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渥一愣,伸手接过,“好,等到了军中再看。现在我走了!”

    他深深的看了周梦洁一眼,转身打马离去。

    “公子保重!”身后传来周梦洁的颤音。

    ……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

    第六十七章出兵(下)

    宣州,这里曾经是杨行密对抗孙儒的基地。

    十多年前,杨行密在庐州起兵,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击败了秦彦、毕师铎的联军,攻占扬州;然而没等杨行密在扬州站稳脚跟,一个可怕的敌人出现了,这就是孙儒带领的“吃人军队”蔡州军。

    蔡州军虽然残暴有如禽兽,但战力惊人,根本不是杨行密能够抵挡的。于是杨行密只好退守老家庐州。

    在庐州,焦头烂额的杨行密自感敌不过孙儒,打算带兵袭击江西钟传的地盘,然而他的谋士袁袭却说宣州之地民户极多,钱粮充足,十分富庶,足以做他成就大事的根基之地。杨行密听从了他的建议,渡江攻取了宣州,又以宣州为根基,占领了周围常州、润州、池州、和州等地,实力迅速壮大。

    盘踞在扬州的孙儒听说后立即率领大军来攻。数年之间杨行密多次大败,之前占领的各州全部丢失了,甚至连起家之地庐州都丢失了,只留下宣州一地还在他的手中。

    然而依靠宣州充足的钱粮,他在一次次大败中坚持下来,最终一举击败孙儒。可以说,没有宣州,就没有现在的杨行密。

    后来,杨行密将宣州交给了田,任命他为宣州刺史。

    而田这个人不仅刚猛善战,而且很有雅量,又能够礼贤下士,招募了一大批的文士为他治理宣州,经过田的多年治理,这里得到进一步开发,不仅钱粮充足,而且兵多将广,实力极为强大。

    有充足的钱粮,有强大的军队,加上田上马能统领千军,下马能治理一方,可以说杨行密对他忌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城内宁**节度使府,田正与他的亲信沈文昌、杜荀鹤、殷文圭等共同商议刚刚得到的消息。

    沈文昌乃是湖州人,他文思敏捷,做起文章来就好像提前写好了一样,平时宣州有什么文案都是由他负责写。

    杜荀鹤就是当初做了一首咏雪诗,结果被朱广德在宴会上冒用了的那个诗人。据说此人乃是杜牧的幼子,当初杜牧有一个小妾怀孕了他却不知道,被杜牧的正室夫人逐出家门,后来生下一子,便是此人。

    不过这种传言毕竟没有证据,但杜荀鹤的确很有诗才,仿佛真的继承了杜牧的才气一般,是这个时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

    至于殷文圭,他自幼刻苦于学,所用墨砚的底都被磨穿了,同样是当世有名的才子。

    这些文士或者爱好名利,或者有感于田的厚遇,纷纷投效田手下,为他出谋划策。

    三天前杭州武勇都之乱的消息早就传到这里了,不算什么秘密。而如今刚得到的消息却是吴王杨行密派周本率军攻打苏州的消息。

    “节帅,大王派周本攻苏州,却对杭州置之不理,这是对节帅不信任的缘故啊!”幕僚沈文昌说道。

    一旁殷文圭、杜荀鹤等文士也纷纷点头认可。

    按照常理,杭州发生叛乱,武勇都的叛军攻占了外城,只有内城还掌握在钱手中,此时正是大举出兵攻占杭州的大好时机,偏偏杨行密却出兵去攻打苏州,对杭州不闻不问,这显然是担心攻下杭州会便宜了田。

    田一脸阴沉,自从上次在广陵向杨行密求取升州遭到拒绝后,他已经对杨行密彻底失望了。回到宣州后,他一方面积极扩张军队,搜罗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断派人去联络安仁义,暗中结成同盟。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是杨行密的对手,所以他虽然准备多年,却不敢贸然发动。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武勇都之乱这种机会,他自感扩张势力的时机到了,本来想上书广陵,希望出兵杭州。哪知道他还没来得急想好措辞,杨行密发兵攻打苏州的消息就传来了。

    与这个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各种猜忌田的流言。什么“宣州田才是淮南大敌,此时应该防备田趁机扩大势力”,什么“武勇都就是田在暗中挑拨才起兵造反的”……

    总之各种流言都有,意思却都是说田暗中图谋不轨之类的。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谁散布的,但却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差直说田要造反了。

    “大王对本帅的猜忌由来已久,这也没什么稀奇的!”田淡淡的说道。

    自从朝廷封他为宁国节度使后,他就以朝廷册封的节度使自居,暗中有不听杨行密号令的企图。

    “如今要讨论的是,广陵那边肯定不会给咱们出兵的指令,甚至会派人来阻止咱们出兵。没有了合法的出兵名义,到时候咱们还要不要坚持出兵呢?”对于这个问题,田心里其实早就有了答案,不过他还是想知道手下幕僚的看法。

    “节帅,自从大王任命您为宣州刺史一来,您开始几年一直都兢兢业业为大王效力;后来冯弘铎造反,又是节帅率军打败他的,然而大王却偏偏让李神福为升州刺史,可见大王那里是指望不上的。在下以为,节帅想要扩张势力就决不能放过如今的机会!”殷文圭开口说道。

    “是啊,如今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即便没有大王的命令,难道节帅就不能出兵了?”一旁杜荀鹤说道,“要知道节帅您虽然是宣州刺史,但也是宁国节度使,自然有出兵的权利!”

