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的边缘世界-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工智能瓦力的虚影在一阵光线跳跃之后,再次浮现在空中,发送资料对人工智能系统来说只是一个念头的问题,但是,核心程序设定,他必须获得原宸的授权!

    “虽然我们解决了核心技术难题,但是工业设计和实际运用才是真正的浩大工程!”

    “老板您这是在偷懒吗?”瓦力问道。

    “偷懒,算是吧。因为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尽快完成!”

    原宸很清楚,虽然他完成了超固态防御技术的理论探索工作,但是,后续的任务才是真正的麻烦。即使有数以万计的专业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力以赴地去推动,短期内想要将超固态防御技术运用到宇宙飞船之中,也是极具挑战的一项任务。

    有句话,今天的理论,明天的技术,后天的产品。从理论到实际,并不容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先进的科技理论最终得以充分运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是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却需要燃烧天才科学家的灵魂、汗水以及灵感(比喻),并不是谁都担负得起这一责任。

    所以,虽然早在一个世纪之前,星际探索联盟航天科工研究院的科学团队就已经提出了塔塔文明球舰防御技术的理论模型,但却直到今日,才终于由原宸完善了其中的技术理论体系。

    关键原因在于:战舰表层的超固态特殊金属原子核外壳就好比白矮星的物质,这一层外壳不可能平白无故地长时间维持着超固态的特殊状态。毕竟战舰不是真正的白矮星,它不具备高温高压,也没有恐怖的引力加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塔塔文明通过建立强相互作用力场来束缚球舰的外层特殊金属材料。但是,在彼时的人类文明科技体系内,大一统理论尚未完善,虽然人类文明的科学家已经具备利用电磁力制造重力场的技术,但是那只是依葫芦画瓢似的粗浅理解。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引力相互作用力之间的转换理论以及技术模型还未彻底贯穿。

    直到后来,原宸彻底解决了大一统理论的问题之后,人类文明才真正地掌握了利用电磁力制造强相互作用力的能力。

    。。。。。。

    在强相互作用力场的作用下,特殊金属材料中的原子核一颗接着一颗地紧密排列在一起,同时相互固结连接,就像被钉子一个个死磕在背板上,最终,连原子振动都彻底停止了。

    理论上,超固态特殊金属原子核外壳在宏观视角上,应当会呈现出一个光洁的镜面,几乎没有摩擦,甚至可以将光线以接近100%的效率反射开来。

    但是,原宸在建造强相互作用力场的实际过程中,却意外发现,所有种类的电磁波(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因为其粒子的质量较小,在接近强相互作用力场的时候,会迅速被强大的力场捕获。这一现象就像黑洞吞噬光线一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常规的望远镜,电磁波等探测都无法发现覆盖有超固态特殊金属原子核外壳的战舰。于是,在敌方的眼中,这就像一艘隐形战舰一般。

    当然,大质量的物体撞击在其表面,或者强大的能量引发外壳的温度升高(热量会使原子运动加速)等因素,都会引发致密的原子核发生震颤,当震颤的幅度超过极限,就有可能导致众多原本固结在一起的致密原子核分崩离析的情况。

    所以,强相互作用力场必须足够强大,且能够稳定持续地存在,这背后的要求就是无限澎湃的能量来源!

    在当初第五太空城集团与塔塔文明的遭遇战之中,正是100多座太空城撞击后爆发出的恐怖能量以及几亿度的持续高温拔掉了“钉在原子核上的钉子”,打破了原子核之间的牢固连接。当大量致密原子核的震颤幅度超过极限,连塔塔文明球舰制造的强相互作用力场都无法压制的时候,球舰最终才被人类文明拼死攻破!

    “有了这项技术,我们的宇宙飞船和太空战舰都会变得坚不可破啦!”

    此刻,人工智能瓦力的虚影还在围绕着那块闪亮的金属材料啧啧称奇。

    “一个人工智能也会对军事问题感兴趣,这有点令人不安啊。”原宸看似不以为意地说,“另外,你想得太乐观了,给每一艘战舰都装配超固态防御技术,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的一段漫长时间内,这项技术还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不然塔塔文明的球舰数量为什么会那么少?”

    “老板永远都有自己的道理!”瓦力模仿人类轻声嘀咕道。

    “我们现在还要研发出,如何高效打破这层乌龟壳的方法。”原宸接着说。

    “打破乌龟壳!?您不是说乌龟老早都已经灭绝了吗?”瓦力疑惑不解。

    “所以,你不光要提高人文素养,还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说的乌龟壳是一种比喻!”

    “比喻?好吧,我会继续学习的!”

    。。。。。。

    原宸考虑过,在未来的太空战争中,一定还会遇到如塔塔文明一般的敌人。

    即使人类文明的舰队无法像对方一样铜墙铁壁,坚不可破,但至少必须拥有击破敌方防御系统的能力。他绝对无法容忍第五太空城集团的惨剧再次上演!

