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男子和女子同时抛弃‘天赐良缘’的事情,不出一日竟传遍了整个京城。
可真正的男女主角,却在离开月老庙后,只字不提此事。
因为对他们而言,某些事发生了,也只有当作从未发生。
一个曾经拒婚,一个已有婚约在身,无论是曾经,还是未来,他们都没有,也不会有所谓的良缘牵扯,他手中的“天赐”,她手中的“良缘”,在他们看来,除了是种讽刺,就是则笑话。
但这件事不是说他们不说就没人知道……
中秋,家家户户赏月团圆之日。
当晚本应留在家中,美其名曰:团聚。却不想,皇上念及太后喜热闹,便传唤各皇亲国戚皆携家眷进宫一同共度中秋。想起多日未见的姑母,惜日也随父一同进宫,同行的还有惜云,惜云也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多参加些宴会也是好的。
进宫后,她与田惜云二人先去向皇太后姑母请安。姑母仔细端详了惜云半响,问起惜云的年龄后,笑言惜云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她会为惜云物色一个好儿郎。
惜云闻言,一反往昔恭顺常态,颇为激动的拒绝了姑母的好意,令姑母微讶。问及缘由,惜云险些激动得指天发誓,声言:她已有心上人,一生只愿嫁与那人,请皇太后姑母勿念。
姑母问及是哪家儿郎,惜云却说不清楚,姑母为此微怒,呵斥惜云不知检点。
惜日在旁听得心惊。想起龙茗之前与惜云的纠缠……暗暗有些担忧。
姐姐田贵人深得皇宠,两年内一路晋封,此时已贵为淑妃。
淑妃娘娘与惜日虽非一母所生,但平日里倒也对她和气,见过太后姑母后,她与惜云又去拜见淑妃娘娘,姐妹间说了会儿闲话,淑妃有意叮嘱惜日,明郡王最近在家养伤,应派人常去探问。
闻言,惜日颔首。
若在以往,惜云定会对她冷言相激,可今日始终一反常态,只一人在旁发呆,偶尔神色赧然似乎想着什么……
就连淑妃也觉其有异,试探的问了些话后,惜云只是含糊作答,淑妃越发觉得有异,疑惑的看向惜日。而惜日却只能无言以对,其实,她怎会不知,龙茗的魅力……
之后,娘娘又赏赐了她们许多精致物件,直至晚宴即将开始,淑妃才带着她和惜云两个妹妹一同出席晚宴。
中秋之夜,月亮高挂天空,光洁圆润,宫中灯光媚影,歌舞升平,一片喜气祥和。
已两年了,惜日未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在惜日眼里,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只是她如今再也不会有曾经兴奋的隐隐期盼。
或许在别人眼里,她已是明郡王的准王妃了,所以没有人会因当年流言而对她有丝毫嘲讽,反而却更为周到客气。
晚宴进行到一半,同桌宁妃的妹妹薛琪玉突然说起了一件趣闻,引起了同桌少女们的兴致,她说的正是今日月老庙有人抛弃“天赐良缘”的奇事。薛琪玉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怪版本,只说得玄乎其玄,听得众女子好奇不已。薛琪玉讲的很夸张,什么“天赐奇风”“五彩祥云”“被神仙操控的风筝”“倾国倾城的平民女子”“俊逸潇洒身份非凡的贵公子”………
这些夸张的词句,听在惜日耳里除了惊就是怔。幸好薛琪玉并不知道那二人是她与索阁,否则此刻这些少女眼中闪现的一切美好都将立刻破灭。
众人听后,兴奋的讨论起来,有人说可惜了天赐良缘,有人却幸灾乐祸说乌鸦是如何都飞不上枝头变凤凰的,有人赞那女子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有人干脆不相信那女子会抛弃天赐良缘,有人却感叹那男子不知怜香惜玉……
而惜日却已听不下去,找了个借口从宴席上退了出来,并未知会殿外候着的田双,此刻,她只想独自一人。
想到今日她竟会与索阁手牵红线的两端……心口微微一缩。
如果……他们是在两年前,而不是在今日……那么……是不是?……
可叹复可笑…… 不过是,造化弄人。
不知不觉,她走到了一处水塘边,四周寂静,身后的树叶枯黄,飘落,不分昼夜的凋零,却是无声无息。放眼望去,一片波光粼粼,一轮圆月倒映其中,举世无双却也是形单只影。
她深深的吸了口气,抬头望向夜空,不看那光彩夺目的月亮,只看那夜里繁星。
秋天的夜色很明,今晚又是中秋,月亮几乎夺去了今夜所有的光彩,但她却想到了一人……那人偏好看星。
他一去多日,不知可好?又不知何时能回?惜云很明显已对他情根深种,尚不知他是谁,却已执着的非他不嫁,竟在皇太后姑母面前夸他是这世间独一无二最完美的男子。
不知,这是否又是一个造化弄人……只是,他?
