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他们也都点头同意,这玄奘法师接着又说道:“佛陀向来不将就厚薄,至于这礼佛,所需用品之事,依老僧看来,敬献一件紫衣袈裟以及一柄七宝戒刀已经可以了,这样既能展现这大众化的心态,更能体现娘娘与陛下的诚意。”

    听得如此之说,李治随即就传下令去,命令这尚衣监速速准备一些紫衣袈裟,以供出使所用。于是,这出使之事,就此大致敲定。

    这一次的出使,依旧如先前一样,待李治正式搬下这诏书之后,王玄策就开始了应有的准备。当然,这周陈二人听闻再次出使这五印度,心情也是愈发的高涨,毕竟已经离开这里十个年头了,再加上早已与这里有了感情,所以,很想再次回到这五印度大地,走一走,看一看……

    当然,在这即将出发的时候,他们依旧和玄奘法师探讨了很多问题。包括这佛教的遗迹,以及可能遇到的事情和问题,都做了这深入的讨论。

    同时,王玄策还去见了另外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师叔李淳风。李淳风这些年犹如他人生路上的指明灯,每当他遇到困惑的时候,总能够在心灵上给予其很大的安慰。

    这不,但见这王玄策在这太史局中,两个人这样聊到。

    “十年了,还记得当时也仅仅只有五年,这五印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如今又过去了十年,不知道那里到底如何?发生了何等变化,小侄这次出使五印度,会顺利吗?”

    但见这李淳风,也没有多余的话语,随手就用三枚开元通宝,摆出了一铜钱课。仔细一看“水天需”。随即就面带这笑意说道:“此卦,名唤水天需,且是一静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代表刚健之意;上卦是坎,寓意险陷之象。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此次出行,一定要观时待变,所以一定会成功。且天象在我大唐,因此贤侄只要秉承一颗善念,自会遇难成祥。”

    只见这王玄策还想继续问下去,李淳风依旧如打哑谜一般,说出了这样的一首谶语:“

    明珠土埋日久深,

    无光无亮到如今,

    忽然大风吹土去,

    自然显露有重新。”

    “师叔,这是何意?”

    “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候,你自会知晓。”于是这王玄策只能无奈的寒暄一番之后,就离开了这太史局。

    其实,他为何要前往这太史局,求助于师叔呢,正是因为他平静的内心深处,又起了这涟漪。

    原来这在准备出发的前几日,这皇后武氏特意传来懿旨,让他进宫一趟。自大唐立国以来,这皇后基本很少召见外臣,特别是他这样不大不小的官员。为何独独召见自己呢,于是这王玄策就带着忐忑的心情,入了这大兴宫,来到这立政殿。到了这立政殿之后,武媚娘很是客气,又是让座,又是颇为殷勤,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他的重臣。

    当然,这一切,也让向来甚是拘谨的王玄策很不是适应。最后话匣子打开之后,这武媚娘不仅问了这印度各地的风俗人情,更问了这印度的一代著名女王,拉迦室利女王的所有事迹。王玄策因为在前两次出使的时候,与女王素来交好,听闻这皇后如此之问。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将这一切,详细的告知了武媚娘。当然,王玄策也通过她的言谈举止之中发现了一些端倪,这武皇后,问了这么多东西,为何独独对着女王之事颇感兴趣。渐渐的,通过她的眼眸,他不仅看到这甚多权利的欲望,更能够感受到丝丝寒意。

    当然,如若是这些,则不算什么。让他最感觉别扭的则是在说完女王之事之后。这武皇后,向他阐述了这佛教的两颗至宝,佛顶骨舍利以及佛指骨舍利的事情。虽说她未曾言明,但是通过这些言谈举止,足以能让人感觉到这强烈的占有欲望,以及据为己有的意思。

    在末了,只听这武皇后这样对他说道:“这次出使五印度,也别急着回来,在那边好好的游历,好好的观瞻,一定要把我和陛下的心意传达到位,同时也不要辜负本宫对你的一片期望”

    于是,这王玄策也只能够带着这份寒意,战战兢兢的出了这立政殿;一直在琢磨这这件事情,再加上实在是琢磨不透,就将这心中之事,告诉了师叔李淳风,而李淳风也没有太多的话语,仅仅就如打哑谜一般,给他占了这样一卦罢了……

    于是,这一代猛人的第三次出使五印度,就这样在舍与不舍之间开始了……他能够为这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带来什么样的事情呢,跟着文字,往下看……

    编者说:王玄策带着什么样的秘密使命出使呢,请看下节~

    (本章完)


………………………………

第十四回:再出使气氛融洽 到逻些情谊甚浓(上)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收拾与准备,王玄策带着周陈二人已经收拾停当了一切。并且还特意从左骁卫率府,挑选了三十个强悍的兄弟,引着一百匹健硕的青海骢,驮着礼佛以及赠送的国礼,就这样从这长安城再出发……

    虽说只是初秋,但是这巍峨的五陵原上,已经有了斑驳的萧瑟之感。此去不仅路途遥远,更是有这说不尽的苦衷。但见这秋风之中的五陵原之离别亭下,玄奘法师依旧如上次一样,亲自前来为他们送行。

    这些年,望遍这长安城,也就只有这玄奘法师是他的知音,不仅能够谈得来,更可以交心。虽说他也将武皇后,单独召见他的事情,详细的给玄奘法师做了解说。但是只见玄奘法师,忧心忡忡的一番思索之后,仅仅只留下了一句话:秉承善念,佛自归之;心怀恶意,佛自灭之。

