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乘风心里摇头,一开始,这朱厚照倒是颇有几分英雄气概,可是临末了又来问自己对不对,这分明是心里没底的表现,柳乘风淡淡的回答道:“这是陛下的事,臣岂敢胡言,陛下就算管教自己的奴婢,我这外臣有什么好说的。”
柳乘风这话说的很有水平,一开始将自己置身事外,可是最后一句却是告诉朱厚照,司礼监都是皇帝的奴才,若是奴才敢抗上,主人去收拾那也不是外人所能干涉的,柳乘风干涉不得,别人也干涉不得。
朱厚照和柳乘风打过这么多年的交道,怎么会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顿时又恢复了勇气,道:“柳师傅,这事不必你管,朕自会处置,刘瑾,你带朕的话去,告诉他们,这宫里的主人是朕,知道吗?”
刘瑾仿佛得了玉皇大帝的御旨,眉开眼笑的去了。
柳乘风瞥了刘瑾一眼,心里不由叹了口气。现在这个处境实在让他有点难以接受,可是进展已经不是他能左右的了。很明显,一场宫中权斗即将展开,照样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把戏,无论是谁,也别想扭转这个可能。大臣们有自己的利益,他们要对朝政有绝对的掌控,皇帝心怀不忿,自然反击,而刘瑾……
柳乘风方才分明看到朱厚照向刘瑾吩咐的时候。刘瑾的严重掠过了一丝喜色。
现在的刘瑾依然还是东宫伴伴的身份,作为新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奴婢,刘瑾甘愿永远做一个伴伴?
很显然,刘瑾绝不会心甘情愿,若太子仍是太子,或许他不会有这野心,可是一旦太子成了皇上,那么就算再淡泊名利的人也会生出许多想法出来,而要取得宫中大权,就绝对绕不过萧敬这个障碍。可是萧敬身后的人是谁呢?很显然,萧敬不是皇上的嫡系,而是先帝的嫡系,若比在皇上面前的恩宠,萧敬永远都不可能比得上刘瑾,要想对付虎视眈眈的刘瑾,萧敬就必须倚靠内阁,依靠内阁是他唯一的出入。
而内阁与皇上……
这里头错综复杂的关系,已经正式将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帷幕。舞台只有一个,所有人都想挤上去,那么相互践踏是难免的。
若是以前,柳乘风定也会加入这践踏之中,可是现在,他没有说话,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说话的资格,就算有这资格,柳乘风也最后打定了主意,继续沉默下去。站在皇上一边,就难免会让刘瑾这种人得志,遗臭万年,可站在刘健这些人一边,让自己去和皇帝对抗,去和自己如兄弟手足一样至诚的朋友勾心斗角,这显然有违柳乘风做人的原则。
他朝朱厚照微微一笑,道:“陛下,内阁之中,其实也未必所有人都针对陛下,他们不过是希望陛下能做一个像先帝那样的圣君而已,因此便想借机敲打陛下,好教陛下不要……”不要后头的话柳乘风顿时噤声了,他原本是想说得意忘形的,可要真这么说,自己方才那一番宽慰的话倒有点像是挑拨离间了。
朱厚照自然没有体会到柳乘风的尴尬,怒气冲冲的道:“敲打朕?朕之所以敬重他们,是因为父皇的叮嘱,他们若是待朕好,朕自然对他们礼敬有加,可是他们仍将朕当作三岁的孩童,轻则敲打,重了岂不是要废黜朕吗?柳师傅,朕知道你也是怕朕有违先帝的遗训,令先帝在九泉之下不得瞑目,其实朕哪里不是这样想,可是他们太过份了,朕没有得罪他们,他们却是这般戏耍朕,哼,正德……正德……这些人,实在太过份了。”
柳乘风心里想,或许这些人在琢磨年号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寄寓自己的希望,他们认为当今皇帝德行不够,所以才取正德二字道出自己的心声,可是这样的心思,到了朱厚照耳里就成了骂人的话,这无非是因为双方的立场不同而已,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德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会有错,所以朱厚照认为这是大臣们腹诽他。可是对大臣们来说,眼下这个天子确实和他们心中所盼的相差甚远,所以对皇上抱着改过的期望,最后的结果就是演化出这一场是非。
柳乘风只得作苦笑道:“陛下,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境地,敲打敲打他们也就是了,何必要动雷霆之怒?”
