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三章 电影《中国英雄刘峰》
1941年9月,米高梅电影公司拍摄的《中国英雄刘峰》在全美公映。本来一个以亚洲人为猪脚的影片在美国白种人至上的国度,很难有所成就。但是由于之前《纽约时报》的连载,以及各媒体对刘峰不间断地宣传报道,而且刘峰自己也隔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创造出辉煌的战绩,所以使得刘峰本人在美国比在中国知名度高太多了。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中国英雄刘峰》这部以刘峰在华北为题材的影片大受欢迎,票房创造了历史。
并且在次年,该影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世界各地公映,又创造了再一次的票房历史记录。
同时以刘峰为题材的小说也出版发行,并且立刻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
这个影片大大的鼓舞了世界各地被轴心国进攻或者占领的国家的抵抗决心。一个像中国这样贫弱的国家都可以出现像刘峰这样伟大的战士,还在不懈地抗击着侵略者,那么自己的国家为什么不能像刘峰学习,抵抗侵略呢。一时之间由于这部电影,世界各地抵抗轴心国侵略的声势一下子大起来。
在中国,蒋介石指示要在国民政府控制区大力播映这部片子,并且在宣传上一定要指出,刘峰是国民政府的人,是国民政府的中将,是在国民政府,他蒋委员长的领导下取得这些成就的。
而在八路军控制区,也大力播放的这部片子。因为这部片子讲的就是刘峰在华北领导八路军特战大队取得的成就,这当然是八路军的战绩。刘峰是特战大队的参谋长,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而日占区,虽然影片不能播放,但是刘峰的小说却已经被中文出版,这样的书自然很容易流传到日占区。那些日占区那些生活艰难的人民,得知在日占区一直有这样一位拼命战斗的勇士,在为民族抗争,在挽救中华危亡。
他们的精神也振奋起来,开始积极支持日军后方的八路军战斗。八路军本来在冈村宁次这个非常有头脑的家伙压制下,苦不堪言,不过正是因为刘峰的事迹,使得八路军的处境大为改观。甚至很多伪军也开始有了别样的心思。
致使冈村宁次所谓怀柔、囚笼政策实施情况远远不如历史,八路军的处境也远远好于历史。这段时间就是八路军最困难的时期,只要太平洋战争一打响,日军就要从华北调很多部队前往东南亚,那样八路军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其实八路军在这一世,由于刘峰的出现,八路军的战绩非常牛。全歼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多次打下县城。加上刘峰把特战观念,灌输到了八路军部队中,要知道刘峰的战术思想整整比这个年代先进了六七十年。又给八路军培养了一个特战大队,这使得八路军的特战能力在这个年代算是顶尖的。如果有好的装备,完全可以拉出去和德国特种部队较量。
这样一来,小鬼子的普通部队连连在八路军的特战大队手上吃亏。使得冈村宁次,不得不对特种作战重视起来,重新建设特战部队,但是却落了后手,一直在特战对抗方面落了下风。要不是日军实力确实比八路军强太多,囚笼政策根本实施不起来。
很多战绩连中央军也打不出来,这导致GCD的实力比历史上同时期强大许多,GCD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蒋介石本人对这恨得牙痒,但是遗憾的是,他手上的部队并不争气,加上他这个统帅军事指挥能力只有三四流,所以国军至今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来说话。这也是他极力拉拢刘峰的原因。他希望刘峰能够尽快真正加入他的阵营,搞出名堂让国军在国人面前抬起头来,也让美国的援助再多一些。
对美国帮忙树立刘峰这个形象,蒋介石是很愿意的。毕竟这是中国的英雄,而他正是中国的领袖。没有他正确的领导,哪来的刘峰这样的英雄呢?所以他也不予余力的宣传。而GCD方面,自从四一二之后,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和政府一条心过,他们也大力宣传刘峰。并没有像他们一贯的做法,因为刘峰离开他们成为国民政府的中将,而把刘峰骂成叛徒,人民的敌人。反而也把刘峰称为抗日英雄,称他是民族的骄傲。
这样一来,世界上不管是哪个派别的人,不管是那个阵营的,只要不是轴心国的人,都对刘峰崇拜不已。刘峰在世界人民心中,一个反抗侵略的大英雄的形象就完全树立起来了。
这让战后,刘峰得到了他根本想不到的荣誉。这是后话,暂且略过不提。
在《中国英雄刘峰》放映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特种作战起来。很多国家才觉得眼前一亮,原来仗还可以这样打的。各国都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特种部队,而中国后来的盟国,甚至还专门派人起来向国民政府学习刘峰的战法。
然而蒋介石哪里知道什么特种作战,他手下的军人们即使知道也知道的不多,这让蒋介石十分尴尬。总不能让这些盟国的盟友派人去八路军那边学习吧,那自己的面子可就丢大了。以前自己吹嘘的战绩可就露陷了。没办法,蒋介石立刻命令戴笠让刘峰赶紧整理特战训练大纲,作战大纲等上缴国民政府。
刘峰倒是没有推辞,因为他知道只有越多的人学会了这个,就能更好地打击日寇。也不藏私,迅速整理资料,熬了好几夜,才算交差。刘峰写的东西,都是在八路军那边实际训练以及实战为基础的,十分好懂,也容易实行。
蒋介石拿到之后,仔细看了看,也觉得很好,命令何应钦按照刘峰的办法,创建自己的特战大队。然后对这份东西做了一定修改,删除一些他认为不能拿出去的东西,翻译好了,才给了盟国。
盟国那些派来的人也是专家,本身自己就已经初步建立了特种部队,现在有刘峰的以实战为蓝本的训练战斗大纲,让他们如获至宝,生生把他们国家的特战水平提高很多。这倒是让刘峰始料未及。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制定计划
在上海刘峰的名声反而不显,毕竟这里是日占区,哪个影院也不敢放《中国英雄刘峰》这部电影。而刘峰的小说都是私下里流传,而日本和伪军专门对待各种抗日报刊书籍,还组织过清缴行动。
但是这种东西哪里是能清缴得完的?越是清缴,反而越多人会去传看。也导致上海关于刘峰的手抄本很是流行。
这段时间,刘峰对于正金银行的研究已经好多天了。正金银行坐落在外滩24号以前老沙逊洋行行址,二十一世纪是工商银行的上海分行的地址。
由于要抢正金银行,那么就得把银行的保险库给抢了,否则没意思。
而正金银行的保险库的墙壁有半米厚的钢筋水泥,有半米厚的全钢大门。可以说是当时最为坚固的银行保险库了。
得到这个情报之后,方申国和张一名都一筹莫展,都找到刘峰,询问怎么办。
而刘峰在仔细看了正金银行的防守说道:“如果从正门进不去,我们不妨从别的途径想办法。”
方申国奇道:“别的途径?”