    要对抗强相互作用力,相当于是对抗原子核。

    因此,有科学家提出用轰击原子核的能量(如大型对撞机的方式)来轰击敌舰,这确实有可能击破单层超固态特殊金属原子核层,但那只是微观尺度的一部分,强相互作用力场完全可能迅速修复受损部分。

    就算能够发射出能量大到足以击穿敌舰程度的高速核子。用这种方法对抗敌舰,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要让加速器中胡乱飞出的核子瞄准敌人,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利用几个光速核子撞击的方式攻击超固态特殊金属原子核层,并不足以对敌舰产生致命威胁。

    (不管在哪里看到这本书,都请花费一些时间帮忙投一下免费票,多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顺意。(未完待续。。)

第378章 首都亚细亚城

    究竟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地击破超固态防御技术!?

    持续消耗舰体内部用于维持强相互作用力场的能量,把超固态防御技术的能源“榨干”。这当然可行,但是,在战局转瞬即逝的斗争中,这样做必将付出大量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就像当年的第五太空城集团一样。

    。。。。。。

    “以刚克刚,管他两败俱伤!!”

    超级实验室里,原宸正远程观看着由iea航天装备研究院组织的一场高级别讨论会议。

    一位面容粗犷的武器科学方面专家如是说。

    “敌方舰体使用超固态防御技术,我们也可以用强相互作用力材料作为动能弹向敌舰开炮,干他娘个皮开肉绽!”

    “张博士,您的想法很好,但是会议正在实况转播。。。。。。”另一位与会专家委婉地提醒他尽量注意措辞。

    “好,好!”张博士也迅速反应过来,扭动了屁股,调整了坐姿继续说,“虽然我们只是刚刚掌握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制控理论,即使短期内无法迅速武装所有太空战舰,但是制造几枚超固态动能弹总是简单一些的吧。。。。。。”

    “这确实是一个思路,其他人还有别的想法吗?”

    会议主持航天装备研究院院长推了推眼镜继续问道。

    “用超高能伽马射线轰击!!令原本固结在一起的原子核迅速突破震颤极限,从而击破溃敌舰体防御的一个点,并穿透破坏内部结构。”另一位科学家开口说道,“假如相当于氦核这种结合能较小的级别,只有28mev,除以普朗克常数等于6。8x10^21赫兹,用于轰击敌舰表面的超高能伽马射线频率只要大于这个值,就有可能破坏一层超固态特殊金属原子核层。”

    (mev,兆电子伏特,能量的单位,含义是:代表一个电子经过1兆伏特的电位差加速后所获得的动能。)

    “不过,如果敌舰表面结合能相当于质子或中子的话,就会有900mev以上的结合能,超高能伽马射线的频率就得再提升将近2个数量级。如果再进一步,敌舰表面的结合能相当于夸克的级别170000mev,估计也就只有黑洞和类星体可以毁灭它了。”

    “这个,您多虑了,塔塔文明的球舰绝对不可能达到您描述的那个水准!”另外几位科学家摇头道。

    “那么我们目前的难题就是,如何制造出相应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武器!这个我们今天会议上暂不讨论,留待之后专项会议再议。”

    “那么,各位,还有其他想法吗?”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携带反物质弹头的武器来击溃敌舰的坚固表面!”又有一位与会科学家发表见解。

    “可是,我们如何令反物质与敌舰外壳接触?常规的反物质弹头是一个超导容器,内部高度真空,用磁场令反物质悬浮在正中,避免它与外壳接触。很显然,用这样的弹头进行攻击,反物质是无法直接接触目标的。因为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反物质是与外壳发生正反物质湮灭,然后就会瞬间爆炸产生巨大能量。”

    那位科学家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另外一位武器专家提出质疑。

    “很显然,爆炸产生的能量并无法伤到敌舰,除非我们有某项黑科技,能让反物质直接作用在敌舰外壳上!否则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办法!”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制造一个质量足够大的黑洞,然后用这个黑洞去攻击拥有超固态防御技术的舰体,想办法让敌舰进入黑洞的视界,利用黑洞强大的引力将其撕成碎片然后吞噬掉。”

    “此法自然可行,但是我们现在仍然无法制造出足够大的黑洞。”

    “当然,如果朝着现在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将来我们一定会拥有这个实力!”

    在这一场关于击破超固态防御技术的高级别讨论会议中,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意见。

    “老板,您觉得他们的观点可行吗?”

    会议趋近尾声,人工智能瓦力问道。

    “可圈可点,但有待进一步验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宸一边回答,一边麻利地转身走进了地下实验区域的深处。

    。。。。。。

    行星盖亚,直径为地球的1。6倍,体积则有4倍地球之多。作为人类文明的主星,目前只居住了大约80亿的人口,整个星球的人口密度还处在较低的水准。所以,居住在行星盖亚上的人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的生活指数进行衡量,都算是相当幸福的!

    与地球不同的是,行星盖亚之上并没有成片的汪洋大海,有的是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整个星球覆盖着液态水的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1。2%,虽然远远低于地球的70。8%,但由行星盖亚的表面积比地球大,所以,实际的水资源储量相差并不明显。

    在将近80%的陆地中,虽然没有海洋作为区隔,但是为了纪念人类文明的故乡地球,人们刻意将整片大陆依照主要山脉以及湖泊河流的走势,划分为有五个大陆:亚洲大陆、欧洲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和澳洲大陆(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