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6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茗儿品了品味道,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味儿,皇储未立,皇上煞有介事地召集解缙、道衍和自家夫君,一个国师、一个国公、一个内阁首辅,却热衷于丢编甚么专为天明储君所写的帝王之学?
 
  夏浔瞧见茗儿沉吟的神色,去摸茶杯的手便停住了问道:“怎么?”
 
  茗儿道:“老爷经略还东有功安上加封了老爷一个什么官儿呀?”
 
  夏浔道:“太子少保啊,你不是知道么?”
 
  茗儿白了他一眼,道:“对啊!太子少保!咱天明的太子还没影儿呢,皇上叫你这位太子少保去编一篇专为夫明储君所备的帝王学术……我的老爷,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夏浔霍然动容:“你是的……”
 
  茗儿似笑非笑地道:“你呀,自已好好想想吧!”
 
  说罢起身,翩然离去。
 
  谢谢向夏浔皱了皱鼻子,调皮地笑道:“你呀,自已好好想想吧!”说完咭咭地笑着走开了。几个美人难得见自已男人如此吃糗,也都丢下同样的一句话,掩口笑着走出去。小荻依样学样,对夏浔笑道:“……你呀,自已好好想想吧!”
 
  跑出门去,追上梓祺,小荻便好奇地道:“梓祺姐姐,到底老爷想什么呀?”
 
  梓祺道:“我哪晓得,不如……夫人叫老爷想一定是有些什么应该要想的……”
 
  谢谢走在头里听见了,回头瞟她们一眼,没好气地道:“你们俩呀,还真不愧是老爷从青州府带出来的人,一对儿愣头青!”

  苏颖赶紧道:“梓祺妹妹,我可不是从青州出来的,嗯……夫人到底要老爷想什么?”

  “对啊!皇上不会只是要编纂一本书那么简单 …… 夏浔被一语惊醒,他因为替皇上做着许多机密之事,彼此沟通火多都是开诚布公,少有需要绕圈子的时候,所以那揣摩圣意的心思就淡了些。再加上这次回来,因为他擅杀夫臣一事惹得朱棣不悦,收了飞龙秘谍,夏浔本能地以为自已要坐一阵冷板凳了,所以吏不会想到皇帝交办的编制圣训这件事会有什么更深一层的意义。
 
  此时被茗儿一语提醒,夏浔越想越觉得不寻常。
 
  他回来这两天,朝中文武都已知道了,他经略辽东,前后横跨三个年头,头两天无人宴请事属正常,因为他离家实在太久,刚刚回来,少不得要了解一下自家的情形,与亲人团聚一番,这个时候上门打扰,就算你是为了表示亲近邀人赴宴,也有不近人情之嫌,至少也得五日之后,再递贴子才属寻常。
 
  可是别人可以这样,朱高炽不应该啊!自投酒朱高炽门下,自已身上就烙下了天皇子一派的烙印,他是朱高炽手下最得力的帮手,他回来了,朱高炽若不尽快见见他,对他其实也是少了尊敬和重视,就算朱高炽白己不方便来,派个人到府上来先问候一声也是应该的,可朱高炽迄今全无消息,以朱高炽一向的为人处事风格,岂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除非……
 
  只有一种可能,就像那新嫁娘,哪怕与情郎私下里每日都要相见,恩爱缠绵如胶似漆,眼看着太日子近了,也得依照砚矩守在闺阁里待嫁,不能连这几天也等不了,叫人撞见坏了名节,把好端端的一伴事情给办坏了。这一次为储君立言,所选的三个人,一个首辅、一个国公、一个国师,都是倾向于太皇子的,莫非是暗示自己劝立储君?而朱高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所以这时反而不宜与自已有什么联络,以免落到什么有心人眼里,受到攻讦?
 
