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贵娇-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顾霑在,有杜预在,沈度在随行官员中,是意料中事。

    至于江南银库……顾琰所知不多,最大的印象,就是崇德十八年的三初宫变,江南银库是为朱宣明谋反提供钱财支持的。换言之,江南一直是朱宣明一系的后盾,而且是很可靠的后盾。

    这辈子时移世易,前世发生过的事情,或许也作不得准了。但朱宣明有这么坚固的后盾,她是一定要提醒沈度的。

    及到傍晚,她接到了傅铉的消息,联想到成国公府现在的处境和朱宣明的为人,她便想到了一个可能,恍惚渐渐变得清明。

    待沈度来到桐荫轩的时候,顾琰便将这个可能对沈度说了,是提醒,也是帮助。

    沈度惊异地看着沈度,再一次为她对朝局的敏锐感到震惊……和佩服。阿璧虽在闺阁之中,却所知甚多,包括对很多官员来变幻莫测的朝局,她都能把握得到。

    比如她当下说的这个可能,他就忽略了。

    “阿璧,你说,太子殿下会阻止皇上去杭州?太子意在江南银库?”沈度如此说道。

    他在江南的谋划,已经和父亲沈肃推了无数次,也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列了出来。秦邑会向朱宣明求助,是他们的预料之中。

    但是,据东宫的暗卫所报,朱宣明并没答应秦邑所请。先前,他们还感叹,道太子的确变聪明了,没有将这件祸事揽上身。

    但听了阿璧之言,他才发觉,或许他们算漏了些东西。不是太子变聪明了,而是太子的野心太大了,大到出乎他们的预料。

    阿璧说,傅家的暗卫查探到,江南卫大将军唐训刚纳了一门小妾,还喜爱得紧。

    这是来自军中的消息,自是傅家比沈家灵通得多。就是唐训纳妾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消息,能充分说明一件事:江南银库的相关官员,并无惊慌。

    唐训是江南卫大将军,江南银库不可能绕过他。据沈度所知,唐训手中也有江南银库半成干股。皇上即将巡幸江南,唐训还有心情纳妾?

    但他的的确确是纳妾了,还喜爱得紧,这就不寻常了。

    沈度的面容渐渐严肃起来,此刻他还不知道,东宫铺设的一张大网,已经罩到了他头顶。

    (章外:第二更!)(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

425章 套住

    (第一更!)

    朱宣明心中有根刺,这根刺,就是他怎么都无法拉拢的沈度。

    说来也奇怪,朝中这么多官员,不受他拉拢的人也有,但对沈度的拒绝,他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念。

    自从秦绩死后,朱宣明就越发看沈度不顺眼。因他会时不时想起秦绩当初的话语,秦绩那时候劝朱宣明除了沈度,免得将来有后患。

    当初他没有将这话放在心上,现在早就觉得这些话有道理了。如果不是沈度,罗炳光不会出事,方集馨也能继续为他效命,他的势力会更加强大。

    然而,这都不是朱宣明想置沈度于死地的理由。

    真正让朱宣明对沈度起了杀意的,是和秦邑所说的消息有关,和秦绩之死有关的消息。

    秦绩虽已死了,死于京兆尹林世谦的虐杀,但秦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总觉得背后有人在着力对付成国公府。是以,他一直没有放弃过查探秦绩的死因,以期能揪出背后的暗手。

    几个月过去了,秦邑终于得到了一条线索:那些曾摆在京兆府尹的百姓刺客,被京兆录事参军事裴容换走了。这个裴容,是沈肃引荐入仕的,和沈家有莫大的联系。

    在秦邑看来,如果没有那些百姓伏杀成国公府的死士,那么秦绩就不会被带进京兆府,就不会死。归根到底,秦绩的死,那些百姓死士绝脱不了干系。

    秦邑现在已经捉了裴容,希望从他口中得知真相。然而不管怎么刑求,裴容什么话都没有说。

    秦邑会向朱宣明说起这事,乃是希望朱宣明记得秦绩的情谊,能在江南银库事上帮他一把。

    如秦邑所料,朱宣明记得了秦绩,想到,却不是在江南银库上帮他一把,而是怎么对付沈度!

    就算裴容没透露什么,在朱宣明看来,沈度就是令秦绩身死的人。——他心中已经认定了这一点。沈度就是他的死敌!

    罗炳光出事。是沈度所为;方集馨不遂,又有沈度在其中,还有定元寺中的老九,是沈度在护着。这些旧恨。加上秦绩之仇。让朱宣明下了决心。一定要将沈度这根刺拔除!

    但是,沈度是帝师的养子,是虎贲中郎将。不久前又立下了平疫大功,要对付他,在朱宣明来说真是有些困难。

    幸好,这个困难,在听了朱宣信的话语后,迎刃而解。

    朱宣信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精于吃喝玩乐却才能平庸。承淑妃之心意,朱宣明对这个弟弟还是很好的。——朱宣信时不时也来东宫,多少也知道东宫的的事。

    在听说了朱宣明的苦恼后,朱宣信笑了笑,和朱宣明极为相似的凤眼 一眯,说道:“皇兄,这有何难的?这事啊,就和臣弟对付倚红楼的姑娘,道理是一样的。现在不是在配设东宫属官吗?皇兄将他放在眼皮子下,想怎么对付他就怎么对付他了。”

    朱宣信的话语很糙,但道理很实在,这令朱宣明眸光一闪。

    的确,将他放在眼皮低下,将他和东宫绑在一起,想怎么对付他都可以了。

    鉴于在以往与沈度对上总是处于下风,这一次朱宣明多了个心眼。他没有通过吏部,而是直接去了紫宸殿,直接问崇德帝要人。

    “父皇,儿臣听得吏部的官员说,东宫属官中,右赞善大夫尚未有人选。儿臣想着,东宫的官员都上了年纪,宜应配个年轻的官员。中书舍人沈度,儿臣以为挺好的,请父皇允许。”朱宣明如此说道。

    在东宫属官上,朱宣明还是第一次开口指明官员。这令崇德帝颇感好奇,便问道:“沈度……为何是他?”

