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遂人意-第5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国候:“不愧是尚书府出来的呢,好口才。我家夫人被你家侄女气的如今人事不知难道是假的不成。”

    自家媳妇自己护着,池二郎站出来:“侯爷说话讲个凭证,二郎同夫人昨日去侯府祝贺侯爷娶美纳新,拜见夫人的时候,连夫人的面都没有见到,我家夫人贤良淑德,礼节周全,侯爷如何如此栽赃,不知道夫人何时开始人事不知,为何人事不知,因何同我家夫人扯上关系,还有就是二郎同夫人昨晚告辞的时候定国侯夫人还不知去向,侯爷是不是应该先调查清楚,夫人昨日同和人在何地呀,这样的话夫人至今未醒的事情也能调查出来一个出处。侯爷随便张口就推到一个没见过夫人的妇人头上,这事做的实在不够严谨。就像侍郎大人说的一样,我家夫人在池府好好地孝顺公婆,怎么就同侯爷夫人牵扯上了。夫人孝顺与否,二郎上有父母岳父岳母,还轮不到定国候来指责。还请定国候还我夫人一个公道。”

    华家大朗跟着点头这姑爷真的不错,难怪老二那么护着:“二郎说的很是,还请定国候还我华府侄女一个公道,我侄女嫁的是池府,孝顺公婆应该的,定国候你算是怎么回事呀。我华府侄女为何到你定国候操劳还被你埋汰一身。”

    好吧,众人再次见识到了这位华家未来掌舵人的态度,对华府子弟绝对的维护。而且态度明确。看吧,人家这话说的态度相当的强硬,外加不是很讲道理,不过人家混的很光棍,比定国候高了几个档次就是了。

    华二老爷眼睛里面都是崇拜,大哥就是大哥,不愧是他们华府的未来掌舵人,看看自家兄长这个水平,在看看自家兄长这份胸怀,比自家老爹强多了,

    华二老爷纯粹是在对待她闺女的事情对比出来的结果。

    池二郎:“侯府事物繁忙,夫人的事情不牢侯爷挂心。夫人生活在内宅,不能同咱们儿郎相比,能够为自己辩驳一二,还望侯爷口下留情,莫要平白让夫人背上这莫白之怨。二郎虽然不才,愿意到侯府协同侯爷把夫人至今未醒的原因查实清楚。”

    定国候一张脸涨的紫青紫青的,能调查吗。岂不是要让人看笑话,他家夫人昨日可是在京兆尹的衙门呆了一夜的。

    到时候怕是还有人要问。为何堂堂的定国侯夫人在京兆尹的衙门过夜,事情可不就是越牵扯越多吗。

    家里的败家娘们还是个做事不严谨的,怕是把柄什么的让人一抓一大把的。真的禁不住查。

    看够笑话的圣人终于开口了:“好了,多大的事,怎么就到了朝堂上,定国候你也太没个体统,当我大梁朝堂是个什么地方,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拿来说。”

    被圣人申斥了。定国候不敢辩白,口称臣罪该万死。

    圣人看看下面的定国候,若不是有老侯爷当年的功勋在。朕管你怎么死。

    堂堂的一个定国候连点是非形势都看不明白,当真是让人看不上,幸好没让他上战场,不然才是大梁的损失呢。

    人家老尚书一句话不说,两个儿子开口一个半就把他给拿下了,而且还是在华爱卿才被他老人家树立为典型要重点宣传的时候,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看不明白形势呢。这点脑子都没有,怎么带兵打仗呀。