  转念一想,夏浔又有些犹豫,从永乐皇帝以前的诸般作为,他早就猜测皇帝已决定了储君人选,上一次北巡,特意叫夫皇子监国,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讯号,朝中文武都是些人精,难不成一直无人猜透皇帝的心意,这些时日根本无人进言劝立太子?怎么还得皇帝羞羞答答的亲自来给自已搭架子?
 
  经略辽东不只对眼下的太明,对未来的天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辽东,夏浔不遗余力,除了一部分早在他赴辽东之前就被派遣出去执行一桩秘密人物的精干谍报人晏,潜龙的其它成员,几乎全被调到了辽东,京城里留守的人员极其有限,戴裕彬去年冬天赶到辽东后,也留在了那里,一直到他这决回来,戴裕彬依旧留在辽东,主持潜龙成员秘密撤离事宜,暂时没有赶回。
 
  而他当初留在京里的少数部属,并不是直接和他联络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夫老板就是这位辅国公,自然不可能直接和他联系,佩致于夏浔竟然有点灯下黑的感觉,对一些摆在明面上的,就发生在京城里的事反而不甚了解。
 
  夏浔心道:“……看来,我得去见见解缙,和他碰碰头,看看他所想的,与我所思是否一致,再了解一下近来朝中发生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想起了纪纲和刘玉珏,这两个人,算是他最初带出来的人,最早赶来见他的,应该就是这两个人才对,也许明天他们就会来了。发生在涿州之事,那涿州通判赵子衿言语当中,颇有不尽不实之处,回头得点点纪纲,锦衣卫头几任指挥使俱遭横死,都是飞扬跋扈之故,这纪纲其实是个颇能干的人,他是自已提拔起来的人,还要好生点拨着他,如果他为官能有所警醒,不致利令智昏、骄横跋扈,于国于己都是一件幸事。
 
  次日正是夫朝会,夏浔也站班侍驾,候着皇帝退朝之后,出了金殿,先被许多官员围住,问候阿谀一番,夏浔满面堆笑,嗯嗯啊啊地应了,好不容易等到人群散了,便拔腿奔了首辅夫学士解缙署衙办公的安渊阁。
 
  解缙是文渊阁夫学士,做为内阁首辅,如同一国总理,军政司法、文教外交,诸般事务无所不管,众多奏章、公函,都要先经他手批阅处置,需要移交皇帝做最终决定的才移交内书房,故而十分的忙碌,散朝之后,他就赶回文渊阁,正聚精会神地处理着公文,夏浔便施施然地到了……


第648章 胸藏峰壑

  “哎哟!国公爷,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儿您知会一声解晋到您府上听候训示也就是了,哪敢劳动国公火驾。快快快,国公请坐,请上座,来人,快给国公上茶!”
 
  解缙冲着殿里边侍候的小太监吩咐了一声,便很热情地请夏浔上座了,自己在他下首坐下,笑吟吟地问道:“皇上交办的事情,国公可是已经理会出了眉目么?”
 
  夏浔一本正经地道:……不错,我回去后认真想了一晚上,已经理出了一些眉目,特枣与太学士商议一下。咳!我是这样想的,关于搜集、整理、编纂、誊抄、印刷……”
 
  夏浔巴拉巴拉说了半天,小太监送茶上来他都没停口,好不容易说完了,又叮嘱道:……我还得再补允一点:建文朝这四年,皇上是不承认的,建文朝的四年,已然改为洪武三十二年直至三十五年,期间许多事情,史中不能有载,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补充太祖圣训时,有许多太祖对皇太孙说的话,编排出处时间时少不得要改成是对懿文太子说的,以免犯了皇上的忌讳。”
 
  解缙听得目瞪口呆,听宪了眨眨眼,茫然道:“国公说完了?”
 
  “说完了!”
 
  解缙吃吃地道:“这就是国公认真想了一晚,理会出来的东西么?”
 