想起他,不由得一笑,在他人眼中的他,和在自己眼中的他,似乎相差得太大。
不知道,此时,那个少爷……可会与她一样正仰头望星……
一个人情
正在发怔间,忽听得不远处传来脚步声,惜日不想被别人看到,有意将自己隐入阴影中。
不一会儿,果见另一侧青石路上缓缓走来一个少女,身姿娉婷,独自一人,亦在水塘边停住。轻叹一声,似乎有些落寞。虽只见其侧脸,但惜日却已认出,那女子正是索阁的妹妹——凝香。
见美人对月叹气,惜日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还记得,那天他们兄弟四人聚在三哥房里,二哥纳兰说起一事,是关于索阁拒了宁侯爷向其妹凝香郡主提婚一事,这件事之所以闹得众人皆知,听说是宁侯爷不满索阁拒婚的理由,闹到了皇上那里,想请皇上作主,不过传闻索阁拒绝的十分坚决,此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一旁的四哥听过之后,要笑不笑地冷嘲热讽道:“我看这个索阁,自从两年前拒了田二小姐的婚事之后,就拒上隐了,连他妹妹的那份都不肯放过,这接二连三对自己妹妹的婚事拒来拒去,不管你是豪门世家还是皇亲贵族,只要来提亲的,统统拒了。我看那,他的眼睛肯定不是长在这里。”说着,他指了指眼睛。然后又指了指头顶,道:“而是长在这里!”
众人嗤笑。
四哥明显嘲讽索阁眼睛长在了头顶上,说他眼高于顶,目中无人!四哥的话虽然有几分讽刺,但也有几分道理。
凝香郡主的事她也略有耳闻,凝香是自她之后闺阁小姐中声名最高的,人长得不仅是花容月貌甜美娇人,性格亦是宁静温柔,而且还精通琴棋书画,尤其善长水袖舞,传闻凝香郡主长袖起舞之时,凡听者皆心醉,凡看者皆神迷。京中贵族子弟未曾婚配者无不想娶其为妻,甚至比当初未订婚的她还更加炙手可热。
但几次京中高门显贵登门求亲都被其兄索阁推拒,有人说是因袭郡王对这个唯一的胞妹十分疼爱之故。但也有人说,索阁根本就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有趣的是,这件事反而为惜日正了名。
提起索阁拒婚,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两年前被拒绝的田二小姐田惜日,这些日子以来,凡提起田惜日,京中已很少有人再说她的不是了,反而说是索阁的眼光的确太高了,再加上田惜日已经许配给郡王明路为正妃,以前的种种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她的名声到因此好了起来。
想到此,惜日摇头一笑,要说索阁的要求高,倒也有几分道理,当年索阁连她都瞧不上,又岂能把妹妹嫁给那些顶着贵族头衔却毫无功绩的纨绔子弟?还有,今日下午月老庙前凝香郡主口中的小白……或许,凝香郡主已心有所属也说不定。
收回自己的思绪,发觉凝香依旧独立于水边无意离去,惜日决定悄然离开。
只是她尚未走出多远,就听得扑通一声,似乎有人落水了,脑中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水塘边的凝香,脚步一顿。随即听到女子的呼救声。心下一惊,下意识就向回跑去。
奔回至水塘边,果然惊见凝香正在水中挣扎,本来她的落水处距岸边并不远,却因其胡乱挣扎反而渐渐远离了。
惜日不会游泳,一时间又找不到木棍或绳子之类的事物,匆忙间,急中生智,扯脱了自己的披风,在一端打了个结,甩向水中凝香,大喊:“快抓住,抓住!”