    华家二位兄弟同池二郎口称有罪,看在圣人的面子人家也不在追究这个问题。

    华大老爷给圣人面子。对定国候甩甩袖子,一声冷哼,人家就不把他看在眼里。

    华老尚书满意的看着自家大儿子,真的可以放心的在府上颐养天年了。这样的儿子在,他尚书府至少还可以在辉煌二十年,

    接下来的荣耀就要看孙子们的了。想到小孙子。那真是觉得华府可以更迈上一个台阶的。心情不要太好。

    而华二老爷就让人看着好玩了,上朝来的时候。三位华大人还分为两拨呢,大老爷服侍着老尚书算是一拨。

    华二老爷身边陪着他家姑爷池大人那是一拨,

    如今散朝的时候,华二老爷竟然在华大老爷身后,一步一根的,

    池二郎在后面看着都觉得自家岳父的行为有点献媚,有点讨好。

    华二老爷热情邀约:“大哥,你才回京城,怕还没有领略过京城的风土人情,不如哪日沐休,二弟带着大哥好好地看看京城。”

    池二郎在边上不着痕迹的伺候老丈人,跟着点点头:“侄女婿愿意为大伯同岳父大人带路。”

    华家大老爷挑眉,这画风变得不要太快,早晨出来的时候,自己试图同二弟搭话,可是还被人家翁婿二人排除在外呢,怎么上下朝的功夫,就上赶着过来鞍前马后了。

    华二老爷想来直性:‘大哥,二弟算是知道,大哥在地方上这么多年,还是当年的那个脾气,当初三弟外面招事,大哥没少帮三弟出头。有大哥在,他们这些小辈的可算是美翻天了。’

    好吧捧得华家大老爷摸着胡子,心情挺好的,算是看出来了,这位二弟也不是很难收拾,只要找对了方法。

    夫人分析的没错,只要护着芳姐,儿子自然领情。看吧回京城都半个多月了也没见二弟这么热情要带着自己转悠呀。

    这才维护了那么一下,二弟立刻就贴上来了,效果那是立竿见影的。疗效不要太好。

    华家大老爷:“还要二弟往后多多帮助为兄才是。咱们兄弟齐心,华府何愁不再上一层楼。就是跻身京城的一品人家也是指日可待。”

    华二老爷回答的相当的痛快:“小弟自当全力以赴。”

    就差拍着胸脯表示,你让我往东我觉不往西了。好吧自家老丈人就是真么好用。只要方法对了。

    池二郎看出来了这位大伯心思深沉,不是一般人,才回京城几日呀,把自家岳父就给收了。

    自己在岳父身边小心伺候多少年都没能做到大伯这份呢,那真是万分的敬仰。

    大伯比当六部尚书的祖父高悬,因为祖父他老人家都没让自家老岳丈心悦诚服。

    华老尚书同杜丞相还陪同圣人在御书房里面闲谈,杜老丞相:“恭喜尚书大人后继有人。”

    圣人都跟着点头:“老尚书教子有方,郎君们各个不凡呢,不光有屡建奇功的华爱卿,原来各个都那么出彩。”

    老尚书实在看不出来他儿子的奇功在哪。可能圣人视角独特吧,

    本来想谦虚一下的,张开嘴忍不住就咧着嘴巴笑着说道:“老夫终于能够安心的在府里调教孙子们了。”

    样子实在太过讨人嫌,杜老丞相就嫉妒了。

    杜老丞相看不得这位同僚的好心情,看吧,这么多年都没有看到过这货笑的这么真了,

    就是圣人也忍不住抿抿嘴,可不是谁都有这份福气的,挽留这位老臣:“老尚书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合该父子三人齐心为我大梁在好生的奉献几年的,还是华爱卿这赋做的好。”

    好吧圣人新学了一个词叫奉献。

    华老尚书听到二儿子就心律加速,那是真的觉得不大好,几十年的君臣,就要致仕的老尚书难得诙谐的真实了自己的一把心情:“不怕圣人笑话,老臣真的是力不从心,就老二那个样子,老臣看在眼里,那是膈应在心里,实在比不得圣人的眼光独到。”

