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才总是有的嘛。
世家谱靠前的,总想,好歹家世占六成嘛,儿孙出头的机率多,不用被讥讽「内举不避亲」,也不用天天被儿孙吵闹不公平,而且万一儿孙平庸,有这科举制度也能潜伏一两代,后面出头的机会还是有的,不至于就断了。
家世谱靠后的,也想,家世也只占六啊,反正老争不过姓比自家好的。科举好啊,只要鞭策儿孙读书上进,还是比老爹爷爷豁出脸去死争机率高啊。
至于根本不在世家谱的,也觉得,天下举士啊,又不是不在世家谱不给考了,身世清白也行的!有考就有机会,总比钻研巴结二十年结果还一官半职都没有强啊。
于是大家都很和谐,非常愉快的接受了科举制度。虽然慕容冲手有点毒,收复一地就发「废坞令」,不准修缮坞堡,不准养兵,美其名国家替你养兵,合作的就在世家谱给你提升点分数,不合作的就降分,还苦口婆心的说,粮草很贵啊,天子替你养还不好?反正兵归天子,他们家眷不还在你们手上嘛。
随着慕容冲版图的扩大,原本的不安也渐渐消失。毕竟天下乱太久了,这些世家也开始吃不消了。最担心的不过就是不能维持世卿世禄,不能维持世家高贵安逸的生活,凰王都替你考虑好了,还省军粮马嚼呢。
于是和平的,从「世家治国」,过渡到「科举取士」,没有引起任何动荡和抵抗。
事实上,这是一招非常阴损的毒计。
一直扶持着慕容冲的凰王傅净,事实上是个穿越人士,而且是外挂开得特别大的穿越人士。
她本身是个研究慕容诸燕的女博士,爷爷是个真正的老中医,她可以说是家学渊博。可惜刚拿到博士就出了车祸,莫名其妙的来到苻坚的后宫,却是个武功高强、啥都会一点的女暗卫,而且看守着年方十二,被苻坚占了的慕容冲。
有些书呆子气的傅净,非常同情这个身心受到重创的小少年,起初只是想让他能够逃出苻坚的毒手。后来和苻坚的心腹大臣王猛连手,想办法让慕容冲任河套所在的华州令。
但是赴华州的路上,这个书呆气又心软的穿越女傅净受到很大的惊吓和震撼,一生生于和平的她,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战乱」,什么叫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才是她以一己之力,发愤扭转乾坤的开始。至于和慕容冲日久生情,真的是意外…完全是爱情智商零蛋的女博士被美貌值破表的小腹黑完爆的结果。
世家谱,身世为重的科举,事实上只是她精心筹划的过渡方案。
历史证明,世家的衰败崩溃,和科举后寒门子弟出仕,有着绝大的关系。但是过渡中却非常艰辛,甚至引起政治动荡,当时还是国家安定的大唐。
她既不想那么粗暴,更不想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引起另一波动荡。
所以她赴华州不久,就开始策划世家谱,为未来以「世家为重当掩护,堂堂正正的导入科举的概念」,打下第一根柱石。
在她的整体规划中,「世家为重的科举」只是过渡方案,毕竟文盲比率实在太高,除了世家还真找不到几个非文盲。要打破现况,不是歼灭世家,和世家为仇寇,而是选贤与能,并且开辟各级学校,让知识这个力量,不被高层垄断,温和而渐进的调整。
这样,不管是占了大部分优势的世家子,还是平民百姓的寒门子弟,才有真正数量平等的立足点,有能者才能为国效命,不是沦为世家争权夺利的功利场。
当然有过渡方案就有后续,她也的确规划得很完整。可惜的是,她终究还是败在「爱情」这个坑死千万女性的倒霉大坑。
慕容冲登基要立后了,皇后不是她。
傅净陷入「老娘拼死拼活出谋跑业务当会计的和小开将破产小公司弄成国际百大企业,结果因为股票上市,大股东逼小开娶他女儿,变成总裁的小开真要娶了小妖精,然后叫黄脸婆退位当细姨」的绝顶愤怒中,一把火将所有的企划书都烧了,愤而出宫了。
叫你新皇后和国丈替你治国去吧,老娘不奉陪了!
