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要叫朕大王-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戬暗道有这般风华的男子,也难怪得到舅舅的看重,心中一时间有些不喜,暗道此事正该告诉母亲,让她看住舅舅免得动了凡心毁了自身道行,因此也不多与江一春多说什么,便离开了冀州城,给他舅舅复命去了。

  那江一春见杨戬面色有异,不禁摸了摸下巴,暗笑一声,转身回了书房,正是要写一封书信给纣皇,求他派一个专门的工匠来冀州烧制陶制下水管道。

  其实在商朝很早的时候一些像朝歌这样的大城市,城下已经排设了下水道,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以此清除城市污水,提高卫生水平。

  可惜的是冀州并没有建设排水系统,而江一春来到这里之后,就将大部分人手都放在建造道路和开矿锻造铁器之上,原本也有过烧制陶管铺设地下管道的计划,却实在是事务太多,一时抽不出人手和时间来料理这件事情。

  而今却是可以趁着大雨过后,城中杂物被雨水冲刷一空,而矿场因为蓄水而不得不暂时停工的空隙,将这件事情办了!

  只是费仲显然对已经现世的玩意毫无兴趣,正一心扑在活字印刷术上,而冀州的陶匠们也没有见过这种东西,江一春不得已只好向朝歌请求技术支援。

  纣皇倒也不小气,立即就从自己领地上负责烧制陶器的工匠里寻了一个精通烧制陶管之道的人,让公子偈送了过去。

  那工匠一来,冀州那些被雨水冲倒的泥胚草屋已经被清理了三分之二,江一春便将费仲从他的实验室里强行拖了过来,与那工匠聚在一头,将冀州从地下到地上整个进行了一次重新规划。

  那费仲与工匠见了最后的图样,当真惊讶不已,暗道这江一春傻不傻啊,扩大冀州城面积(已得纣皇点头)没有问题,将城中屋舍分门别类地划分在不同区域,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要将住在外城的奴隶全部迁到城中,还要给他们建造干净整洁的砖房啊?有钱也不能这么乱花啊!

  江一春却觉得他们的想法才奇怪,那些奴隶都是他个人的财富,作为主人的他当然要给奴隶们好的居住环境,使他们吃好睡好,变得强壮有力,寿命长长,这样一来他的一个奴隶就等于别人的两三个,这样不是更赚吗?

  他这番道理若是到了别的州府上,那必然会被人嗤之以鼻!因为商朝连年征战,在征服各地的同时还将这些地区的百姓掳掠来做奴隶,导致每个州府都奴隶太多,不好管束!

  要说这奴隶一多,吃的也就越多,可是各地领主的封地就那么多,需要的劳动力也只那么点,哪里用的了狗皇帝年年赐封下来,强迫他们接受的那么多奴隶?

  偏偏那狗皇帝还说要纪念伊尹和傅说这两位从奴隶中出来的宰相,要每一个商人都要向发掘他们才华的成汤与武丁两位大王学习,不能故意虐杀奴隶!这就造成了这群奴隶非但没有给他们的主人带来利益,还每日每日地消耗着他们的粮食,削弱了他们的财力!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巴望着这些奴隶好好地活着?只恨不得他们全都得瘟疫立即死了,也好堵住纣皇那张只知祸害他们的嘴!

  但是费仲来到冀州城中已近半年,哪里不知道这里一直人手奇缺,光是他就偷偷地跑到别的州府上买卖了八次人口,给冀州买来了不下一万的奴隶,因此江一春将这话说了之后,费仲立即很是理解地点了点头!

  只那工匠虽然自己就是个奴隶,依旧不能理解江一春这奇葩城主的想法,却又有些羡慕这冀州的奴隶,不禁想到若是自己能一直在这里干下去,该多好呀~

  要说费仲经过这次大雨,倒是越加信服这江一春来,他不知道这雨是因为江一春的义子哪吒招惹来的,却看到江一春一见天上下了大雨,犹如神算姬昌一般,当机立断这将是一场旷世倾城的大雨,立即吩咐左右一面赶紧跑到城里将人们赶出破旧的泥胚草屋,另一面则是快马加鞭飞奔到矿场,将正在作业的旷工全部叫出矿洞,这才大大地减少了冀州人口的损失,虽然遭受了这种百年难遇的涝灾,却没有造成满城流离失所的惨状!

