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到你的这件铜牌,虽然年代久远了一些,但艺术价值不是太高,而且这类东西基本是小众收藏,价格也就不会太高。不过,它的文化价值还是不错的,你如果想要出售,可以卖给博物馆,他们或许会出高一些的价格。你听明白了没有?”
青年挠了挠头:“听明白了,孟老师,你说我的这件东西放久一些,会不会升值呢?”
孟子涛说:“升值那是肯定的,但它只是普通玩意儿,就算升值,幅度也不会大,当然,你放着玩玩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研究一下当时的工艺水平。”
“好吧,谢谢孟老师。”
青年点了点头,之后又问孟子涛要不要,孟子涛马上就婉拒了,东西是他鉴定的,要是他购买,如果对方是小心眼,难免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
“孟老师,今天您还有空吗?”青年又问道。
孟子涛说:“今天应该没什么时间了,而且天色也不早了,你如果有什么事要,就明后天到我的古玩店找我,不然我可能不会在那边。”
“谢谢。”青年说:“我前段时间取了几箱海捞瓷,看起来好像没问题,但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所以想请孟老师帮忙看看。”
孟子涛一口答应下来:“这个没问题,你明天带着东西到我店里去就行了。”
“好的。”
青年又说了一声谢,之后就告辞离开了。
第一千九十四章 品茶(祝大家狗年大吉!)
第二天早上,孟子涛来到正一轩,王之轩正在会客室和朋友喝茶。
王之轩笑着对孟子涛说:“小孟,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是老江带来的‘急程茶’,尝尝怎么样。”
所谓的“急程茶”其实就是名茶顾渚紫笋,它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在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正式成为贡茶。
那时因紫笋茶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这第一批进贡的茶就被称为“急程茶“。
“江老好。”
孟子涛跟房间里的另外一位老人打了声招呼,便向杯中之茶看去:“这茶白毫显露,芽叶完整,外形细嫩紧结,色泽绿翠,不愧为‘急程茶’。”
江晨风是隔壁扬城古玩协会的副会长,一位肉长在脸上,看起来胖呼呼,实际身上没有几两肉的老人。
江晨风笑着摆了摆手:“你先别夸,这是我研究了多年,才制出来的‘急程茶’,先尝尝怎么样。”
“那我得好好品尝一下。”
孟子涛先闻了茶香,只觉其青翠芳馨,嗅之醉人,之后小小地啜了一口,茶汤隐约含有兰花的香气,味甘醇而鲜爽宜人,令他忍不住赞了一句。
“江老,您这茶很不错,完全体现出了顾渚紫笋的特色。”
“你觉得算不算得上是真正的‘急程茶’?”江晨风又问道。
“江老,跟您说实话,我没喝过顾渚紫笋的‘急程茶’,茶汤的味道到底怎么样,我有些说不准啊。”孟子涛如实答道。
顾渚紫笋茶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以龙团茶进贡,至明朝洪武八年“罢贡”,并改制条形散茶,前后历史600余年,明末清初,紫笋茶逐渐消失,直至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之前,孟子涛只是在舒泽那里喝过一回,虽说茶汤的味道明显没有江晨风带来的出色,但也不能确定现在这个能够达到“急程茶”的标准。
“是我问的有些强人所难。”
江晨风说道:“对于这款茶,你觉得有哪些地方,还值得改进的?”
孟子涛考虑了一下,期间还仔细观赏了茶形等方面。
一般来说,茶叶的审评包括五个方面,即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习惯上也称为八项因子(松紧、整碎、净杂、老嫩、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只要能够在这几个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就能证明是一款好茶。比如以叶底来说,以原料嫩而芽多、厚而柔软、匀整、明亮的为好,以叶质粗老、硬、薄、花杂、老嫩不一、大小欠匀、色泽不调和为差,等等。
片刻后,孟子涛笑着说道:“江老,其实我在茶道上并没有多少天赋,品茶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要说这款茶的缺点吧,也只有在香气方面还稍稍的有一些青涩味,至于其它方面都非常出众,没什么好挑剔的。”
“好。”
江晨风把孟子涛说的都记下来,又向王之轩请教。
王之轩好茶,对茶叶的研究比较多,孟子涛和程启恒知道他这个爱好,经常送他一些高级茶叶,在茶这方面堪比专家,说的一些东西都在点上,江晨风听的也很高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下我能少走很多弯路啊。”江晨风高兴地说道。
王之轩笑道:“我们就等着你大功告成的那一天。”
“借你吉言了。”
大家聊了一会茶,王之轩提起了今天叫来孟子涛的原因。
王之轩说:“子涛,你把‘静神香’拿出来吧。”
静神香就是孟子涛结合着龙涎香配方,设计出来的线香,因为有着强大的静心宁神的功效,所以叫这个名字。
孟子涛把一红一黄两只线香盒放到了桌上:“红的盒子里面,放着原版静神香,黄盒子里面是我前段时间修改的版本,和原版相比,在效果上估计有百分之二十的降低,不过价钱方面能便宜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王之轩说道:“也就是说,六成的价格能够有八成的效果?”