朱厚照气消了一些,道:“看在柳师傅的面上,也只能如此,难得柳师傅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的话,朕知道柳师傅也是为朕好,罢了。”
他这个人性子易怒,可是这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一会儿功夫便道:“太后一直郁郁不乐,隔三差五说要再去看父皇一眼,父皇现在棺椁停在宫中灵前,还要有些日子才能下葬,而母后每日只是去灵前呆坐,茶饭不思,这也不是办法,朕心里现在也很难过,更不知如何开导,柳师傅,这样下去朕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朕是父皇的儿子,父皇归于无形,朕像丢了魂儿一样,朕也是母后的儿子,母后这个样子,朕更是惊慌失措,柳师傅向来办法多,难道就没有办法吗?”
柳乘风沉痛的道:“先帝与太后的感情敦厚,这情感之事,臣还真没有法子,只是但愿时间能慢慢抹平太后心里的伤痛。”
二人说着话,朱厚照又一副难受的样子,丧父之痛的阴影还没有过去,让这个少年变得有些喜怒无常,柳乘风尽力劝慰他,朱厚照口里虽是应着,却仍是郁郁不乐的样子。
正在这时候,朱厚照的伴伴高凤惊慌失措的进来,道:“不好了,不好了,刘伴伴挨打了,在司礼监挨打了……”
他这么一叫,顿时把殿内的朱厚照和柳乘风惊动了,柳乘风大吃一惊,刘瑾是什么身份,不管怎么说都是皇上的宠臣,陪侍朱厚照十几年鞍前马后,这宫里有人敢对他动手的除了萧敬还能有谁,可是萧敬这个人一向谨慎,怎么可能会打刘瑾?
他一时惊疑不定,心里不禁苦笑,这才几天功夫,幺蛾子就一件件出来了,真是怪哉。
朱厚照大怒,他身边有好几个伴伴,唯有刘瑾与他的感情最是深厚,这种感情已经超脱了主奴,别看平时朱厚照对刘瑾吆三喝四很是不客气的样子,可是在朱厚照的心底,早已将刘瑾当作了自己身边不可或缺的人,一个这样的人居然在宫里挨了打,朱厚照气的浑身瑟瑟作抖,忍不住拍案而起,颤抖着手道:“还有王法吗?是谁打的,是谁这样大胆,是谁?”
朱厚照陪侍的几个伴伴之中,高凤虽然和刘瑾关系表面不错,可是内里其实也有龌龊,不过他和刘瑾都是一个身份,现在萧敬说打皇上身边的伴伴就打,难免让他生出兔死狐悲的心思,此时自是和刘瑾同仇敌忾起来,道:“刘伴伴去司礼监传陛下的旨意,让司礼监将旨意加印,接着刘伴伴便挨了打,被几个司礼监的太监拿了,傍在长凳上打了十杖,哭声震天,几欲要昏死过去呢,皇上,刘伴伴不管怎么说也是奉陛下之命去司礼监的,现在十口气之留下了一口,皇上定要为他做主哪。”
说罢他又滔滔大哭,抹着眼泪道:“早知道宫里这般凶险,那萧公公那么骇人,对奴婢们又这般有成见,奴婢们就不敢随皇上进宫了,还不如在东宫里清静,请陛下放奴婢们回东宫去吧,奴婢们像从前一样,为陛下守着东宫,陛下虽然不住那儿了,可是奴婢们每日可可以打扫殿宇,修剪修剪花圃,那儿是陛下住过的,守在那儿,奴婢们便能想起陛下,这就足够了。”
朱厚照听到脸都拉了下来,脑子更是嗡嗡作响,高凤的话在他的脑子里就像火药炸开一样,让他一下子变得怒不可遏,用杀人的眼光瞪着高凤道:“朕就不让你们走,就不让你们走,你们是朕的奴婢,还怕什么?怕什么?谁欺负你们就是欺负朕,这倒是奇了,这皇上朕一点都不稀罕,可是现在有人惹到朕的头上,朕也绝不会心慈手软,你们等着瞧,等着瞧吧,去,把萧敬那贱奴叫来,快!”