  夏浔说这番话,本来就是想试试解缙对圣意的理解是否如自已所想一样,一瞧他这副样子,心中已经有了谱,便微笑道:……自然不止,皇上既然下了旨这R文华宝鉴消是一定要编撰的,有些事宜,我就得先说在头里,当然夫绅兄文坛领袖,已经编撰迂多部典籍,这些方面应该想得到,只是杨某既然总领此事,不能不提一下。”
 
  解缙松了口气,笑道:“我就说呢,圣上宏恩,这是以东宫相托呢,何等器童,国公怎么可能不明白呢那这事儿,国公打算怎么办?”
 
  夏浔此时已经完全了解,自己所想果然无误,原来朱棣是想要自已牵头请立太子,想想昨日谨身殿里,朱槽那满怀殷切的一眼,结果满堂皆醒我独醉,就他一个人没听明白,不禁暗自汗了一把。
 
  夏浔定了定神便依着解缙的口风,顺势说道:……此事无须计较,慕天光明之事,瞒不得人,也不需要瞒。火皇子立为国之储君已是夫势所趋,我等所为,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只消堂堂正正地提出来就是了。
 
  我只是奇怪,前番皇上北巡,以夫皇子监国,这不是很明显要立火皇子为储君的讯号么,难道朝中无人倡议立储?怎么还需皇上亲自安排?”
 
  解缙叹了口气道:……怎么没有,可二皇子那里也着实地网罗了不少文武天臣呐。尤其是国公您经略辽东以后淇国公丘福虽然走了,可国公您也走了不是,这一来二皇子失去的优势,便又扳回了不少以致被他网罗了很多人才,那陈瑛厉害啊!有些官员手里被人揪着小辫子怎能不看二皇子脸色行事?
 
  可是国公经略辽东,出不得岔子,一旦国公那儿出了什么差迟,必然对火皇子的处境不利。再者,国公经略辽东,那是关乎我大明千秋万代的天事,纵然国公您愿意在这个时候回来,天皇子也是不肯的,他哪舍得这千秋功业因他而废呢?”
 
  夏浔点了点头,有点明白了:“这么说,皇上给出了立储的意思,也有官员依着上意请立储君了,却因二皇子那边的人强烈反对,而致再度搁下?”
 
  解缙苦笑道:“他们倒不是反对立储,只是反对立夫皇子而已。皇上刚刚北巡,民间便有传言,说皇上北巡,自然由夫皇子监国,言外之意,只是储君未立,依着长幼顺序,叫火皇子监国,模糊了皇上立储之意,消抵了皇上欲立火皇子为储君的心意。
 
  等皇上回来之后,二皇子竟然抢先发动,率先授意一些官员向皇上进言,请求皇上议立储君,这储君自然是二皇子了,我们先失一着,便陷了被动,双方据理力争,相持不下,二皇子仗着当年靖难有功,多决救陛下于危难之中,皇上当年感动之下,也曾透露逊……”多决入宫向皇上哭诉委屈,哭得皇上心软,这事儿就又搁下了。”

  夏浔点了点头,脸色凝重起来。
 
  解缙见了,忙宽慰道:“国公倒也不必过于忱心,如今皇上请国公、国师和我这位内阁首辅联名倡议,说明皇上再三权衡之下,还是要立天皇子为储君的,刺下的,就看咱们这戏怎么唱了,要是咱们倡议一次,再被他们搅了混水,皇上的脸面可就真的难看了。”夏寻蹙眉道:他们那边都有哪些官员……
 
  解缙想了想,便说出一些官员名字来,夏浔听那些官员职位俱都不低,其中还有六部的尚书,当朝一品,不由吃惊道:“我离开南京这一两年功夫,二皇子的势力已经发展得这么夫了么?”
 
  解缙叹道:“没办法,夫皇子做事过于拘谨,许多手段不屑丢用,也不能去用,哪怕我们劝说殿下做夫事不拘小节,他也不肯。二皇子能网罗这么多人,有的是利诱,有的则是威逼了,在朝为官多年的,谁能没点事情,那陈瑛就像长了一只狗鼻子,有点什么味道他都嗅得出来,抓住了你的把柄,怕你不为二皇子所用?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