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个聚宝盆-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房屋内匆忙走出了一名头发黑白相间,脸上布满了刀削过的皱纹,因为过度操劳,走路都有些飘,身体每况愈下。

大喜大悲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袁本初暗自下定决心,解决完了这件事,一定要为养育他长大成rén的父母好好调理身体。

“妈,我回来了!一切都会好的,您不要这么劳碌了,儿子我长大了,可以保护你们!”

袁本初紧紧地拥抱着吴阿妹,这才发现母亲瘦弱了不少,小时候父母是多么令人依靠的啊!而现在该是他孝敬的时候了。

吴阿妹潸然泪下,哽咽道:“白宝懂事了,懂事了……”

一直在重复着同一句话,辛苦了大半辈子,为了什么?还不是希望子女们长大之后能孝敬父母,五十多岁的默默付出,在今天终于有了收获。

母子俩心贴心之间交流了片刻,吴阿妹抹了抹眼泪,看着袁本初提着一个大麻袋,询问道:“这是行李吗?快拿进去吧,我马上去做你最喜欢吃的牛肉炒香菇”说着便打算进厨房准备午饭,却被袁本初神秘地推进了客厅,打开大麻袋,里面红灿灿的老人头,顿时令吴阿妹惊愕不已。

“这,这,一百万?我还以为你……骗……我的呢”吴阿妹活了大半辈子了,第一次见到一百万摆在面前,震惊和喜悦汇至在一起,表情极为丰富,特意拿了一叠仔细地感受老人头的质感。

袁本初腼腆一笑,流露出幼童得了一百分回家后高兴的表情,也只有在父母面前他才会卸下一切的包袱,回归到淳朴的一面。

说道:“怎么敢骗老妈子你啊!对了,我进门这么久了,没见到老爸啊?他去哪了?”

一提到袁建国,吴阿妹脸一下子拉了起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责怪道:“还不是去找亲戚们借钱去了,哎,什么事情都不跟我商量,出了这么大的事还逞能,你又是不知道你爸的笨嘴,要他去开口借钱,去登天还难”的确袁建国性格特点就是埋头苦干,沉默寡言,没什么说话的技巧可言,读过几年小学,识得一些字,却不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正是这样才受到外人的蛊惑,相反没读过书的吴阿妹却口齿伶俐,性格外向,懂得察言观色,颇有点女强人的意味。

夫妻俩的关系在早年一直吵吵闹闹,全是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些家庭琐事,等日子步入小康之家,生育了两子一女,作为顶梁柱的袁建国飘飘然了,以前不论大小事务都与她有商有量,如今却独断独行,投资煤矿也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吴阿妹根本就不知道,不然肯定不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吴阿妹会找袁本初袁本心两兄弟商议,事情既然已成定居,吴阿妹只是骂了几句就不再言语了。

岂料袁本初前脚进门不久,大门外就有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听动静来的人还不少啊!

“妈,我去开门,你在这休息下,我来处理就好了”袁本初估计是追债的人打上门来了,安抚了吴阿妹的情绪便整理了下商务休闲套装,挺胸抬头,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打开木门,十多个大汉叫嚷不已,为首的是一名五十多岁,带着一副金边眼镜,人模狗样的家伙,这人就是袁本初的三叔了,隔壁李家村的李长来,与袁家沾点亲戚关系,在通水县开了一家当铺,现代社会并不缺这个行当,只是改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典当抵押”的公司名称罢了,实质上与古时的当铺一个性质。

“你们在我家门口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好好说不行吗?”

袁本初杵在门前,挡住了众人的道理,两名大汉企图推开袁本初,却丝毫没有移动他分毫。

“你是袁本初?我是三叔啊!你父亲抵押了祖屋给我,现在正好到了还钱的日子,你看这是抵押合约”李长来说罢,递给了袁本初,他看得出这小子有一把手,马步扎得很结实,搞不好是练家子的。

他的目的是收了这套民国时期的祖屋,并不想过多的节外生枝,白字黑墨写得清清楚楚,容不得袁本初抵赖。

袁本初冷笑不已,并不接茬“嘭”的一声,关上了大门,回到了客厅,对吴阿妹说道:“妈,是那个李长来,他可能是算准了我们还不上来,是来收房的,我先把欠他的五十万拿给他先,再等爸回来后去解决煤窑塌方的三十万赔偿费”“嗯,这个李长来不是个好东西……”

落井下石的亲戚比陌生人还狠心,正是所谓的“杀熟”如今,在极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驱使下,“熟”者已经成为一些人直接获利的吞食目标,简单说就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专赚专骗熟人钱物,损人利己——损熟人而利己。

袁本初提着麻袋,来到门前,对李长来说道:“我也不啰嗦,开门见山,我父亲借了你五十万对吧?利息支付过了,那么我就换给你本金,把抵押合约给我,这是五十万”他打开了麻袋,让李长来瞄了一眼,不顾旁边众人眼睛发绿光的表情,颇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他已经不是那个任人鱼肉初入社会不久的农家子弟了,而是一个随身携带个聚宝盆的农场主!简而言之,心态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李长来有点不敢相信,袁本初不是刚毕业不久吗?看他的样子似乎出入社会十多年了,神色镇定自若,不把他们放在里面,而且麻袋内的钱,他粗略估计了下,肯定比五十万多。

他哪来这么多钱?皱着眉头的李长来,思索着应对之策,他的目的并不是五十万本金,而是这套民国时期,风水极佳的祖屋啊!