………………………………………………………
第二章送到。
第八百六十五章:老狐狸的逆袭
原本大家以为,刘瑾在司礼监挨了打,现在皇上龙颜大怒,这萧敬必定是心神不宁的来请罪,可是谁知道,萧敬的面色显得很是从容淡定,他一步步穿过了亭台楼榭,沿着那勾心斗角的屋檐到了正心殿外,脚步不紧也是不慢,好整以暇,反而带着几分惬意的样子。
人确实是他下令打的,这宫里除了萧敬,谁敢对刘瑾这样的人动手,虽说刘瑾在宫里地位卑微,可是谁都知道,他是皇上的伴伴,跟随着陛下一起长大的人,迟早有一日是要一飞冲天的,可萧敬还是把人打了,不但打了人,而且还出奇的冷静。
他站在殿外,等到外有一个侯在这里的伴伴进去通报之后,便听到殿内朱厚照咆哮的声音:“进来说话,进来!”
这声音有些竭斯底里,让人平添几分紧张,可是萧敬却是应了一声,随即漫步进去,到了殿中,萧敬看到皇上正怒气冲冲的背着手,恶狠狠的瞪着自己,站在朱厚照身边的是柳乘风,柳乘风面无表情,一副袖手旁观的样子。
萧敬正儿八经的给朱厚照行了礼,口里道:“奴婢萧敬见过皇上。”
萧敬跪在地上,朱厚照却是诚心不叫他起来,只是冷冷的瞪着他,一副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的样子,那嘴角冷笑连连,随即拍案道:“萧敬,你好大的胆子。”
萧敬心平气和的道:“陛下何出此言?”
他反问这么一句,更是火上浇油,差点没把朱厚照气晕过去,朱厚照认为这是萧敬故意向自己挑衅,要是恶狠狠的道:“何出此言,你做得好事,你为何要杖打刘伴伴,刘伴伴犯了什么罪,就算有罪,那也是朕发落。打狗还需看主人,你就这样肆无忌惮,就这样打陛下的人。”
萧敬脸色凝重起来,道:“陛下,奴婢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若是陛下不想听奴婢解释,奴婢亦无话可说,可是陛下若是真要治奴婢的罪,能否先听奴婢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他这异常冷静的表现。再加上这一番言辞,顿时让朱厚照有气无处撒,此时他若是说朕不愿听你说,只怕就这样责罚萧敬给刘瑾出气未免让人不服气,会有人说他偏袒刘瑾。更何况萧敬无论如何,先帝在圣旨中也曾提点他,现在先帝尸骨未寒,朱厚照就不听分辨治萧敬的罪显然是行不通的,想必便是太后听到了风声都不免要站出来干涉。
朱厚照只得不耐烦的道:“到了现在你还想狡辩,哼,你既要狡辩,朕倒要听听!”
萧敬正色道:“奴婢在司礼监里办公,这个时候,刘瑾带着旨意到了司礼监来,说是皇上的中旨,要司礼监加印。陛下想必知道,奴婢身为秉笔太监,兼附掌印之责。刘瑾说有陛下的中旨,奴婢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自然要辨明真伪,所以奴婢自然教刘瑾把中旨拿来看。还说要斟酌之后再加印,之所以斟酌,是防止出纰漏,奴婢担着司礼监的干系,承蒙先帝不弃,委以内宫之责,自然不能玩忽职守,况且是圣旨这种大事。”
萧敬顿了一下:“可是那刘瑾拿着鸡毛当了令箭,却是出言不逊,说什么少啰嗦,这是皇上手书的圣旨云云。”萧敬冷笑,道:“奴婢一开始没有理会他,而是教他把圣旨拿了出来,核定了圣旨确实乃陛下所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