    朝中年轻的官员,其实不少。沈度毕竟曾做了天子近臣,再去东宫任职,是否合适?

    朱宣明回答的,正是这一点:“父皇,沈度是父皇近臣,若是他入了东宫,儿臣便能更清楚父皇的行事方式,也能减少朝政的错误……”

    将沈度放在东宫的理由,朱宣明早就想好了,此刻说得言辞切切。

    从中书舍人到太子右替善大夫,虽则都是五品官,但若是调职,这是平调而实降了。沈度刚刚平疫有功,降职似乎不太说得过去,这个请求,崇德帝还要斟酌一番。

    见到崇德帝犹豫,朱宣明继续说道:“父皇,沈度平疫有功,加了官等,右赞善大夫似乎不太合适,右谕德这个位置还是合适的。如此,父皇也示了对帝师的恩宠。”

    太子右谕德,是四品下的官位了,这可是对沈度的大大加赏。而对朱宣明来说,只要沈度入东宫就行了,什么位置他根本不在乎。

    朱宣明心中已有决定:秦绩当初遭受了什么,他就一定要让沈度都经历一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此,方能让朱宣明心中的仇恨消除!

    他要将沈度套在东宫,再慢慢折磨他。父皇出巡之后,京兆就是他说了算。到时候,他也要沈度试试被虐杀的滋味。

    朱宣明能来紫宸殿,就有把握说服崇德帝。他已经和蒋钦分析过崇德帝对沈家的态度了。沈度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是一定要官升的。

    但沈度已经是五品中书舍人,再升,就只有各部之贰了。一个这么年轻的官员,又有帝师照拂着,这已经不合常理,崇德帝肯定要压下这种官势。

    最好的压下,就是明升实降,所以朱宣明便这样建议。

    这一次,朱宣明碰了个巧。因为崇德帝心中,的确想要压一压沈度的势,说到底,还是为了心中那若隐若现的猜疑。

    沈度不受东宫拉拢的事,崇德帝也有所听闻。一旦沈度去了东宫,必不受重用。面子给足了,不受重要,这正是崇德帝需要的。

    良久,崇德帝点了点头,准许了朱宣明的请求,拟将沈度调任为太子右谕德。

    很明显,这一对皇家父子的心思,都是想将沈度困在东宫。崇德帝这个决定,被人火速送到了沈家,提醒沈肃、沈度父子早作准备。

    (第一更!)(未完待续。。)

    ps:  一更!明天就结束双倍了,求人气求支持!

426章 掣制

    (第二更!双倍月票就要结束了……)

    太子右谕德,正四品下,对那些汲汲入东宫的官员来说,是个好位置。

    但对沈度来说,显然不是。

    沈度很明白,朱宣明向崇德帝要人,只是为了将他困在东宫、另作打算罢了。这个打算是什么,沈度暂且不得而知,但总不会是什么好事。

    沈肃冷着脸,手指一下一下啄着桌面,正有所思。

    对于曾经的学生,沈肃还是很了解的。他知崇德帝之所以会答应太子所请,是存了打压沈度之心。

    从尚主到梨花林,到现在的东宫属官,都可以看得出,崇德帝从来没放下过对沈度的疑心。

    既如此,皇上为何还要重用计之呢?——沈肃始终疑虑。

    “阿璧先前就提醒过我了,只是我想着从江南回来再说,就差了这么一步。但任命一日没有下来,一日就有转圜余地,一定要拖到从江南回来。”沈度如此说道。

    推拒这个位置是一定,但找一个让崇德帝信服的理由,就需要斟酌一番了。

    帝王巡幸江南一事,从去年拖到现在,也拖住了沈度的脚步。去年俞恒敬上疏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开始,他就在谋后路了。

    去路已经想好,但因江南事有所延误,还是来不及。

    “无妨,我略想了一下,觉着就是东宫属官也没有什么不可。从江南回来,再想办法离开便是了。我反而很好奇。太子为何突然要将你困在东宫,当中有什么原因?”沈肃说道。

    太子的为人行事,总有迹可循,但是这向崇德帝要人一事,颇出乎沈肃预料。

    他总觉得,朱宣明还令有后着,向崇德帝要人只不过是开始而已。到底,太子想做些什么呢?

    他的话,令沈度陷入了思考。是了,太子在想什么呢?还有什么后着?

    且说。顾霑接到了沈度的请求。便在想办法如何推拒此事。现在,崇德帝还没有召吏部的官员前去,事尚有可为。

    这个“可为”,顾霑死死扣在了“兼官”这两个字上。太子右谕德的品阶的确很高。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兼官。

    换言之。沈度若是出任太子右谕德,在朝中就要有一个正四品下的官职。

    崇德帝既存了打压沈度的心思,又怎么会让他担任正四品下的官职?在顾霑左一句“于制不合”、右一句“年资太浅”之下。崇德帝不悦地皱起了眉头。

    沈度是顾霑的未来孙女婿,顾霑压住沈度不进东宫,莫不是存着私心?

    想到这,崇德帝打算了顾霑的话语,冷声说道:“既如此,那就不用太子右谕德了。朕要沈度入东宫任职,你安排一一个位置便是。此事,朕意已决!”

    “是,臣听从皇上的吩咐。”顾霑只得这样说道。在这一事上,皇上心意已定,他帮不了沈度。

    但是,太子右谕德的问题,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