这么就收了五十万,那一切的策划不是白费了?李长来有些不甘心啊!突然心生一计,使了一个颜色给周围的手下,三五个大汉扑向了袁本初,等同于不接受这五十万的还债,死了一条心,要这座祖屋的所有权。

李长来的目的很明确,冲进屋内,威逼当家的人,交出房产证土地证所有权等证件再说,你要还钱,我李长来还不接受呢。

袁本初气急,知道这件事情无法善了,拉上大麻袋的链子,以装着一百万老人头的麻袋为武器,运转五禽戏力敌李长来这名强豪土匪带领的小喽啰们。

事态到底会恶化到什么地步?袁本初能顺利解决这个觊觎祖屋的杀熟者李长来吗?

第一百章老村长

李长来没想到以前弱不禁风,少言寡语的袁本初居然这么凶悍,面对数倍于他的大汉,临危不惧,以装着巨款的大麻袋从容应对,首先冲上去的三名小喽啰,被他砸倒在地,力道不小,顿时昏迷了过去,其余人看到袁本初这么勇猛,一时间都不敢再上前。

“怎么了?再来啊,给你们钱还不要,真是滑稽啊!”

袁本初望着李长来,似乎把他的内心世界都看穿了,挑衅之意显露无疑,他的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看得李长来有些发毛,恼羞成怒便打算鱼死网破,招呼手下抄家伙,真刀真枪干上!这个时候有村民围观了起来,看到外人欺负本家村民,有几个与袁本初家交好的村民连忙去找老村长了,恰好赶上,带了数百青壮年把闹事的李长来团团围住。

这才避免了袁本初与十几个手持刀具铁棒的通水县地痞们正面交火,一名颇有威望,大约六十多岁,一脸威严,扶手而立,对着李长来说道:“你是代表李家村来闹事?还是自己?要不要叫你五哥过来?”

李长来的五哥是隔壁村的村长,与老村长袁德海一直不对头,频繁发生过一些冲突,水源灌溉方面的争斗乡领导来访接待的主次等等事情。

村长虽然没有什么行政级别,却在当地是当之无愧的地头蛇,一个口哨就会叫上几百人来撑场面。

李长来见这架势,有些骑虎难下了,强词夺理地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以为你们人多我就会怕你们吗?”

“噢?本初,你爸,你妈不在?真的欠李长来的钱?”

按照村子里的习俗,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借贷,砸锅卖铁都要还上,不然会遭到村里人嘲笑的,背负着骂名。

袁家村里基本上沾亲带故,按照辈分,袁本初应该叫袁德海一声大伯既然村长来了,这件事情就不会再胡闹下去了,不怕李长来耍花样。

“是啊,大伯,这件事情详细的情况,我们进去再说吧”袁本初十分从容,借贷数额过大,当面处理的话,会引起不必要的闲话。

袁德海见状也明白家丑不能外扬,拉着李长来一同进了袁府里屋吴阿妹一脸尴尬,倒了一杯茶给村长,说道:“德海哥,您瞧这件事情,哎……”

“都是自家人,这么见外干嘛”袁德海说了一番客套话,便询问了袁本初与李长来争执的始末,知道了原由,斥责李长来道:“你把坏心思都打到袁家村了,李长来你很行啊,还你钱居然还不接受,偏偏要人家的祖屋,你脑子是怎么长的?”

说了一大堆,李长来唯唯诺诺,丝毫不敢回嘴,因为在别人的地盘上,再嚣张的话,那就是蠢货了。

随后在袁德海的见证下,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了借贷合约原件,李长来点了半天的钞票,一来是不信任的原因,还有那就是用点钱缓解波动的情绪。

袁本初也不着急,看着电视与袁德海拉起来家常。

“你小时候可调皮了,一次到我家偷红薯被抓住了,你还记得吧?”

袁德海的阅人能力很强,发现了许久不见的袁建国的大儿子,不论是处事方式和气质上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这么巨大的一笔借贷,面对几十名职业的地痞,岿然不动,气定神闲,而且拿出了五十万!在农村里这是一笔极大的数额,从袁建国家里的情况来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得出来,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袁本初自掏腰包!一个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能拿得出五十万?肯定遭遇了什么奇遇,或者说让某个大老板看上了,委以重任,这笔钱估计是从大老板手里借来的。

当然这只是老村长袁德海的想法,等李长来数钱数到手抽筋,实在数不下去了,袁德海啧啧称奇道:“全是真的吧?还要继续数吗?不知道拿个验钞机来,还开了一家当铺呢!不会是一直亏本吧?”

收债的人,连基本的工具都不拿,排场倒是很大,带了一帮小混混来闹事,李长来哪里会料到袁建国的大儿子能拿得出五十万。

他这次来目的很明确,收房的!借着收债的名义,讨要祖屋的所有权,风水好的住宅可不多见,而且有了一定的年头,转手买给其他人,上百万总有人要的。

而且袁建国抵押的还不只是一座祖屋,还有几十亩的果园鱼塘什么的,这也是为什么李长来不想收钱,执意要抵押物品的原因。

凭空杀出个程咬金,碍于受制于人,李长来只好把合约交了过去,宣布这次的借贷结束,袁建国不再欠李长来一分一毫。

吴阿妹眼看他灰溜溜扛着化肥袋装着的五十万走出房门,随即向袁德海道谢不已,说道:“德海哥,多亏你了,不然李长来这个吝啬鬼不会这么轻易就走的”“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对了,建国人呢?”

袁德海也有几天没见袁建国的踪影了,他听说煤窑发生事故后,村子里的人就没见到过袁建国,纷纷猜测是不是跑路了。

不过以袁建国平时的为人来看,不像是这么没担当的人啊!

吴阿妹苦笑道:“不知道跑哪去借钱还债,要不是白宝回来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啊,本初有出息了,外面停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