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被他收买了去。之前的冷漠,越发衬托的董策现在对他们的热情和关切极为难得,他很感动,但他也在猜测董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也是心中那一丝戒备的由来。
家丁们很自觉的都站在了后面,把那些刚分过来的士卒让在前面,董策在那儿掂着勺子,却发现没人上来。眼见得这些士卒似乎有些胆怯,他笑了笑,朝着最前头那士卒招招手,笑道:“过来!”
“是,大人!”那士卒应了一声,不敢不过来了。
董策也不说啥,直接从他手里把碗抢过来,给盛了满满一大碗大猪肉片子,里头还有大肠,猪心,猪肺这一类的下水,连肉带汤,端在手里都是沉掂掂的。
“来,接着。”董策笑着递过去。
那士卒手忙脚乱的接过来,董策摆摆手道:“去吃吧!”
又招呼道:“来,下一个!”
后头那士卒胆子大了些,走上前来,先朝着董策行了个礼,道:“谢大人赏俺饭吃。”
他倒是会说话,不说谢大人给盛饭,而说谢大人赏饭,换了这一个字,可就让人听着舒服多了。
董策挑了挑眉头,打量了一眼眼前这汉子,精瘦精瘦的,只是瘦而不弱,他把袖子和裤腿都卷了起来,露出来的黝黑肌肉像是钢铁浇铸的根根铁条一般,瞧着极是结实有力。
“你叫什么名字?”董策问道。
那士卒受宠若惊,哈了哈腰道:“回大人的话,俺叫关前。”
“关前是吧?”
董策给他盛了一碗挂尖儿的,笑吟吟道:“好汉子,多吃点儿。”
有了这两个前例,后头的士卒们也不畏畏缩缩的了,都是上前磕个头道谢,然后把碗递过去。
不消说,这碗,自然是来源于那姓刘的士绅家中。
董勇振等人不但占了他家厨房,还把他家的厨具也都给拿了来,也幸好这户人家口数多,若不然碗筷什么的还真不够。
还是那句话,若是他和和气气的,董策不会动他一根手指头,更是会多付他一些银钱。董策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地盘儿,自己在这儿的职责是守城,而不是像土匪一样打劫。在这里真要是惹出什么大乱子来,当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很麻烦就是了,而且也会让刘若宰心生不满,那就没必要了,得不偿失。
但这刘员外的家人,上来就说的那般难听,董勇振直接动了手,见了血。董策也就不会畏畏缩缩,瞻前顾后了,董勇振是他的手下,是他的家丁,董策自然会给他撑腰。
那就不用再客气。
而且董策也实在是对这刘员外的言行非常不满——现在都大敌临头,闯贼兵临城下了,这些有点儿功名的士绅甚至是士绅的奴仆都敢对军兵们颐指气使,董策简直给气笑了,笑了之后,则是深深的悲哀。
他们目光短浅么?他们不知好歹么?他们不知道现在这些军汉才是他们的依仗么?只怕不然。
他们这么做,恐怕是因为他们的惯性。他们已经习惯了瞧不起军汉,鄙夷他们,羞辱他们。哪怕是现在,也是被惯性所驱动而已。
军汉们现在都是这个待遇,以前是什么样子,董策已经可以想见。
董策也算是给他们出了一口气。
士卒们都端着碗,或坐或蹲或站,一个个狼吞虎咽着,吃的极为香甜。他们可是饿得狠了,与他们而言,这碗里的肉,就是无上的美味。
实际上,明朝末年的绝大部分百姓,一年也是未必能吃上一次肉的。
没人说话,只能听到一阵阵刺溜刺溜的声音。
说实话,家丁队对他们这等表现,是有点二人看不上的,不过之前几个都头已经把董策特意叮嘱的一句话传达了下去:“不准许对这些调拨过来的士卒表露出任何的不屑和敌视。”
董策没有加上什么如有违者,军法从事之类的话,如果那样的话,未免太伤这些老兄弟的心了。让大伙儿明白什么意思就成,倒也不用声色俱厉。
等到所有马庆的手下都盛完,董策的家丁们才过来,他们是不想让董策盛的——哪有主子给下人盛饭的道理?但董策却是坚持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这种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厚此薄彼是要不得的。
城头上出奇的安静,马庆的手下都在吃饭,有的人却是在默默的流泪。
他们看向董策的眼神中,满满的都是感激。
主将被杀,自己这些人也被近乎于发配一般的弄到这里来,被人欺辱,敢怒而不敢言。过去那段日子,他们尝够了世间冷暖。从来没有哪个官儿——哪怕是同为武官——如此对待他们,在董策这里,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他娘的!这董大人,真是好汉子,对咱们没的说!”
马庆几个人还是聚在一堆儿吃饭,那之前和马庆说话的精瘦汉子关前抹了抹眼角,声音有些哽咽。
这关前是马庆手底下一个哨长,哨长和哨官是不一样的,哨长的编制,是长,一个长下辖四个队,四十八个人。而哨官的编制则是哨,一个哨,下辖四个长。关前这人嘴贱,时常爱抱怨,说些怪话儿,但人却是很不错,极讲义气,看重兄弟,乃是性情中人。
“就凭他刚才给俺盛了这一碗肉,俺这条命,就卖给他了!”