  让费仲更加庆幸的是,在这场大雨来临之前,因为受了朝歌的催逼,冀州不得不日夜抢收,将大部分的粮食都送去了朝歌,否则一旦粮种受了潮湿发了霉,不能如数交去朝歌,那狗皇帝还不二话不说立即派出大军再次围剿了他们冀州?

  也幸亏这江一春认得一个叫申公豹的能人异士,得他相助将城中仓库内的粮食都收进了一个大袋子里,而今才不至于落入有人无粮的困境中!

  而费仲与江一春共事这么久,哪里会看不出他是一个耳朵软心肠更软的家伙?只要有他这城主一口饭吃,那些家中粮食被冲走或是受潮发霉不能食用的百姓,就绝不会饿到一顿!

  果然,这江一春转个身就找来了费仲这里,一脸忧愁地跟他商量着能不能偷偷去别的州府,以少换多,将手中的粮食拿去换成粟米这类食物,以便让冀州的百姓能够熬到下一次的粮食成熟时。

  却是不等他们准备好偷偷出城,背着朝歌将种粮私卖给其他州府,那西岐二公子已经押运着两车粟米跑了过来,明里是来送粮,背地里却是在暗示他们可以以粮换粮,当即两下一拍即合,再不提那私盐之事!

  原来当初江一春为了替伯邑考解围,主动提出将盐低价卖给西岐。但是当时他有言在先,要求西岐严格保守这项秘密,决不能让第三者知道这件事情,免得他冀州获罪于纣皇。

  但他既然只是为了给伯邑考解围,又怎肯长久低价售盐给西岐?只等伯邑考一被纣皇困在皇宫,那御七就指使了手下闇兵,混在西岐人中,唆使百姓中贫困者将盐偷偷低价转卖到周边诸侯封地上去。

  如此一来,这冀州低价买盐给西岐的秘密如何还能保得住?那江一春便当着前来解释一切的散宜生的面,撕毁了当初与伯邑考签订的契书,不再向西岐出售低价盐。

  当初江一春撕毁契书,做得十分决绝,颇有与西岐割袍断义、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而西岐一心想要反商,这冀州却是他反商必经之路,西岐为了东进顺利历年来都要拿出大笔钱财贿赂冀州侯的。

  原本仗着伯邑考与江一春的情谊,冀州不仅占了低价盐的便宜,还大大减少了金钱上的贿赂,可谓是占尽两手便宜。岂料私盐一出,立即被江一春将关系断了个干干净净,没了伯邑考的西岐可不着急?分别三次叫三位贤臣一一上阵,想要唤起江一春对已故世子的一点交情,重新打开友情之门。

  无奈江一春胆小畏事,能为伯邑考冒一次被纣皇炮烙的危险已是难能可贵,想要再让他犯一次险却是不能!

  直到三个月后的这场罕见大雨,才让西岐君臣再一次见到了与冀州交好的希望,因此立即派了二公子姬发带了粮食与钱财来慰问受灾的冀州百姓。

  说来那姬昌当真是很会利用人心,为了激发西岐百姓对商纣皇的憎恨之心,在伯邑考的死讯传出去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重立世子,颇有伯邑考是他心中唯一的世子人选的意思。不仅如此,在他们君臣的刻意宣传下,伯邑考也变成了一个能文能武、儒雅睿智、爱惜百姓如他父亲一般的大贤人。

  伯邑考自幼被她母亲养在身边,刻意不叫他亲近百姓防止他得了民心,导致百姓虽然知道有个世子,却大多数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现在却忽然被铺天盖地宣传了一番,知道他们原本是有着这样一个了不得的世子的,可恨的是被那无道昏君给残害了,顿时激愤异常,纷纷朝地上吐口水唾骂那昏君不得好死!

