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道。
牛存节点了点头,现在的局势,周本和王绾率领的三万多吴军,因为距离较近的缘故,已经先梁军一步抵达徐州城;而李简率领的一万三千吴军,同样在不久前抵达宿州;至于杨渥亲自统领的金陵大军,因为距离遥远的缘故,目前反而还在路上。
若是能够在杨渥抵达之前先击败李简,那不仅能重挫敌军的士气,更是能提升梁军的士气。
此外,这一次攻打徐州牛存节原本就没信心,若是不能攻破徐州,但能够击败李简的话,那他回去也能向朱友贞有个交代了。
当然,若是宿州的吴军没有准备,让他将宿州都攻破的话,那就是一次大胜了;不过这种可能还是极小的,至少牛存节没有做什么指望。
“也罢,这个主意既然是你出的,那就由你来具体执行吧。”牛存节下定决心后,当即便下达命令:“本将亲自领兵两万在萧县牵制周本,而你统领五万大军前去突袭宿州。”
“这……”刘连忙道:“将军身为主将,真能留在这里担当牵制任务呢?还是由末将留在这里,将军去宿州吧。”
“不必了,正是因为本将是主将,所以留在这里才能更好的迷惑吴军。而且这种偷袭的活,实在不是本将的长处啊。”牛存节摆手拒绝道。
“这,好吧,末将听从将军的安排就是。”
“不管怎么说,总要先试试,实在不行就撤回去。咱们这支兵力已经是最后的机动军队了,宁愿无功而返也不能折损在这里!”牛存节最后嘱咐道。
“将军放心,末将心中有数。”刘点头道,说完便告辞回去准备。
……
当刘准备率军突袭宿州时,正在船上的杨渥也正忙着提醒各部小心梁军的突袭。
“派人去各州提醒一下,要注意梁军的暗中突袭,不光是周本那边要注意,宿州、濠州、海州甚至是寿州等地都要注意。”躺在靠椅上,杨渥懒洋洋的对朱瑾吩咐着。
“这个,有必要专门派人提醒吗?要知道各州守将都是稳重之人,应该不会给敌军偷袭的机会的。”朱瑾迟疑道。
“有必要,当然有必要。这一次咱们不管是兵力还是将士士气等都占有优势,再加上咱们的目的是守住徐州,而敌军却要攻取徐州,这其中难度相差何等之大,牛存节二人岂能不知?”郭崇韬笑着插嘴道。
“不错,若是敌军不出奇谋的话,他们没有任何机会。不过说到奇谋,还有什么能比偷袭更加简单有效?”杨渥眯着眼道。
同时,他的心中又暗自补充了一句:“最重要的一点,此次梁军的副统帅乃是刘,此人最是喜欢偷袭了。”
历史上刘的那一次偷袭可谓是石破天惊一般,居然直接扔下李存勖的主力大军,自己率领七万梁军前去偷袭兵力空虚的晋阳。
这要是让他成功了的话,说不定晋梁争霸的最终结局就要被逆转了。
可惜他的计划还是有些想当然了,以步兵为主力的梁军,想要长途奔袭一千多里外的晋阳,而且中间还隔着多做晋国占领的城池,还有太行山脉的崎岖山路,再加上李存勖的骑兵还占据着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奔袭成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而最终,刘也因为意图暴露,差点被晋军包围,虽然几经辗转之后逃了出来,不过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最终刘还是被晋军围歼在魏州城下,七万大军全军覆没。
当然,这次兵败的责任也不全在刘一个人身上,身在后方的朱友贞也需要负很大责任,若不是此人一直在后方催促,刘想来也不会冒险。
朱瑾按照杨渥的要求派人去传令后,杨渥接着对身旁的范遇问起来:“金陵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没?还有北方的燕国,听说如今刘守光已经撑不下去,有投降的打算了,现在是不是有新消息了?”
“启禀大王,金陵那边局势安好,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发生。至于北方燕国,据咱们的密探汇报,如今刘守光已经向周德威多次请求投降,但周德威担心其有诈,所以一概拒绝了。”
杨渥心中一动,连忙问道:“咱们的密探连这种消息都能打听到了吗?”
