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珠玉在前-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多谢阿孟姑娘,日子长着呢,听着泛园厨娘手艺上佳,若是不嫌我们打扰清静,回头我们找个时间去蹭顿饭便成。”虽然王醴之前邀请过,但那时候通政司的奏疏高得能把人淹没,压根没心情,而且那时候袁娘子的名声还没随着美食一起扬名呢。

    “行啊。”

    王醴:小甜甜笑得真是甜啊,不,今天格外甜,为什么?

    复又收到一波好感数据包的孟约:真不知道该怎么才好,师兄的数据包释放中枢今天也是坏的呢。

    王醴与同事各入雅室,王醴坐下后,再次被孟约的甜笑沁一脸蜜糖:“年年,你今日怎么了?”

    别来这,来,直接说要干嘛吧,是写故事梗概,还是编情节,又或是干别的?

    孟约:我师兄果然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依然如故的不解风情。

    #王醴:这可不赖我,平时你一甜甜冲我笑,接下来就是各种请求#

    #孟约:果然,没有比我更能坑自己的人#

第三九七章 尚有家归非异秉,至无人爱是真狂

    话还未及多谈,延思楼的东家便已经让小二先紧着把孟约点好的菜送进来,菜着实做得不错,香气一飘开,在茶香四溢中竟一点不显腻乎。如此一来,自然是先吃饭,王醴又是给她挑鱼刺,又是给她剔掉内骨头的,让孟约深觉如查有一天她被宠坏到享受一切而理所当然,都是王醴给惯的。

    “师兄也吃啊。”孟约说着,给王醴挟鱼腹,鱼腹的肉对喜欢的人来说口感像果冻一样,又因丰富油脂,做好了软嫩至极香滑无比,王醴就很好这一口。

    看着挟到碗里的是一块去了鳍骨鱼腹,王醴更觉得今天有点不对,待吃过饭撤下盘子,小二开窗通风片刻后,在雅室里点了上好檀香去味,复又上得茶来。端起茶,王醴才问孟约:“年年今日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遇到周文和,然后……”然后她也不知道怎么就转到爱得够不够的问题上去了,好像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然后想起师兄,觉得特别惭愧。”

    王醴一脸问号:“这惭愧从何而来?”

    “师兄倾尽全力,用我想要的方式爱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感觉略有差耻兼肉麻,但还是要继续说,“我却好像从来都没有问过师兄,想要怎么被爱。”

    孟约的话,让王醴脸上的笑容深入到了心底的每一处,孟约此时脸上的懵懂与不解,恰让王醴觉得,这人间最温暖柔软不过就是眼前这样子:“年年一直做得很好,像现在这样就足够好了。”

    “人怎么能没点要求,像我要求这么多,有时候心里想要什么,就得明明白白的说出来。我又不是很擅长猜人心事,十猜七不不中的,剩下的那三次,不是太明显就是幸运女神眷顾。所以,师兄,你想要怎么样的,你就说啊,我也想为师兄做点什么。”孟约觉得自己一直收获,可是都没有付出什么辛勤的劳作和疲惫的汗水。

    但,王醴是真的没什么别的要求,不似孟约自己也说自己花样多要求多,王醴素是没什么要求的,他的所有要求都用在自己身上,在婚姻家庭里更是如此。孟约的到来,阿的出生,使他人生的需求大体得到满足,若说遗憾的,还没个闺女,还没能给闺女把美好的世界创造出来。

    后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前者,儿子才几个月,闺女自然是八字没一撇。

    这么一想,王醴倒知道该怎么答孟约的话来:“年年在太祖秘史中写过一句诗尚有家归非异秉,至无人爱是真狂,若非有年年,我便真就只能应这句话了,无家可归,且无人爱,既是异秉,又是真狂。”

    孟约:这诗虽然是我抄袭自网络上的现代人手笔,没想到竟很符合土著们的审美观,有好多人很推崇她抄的这句呢。

    “师兄这么好,才不会呢,那年玄武湖冬夜游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好多女士心目中的上佳女婿人选啦。”孟约一直觉得,王醴很好“嫁”的,有吕撷英看着,定会娶进来个能好好同王醴生活的,必不会独身在世间浮浮沉沉。

    是女士们心中的佳婿,却未必能是少女们心中的良人,不过王醴也不说破,不然孟约仍要继续同他好好计较:“以后莫再胡思乱想,叫我每日都能见你好好的,天天都高高兴兴的,于我而言便是最好的方式。”

    孟约捧着脸发痴:我师兄这么暖,怎么得了哦。

    待下楼时,孟约和通政司的同僚一一互通姓名,这才返家,却还没到家门口,就被萧皇后身边一位新任的女官喊住,上回在坤宁宫里见过,孟约遂问:“可是殿下有什么事?”

    “是,殿下请夫人宫中说话,官家亦在。”

    孟约便重登上马车,一路驶进宫中去,萧皇后和宣庆帝吃过饭的间歇,正在屋子里放电影,因为得黑乎乎的屋子,还特地辟出一间来专门放电影。幕布上放的是《疾风令》的第二场戏第一幕,现在还做不到一场戏一个胶卷盘,于是干脆一幕戏一个胶卷盘,倒也很方便放印。

    “年年,来先看会儿戏,这盘还剩下一点,看完再说。”萧皇后招呼孟约坐到她身旁,宣庆帝亦含笑看孟约。

    孟约赶先行礼,然后坐到一旁一块看电影,第二场戏第一幕才算是常抱云的主角,之前都是第一杀的年轻官员为主角,常抱云一出场,气势就不同。梁礼光对镜头运用,精妙得令人神魂颠倒,在他镜头下,常抱云似穷凶极恶,然而他出场时总是格外明亮,身上像是罩着一团洁白的光。