  西岐君臣与百姓们都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贤德世子——伯邑考这时候不仅安安稳稳地呆在朝歌皇宫里,被喂得白白胖胖的,还被狗皇帝从君子之道上一点一点地往歪路上带了过去,而且越奔越远,再没有回头的路可走!

  因此,当狗皇帝将闇兵记录下来的西岐君臣赞颂伯邑考的那些溢美之词丢给伯邑考看时,连他自己都不得不脸红地捂住自己双眼,羞愧地转过脸去,大叹一声“丢脸”!

  ☆、没有硝烟的战场(八)

  作者有话要说:注:本文设定这个时候,吴国第一任大王泰伯已经死了,因为死后无子,所以王位由他的弟弟仲雍继承。

  且说西伯侯姬昌从羑里释放归周;此后不久朝歌便传来武成王领兵东征的消息,当下暗道或许又是一个良机,不由得欣喜起来;一方面派人与自己叔父——荆蛮吴国大王仲雍(注)联系;方便行事;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将文丁杀季历、殷纣囚姬昌虐杀伯邑考这三件令人发指的事情全部告诉百姓;以此鼓动周人对商朝统治者的仇恨心,为他日举事做舆论准备。

  而那荆蛮仲雍一得了姬昌消息,立即使人与东夷几个势力最强盛的部落接触,将朝歌大军将至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这东夷人本就凶狠、火爆;一得了朝歌派大军来剿灭他们的消息,马上就几个大部落相互联系在一起,整理出了一支近万人的大部队;摩拳擦掌着要跟朝歌兵马一决死战!

  却不想他们这边热情洋溢地等着朝歌兵马来战,商国边境却是一片风平浪静,只是稍稍加多了一些守备,并不见有大军压境的风光!

  夷人知道中原人素来狡诈,谨防他设下了什么计策,一时倒也不敢上前主动挑战,只按捺了仅剩的一点耐心,等着商军来了好打他一个迎头痛击,再不敢与夷人作对!

  谁知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商人那边依旧没有一点动静!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支万人军队本就是几个部落联合在一起的,起初众志成城要与商人作对,目标一致下彼此好得亲哥们似的。但是时日久了,又不见外敌来犯,终于对商人的警惕心渐渐地怠慢了下来,反而往日里与其他部落的龌蹉又滋生了起来,军营中日日都会发生几十几百人的打架斗殴事件!

  那领头的几个部落首领又等了七八日,依旧不见商人大军的踪影,终于将所有耐心磨光,破口大骂那吴国假蛮子竟然敢骗他们,真是叫人好恼火!

  这几个首领自觉被仲雍给骗了,脸上十分没光,但是当初他们组成联盟时将声势做得极大,若就这样什么也不做平平淡淡地散火了,又怕被其他部落耻笑,于是一不做二不休领着万人大军就向东鲁冲杀了进去,大肆抢劫了一番才心满意足地撤回了各自领地。

  因此,等到受了纣皇特别嘱咐,慢腾腾从朝歌一路晃悠到东鲁的黄飞虎见到的便是东鲁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可怜模样。那东鲁吃了这场闷亏哪里甘心?姜桓楚身为东伯侯,还能做到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动声色,他的儿子姜文焕却是年轻气盛,不能忍耐,一见到黄飞虎、鲁雄两人就是红着一张面孔,一副气愤不已的模样,更不将双眼正经看向这两人,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黄飞虎官至镇国武成王,自然不能与姜文焕一个诸侯世子争吵。但他毕竟是武将,又是太师闻仲嫡亲的弟子,素来将保家卫国放在心中,如今见到东鲁生灵涂炭的面貌,如何不心动惊疑?因此主动询问东伯侯这是何情况!

  姜桓楚便将一个月前东夷突然集结了好几个强大部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