    没有老二的事情他老人家也认为还能陪在圣人身边奋斗个十年八年的,可如今真的不想在看到儿子各种糟心了。

    圣人抿嘴,倒也能理解,尚书府一门的才子,靠的是真才实学出仕效忠朝堂。

    他家华爱卿虽然也是凭着真才实学入朝的,可就是这个发迹的原因走的是偏门,偏偏还是个造福子孙万代的路子。

    老尚书注重学识,看不上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哦,这么多年的君臣,朕还是头一次与老尚书意见相左呢。”

    老尚书不得不开口:“臣不敢,只是老臣的欣赏水平没有陛下那么高而已。”

    圣人同杜老丞相跟着畅快欢笑。

    杜老丞相:“尚书大人莫非是在变着方的捧你家二郎不成。”

    圣人跟着说道:“老尚书的赞美朕就收下了,不过好像占了华爱卿的光了呢。”

    老尚书一张脸那真是有点扭曲,他真没有这个意思,就是违心的恭维了圣人一番而已。

    圣人同杜老丞相给老尚书找不痛快,那是诚心的,谁让他们嫉妒这位共事几十年的老友就快享清闲了呢。不挤兑他挤兑谁呀。(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七章 乱(求月票)

    等到华老尚书回府,看到兄友弟恭的两个儿子,那真有点惊讶,自家二儿子又抽风了,还是大儿子被二儿子给引歪了。实在太让他老人家纠结了。

    晚上老尚书把大儿子招呼到书房,询问这种场面是怎么形成的,不怪他老人家沉不住气,实在是问不明白睡不着觉。怎么看他家老二也不是这么好调教,好摆平的呢。不然他老人家能操心的一大把头发都白了吗。

    华家大老爷非常淡定的同老爹表示,二弟还是很明白的,父亲放心,我们兄弟相处很好,尤其表明二弟对他这个兄长很敬佩。

    好吧华老尚书心里有点别扭了,怎么一个那么抽风的儿子,到了自己大儿子手里,这么挑手呀,是他教育的方法不对吗。

    这话华家大老爷不知道,若是明白老爹的纠结,一定会说不是您教育的方法不对,是您使用的方法不对。他家二弟还是很好相处的。

    不管怎么样华府这一代的权利交接顺利的过度了。就是小辈们对这位未来掌舵人都尊敬崇拜的很。华家大佬也表示,他要感谢定国候给他这个展现自己,说出理念的舞台。

    芳姐对于定国候夫人还在穷追猛打,务必让着老妖妇再也不能出来作怪,她不能做这个千年防贼的。

    所以没过几日京城的小道消息都在传说,定国侯夫人被京兆尹衙门锁了一夜,可能是身体不大好,真的疯魔了。

    后面的可能性结果。是京城的贵妇们自己揣测后加上去的。

    至于散播消息的芳姐来说,就是不要太满意。

    锁了定国候夫人的衙役们心里不太淡定,没想到还真是定国候夫人。不过这位夫人大概真的疯魔了,不然这种事情怎么会随便乱说呢,

    看吧,现如今谁听到定国候夫人不感叹两句呀,好好的人怎么就病成了这样呢。不疯的话,怎么会在京兆尹衙门呆一夜呢。

    定国候夫人那里,才恢复些精神,正在磋磨新来的姨娘呢,对于这位当初怎么看怎么顺眼。百里挑一的姨娘那真是恨到家了,

    关键是每次看到这位姨娘,定国侯夫人想到的还有一份自打嘴巴的屈辱,任谁都开心不起来。

    别说他家侯爷还夜夜伴在小妖精身边了。

    定国候对于新姨娘那是万分满意的,这才是大户娘子该有的气度呢,看看自家夫人什么样子,简直没法跟姨娘比,

    好好地一个定国侯夫人竟然还不如一个姨娘做的像那么回事,难怪族老们那里对夫人那么不满意。可见不是没有原因的。

    也就是说定国候的一颗心,早就偏到夜里柔情似水,白日端庄大度的新夫人那里去了,还能锁着眉头过来看看定国侯夫人。不过是看在世子的面子而已,

    毕竟定国候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身体不太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