然后,这个过渡方案就这样执行了快三百年,只有政德帝硬调整了一下,过渡这么久,能没事么?
结果就是,世家只是衰弱,但是活得还挺惬意。几百年联姻,朝堂随便喊两个人几乎都能寻出亲戚关系,还不只一重。积重沈痾近三百年,土地兼并和黑户越烈,制度几乎都是傅净起始的过渡,硬生生跛行到现在,皇帝几代再差些…
真的不用玩了。
慕容府为什么跑去江南寻新天地?就是觉得大燕应该快完了,大约会回归遍地割据的场面,还不乖乖跑去江南保命啊?赶紧的,坞堡被禁了,找个县城安身立命,妥妥的冷眼旁观,等待尘埃落定吧。
结果一着算错,他们家的闺女成了皇后。
只能关起门大骂那门抽风父子全是废物,跟他们同姓真是耻辱中的耻辱。现在跑也太晚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后族」,被巴结的有苦说不出。
慕容骏虽然不知道傅净是个穿越人士兼专业人士,却是少有能看穿她的想法和做法的知音。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也猜测过这只是个过渡,之所以后续没有完善…你马连正史都不给人留名,活该啊!
慕容冲就是个白痴。
…虽然当时第一豪强就是郑家。
但是跛行几百年的制度,苦果开始发作了。
…他马的不能冷眼旁观了,现在他的儿和女婿是帝后啊靠!
说不得,只能看他们父子和慕容府协力,能不能力挽狂澜了…
说好的愉快退休生活呢?!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当个安静的美男子了?现在他最想做的,就是呼喝起所有的手下,将慕容冲起始的皇陵,通通刨干净…挖你祖坟十八代!一切的祸根!太可恨了。
慕容骏动了动手指,还是拿出所有的修为,将蠢蠢欲动的中二硬压了下去。
之十五
丰帝在行针后还硬用了虎狼之药(其实就是强力止痛镇咳药),亲自送皇后和国丈出京。
马蹄滚滚的黄尘已远,他还站在城门口遥望…披头散发状态。
皇后叩别时,他将自己的冠冕一把抓下,塞到皇后手里,「城破,朕必死国。天子当守国门!」
可恨他连让人扛御辇到这里已经是极限。
皇后接过天子冠冕,淡淡一笑,「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天子立志守国门,后臣哪能不殉社稷!」再拜上马飞驰而去。
--后面史官埋头苦录,慷慨激昂的奋笔直书。这对话!写进史书多有面子啊!
史官都兴奋了,围观的百姓还能不更激动?参与历史的一刻啊!不但看到皇帝和皇后,还听到这么有气魄的对话…可以传家说好几代了有没有?
兴奋是兴奋,激动是激动,但是一片静默,连出气大点儿的声音都没有。
原因就是,「人正真好」的定律超常发挥了。
瞧见了没有?那个皇后娘娘!那气势,啧啧,比什么大将军都威猛啊!人长得好看,果然是慕容女,第一世家不是说好玩的。瞧人家上马一整个利落,那凤眼一扫射,每个人都觉得,「娘娘在看我啊娘娘我在这里」,不分男女都红了脸,很想飞奔着跑去鞍前马后,给娘娘卖命。
然后瞧见咱们皇上没有?那真是…比好看还再好看十倍!难怪娘娘要亲自上了…这样一个美人谁舍得让他劳累啊!皇上不要伤心啊皇上!别这么伤心的说什么守国门…咱们愿意替你上啊!瞧瞧您这身板太柔弱了,皇上您保重啊!