    王玄策也深知法师这句话的重量;所以,也已抱着即使得不到,也不开杀戮,更不能草菅人命之心。平平淡淡的出使,即使自己这一程,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也罢了,就算归来之后,粉身碎骨,也对得起这份心,对得起这份念。

    送别依旧是简单而质朴,随着一个小沙弥,拿过的一坛素酒,玄奘法师亲自,沾满了这四个黑釉面的酒碗之后,随着王玄策,与周陈二人一饮而尽。

    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深情的告别,拥有的只是心心相惜的一份感知之情。

    但见这王玄策,引着众人跨上这膘肥体健的青海骢之后,随即扭过头,向玄奘法师挥了挥手,就此作别……

    每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不仅带动了更大的交流,更带动了人民生活的改变;随着制糖技术的引进,大唐的制糖业也已日渐繁荣。

    随着洋葱,丝瓜,榨菜,菠菜的带来,大唐人的饮食结构也渐渐的发生了改变,这一切功劳,都应该归功于王玄策的多次出使。

    而随着造纸术,初次传入五印度,印度人也渐渐的改变了以这贝叶经,作为书写载体的历史。这都是文化交流带来的好处与结果……

    当然,这个背影这次依旧是如此的伟岸,如此的正直;同时这个背影也不会让大唐人失望,更不会让后来人心烦。这个背影,不仅是中印两国一千三百年官方交往历史的开始与见证,更是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开始与关怀。

    沿着驼铃悠悠的雄关古道,游走在繁忙的河西走廊,跨过这吐谷浑依旧坚守的雪域高原,行走在茫茫不尽的唐蕃古道,一切都是这样的繁华与富庶,一切也是这样的井然与有序。

    这一走,一个多月就这样过去了……

    “大哥,这唐番古道,没想到竟是如此的繁华呀,还记得咱们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时候,这小路还是个羊肠小道呢,如今就变的这样的宽展,平坦了。”陈茂材,一边吃着红糖块,一边说着。自从这第二次出使五印度把这制糖技术带回大唐之后,他就好这么一口。口袋里经常装着几个红糖块,没事了就塞一个,显得美滋滋,得意意。这不,这次出使,特意又多准备了一些。

    “你小子,又吃糖了不是,给我一个。”周曾二话不说,就伸出手去,准备抢上一个。

    “不给,谁让你小子,走的时候不多准备点呢”陈茂材随即一闪,就没有让他抢到。

    看着他们二人又开始了应有的争吵,但见这小六却在这后面说道:“师兄,给”说着,就随手递给周曾了一个糖块。

    至如今,这小六已经长成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了。原本,这次出使的使团,王玄策特意让周曾去找来这小六。可是小六鉴于其七十岁的老娘,已经年事已高,再加上这次出使的使团,不是这一年半载就能回来的,所以就拒绝了。但是这老太太,当听闻又是出使这五印度之时。随即就推心置腹的对小六说出来这样一番话语:“王长史对咱们家向来不薄,况且这次又是奉了陛下和娘娘的使命,到这五印度礼佛的,你已经有了这出使的经验,这次更应该多去帮助他们;一方面也是帮助母亲亲临这佛陀的故乡,礼敬一番;另一方面也算是报答了这知遇之恩。”

    于是,这小六,拗不过这老娘的再三劝说,只能够将老娘托付给了师父李畋,和周曾的媳妇小翠儿,有他们好生的照料……

    “好你个小六哈,这老是帮着你这个师兄哈”陈茂材依旧带着轻松的蔑视看了他们一眼。

    “谁让我们两个是师兄弟呢”周曾一边哈哈大笑的回着他的话,一边就将这红糖块,塞入了口中……

    王玄策,望着这一路的欢声笑语,也是颇感轻松之态。听闻这陈茂材刚才提起这文成公主之时。顿时,脑海之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她的身影。

    算下来,与公主也有十年未曾相见了。这些年来,你在吐蕃还好吗?

    七年前,松赞干布的英年早逝,不仅让公主甚是伤心,更让整个吐蕃百姓心痛不已。消息传至长安,京城内外也是为之大惊,不过好在公主力挽狂澜,在禄东赞的建议之下,拥立了松赞干布的孙子,贡松贡赞的儿子,芒松芒赞为吐蕃国第三十四代赞布。

    为何要拥立这芒松芒赞为吐蕃国赞布呢,原因正在于这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膝下无子,且他唯一的一个儿子贡松贡赞已经早于松赞干布逝世,于是只能够拥立这松赞干布留下的唯一血脉,既贡松贡赞的唯一儿子芒松芒赞为赞布。

    国家政务,有文成公主与禄东赞摄政。

    “大哥,你想啥呢?”周曾看着若有所思的王玄策,随口就问到。

    “大哥能想啥呢,估计在想公主呗,这一别十几年了,能不想吗?”陈茂材也是偷偷的加上了这么一句话。顿时大唐使团的气氛交织到了顶点。

    王玄策也是微微一笑,是呀:“虽说这些年,公主掌控这吐蕃的局势,但是也不知道她过的可好?”

    编者说:很多人问,为什么不把他们两人写到一起,可是当时的历史就是这样。注定在不了一起的一对姻缘,随着时间的冲淡,只能够默默的祝福对方。这也是在古代人们对自己爱情观的理解,毕竟在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虽说是公主亦是如此。和现在男女平等的基础相去甚远!所以,主人公也只能如此!

    (本章完)


………………………………

第十四回:再出使气氛融洽 到逻些情谊甚浓(下)

    “大哥,这不已经到了吐蕃吗,再有四五天,咱们就到这逻些城了,你急啥呢?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