范遇脸上露出笑容道:“臣这也是遵照大王的命令提前布置,这几年时间下来总算没有辜负大王的期望。”
郭崇韬和朱瑾二人听了后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露出“果然如此”的意思。
“大王果然在几年前就开始暗中派遣细作到晋国去了,只是不知道在晋国中担任什么职务。”
可惜密探的事物都是由范遇一个人在打理,其他人一概不能插手,所以朱瑾二人心中有数,却不会主动问出来。
杨渥却是笑着摇摇头,有些不以为然的道:“虽然说是孤让你提前安排的,但具体的事情却是你去做的,所以这是你的功劳,孤心中有数。”
接着,他又说道:“周德威此人虽然是出于谨慎,这才拒绝了刘守光的投降。不过孤却觉得刘守光这次投降应该是出自于真心实意。看来燕国的灭亡就在眼前啊!”所完,杨渥皱眉沉思起来。
如今吴国除了岭南之外,南方其他地区都已经攻占;但与此同时晋国也将会统一北方,接下来扫除了侧翼的威胁后,接下来晋军就可以全力南下了。
当然,拿下燕国对于晋国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以前的晋国虽然强大,却并不富有,缺乏足够的经历基础和兵员基础题。
所以每次晋军攻打梁国时,往往都只能发起一段时间的进攻,然后就会因为后勤补给等方面跟不上而被迫停止进攻。
但现在,随着幽州被晋国收入入囊中,晋军最后一个短板也被补全,有了幽州的人口和积蓄作为后盾,再加上晋军强大的实力,可以说现在的晋国才真正有了压制梁国的实力。
当然,杨渥也并不感到担心,一来梁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梁军的实力虽然比不上晋军强大,但要遏制晋军的进攻还是轻而易举的。
至于第二个原因嘛,攻占了幽州并不意味着李存勖的麻烦就此结束,李存勖还有其他几个敌人存在。
首先两个敌人自然是如今还被李存勖当做盟友的赵王和北平王王处直二人。
这两人的根本目的就是割据一方,即便如今在李存勖麾下听用,但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的自保手段罢了。
而李存勖对于赵国和北平国未必就没有野心,如今虽然他还能忍住,但将来若是这两国出现动乱的话,李存勖必然趁机下手。
至于李存勖需要注意的另一个大敌,那就是如今塞外那位正在迅速崛起中的契丹王者,耶律阿保机。
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怀贞
六年前,当朱温尚未篡夺唐朝之前,耶律阿保机便以契丹首领的身份即皇帝位,尊其母萧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萧氏为皇后。
不久北宰相萧辖剌、南宰相耶律欧里思又率群臣上尊号曰天皇帝,皇后曰地皇后;这样,契丹国的雏形正式建立起来。
不过这个时候的契丹依旧受到部落时代旧制度的影响,其部落首领的位置并不能世袭,甚至如果按照旧的规矩,还必须每隔三年重新选一次首领;这种制度自然是耶律阿保机不能接受的。
对耶律阿保机来说,他渴望建立的是一个类似汉人帝国的新国度,而不是简单的将可汗的称号改为皇帝。
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加强皇帝的权威,增大皇帝的权利,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此外,他还不断的讨伐乌丸、黑车子室韦、奚人等北方游牧部落,或者领兵南下燕国进行劫掠,以扩大契丹国的实力。
但他的这些行为同样触犯了国内贵族们的利益,以至于各种反叛事件层出不穷,便是他的亲弟弟都起兵造反,想要迫使他按照旧制交出大权,改选新的可汗。
这些叛乱最终都被耶律阿保机镇压下去,反而使得他的权威更重,或许要不了多久,契丹国就会正式成立。
这对吴国来说既是一个好消息,同时又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因为这个新兴的草原帝国,必然将会时刻威胁着晋国的后方,为吴国将来北伐创造便利;不过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契丹人终究会成为中原大敌,甚至这是一个比晋国更大的威胁,历史上的后唐最终就是被契丹人所灭。
后世的北宋更是长期遭受契丹的侵扰,一直持续到灭国都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这样一个大威胁,杨渥怎么可能不注意到呢?只不过这个威胁暂时需要晋国去承受而已。
低头沉吟一会后,杨渥断言道:“燕国已经支撑不住,看来晋国再次南下的时机也快了,这次咱们与梁国交战,不管能否取胜,今后几年内孤都不会再次北伐,免得让晋国捡了便宜。”
“大王所言甚是,接下来还是先消灭岭南的刘,再等待时机进行北伐。”朱瑾点头附和道。
杨渥接着问道:“郭参军,朱将军,你二人认为孤有必要与梁军来一场决战吗?还是说仅仅逼退梁军即可?”
郭崇韬二人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有些惊讶,难道说杨渥出兵这么久了还没有决定是用兵方针吗?这可是很少见的情况。
不过仔细一想的话,他们又能理解杨渥犹豫的原因。
说实话,现在与梁军来场决战似乎并没有那个必要,一来梁国若是被削弱得太狠了,将来晋国就会得利,而且这也不符合让晋梁双方相互消耗的方针。
二来,现在徐州已经到手,其他的地区杨渥暂时又没有兴趣,而且即便有兴趣,杨渥也不打算现在这个时候动手。
毕竟单单一个徐州的话或许梁国还不至于拼命,但若是继续向北紧逼的话,说不得梁军就真要拼命了,到时候得利的还是晋国。
至于第三点,梁军的实力也很强,而且牛存节、刘也是梁军名将,再加上这一次梁军并没有像上次与蜀军之间存在配合上的问题,所以贸然与之展开大战的话,最后即便取胜也会付出不小代价。
这几点,才是杨渥到此时都在犹豫的原因。
对于这些理由,郭崇韬很快就想明白了,所以他当即答道:“大王,臣以为此时将梁军逼退回去就行,没必要与梁军进行决战。”
“呜,朱将军怎么看呢?”杨渥不置可否,接着看向朱瑾。
朱瑾想了想,却是答道:“大王,臣以为梁国目前的实力依旧在晋国之上,虽然说晋国消灭燕国后实力将会大涨,但与梁国相比的话还是有一些差距。所以有必要对梁军削弱一下。”
“此外,朱友贞刚刚继位登基不久,想来此人心中还有着重振中原大国的念头,若是这次不给他一个大的教训,只怕将来他还要出兵南下找麻烦。而且就算是这一次大王不愿与梁军决战,但大王又怎么知道朱友贞没有催促梁军与咱们决战的想法呢?”
“这……”杨渥二人都有些惊讶,不过他们也觉得朱瑾说的的确有些道理。
朱友贞刚刚登基,只怕未必愿意接受失去徐州,或许他会催促梁军与吴军来场大决战。
正当杨渥等人商议之时,外面侍卫前来汇报说:“启禀大王,刚刚从宿州发来的急报,请大王过目。”说完,便将一张文书呈递上来。
杨渥心中顿时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