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闲暇时甚至给未来的孙子或孙女起了个叫“小昭”的名字,只是不知道会姓林还是姓苏。不过从近一段时间的情形来看,韦一江觉得他的外孙多半会是“林小昭”了。有一次他拿这个问题去难为韦洁如,结果回答是意料中的一句“人家不知道啦”。
现在门外突然热闹起来,不用看韦一江也知道准是韦洁如回来了,当然还少不了见面就争的林欣和苏枫。韦一江总是不明白他们俩怎么会有那么多争论的东西,有时甚至是一些常人根本不屑一顾的问题,但韦一江知道这也许就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正常人都是在童年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是时间空间等很常识的问题,因而再也不会为这样的问题花费心思。而我恰恰是到差不多成年以后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结果我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现在林欣和苏枫争论的那些问题又何尝不是这样?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似乎林欣总是要略胜一筹,以韦一江的眼光来评价的话,苏枫无疑是优秀的,却肯定逊于林欣,因为苏枫只是出色的科学家而林欣却是天才。在韦一江的字典里其实很少用到天才这个词,他一向认为天才是一种夸大其辞的说法。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数十亿年时间的造化,谁又能比其他人高出多少呢。但当他遇到林欣后这种观点就有了变化。韦一江这一生取得了远胜于常人的成就,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而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和苏枫一样称得上优秀的人,他们和常人之间的差别只在“勤”与“专”两个字上。但林欣就不同了,他是属于另一类的人。他并不比苏枫用心但对问题的看法却总是深入得多,有时他一瞬间里的直觉竟和韦一江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求证后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韦一江时时在想,也许这就是天才。不过,如果韦一江发现他俩争论的东西过于不切实际或是陷入文字游戏的话,也是要站出来以导师的身份予以制止的,他毕竟是严肃的物理学家,决不能容忍违背基本科学理论的行为——即使只是口头上的争论。
果然不出意料,三个好朋友这次全聚齐了,韦洁如一见面就嚷嚷道:“爸爸你快来作评判吧,他俩又争起来了,这回苏枫说林欣一定错。”韦洁如停下来微微一笑,“可我根据以往的经验还是决定投林欣一票。”
“到底怎么回事?”韦一江故意蹙了下眉,放下手边的工作,“说来听听看。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的话我准备支持苏枫,大家打个平手。”
“林欣说他有一种预知未来的方法。”苏枫简要地把他们先前的谈话重复了一遍,他说话的声音很低,似乎并未因为导师说要支持自己而感到高兴。
“是这样。”韦一江有些意外,虽然这两个学生常常令他吃惊,但他这次仍然没有想到他们会因为这个古老的预知问题而争论,应当说这个问题和永动机一样都是一个不该再被提起的问题了。但这是林欣提出的问题,想必又有他独特的思考,便转头对着林欣,“说说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林欣的脸有些红了:“其实我只是偶然地想到这个问题的,并没有太成熟的想法。”
韦一江又是一惊,他注意到林欣的语气表明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只不过不太“成熟”而已。韦一江意识到自己不能不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想听完林欣的想法:“你不要有顾虑,说出来听听。”
林欣点点头:“其实我是在上周无意中重新看到一则经典物理实验的介绍时想到这个问题的。”
“什么实验?”韦一江有点紧张地问,他印象中似乎没有什么用于证明预知现象的经典实验。
“那是当年用来说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理想实验。大概意思是让光子一粒粒地发射并穿越有着两条缝的挡板。假设在某一时刻光子已经穿过了挡板,那么它可能穿过了其中一条缝(如果它此次表现为粒子性),也可能同时穿过了两条缝(如果它此次表现为波),不管怎么说必定是二者之一,同时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可改变了。现在到了关键时候:如果我们这时在挡板后加上一张感光底片,那么我们将看到底片上最终出现了干涉条纹,说明光子是同时穿过了两条缝,也就是说它表现为了波;而如果我们此时在挡板后正对着两条缝的地方分别安上一台计数器,那么我们这回却看到只有一个计数器上出现读数,也就是说光子只穿过了其中的一条缝因而表现为粒子性。当然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说明实验的构思,在具体操作中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可以感光的百叶窗帘来实现整个过程的,但结果和以上描述的完全一样。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光子到底穿过了一条缝或是两条缝本来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但却反而需要由后面发生的事情来决定。我觉得这个实验说明了原因和结果并不是可以截然划分的,甚至不是由谁决定谁的关系,它们之间也许是种互动的关系。”
“等等。”苏枫插上一句,“这个实验我知道,可是当初好像并没有得出你说的这种结论。”
韦一光在旁边叹了口气,心想如果当初就有人得出那样的结论林欣又如何称得上是天才。不过他并不赞同林欣的观点:“但那只是在微观世界里的现象,宏观世界里不存在你所说的情况。”
林欣突然提高了声音道:“微观和宏观又何尝能够截然分开,微观才是起决定因素的力量,宏观不过是微观的统计效应罢了。如果在微观的范畴里证明了原因和结果可以互动的话,那么宏观世界也必定适用于同样的理论。”
