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收藏-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月一边看宣德炉,一边问唐风道:“怎么样,我没有骗你吧。”
    “你当然没有骗我,但这些东西在骗我。”唐风摇着头说道。
    宣德炉是最容易捡漏的古玩,它的存世量很大,根据科学的统计,宣德炉真品的存世量约为18000个。
    但宣德炉同时也是最容易打眼的古玩,历代仿品不计其数,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完全可以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
    因此,鉴别真假宣德炉一直是中国考古学中的一大悬案。迄今为止,国内各大博物馆收藏的许许多多的宣德炉中,还没有一件宣德炉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品。不知道真假,价钱自然就高不上去,所以,宣德炉的市场行情一直不如青铜器。
    淘宣德炉就像淘金,沙海中慢慢折腾,成不成就看自己的眼力,没有标准器作为参考。唐风隔着橱柜玻璃一连看了好几件宣德炉,没一个中意的,他转头望向柳月,问她道:“你有把握吗?”
    柳月摇着头说道:“我还想问你呢?”
    唐风指着自己面前的橱窗,对柳月说道:“你看这个怎么样?”这是一个小号双耳仿宋烧斑色宣德炉,黄红色的地,上面有五彩斑点。
    “嗯,还不错。”柳月隔着玻璃仔细的观察了一番,点头说道:“可以拿出来看看。”
    唐风回头望向正在那边织毛衣的服务员阿姨,礼貌的说道:“大姐,这东西能拿出来看看吗?”
 第十六章 黑盏争夺
    大家一起努力,保住月票榜的位置——晚上还有一
    说话客气就是有好处,离唐风最近的那位服务员阿姨听到有人招呼,放下手中的活儿,拿着钥匙走了过来。
    现代社会,国营商店几近绝迹,除了垄断行业,也只有旅游行和古玩行这种永远不缺少客户的行当才有国营商店生存的空间。服务员打开橱窗,双手捧出里面的宣德炉交给唐风,她说道:“您随便看。”
    这件宣德炉的直径只有1米,看上去很小,但却很压手,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东西却足有斤重,这就是精炼到接近纯铜的宣德炉。明朝最有名的收藏家项元汴所著的《宣德博论》中有记载:宣庙随赦工匠、炼毕十二,每斤得其精者,才四两耳。这意思是,在冶炼十二次之后,一斤重的风磨铜就只能剩下四两;在明朝时期,重量单位采用的是旧制,十六两一斤,我们所说的“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从原料到成品,宣德炉要缩水四分之三。
    这件宣德炉铸工精细,铜质精炼,款式古朴典雅,器型饱满浑厚,铜炉表面的包浆皮壳看上去五彩斑斓、光华泽,铜质中肯定含有金、银这样的稀有贵金属;摸上去光滑如镜、毫无杂质,符合自然氧化生成的皮壳的特质。唐风翻过香炉,底部有三只炉足,炉足之间留有“宣德”二字的楷书底款,字体规整结构严谨。
    尽管唐风觉得东西很像是真品,甚至还是宣德三年铸造的极品,但他却没有一点把握,这就是宣德炉的现状,只论优劣,不论真伪,反正有多个真品事实存在,而且大多数都在市面上都有可能碰上真的,谁也有可能碰上仿的。
    唐风把宣德炉交给柳月,月看了好久,才问唐风道:“你觉得怎么样?”
    唐风不置可的说道:“只能说质量上乘,哎别老问我呀,你觉得呢?”
    柳月说道:“这个宣德炉的质地、品相都不错,肯定有洒金鎏金、割金的工艺在里头,就是看不出来含金量是多少。”真品宣德炉的含金量大概是百分之三,别说肉眼分辨仪器也不能在无损状态下检测出来。
    唐风问服务员阿姨道:“姐,这个宣德炉卖多少钱?”
    服务员指着标价说道:“8万。”
    国营商店也有好处。他们太会乱开价算乱开价也绝不允许讨价还价。爱要不要。唐风想了一下。说道:“我要了。”接着就掏出了银行卡
    务员拿着唐风地银行卡离开后。柳月奇怪地问唐风道:“你看出来真仿了?”

霸气书库(Www。qi70。Com)txt电子书下载
    “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这东西谁能看得出来?”唐风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不过。我买来不是拿去卖地。我爷爷喜欢这个。”
    唐风打算过段时间就回四川老家他爷爷接出来。他爷爷就见过真正地宣德三年极品宣德炉老人家同样也认不出来真仿。否则唐风早就学会了。既然要回家得带点东西回去地。这个宣德炉来得正好。
    “你爷爷?”柳月问道:“这么说老人家能看得出来了?”
    “也看不出来,但可以拿回去让他老人家研究研究。唐风笑着说道:“就算是仿的,他老人家也不会不高兴的,再怎么着,这也是他亲孙儿送他的呀。”
    签好单付完账,唐风把宣德炉放进背包和柳月一起走出这家古玩店,唐风问柳月道:“你的古玩鉴定水品也很高,为什么自己不淘古玩呢?”