披头散发的美人更好看,百姓都被激起保护欲了。
等视觉的冲击淡了,心灵的冲击却慢慢发酵,后劲非常猛烈,后来居上。
听到北蛮子打过来,连当官的都开始逃跑,人心怎么可能安定?但家业妻小都在这儿,丧心病狂这种突变种毕竟稀有,绝大部份的人都希望安居乐业。但是皇帝还是灿新的,更是个顶顶有名的病秧子…能抱着信心的人真没几个。
比较有可能的就是干脆皇帝百官「南巡」,把京城和百姓都扔给北蛮子。
但是这个病美人皇帝慎重的说了,「天子当守国门」。忍痛让自己的妻子,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去督军了。而他们的皇后说,「后臣殉社稷」。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啊!有这样的皇帝和娘娘,什么事情都没有!就算有什么事,咱们也不是吃素的!
百姓瞬间士气值上涨百分之两百,爆表状态。
然后在有心人的刻意操作下,帝后简直被神话了,那个声望值轰然飙涨,原本有些骚动的京畿平静下来。然后发现有心人来自好几路,互相撞见的时候真有点不好意思。
飞驰不到一刻,皇后娘娘慕容鹓脸色有些发青的放缓了速度。果然她的武力值只够作秀。
事实上,她一直被当闺秀培养,额外选修的也是宅斗,表现都非常优异。慕容府已经算是相当全才培养的家族了,连骑马都开放选修,但也只够慕容鹓优雅的骑马溜小步…在姊妹间已经是难得的成就,大部分的女孩子都是理直气壮的逃课。
她的骑术还是出嫁后领娘子军时,跟着多多少少练得能驰马…但也驰不了好远好不好!
「当初没把武艺教妳,现在也不用了。」慕容骏气定神闲的溜在她马侧,「小跑就成了啊,不必赶。」
鹓姐儿哀怨的看了她爹一眼,「阿爹,汲县快被包围了啊!汲县没了…」京城也跟着没了啊!
前数大燕历代,从来没有皇帝被围在京城的!她就是不想开这个先例才硬着头皮跑来督军!丢不起这个脸啊。
慕容骏只是笑,依旧非常高人风范的,看他的儿发急的样子觉得非常有趣。
他这儿少年老成(因为爹和爷爷都有些不着调),难得看她这样小儿女态,让他这个当爹的少有的涌起「我是养了个女儿不是儿子」的萌感。
慕容鹓咬牙赶路,实在她也真是异常坚毅,居然熬了下来,速度虽然不到她的希望,起码是比马车快,到汲县前探子回报无事,她大喜过望的进了汲县…
可人呢?
她傻眼的看了一片凌乱的营地,只剩老弱残兵两三只,兴奋异常又惶恐的伏地,口呼「娘娘千岁」。
千岁的是妖怪啊孩子。被「跟说好的剧本不一样」刺激得不轻的慕容鹓,非常本能的在心里吐槽。
定了定神,她询问因伤被留在汲县的军官,虽然这军官兴奋得有些口齿不清颠三倒四,但还是让她明白了。
听说皇后督军,原本驻扎在汲县的大军嗷嗷怪叫的出兵打北蛮子去了。
「哈?」皇后娘娘迷惘了。
事实是这样的。慕容骏的老爹慕容潜从江南回来,开始压阵打宣传战与后勤战。
慕容后族劳军了一批粮草,先送往汲县,保证了基本的供给。也因为汲县近,朝廷也优先给了一点。
但是有粮草没士气,这仗,也挺悬的。
可慕容潜能够扬威京城五十年,成为慕容双煞的第一人,当然也不是盖布袋来的。
一确定慕容鹓要亲自督军,这就好办了。于是宣传战热烈打响第一枪,开始挑战男人的自尊心和极限。
先是宣扬了一遍在朝将军的无能与避战,然后炮轰一遍百官弃京而逃。再而讽刺「天子守社稷,皇后护国门。文武齐瑟缩,无一是男儿。」
本来就是流言形态,传得悬乎,可是听起来就不可能。若说点个宗室子弟来督军就不那么离谱,在边关死几个皇帝的儿子,其实也是「那些年,我们一起当的昏君」,大燕没被北蛮整趴下的主因之一。
可是居然