韦一江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他下意识地瞟了眼桌上的论文稿,上面的标题是《现代物理学完备性论证》,这正是他准备在世界物理学年会上宣读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站在哲学和科学的双重高度上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为庞大而完备的物理学体系,这可说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本来再过几天就能完成它的初稿,不过现在看来他的处境有点像当年的瑞士数学家费雷格在就要完成“从逻辑推出算术系统”时的情形。费雷格在著作附言里说:“使一个科学家最难堪的事莫过于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理论基础突然瓦解了。在本书就要付印的时候,罗素先生的一封涉及悖论的来信使我陷入了这样的境地。现在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动摇了。”
韦洁如显然不很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只是有些朦胧地感到在这场争论中林欣占据了上风,就连父亲似乎也被难住了,在此之前她从未见过父亲的脸色这样严峻。从女孩子的心思出发她真想蹦起来,因为她这次又站对了立场,不过她还是忍住了——气氛不对。韦洁如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她想让大家轻松一下:“我讲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噢。有一个人到商店里去购物,突然发现柜台上居然在卖人的大脑,于是他走到一个标有‘爱因斯坦’字样的大脑子前问是多少钱。柜员告诉他要五千块。他又走到一个标有‘普通人’字样的大脑前问是多少钱,柜员说要一万块。他觉得很奇怪,又走到一个标有‘苏枫’字样的大脑前问要多少钱,柜员说要一百万块钱。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情?答对有奖。”
苏枫有些茫然地看着韦洁如,他搔搔头:“怎么我的大脑会比爱因斯坦的贵?而且贵那么多。你不会是在夸奖我吧?”他转过头求助地望了眼林欣,林欣含有深意地笑了笑,但没有开口。
韦洁如得意地叫起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本小姐公布答案,人家爱因斯坦的大脑是充分利用过的,而咱们苏枫的脑子却是从来没用过的,崭新的东西自然要贵得多啦。”
苏枫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想说什么但却张不开嘴。
出人意料的是韦一江突然发了火,他用力拍了下桌子:“小如,不要胡闹。”屋子里立时安静下来,半天都没有人说话。过了一会儿韦一江挥挥手,有些疲倦地扶住了额头:“你们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五
男孩很知趣地缄默不语,他不太明白为何苏枫总是一阵阵地出神。每次他都等到苏枫问到他时才开口回答。说实话他不太喜欢这种场面,他现在有些想回家了。家,想到这个词的时候男孩的心中有种温暖的感觉,尽管那里已是面目全非。他从小在那里长大,熟悉那里的每一寸空间。记忆中当他从两三岁起每隔几个月便要接受一次脑部手术,开始时他感到害怕,但次数多了之后也就无所谓了。他不知道每次手术都在他的脑子里加入或是取走了些什么,不过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多,他越来越明显地发觉自己的脑海里不时地传来奇异的声音,眼前也经常晃动着不明来由的景象,就连他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与他人有了不同。有一次他和一群小孩子在田野上玩耍时看到满天鱼鳞样的云彩,其中一个孩子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要下雨啦!”他却站出来纠正道:“你弄反了,是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天上才会有钩钩云。”当时男孩看到站在一旁的林欣的脸上突然露出惊喜的目光。男孩直到现在也不理解为何林欣临死前会毁去家中几乎所有的东西,包括那些大部分由他亲自设计的仪器。当时林欣就像是疯了一样,脸色白得吓人,许久没有刮过的胡须乱糟糟地支楞着,眼睛里露出狂乱的光芒。
“你快死了。”男孩怯生生地说,他害怕地躲在书柜的后面。
林欣一愣,他缓缓地转过头来:“你预知到我就要死去?我怎么死的?”
“你死于自杀。”男孩低声回答。
“我是想自杀,不过我并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现在你已经预感到了,也就是说我最多还能活十分钟。”林欣反而平静下来了,他点上一支烟,氤氲的烟雾中他与几分钟之前已判若两人,现在看上去他又有些像多年前的那个林欣了。
他咧开嘴做了个笑的表情:“也好,我活在这个世上的确已没有多少意义。每天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而且……”林欣没有往下说,他怜爱地伸出手试图抚摸男孩的头,但男孩惊慌地躲开了。
林欣马上就明白过来了:“你的确让我骄傲。不错,你的预知又正确了,刚才我有杀死你的念头。”
“你不会杀死我的,我的预知表明在你死后我还活着,我躲开你只是本能的反应。对不起。”男孩很老实地说。
林欣叹口气:“是啊,我怎么会杀死你呢。你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也是我一生对与错的证明。对与错,我现在才发觉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对与错值得用一生的幸福去证明呢。如果仁慈的上帝能让我拥有健康的话我将耗尽我的余生去研究时间机器,我多么想回到从前,把当初摆错了的姿势再重摆一次。”
男孩懂事地点头,“我了解你的心情。”
“不,你不会了解的。”林欣大声叫道,“因为那个问题,我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老师,朋友,所有最美好的东西都离我而去,还有她。”林欣的脸因为巨大的痛苦而扭曲了,他的眼中流出了泪水,“也许事实证明我对了,可我宁愿自己错了,那样我就可以回到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