“对。”孟子涛点了点头。
“那已经很不错啦。”江晨风称赞道。
孟子涛摇了摇头:“但是价格还是贵啊,改良版至少要卖8万块钱一盒才不会亏,这个价钱哪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
“这个价钱确实有些贵。”江晨风心里有些咂舌,这玩意可是消耗品,哪怕有钱人经常使用也会觉得肉疼啊。
“其实要以效果来说,肯定对得起这个价钱,否则我还担心对身体有害呢。”
王之轩看着有些诧异的江晨风说:“老江,你先试一下,感受一下效果,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先从改良版开始吧?”孟子涛询问两人,他们都没有意见。
拿出线香点燃之后插在香托上,随着香气散发,江晨风的内心充满了震撼,紧接着,他顾不得提出心中的疑问,专心口味着线香的独特香气。
一柱香点完,又过了片刻,江晨风才从禅定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觉得怎么样?”王之轩笑眯眯地问道。
“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江晨风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在今天之前,他完全想不到,还有一种香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说它来自仙界,他都会相信。
“要不要再试一下原版的?”孟子涛问道。
“不不不!”江晨风急忙摆摆手:“好东西要慢慢口味,还是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王之轩哈哈一笑:“老江,你想要哪一种?”
“这个……”江晨风有些难以下决定。
孟子涛说:“江老,您要购买它有什么用途?”
江晨风回道:“是我一位发小,他经常头痛的受不了,全国各大医院都去了,却根本查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上回在金陵的时候,从老王嘴里得知了你手里的静神香,所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孟子涛得知事情的原委,说:“最好是对症下药,我觉得还是让您朋友来我这一趟,看看他到底能不能使用。”
第一千九十五章 找到人了
王之轩对江晨风笑着说:“老江,这件事情你尽管放心好了,小孟也学过医,而且医术很不错。这可不是我吹牛,小孟,你给老江露一手,让他看看你的本事。”
孟子涛笑了笑,说道:“江老应该有风湿吧。”
江晨风怔了怔,诧异地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从人体表面的一些症状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孟子涛说了一些细节特征,让江晨风惊讶之余,也非常佩服。
之后,他关切地问道:“你看我的风湿还能治好吗?已经十几年了。”
孟子涛考虑了一下:“您会喝酒吗?”
“会,酒量还可以。”江晨风说道。
“这样,我给您配两种药酒,一个擦,一个喝,你先用上一个月再说。”
说着,孟子涛要来笔和纸,写下了药方:“都是一些常见的药材,在药房就能配的,回去之后,就米烧酒泡上,每天摇两回,一个星期后就能使用了。”
“太谢谢你了!”江晨风作揖感谢。
孟子涛笑着说不用客气。
江晨风对孟子涛的医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喊朋友过来也就没有别的想法了。扬城离陵市并不远,两个小时就能到这边,于是江晨风直接给朋友打了电话,让朋友马上过来。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孟子涛接到电话,昨天约好的青年已经到他的古玩店了。
孟子涛跟王之轩他们说了一声,来到自己的店里。
青年一共带来了三只大箱子,每只箱子里面装着各类海捞瓷,一共有五六十件。
“孟老师,今天要麻烦您了。”青年客气地说道。
“好的,那我先看看。”
孟子涛把朱新跃也一同叫过来,沈翊在古玩鉴定方面的天赋很出众,孟子涛先前准备好好培养,也许要不了多久,沈翊就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却没想到出了这等意外,他心生伤感的同时,对朱新跃重视起来。
朱新跃的天赋也很出众,只是比沈翊低了一些而已,但他年轻,成长的空间很大,将来的成就低不了。
所以,现在孟子涛对朱新跃也严格起来,给朱新跃布置学习任务,期待不久的将来,朱新跃能够独当一面。
事实上,之所以让青年带海捞瓷来古玩店,也是为了考验朱新跃,否则孟子涛昨天他就婉拒了。
片刻后,孟子涛对朱新跃说:“你先说说,这些海捞瓷的表现怎么样?”
朱新跃心里有些紧张,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这三箱海捞瓷大部分都符合真品的特征,还有一小部分些许妖气。”
孟子涛说:“解释一下,妖在哪里?”
朱新跃说道:“现在作伪海捞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作伪者往往将装有瓷器的网一端系牢在水面固定物上,一端沉入海水中进行浸泡,以便回收。而且,他们有时还定期将瓷器提上来下些饵料之类,以吸引海里的鱼、贝类来器物上附着、排泄,过半年左右,这些所谓的‘海捞瓷’就可以出水了。就像这一件。”
朱新跃拿出一件海捞瓷,指着上面的贝类说道:“你看这件瓷器上附着的海底生物残留体看上去还很‘新’,而且水汪汪的,一看就不像经过多年的碳化,而且,这个贝壳还是刚刚生成不久的,看起来有一种新鲜感。”
“再看这件瓷器上的螺壳,扳开之后,里面的色泽相差很明显,里面很新,外面很旧,还能嗅到一股腥味,这些都不是正常的海捞瓷应该有的特征。”
朱新跃越说越自信,刚开始还有些结巴,后来说起来就非常流畅了。
“除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