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照等不急听秦王说完,气急败坏地拍案而起。
秦王吓得接下来的话都不敢再说。
萧照站到秦王跟前,指着秦王的鼻子说道:
“若他俩个落到张轨手里,倒还好些,若是……若是……你就等着怎么向皇上交待秋猎的事吧。你……你……”
连说了两个“你”,萧照叹了声气:
“唉!”
转而将门打开,对守门小厮说道:
“快去将大少爷喊来。”
秦王见萧照真的生气了,仍不知事情有多严重。
重关上门,萧照退回屋里,有气无力地坐下。
秦王连忙拿起桌上的茶壶来,为萧照倒了一杯凉茶,劝道:
“舅舅不必着急,我已经让人接应,他俩个不会被抓住的。”
萧照冷冷地瞅着秦王,半晌,才有气无力地道:
“你以为楚王、还有那个张轨是什么人?他们能算准了你干什么,第一就说明你身边有内鬼,第二,只怕早就有人在哪儿等着他俩个,他俩个被张轨抓住是肯定的了。我让明臣来,不过是想在被别人弄走之前,将人弄走。”
秦王结巴道:
“舅舅担心的不是楚王吗?别人?还、还能有谁?”
萧照盯着秦王看了一眼,然后便就闭上眼,往椅背上一靠,一只手支着桌子揉眉心。
实在懒得跟他解释原因。
楚王虽然非常乐意看秦王倒霉,但楚王是个人精,可不像秦王这么傻。
就是想给秦王使绊子,也不会自己出面。
而秦王正好给了楚王、张轨一个理由。
天牢里死那两个刺客的事,张臣当时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窝火。
张轨抓了人,就怕被张臣给弄走了。
秦王虽然想不通这其中的关窍,但也着急害怕人被张轨抓了,在地中来回的转圈道:
“不能,不能吧?我也派了人接应他两个了。”
萧照眼睛都不曾睁开,淡淡地说道:
“你也别去园子,就在这儿等着,你的人一准来找你。”
果然,萧照的长子萧明臣没来,先有小厮在外面说道:
“老爷,秦王府的人求见秦王,说有重要的事。”
秦王心下害怕,便就拿眼睛瞅萧照。
萧照眼皮子都没有动一下。
秦王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让他进来。”
来人正是秦王派去接应路家兄弟的人,那人进到屋里,便就跪到了秦王面前,说道:
“王爷,路家兄弟被巡城使的人给抓走了。”
秦王跳脚道:
“你们都是死人?放完马不走,还在哪儿等着抓?”
那人跪在地上说道:
“王爷,那些人早有准备,这边放完马,那边便就有人上来拿人。而且周围全被围上了,小人没敢喊出王爷的名号,怕给王爷惹事。小人跟了半天,送巡城使衙门里了,小人就急忙给王爷送信来了。”
这一下子,秦王真的吓坏了,骂了一句“死人”,急急地跳到了萧照的跟前,喊道:
“舅舅、舅舅救我。”
萧照终是不能不管秦王,只是叹气,摆手让那人出去之后,说道:
“下回一定记得,干什么之前,先来与我商量。”
秦王连忙点头道:
“我知道错了,舅舅这一次一定要帮我。”
正这时候,小厮报说萧明臣了来。
萧照说了声“让他进来”。
萧明臣进来,先是冲着秦王行礼,然后问:
“爹让人喊儿子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131 再见
萧明臣二十九岁,以父荫取仕,现在吏部任了个郎官。
萧家人长相都还不错,萧明臣长得也是英俊倜傥,眉眼间,和萧照有些像。
萧明臣虽然是以父荫取仕,但却不似秦王,看起来精明,实则糊涂。
在这关键的时候,萧照能将萧明臣喊来,足以证明,萧明臣可以独挡一面。
萧明臣娶妻郑氏。
郑氏是现任宰相,尚书令郑长功的嫡长女。
虽然说这是一桩互利联姻,但萧明臣与郑氏,倒也是难得的琴瑟和鸣。
夫妻两个有现一女一儿,倒是刚刚好凑成了一个好字。
萧照见儿子进来,将腰上的一个锦囊摘下来,递给萧明臣,说话的语气有些急速:
“这是我的调令,你拿着它快去巡城使衙门,无论用什么办法,先将秦王府那两个姓路的弄出来。若是不放,就说秦王今天报案,家里丢了重要的东西,怀疑是这两个人偷的,弄到刑部去审理。不管怎么说,先弄到刑部就万事好说了。”
萧明臣听他爹说得没头没脑,神色也不大对,瞅了眼秦王,不觉就皱了皱眉:
“到底出了什么事?”
秦王比萧明臣小了四岁,两人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
萧明臣可比他爹萧照了解秦王许多。
因为在萧照面前,说秦王不好,萧照不爱听。
所以,一般关系到秦王的事,萧明臣都不大爱多言。
秦王早先,曾打算着要将萧明月纳入秦王府,萧照几乎都要答应了。
最终是萧明臣给拦了下来。
虽然说当时萧明臣说得十分的大义凛然,但其实不过是个借口。
主要还是萧明臣不看好秦王。
要让萧明臣先,他宁可将萧明月嫁给韩王。
萧照心下着急,说道:
“你就先别问了,等回来再说,快去吧,晚了就真要出大事了。”
秦王拉着萧明臣的手道:
“表兄,一定要将人带出来。”
萧明臣紧皱着收,猜着秦王这是又惹了什么祸了,忍着心中的不快,一躬身说道:
“臣一定会尽力的。只是长公主殿下在园子里一会儿了,奉大公子也来了,不管心情怎么样,还是去园子里走走的好。省得让人多想。”
说完,萧明臣也不等秦王答应,便就急匆匆地出去。一面喊着小厮备马,一面打发了小厮去刑部衙门喊几个人来,在巡城使衙门口等他。
秦王这时候哪儿有那个心情?