    田点点头,“那么出兵的时间呢?是现在就出兵,还是先观望一下?”他早就作出了决定,不管杨行密那边什么反应他都会出兵。不过如今能够得到幕僚们的认可,他还是很高兴的。

    沈文昌沉吟了一下,开口答道,“在下觉得,虽然节帅可以不顾大王的命令出兵,但现在杭州的徐绾、许再思还处在上风,咱们如果现在就出兵的话,只怕他们都会敌视咱们。所以不如等一等。”

    “等一等?等到什么时候?”杜荀鹤疑惑的问道。

    “等到徐绾他们主动邀请我们出兵的时候。”

    “这,沈兄怎么就能断定他们一定会邀请我们呢?”

    沈文昌一脸自信的说道,“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初徐绾他们没能一举攻下杭州,之后就没有攻下杭州的可能了。而造反之事一旦发动了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他们既然有失败的可能,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援军。”

    “不错,周围能够作为徐绾援军的只有我们宣州或者淮南的军队,但淮南势大,他们肯定担心投靠过去得不到重用,所以必然是投靠我们。”一旁田接着说道,“所以,本帅已经决定了,暂时不出兵,等徐绾他们邀请咱们后在发兵杭州。”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八章 苏州之围(一)

    第六十八章苏州之围(一)

    唐朝末年的苏州之地比后世苏州要大得多,不仅包括后世的苏州,还包括后世的上海和浙江嘉兴的部分地区。

    苏州之下,又有嘉兴、华亭、昆山和常熟、海盐、崇德等县,每个县都有数百乃至数千兵力镇守。

    郭家村是常熟境内靠着长江的一个小渔村,这里民众不多,却生活安逸。多年前孙儒兵大举渡江南下时并没有打扰到这里,同样的五年前淮南与两浙争夺苏州时兵乱也没有影响到这里。这个小小的渔村仿佛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避过了一次次兵灾。

    这天,江面上突然出现大批船队,并且向着渔村驶来,铺天盖地的船帆仿佛遮蔽了江面,让村民们各个坐立不安。

    “难道是水匪过来抢劫?”

    当初江淮大乱时,长江中水匪横行,时不时有等岸抢劫的。然而自从淮南和两浙各自一统后,水匪也遭到了两方的清剿,大部分都被消灭了,即便留下来的小股水匪也是远遁海外。这些渔民已经好几年没见到水匪了。

    “应该是淮南军打过来了。”有见识广的中年人说道。

    作为长江上讨生活的渔民,如此大队的船他们不是没有见过,但那些船队都是只是路过的;而这一次却是直冲着他们而来。

    “他们人多,咱们顶不住的,一会儿他们登岸后大家都不要乱动。我听说淮南军军纪严整,只要大家不抵抗,想来他们不会为难咱们的。”中年人查看了一下船队后,又转头对周围人说道。

    这中年人平时在村民中的威望极高,此时发话后其他人纷纷点头应诺。

    不久船队靠岸,大群的士兵划着小船登岸,中年人一看他们的装束,当即便确定这些人果然是淮南军,顿时心中一沉,“看来苏州又要大战了。”

    他之前虽然说淮南军军纪严整,但那只是安慰周围人而已,当年淮南兵同样有四处抢劫的情况。当即他不敢犹豫,连忙带着村民准备的各种食物前去犒军。

    这支船队便是杨渥率领的偏师了。当初从广陵出兵后,周本就兵分两路,一路由他自己亲自率领,先赶到无锡与在那里集结的常州军队五千人集合,然后直扑苏州;另一路偏师却是由杨渥指挥,除了他自己手下三千人外,还有秦裴将军率领的四千人也由他指挥,他们负责从常熟登陆进攻苏州周边的城池,以孤立苏州城。

    杨渥看了看周围大群的士兵,心中一阵兴奋的同时,也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上一次出征时他手下能够指挥的兵力实际上只有五百人;而这一次他却是独自领兵,手下兵力也达到七千人,远远超过上次。

    “周将军那里可有消息传来?”

    “根据最新的消息,周将军已经抵达苏州城外,准备安营扎寨。”一旁范遇说道,这次出征的情报收集都由他负责。

    杨渥点点头,“常熟那边呢?”

    “已经派斥候过去了,但还没有消息传来。”

    “嗯,有了消息速来报我。传令,在这个渔村休整片刻,等有了消息就出发直奔常熟县城。”

    这时候侍卫来报,说有村民前来劳军,杨渥便欣然去接见渔民了。

    ……

    县城里面,守将王良材一脸惊讶的问着斥候,“什么?淮南兵这么快就到了?”

    他的手下本来有三千人,但前天刚派了一营五百人运输钱粮到苏州去了,如今尚未回来。

    当初杭州变乱的消息一传来,苏州守将孙琰意识到淮南军可能来攻,所以迅速下令各县戒备,同时让各县尽量将钱粮集中到苏州去,在必要的时候放弃周围各县,集中兵力防守苏州城。

    王良材正准备继续派兵运输钱粮,却没想到淮南兵来得这么快,居然离县城都只有十里了才被斥候发现。

    如今的局势让他有些左右为难,若是直接放弃常熟吧,如今刚刚秋收完,常熟城内还有大量钱粮没有转运走,放弃的话实在太可惜;如果留守吧,他又担心守不住城池。

    想了想,他又问道,“可曾查清楚敌军到底有多少人,领兵之人又是谁?”

    “据小的观察,敌军人数应该只有三千人,领兵将领打着一个‘杨’字旗号,应该是吴王的长子杨渥。他这次出兵共带了七千人,不过在郭家村上岸以后,却留下了四千人在郭家村,只带了三千人前来。”

    “什么?只带三千人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