落水的凝香早已慌乱,虽知道有人向她抛了一物,却只是胡乱去抓,几次都没抓住,几番挣扎,眼看力道越来越弱,惜日更加急了,抽回披风,再次远远的甩了出去,大喊:“快点抓住!”这一声叫得凄厉,或许是因为惊恐,也或许是因为她太过用力,几乎失了声。不过,幸运的是这一次披风因浸过水而甩得更远了些,正好甩到了凝香扑腾的手边,凝香终于抓住。
见她抓住,惜日心中大喜,用尽全力扯动披风向岸上拖,凝香终于被救上了岸。
水塘边,二人俱都瘫软。
凝香浑身湿透,狼狈不堪,虚弱的伏在岸边咳嗽,呕出胸口污水,难受不已,身体似乎已经虚脱,再加上秋天本就凉,全身湿透的她不停的发着抖。
惜日尚好,却也因为刚刚的惊急而出了一身冷汗,回想凝香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情景,生与死似乎只在一瞬之间,心中尤感惊悸。不禁有些手软脚软,坐在了水塘边微喘,顾不得头上的发髻珠钗凌乱歪斜,衣服上沾满泥浆,此刻的狼狈不堪。
二人当中,惜日先缓过神来,见面前的凝香,神情凄柔,犹如雨后梨花,苍白娇弱惹人怜惜,不禁柔声问道:“你还好吧?”拿出了自己的手帕,递了过去。
凝香已经停住了咳嗽,转头对她虚弱一笑,眼中闪过几分惊悸后的脆弱,随即隐藏住,接过惜日递过来的帕子,轻声道:“谢谢田姐姐。”
惜日并不惊讶凝香会认识自己,以前她二人虽未真正见过,但彼此之间早已互闻其名。再说,自从今日下午月老庙……她二人已算相识。
此时,不远处传来脚步声,想是附近巡视的宫中侍卫闻声向这里赶来。
果然,不一会儿,侍卫出现,当中更有今晚内庭当差的侍卫统领徐翊,惜日认得这个徐翊,她曾在三哥府中,与四哥一同在游廊上远远瞧见过此人,当时她并不认识此人,只知道,徐翊兴许是来探望三哥的。但因为当时远见徐翊身着白袍,身姿挺拔,气质出众,不禁多看了两眼,四哥以为她疑惑那人是谁,所以才与她说了此人的一些事情,还记得四哥曾说这个徐翊出身颇好,祖上出过将军,武功与三哥师承一脉,细算起来还是三哥的师兄。
徐翊看起来二十出头的样子,但为人沉稳,乍见二女如此狼狈模样,神色却丝毫不变,目光有意的扫了眼惜日,方才恭敬的上前,先向凝香郡主请安之后,才开口询问。
惜日心里清楚,虽然凝香是不甚落水,她只是单纯的救助,但事出宫中,在众人眼里事情便不再那么简单。尤其是她与索阁之间的微妙关系……此时许多皇亲国戚都在,如果事情闹大被皇上、太后知道,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复杂,而且她其实并不知道凝香真正落水的原因,要说她失足落水,似乎不像……但如果不是……
凝香毕竟是郡主身份,惜日虽然是国舅之女,但毕竟无任何品级封号,不能随意抢话作答,但此时,惜日见凝香郡主只垂着头无意作答,知道事情总得有个交代,便只有对徐翊微施一礼,笑道:“大人,惜日有个不情之请,烦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