只是急得在屋子里转圈圈,也后急于在柳元卿面前表现。
这可真是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秦王只觉得一股火压在心口上,于是也拿了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喝。
萧照突然想到黎昊来了,而秋猎的祸,是黎阳和秦王两个一起闯下的。
没理由只他一家着急。
萧照只觉得脑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拍桌子,“腾”地站了起来。
这时候,要是真的包不火了,闹到皇上哪儿去,也决不能让秦王一个人认了。
当然是拉着奉亲王府一起。
只是萧照这一拍桌子可不要紧,倒是将正在哪儿,灌凉茶败火的秦王吓了一跳,呛了一口水,连连咳嗽:
“舅……舅……舅舅……咳咳……”
萧照瞅都不瞅秦王一眼,快步走到门口,将门打开,吩咐守门的小厮道:
“打发个人,将奉亲王的大公子请书房来,就说有要事关第到奉世子的事,一定过来一趟。”
待萧照重关上门回来,秦王也咳够了,心下怦怦直跳,哑着声音问道:
“舅舅,喊他来干什么?黎阳一惯与黎昊不和,更何况以黎昊在奉亲王府里的地位,我看舅舅白看重他。”
秦王说话之时,一脸的嫌弃。
萧照“哼”了声,说道:
“我看秦王最近与黎阳好像疏远了许多,舅舅的话或许不中听,秦王也大了,翅膀硬了。但若是说谁的意见,能左右奉亲王的话,秦王寻黎阳,不如多与黎昊接触接触。”
秦王颇有些不服气。
但一想到,他刚惹了个大娄子,还指着萧照帮他平,便也就没再吱声。
萧家给黎昊、黎阳都下了帖子。
但一来秦王曾暗示过黎阳,不要过来。
再则,黎阳也不想看柳元卿,而奉亲王也不放心黎阳和柳元卿碰面。
所以只黎昊自己过来。
当然,黎阳总要对着黎昊说些个酸话。
其实若不是因为柳元卿的关系,黎昊也不爱往萧家跑。
毕竟萧家联着秦王、韩王。
而奉亲王是不乐意掺合这些个事的,与每位王爷的舅家,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柳元卿随着韩王进到萧家花园子里时,几个姑娘正围着萧明月的盆栽茉莉花看。
远远的,便就闻着香气扑鼻。
柳元卿不由得叹道:
“难为太夫人想要,果然是香。”
身后,周嬷嬷等人,全都低头小步跟着。
十一娘跟在了离心、离喜两个的后面。
瞅着前面的离心,十一娘微微地笑了。
她在想,若十二娘说得是真的,那么进到园子里,肯定会想法子将离心给支走的。
有守园子的小丫头,喊了声:“长公主殿下、韩王殿下架到!”
以萧明月为首的小姑娘们连忙站了起来,行万福礼,齐声声道:
“长公主殿下万福,韩王殿下万福。”
柳元卿是长公主,先笑着说道:
“今天是家宴,大家无需多礼,是不是啊,韩王哥哥?”
韩王“呵呵”笑道:
“元卿妹妹说得正是,大家都平身吧。”
这一众的小姑娘,别人柳元卿倒也不认得,就是萧明月,也只是依稀有些眼熟。
虽然说萧明月不怎么进宫,但赶上宫里的大型宴会,萧明月还是去过两回。
柳元卿也就对她有些印象。
可是,柳元卿却发现,两位王姑娘也在。
突然想起楚暖的话来,柳元卿眼睛弯得如月牙。
小王姑娘一见柳元卿,极为紧张的外头去瞅姐姐。
大王姑娘,在家行三,闺名王霞衣。
小王姑娘闺名王霞灵,族里行九。
虽然一母同出,性格却是千差万别。
王霞灵可比姐姐王霞衣,会审时度势得多。
不过上次的事,对王霞衣的印象太过深刻。
132 插手
以至于将规矩学得,几乎揉入骨子里的王霞衣,事先也有心里准备,今天会碰见柳元卿。
但是,王霞衣仍是一见柳元卿瞅她,心便就差点儿跳出来。
上回从楚家回去得那样狼狈,王霞衣便就被她爹当着王家上下人的面,狠骂了一通。
其实王霞衣心里是不服气的。
但是现实由不得她不服气,王霞衣被禁足抄家规。
王家有多少年的底蕴传承,家规就有多长。
因为家规虽然是代代相传,但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代的族长,都会因为实际变化,而去增加那么几条。
可想而知,王霞衣这几天过得,实在是不怎么好。
柳元卿脾气虽然不好,却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
只要你不惹她,就像楚舅舅说的,柳元卿也少有去惹别人的时候。
所以,进到了亭子里,柳元卿并没有对王霞衣多看一眼。
萧明月在家里,也是千娇万宠着长大的。
尤其是萧家这种出了贵妃的人家,自然知道女儿的好处。
但是,萧明月却比王霞衣聪明多了。
萧明月对柳元卿虽然谈不上多热络,但却也是尽到了地主之宜,将柳元卿和着韩王让进亭子里上座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