说着,心里发酸,眼眶一热,眼泪便是簌簌的落下,洒到了碗里。他赶紧揉眼睛,却不料,心情激荡之下,根本就控制不住。先是一抽一抽的,然后干脆把碗撂倒一边,抱着脑袋放声大哭。
“呸,你这条命就值一碗肉啊?”这句话在马庆心里滚了滚,终究是没说出来。
瞧着关前这样子,他也是心里发酸,又叹了口气。关前的一哭,就像是导火索一般,城头之上顿时是响起哭声一片。此时,董策正带着几个家丁沿着城墙往南走,听到哭声,他回头看了一眼,微微吁了口气。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六九四 只待来敌
一刻钟之后,董策来到了南城城头。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了。
没有了夜色的遮挡,城外的情况,可以瞧的一清二楚。
惟其如此,才是让人一眼看去,便是胆战心惊,心下一阵冰凉。
城门之外,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火堆,这些火堆早已熄灭,只剩下了余烬。每个火堆周围,基本上都横七竖八的睡着几个人,多则十来个,少的也有五六个。他们身上也不知道裹得什么,瞧着有的像是毡布,但大部分都似乎都是一堆烂布裹巴在身上一样。
这会儿还是有些凉意的,这些人在睡梦中似乎也感觉到了寒冷,有挨得近的,便紧紧地挤在一起。有的本能的,便是离着火堆远一点儿。
整个南城墙的正面,都被这样的火堆和火堆旁边的人群给堆满了,粗粗看去,董策便是能判断出来,城外的闯军,至少也有三万!
三万,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经过了这些年的战火洗劫,现在澄城县内所有的百姓加起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三万。
不过让董策略有些欣慰的是,这些闯军的军纪,看来实在是不怎么样——因为直到现在,大部分逆贼竟然还沉浸于睡梦中。要知道,这会儿可都天亮了啊!天亮了,就意味着夜色的遮挡不存在了,可以清楚的看到敌人了,也意味着——如果发动什么军事打击的话,不会再有障碍了。
而他们,这些人,竟然还敢这么大摇大摆的横在地上睡觉,没有一丝的防范意识!更让人无语的是,这支闯贼中的上层,竟然也没意识到这一点,就这么让他们在这儿睡!
看了这一幕,董策心里便是暗道,难怪动辄数十万的反贼常常被比起开国之时战斗力已经大大减弱的,数量通常只有反贼的两三成甚至是十分之一的官军打的大败亏输。而他们的这等毫无防范的姿态,当然是因为对澄城县守卫力量的极大轻蔑。
不过,这似乎轻蔑的也过了头了。这时候,只要有一支骑兵冲杀过来,这一支几万人的反贼就要崩溃!
崇祯七年的农民起义军,还远远没有锤炼出战斗力来。
董策敢放下话来,只要是有一千,不,五百就够了,只要有五百如自己的家丁一般战斗力的骑兵,就足以正面击败他们。没错儿,就是正面,是面对面的冲杀冲锋,而不是靠着偷袭和的骚扰。
他们也有帐篷,但数量很少,一眼瞧去,大约也就是三四十个,散布于一片片火堆的包围之中。想来,应该是反贼中的军官,而且是有一定级别的军官才能拥有帐篷。
而在闯军占据的这片地区的中间位置,坐落着最大的一顶帐篷。这帐篷占地面积少说也有平常人家的一个小院子那般大小,也不知道是他们从哪儿抢来的,远远瞧着,似乎帐篷表面还有装饰性的花纹。
那一面闯字大旗,便是树在帐篷前面,在这顶大帐周围,还有骑着马的士卒来回游弋。
想来,这便是那闯军首领的居所了。
走到南门城头,向刘若宰见了礼。刘若宰他们也正在吃饭,招呼董策一块儿吃,正巧,董策过来的时候也没吃。
城楼之中,虽说现在兵临城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城池会被打破,但只要一日未死,便是礼不可废。刘若宰和章承每人都是一张小几,吃的慢条斯理,董策这些武官,则是为了一个大桌。
饭菜还不错,想来是李可受调度的。他这个人很有能力,行事又不拘一格,能搞来什么好东西都不意外。
等吃完饭,大伙儿都出去,观察城外闯军的状况。刘若宰抚着城墙的垛口,面色凝重,其余众人,也没一个脸色好看的。敌人的数目,实在是太多了。
这会儿闯军陆续开始起来了,有的人开始生火做饭,有的则是开始集结。这会儿才能看出来,原来绝大部分的闯军,其实都是妇孺,乃是随军的家眷。而真正的壮年汉子,数量连八千都不到,董策眯着眼睛瞧着,感觉真正的精锐,可能也就是两三千的样子。
这里的精锐,指的是达到比较一般靠上的明军的水准——大致也就是如镇河堡守军那样的水平,要比军户强一些。
又过了一会儿,城外的闯军营地彻底苏醒过来,喧嚣吵闹响成一片,有炊烟袅袅升起。起来的女人们在做饭,去城外不远处一条河流边取水,男人们则是互相大声的打着招呼,有一些低级别的闯军军官开始召集自己的手下,清点人数。
瞧着不像是个军营,倒像是个极大的村镇。
隔着这么远,董策也看不出来他们吃的到底是什么,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壮年汉子吃的是最多的,因为他们大概是一家合用一只碗,而那碗,在壮年汉子手中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
这个时候,按理说澄城县也早该苏醒了才是。但今日显然不同以前,都这会儿了,还是家家紧闭大门,那些平日里早就该开门的店面,一个个也是没了动静儿。街面上几乎没人,偶尔能看见一两个,要么是衙役要么是出来办事儿的小吏,他们现在是最忙的,老百姓们可以闭门不出,但是他们要四处传达命令,征调人手。
正看着外面,忽然董策听到身后方向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回头看去,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