    柳月轻笑着说道:“这还不简单,因为我不喜欢呗。”
    古玩这东西,宜赏不宜鉴,什么艺术性、观赏性都只是直观感受,看着舒服,真要深入研究,那就只剩下枯燥了,唐风就是在这种枯燥中长大的,他长叹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也不喜欢,我是为了钱才研究古玩的。”
    柳月笑着说道:“赚钱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而我连这种目标都没有,相比之下,你要比我好一点点。”
    唐风取笑她道:“你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柳月说道:“你是不会懂的啦,不说这个了,走吧,再到其他地方去看看。”相比其它古玩交易市场,十三陵的古玩交易集散地要逊色太多,两位古玩高手兜了半天却毫无收获。
    月小嘴一翘,露出一个可爱的表情,说道:“想不到这鬼地方如此不济,一点都经受不住考验。”
    “你可轻点声。”唐风吓唬她道:“这十三陵可是真正的鬼地方。”
    “切,你少来了,考古专业的人还会怕鬼吗?”柳月轻哼一声,说道:“我们回去吧。”
    在回北京市区的路上,他们的车经过东三环,柳月对十三陵之行很是失望,她对唐风说道:“这里离潘家园很近,今天是周六,那里的店铺地摊全部开放,想不想去凑凑热闹?”
    “嗯,那我们现在就去。”唐风点头表示赞同,他说道:“我好久没有到那边去了,说不定还能碰上什么好东西呢。”
    说去就去,没过多久,二人就来到了潘家园,刚走过潘家园古玩市场的牌坊,柳月就指着前面一家古玩店说道:“咦,那里有一家新开的古玩店。”
    唐风说道:“新店好,我们去看看。”淘古玩市场讲究淘新不淘老,新店开张,为了招揽顾客,东西一般都比较好,当然,这是相对老店来说的,古玩店哪有不卖假的。
    二人一起走进这家名为“轮回”的、专门经营黑瓷的古玩店,这家店的店堂设计得古色古香,仿红木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黑瓷,说是瓷器,外行的人很容易误以为这是陶器,黑瓷的外观看上去很像陶器。
    黑瓷被誉为瓷坛“黑牡丹”,是一种施黑色高温~的瓷器,他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种,创烧于东汉成熟于东晋,兴盛于北宋。古代中国有大量的民窑烧制黑瓷,它也是金清各代民间的日常用瓷。浙江德清窑、河北定窑、江西吉州窑烧制的黑瓷都很有名,最著名的黑瓷来自于
    窑,建窑的窑址在福建北部的建阳市水吉镇。因为:天目山所以,当黑瓷传入日本时,日本人将黑瓷统称为天目瓷,有人说天目瓷的叫法来源于浙江天目山,其实是一种误读。
    新店开张内的服务精神气十足,一位伙计热情的上来打招呼,他对唐风和柳月说道:“欢迎光临问二位需要什么样的黑瓷,我们店有”
    懂行的人最不爱听店家的推销,唐风不得不打断伙计的话,他礼貌的说道:“我们看看再说忙您的。”
    “咦,您是”柳月当然比唐风更有吸引力,伙计刚才把注意力全放她身上了,听到唐风说话,他才开始留意唐风,这一留意风就被他给认了出来,他的语气很快变得肯定说道:“您就是唐先生!太好了,兄弟们都看过您的节目的表现真是太精彩了。”
    从事古玩行业的人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处于高层的人知道内幕们对《盛世收藏》这类暗示一夜暴富的鉴宝节目不屑一顾,但处于低层的人却很爱看。唐风的良好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认出来也就足为奇了。
    “哥几个,我看到先生了。”
    “真的是唐先生!”
    “唐先生,您好!”
    只是几秒钟功夫,店里的个伙计都围了上来,唐风出生草根,当然不会对他们不理不睬,他表面的客气也绝非敷衍的伪饰。但他的心里却多少有些郁闷,有得必有失,上电视固然可以提高中国石的知名度、带来好生意,但同样也会给唐风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就像现在,被人认出来便很难安心捡漏。
    好一番寒暄后,一个伙计终于说道:“我们别打扰唐先生了,让他安心淘东西吧。”
    前那个伙计对着同伴点了头,转向唐风说道:“唐先生您随便看,看中什么尽管招呼。”


    “呵呵。”三位伙计走后,柳口而笑,他说道:“唐先生现在可是名人了。”
    风摇着头说道:“我不:风生性腼腆,很不习惯被关注。
    月说道:“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分头寻找吧,看看谁的本事更大哦。”
    唐风点头说道:“没问题。”接着,唐风和柳月开始在成堆的仿品中挑选可能的真品。
    过了一会儿,又有两位顾客走进了这家古玩店,这两个人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光可鉴,一副很有精神的样子。
    唐风本来没怎么留意这两个人,但听到他们的对话后,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大桑,潘家园是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相信这里一定有您喜欢的东西”说话的人在说话的时候还不忘频频点头,显得很有礼貌,这人三十来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
    中国的百家姓里面就没有姓大的,就算有,谁都不敢起名叫桑,这不找抽吗?
    这人大概是日本人,他四十来岁,干干瘦瘦,络腮胡子刮得很干净,面部隐露青光,并不像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日本人那般猥亵。这位“大桑”说着一口很地道的中文,他对金丝眼镜说道:“谢谢肖君。”
    不能说学日语的中国人不好,但在第一批汉奸中,会日语的中国人绝对占大多数;也不能说中国人都讨厌日本人,但懂文物的人肯定不喜欢这个国家。不过,唐风最反感的还不是那个日本人,他更反感那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国人,虽然翻译也是一种正当职业,但他也用不着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一个日本人点头哈腰啊,你让其他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人呢?
    在经营黑瓷的古玩店里看到日本人并不奇怪,日本人非常推崇黑瓷。在黑瓷中,价值最高的品种莫过于“曜变茶盏”;这种茶盏被日本学术界称之为“曜变天目盏”。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三件出自中国宋代的曜变茶盏全部都收藏于日本,日本人将这三件曜变茶盏视为日本国宝,每七至十年才允许展出一次。
    有日本人出现,唐风当然要加倍小心,万一被他们买到真品就回不来了,唐风这边正在看,那边的柳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