案情复杂,查处难度也十分困难。
'文化根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法不责众”,你腐败、他腐败,我也腐败,大家都腐败,也就无所谓腐败了。在这样一种惯性支配下,在一个群体内部,轻则形成各行其是、心照不宣、互不拆台的松散关系;重则形成互相关照、互相利用、互相掩护的生存机制。集团性腐败具有示范效应,使得上行下效,腐败成风。
清官被孤立——枪打出头鸟
'现象'由于在一些地方、一些时候,行贿受贿之风盛行,出现了送礼正常,不送礼反而不正常的怪现象。真心拒贿,想做清官反而成了难事、怪事,成了被孤立、嘲弄的对象。
'文化根源'一些人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奉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较真。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无官不贪”,谁做清官,谁就是“出头鸟”,势必成为众矢之敌,要保持距离,以免伤害自己。
好民不于官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现象'对于种种腐败问题,敢于站出来揭发检举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这就使得那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不仅可以逍遥法外,而且更加忘乎所以了。
'文化根源'传统观念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宁结千人好,不结一人仇”。由于担心举报没有好的结果,一些人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不愿意惹祸上身。
59岁现象——有权不用,过时作废
'现象'近年来,少数领导干部“退休前捞一把”也成了不可抗拒的规律。心态失衡、晚节不保被认为是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根源'不捞白不捞,“有权不用,过时作废”等思想,使一些手握大权、即将退休的干部将原则、纪律等统统置之度外,进而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何谓“氛围”?《辞海》说:“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是群体成员一定生活方式的凝聚,是一定文化风俗习惯的积淀,是群体成员对群体心理的认同,是社会流行的一种普遍风气,是群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和惯例。在腐败泛滥的社会里,也存在着一种“氛围”,那就是“腐败氛围”,即“腐败文化”。掌握权力的官员一走进这个“氛围”,就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腐败起来。
贪官走上腐败之路,自有他的内因,然而作为外因的“氛围”,作为外因的“文化”,却起着不可小视的催化作用。平心而论,并不是所有的贪官从一开始就那样高高兴兴地受贿的,也有一个心惊肉跳、瞻前顾后的“推辞阶段”,但是在“下级给上级送礼”被视为“天经地义”的“腐败文化”影响下,就顶不住了,无法顶,也根本不能顶。
为什么不贪不占,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官员会被孤立?为什么一些反腐斗士会被周围的人所不容?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触犯了看不见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触犯了官场的“潜规则”,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与已经形成的“腐败氛围”格格不入,这些人的自律行为“破坏”了整个群体的“游戏规则”,触犯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于是就犯了“众怒”,就会“集体无意识”地联合起来。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群体的舆论,会制造各种各样的压力,给这些人脸色看,让他们感到不自在,感到孤立,感到无法工作和生活,感到无法生存下去。
“腐败氛围”就是小群体中的“腐败文化”,就是一些单位中的“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其最终功能是“贪官蹑高位,廉吏沉下僚”,其后果是很可怕的。
所以,反腐败不仅仅是将一些腐败分子揪出来,还要下大力气去反那种“逼良为娼”的“腐败氛围”,去改变那种“好的不香,坏的不臭”,贪官成了“臭豆腐”的“腐败文化”。因此,反腐败不单单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努力构建与培育廉政文化,是新世纪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社会的腐败使得我们把廉洁看得很重,同时,也因为腐败的普遍,使得廉洁很不容易。所以,对廉洁的歌颂,成了我们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24。6 关于权力文化问题
中华民族祖传老病的现代症候群
权力文化在当代大陆中国的现实存在是一个大题目,想通过一个短短的章节进行全面的论述是困难的。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原因交织着,深层次和浅层次的表现交织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可供实证的典型事例是如此之多地大量涌现。要全面深入地进行表述解读,实在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笔者这里只想就大陆普遍的社会现象,以及当前中国深层次的社会危机,从权力文化的角度,进行提纲携领式的探讨和解读。
首先,我们已经认识到,中国的权力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极权文化。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熟、最完备,也是最顽固的极权政治文化。只要从这个认识上去切入,许多事情就会变得条理清楚。
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的核心部分。政治应该是围绕国家权力而产生的范畴,实质上也就是管理公共事务的范畴,扩展开来是协调世界事务的范畴。列宁主义的理论家有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表述,其实质是有意模糊概念,以达到将政治无限泛化的目的。从而达到将政治应该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实质,变成社会公众全面从属于政治的目的。在现代政治理念中,由于对国家权力制衡的需要,国家权力是被严格界定了范围的,政治概念也被严格地界定了范围。政治被无限泛化,实际上是为了无限制地占有所有的社会资源,从而达到极权的目的。
中国是一个具有泛政治化传统的国家。这从“统治”一词的构成中得到体现,从法家的政治哲学和儒教的政治伦理学中都可以得到大量映证。这种泛政治化传统,到了现代,被发展到了极致。抓住了泛政治化,就抓住了权力文化之纲,纲举目张,一切围绕国家权力而运转产生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都会变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首先,让我们将权力文化在大陆中国的表现,作一个概括性罗列表述。笔者认为,当代中国大陆正处于权力文化的恶性暴发期,是权力拜物教社会特征最明显的历史时期,也可能是权力文化由总暴发走向总崩溃的回光返照期。(当然清算和消除权力文化影响,在崩溃以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之所以给它以这样的历史定位,是因为当前的大陆中国,国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