刘峰道:“你给我准备炸药,我们可以从地下挖个地道进到正金银行的里面。”
张一名吃了一惊道:“挖地道?在外滩挖地道?这怎么可能?挖出来的土方往哪里放?而且这么大动静,肯定会被听到的。”
刘峰自信满满地说道:“很简单,可以采取坑道爆破技术,把泥土向四周推,留出一个人的通道就可以了。至于声音,也简单,只要你们搞点动静出来,比如掷弹筒打几发榴弹,就能掩盖地下爆破的声音。”
“好主意,这样日本人肯定刚想着地面上我们要干什么了。绝对想不到我们在地下呢。但是那个什么坑道爆破真的这样好使?”方申国疑惑地说道。
“好不好使,我们试验一下不就行了,别告诉我你们炸药不够哦。”刘峰笑着说。
张一名笑着说道:“这怎么可能呢,只要刘参谋长要用,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刘峰道:“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试验。”
在上海郊外,刘峰用二十一世纪的坑道爆破方法,先用电钻在泥土中钻出一个长形的小洞,再用特制的长形炸药在十几分钟就在地下炸出了一条可容一个人爬进去的三十米的通道。而在地面上,除了沉闷的爆炸声,和地面的震动之外,什么也看不出来。
而地道中的泥土都被爆炸推向四周,四壁很是结实光滑,根本不需要进行坑道支撑加固。
方申国和张一名都非常高兴,这说明抢劫正金银行完全有可能。
接着他们又在一起推敲了行动计划,研究了上海在外滩的下水道系统,以及军统在什么地方打炮能够掩盖爆炸声。
最后决定从距离正金银行最近的一个下水道洞壁上炸出坑道,通向正金银行的保险库。从这里到保险库大约只有不到三十米,也就是说刘峰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炸到保险库底下。再炸穿保险库地板就可以进入保险库了。剩下来的工作就是搬运财物了。
当然这一组人跟着刘峰从下水道进入,拿到财物再从下水道出去。而另一组人则负责制造混乱,打炮开枪,暗杀巡逻队,还要在街上事先安放定向地雷,阻击日军的援军。只要他们能坚持半个小时,刘峰他们就能完成任务。他们也可以从事先定下来的地方撤退。只要在援兵来路上多安几个地雷,那么小鬼子根本很难靠近他们,而他们也完全可以从下水道撤退。日本人想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非常困难。
这个计划,又经过了刘峰他们反复推敲。刘峰还带着张一名和方申国趁着黑夜,在下水道中实地把整个过程都走了一遍。还把打阻击的一组人的进入、阻击和撤退路线都走了一遍。对发现的问题再重新进行修正。
比如他们发现在下水道中,淤泥很厚,气味非常大,让他们三个都有些受不了。于是刘峰要求军统给他们配备几十个防毒面具。以保证人员在下水道中行走的安全。接着还要求配备了二十几个防水的口袋,用来装保险库内的财物。
由于下水道中距离正金银行最近的通道,里面也是水泥通道,所以要提前打通这一层水泥涵管。
刘峰带着方申国,带着钢镐和钢钳,在下水道中干了一个小时,才算是把水泥涵管打通,而里面的钢筋也被钢钳剪断,掏出了一个一米直径的洞来。
这个洞外就是普通的泥土了,完全可以用炸药进行坑道爆破。
做完这些,刘峰和方申国还在地面上考察了伏击位,掷弹筒的位置,以及日军巡逻的规律。回来之后,他们继续完善计划。每一个细节,和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了。
最后刘峰和方申国分派了任务,由刘峰带领二十个人进入保险库,而方申国带领二十个人负责在地面上制造混乱。
刘峰带领的二十个人都是手脚灵活,行动敏捷的人,这个行动就是要快,要在日本人反应过来之前,就跑掉。他们没有携带长武器,携带的都是短枪和炸药。
而方申国带领的二十个人,却是要和小鬼子作战的,所以都是枪法出众,战术过人的特务。这中间有刘峰亲自挑选出来按照狙击手培养的三人。他们手持的都是安装六倍瞄准镜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