    在明光里,干恶事,反显得更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不是早知道结局,如果不是孟约自己编的故事,估计她都要觉得这真就是个大反派。常抱云把一个人的恶演得惟妙惟肖,并不是说脸上的表情多么夸张,反而是那种不动声色,就让人觉得“要坏大事,要出大事”表演。

    “我的天,我竟然觉得好紧张。”孟约戏也看过,绘本更是自己画的,她没想到她还能心跟着剧情一绷一绷的。

    萧皇后:“演成这样确实精彩非常,但不宜年龄太小的孩子看,会吓坏孩子。”

    孟约:嗯,难道从现在开始就要搞电影分级制吗,电影都还没出来呢。

    “确如此,便是最后张以达非恶,也很容易导致小孩的善恶混淆,辩不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成年人只会觉得戏足够精彩,但是到小孩,干了坏事的竟也能不是坏人,恐怕会影响他们日后辩别是非对错。”宣庆帝也不主张把这样的戏给小孩看。

    “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不卖票给小孩,可是大人带着小孩儿来我们怎么阻止。”

    “这就要靠放映电影的人了,且勿担心,回头给朝上诸公放回电影,再行朝议便是。”

    电影放完,萧皇后和宣庆帝才同孟约说他们请孟约来的目的,不是为别的,正是为了宣传片,讨论的是关于怎么扬我大明国威,拍我大明长城的话题。

    之前宣庆帝同内阁商谈过,这时来,主要是为把和内阁商谈之后的种种安排再同孟约对一对,看看哪些是能用的,哪些是不能用的。

    有话说成名要趁早,扬我国威,自然也是宜早不宜迟。

    注:尚有家归一句,忘了是从哪里看来的,是网络上的网友写的,不是古诗~

    我很喜欢这句诗,感谢某位不知名的网友,么么哒,谢谢~

第三九八章 铮铮铁骨,凛凛气节

    在兵部操练官军,内阁并礼部琢磨阅兵仪式的程序时,孟约唯一要负责的就是偶尔回答一句关于电影的事。会被怎么拍,怎么才能拍出达到预定要求的画面来,这孟约偶尔还要拖梁礼光一起来回答,以及,她到现在还没找到能拍阅兵仪式的。

    梁礼光尝试拍过后,彻底撂挑子不干:“我还是回工学院,给你把那些短片都取来,看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出几个能拍的苗子来。”

    工学院里,凡罗院士和胡院士他们几个下边的助教学员,人人都能耍几下把式,从中挑出几个来培养一下,或许还真能。孟约琢磨片刻,待要答应,忽然浮起另一个想法来:“梁助教,不然我们开个班教人怎么拍相片拍电影吧。”

    “我这才知道怎么用,拿什么教别人。”在梁礼光看来,他现在拍的都还是些“玩意儿”,根本算不是正儿八经的电影。唯有等他拍好些电影,拍出心得,拍出经验来,这时候才敢说教别人呢。

    “那就暂时先不教,先喊有兴趣的人来熟悉熟悉,好歹把机器摸熟是吧。”

    这话梁礼光认同,没准有人就有那天份,摸熟机器就能拍出与众不同的来。这边定下来,梁礼光便回工学院,一则召集感兴趣的学员过来,二则再造几台机器,三则回去把助教学员们拍的胶片盘整理一下,取来给孟约看片。

    车站送别梁礼光的次日,就是《菊下楼》第二场开戏的时候,二月初一,早上太阳还挺好,到午后天空飘来一层薄薄乌云。孟约道是要下雨,不想等她出门去看戏时,竟飘起雪来。

    打穿越后,孟约见过的雪,多不胜数,她这才来几年。每到冬天的时候,她就想北方供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北方的冬天长,南方的冬天不比北方暖和,但南方的冬天来得急去得快。大明的冬天也长,九月初就开始下雪,能一直下到次年三月底,这里的月份都是指农历。

    “怎么又下雪啦,都二月啦。”孟约在最开始还觉得挺新鲜,到现在已经不那么爱下雪天了,不好出门,路上行人也少,连小摊小贩都不爱出摊,皆窝在家里取暖呢。

    王醴看看天色,与孟约道:“若是太冷,过两天去看也行,今天外边风挺大,更显得冷。”

    “我不去,大家会不习惯的,我也不习惯呀。”自己的首场戏,她每次都必到场,除非不在南京,那没办法,在就不能缺席。

    见孟约要去,王醴也不多加阻拦,左右在马车里,多加个手炉,也不至于冻着:“那看了戏早些回,外边的吃的就别吃了,冷得快,女儿家最冻不得。”

    孟约连应几声,才同王醴一道出门,王醴得去通政司升班,小阿这会刚睡下,等他醒来,孟约差不多就会回家,不至于让小家伙一醒来见不着她。到德麟班外的街道上时,原本细细的雪愈发见大,孟约跃下马车时,听到左近有人叹气说:“即使是不差吃穿,价钱再稳得住,也得多少升一点,贫寒人家的日子总归还是会难捱些。”

    “难捱总也比没活路好,无非是富家施粥,贫家省着点过。不过这年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暖和起来,想想这都好些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南京城哪有这么冷,每到二月春风就回暖,至十月天都还不算冷,十一二月才能见着点雪沫子,哪像如今这天气,雪最大的那一年,齐腰深。”

    “可不是,想想咱南京城都齐腰深的雪,往北走,还不知多吓人呢。”

    “只盼着天竺新罗这些地方能种出更多粮油菜蔬来,加上自家少少收成,把这些年捱过去。”

    “正是,既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转,便唯有众志成城而已。”

    孟约曾在现代的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番话,说是清朝满人入关,把能死敢死肯死,不要性命也要坚持心中信仰与义理的仁人志士,都屠杀得一干二净,从此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